[go: up one dir, main page]

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 > 劳动法规定离职当天结清工资违法吗

劳动法规定离职当天结清工资违法吗

来源:华律网整理 2025-01-27 563 人看过
报告编号:NO.20250127*****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劳动法规定离职当天结清工资违法吗?劳动法未明确规定离职当天须结清工资,但从法律精神及实践看,离职当天结清不违法,某些情况应当天结清。有规定保障劳动者及时获酬,另有约定不违法也可行,单位无故拖延,劳动者可维权。具体详细内容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劳动法规定离职当天结清工资违法吗

劳动法虽未明确规定离职当天必须结清工资,但从相关法律精神及实践来看,离职当天结清工资并不违法,且在某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在离职当天结清工资。

一方面,《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明确,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这保障了劳动者在离开用人单位后能及时获得应得的劳动报酬,避免出现拖欠情况。

另一方面,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另有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可以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工资。比如约定在次月正常发薪日一并支付,但前提是要得到劳动者的同意。

总体而言,离职当天结清工资是符合法律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精神的,若用人单位无故拖延支付,劳动者有权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劳动法规定离职当天结清工资违法吗

二、劳动法有规定离职当天结清工资吗

《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此有明确规定,离职当天一般应结清工资。

一方面,从法律规定角度来看,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这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确保劳动者在离开用人单位时能及时获得应得的劳动报酬。

另一方面,从实际操作层面分析,若用人单位不及时结清工资,可能会给劳动者带来诸多不便和经济压力。比如劳动者可能急需这笔工资用于生活支出、偿还债务等。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若双方有事先约定,且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也可以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工资。但这种约定应当是明确、合理的,不能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总之,原则上离职当天应结清工资,特殊情况需有合法合理约定。

三、没有签劳动合同离职需要离职证明

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离职时也最好取得离职证明。

一方面,从法律规定来看,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只要双方实际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仍有此义务。

另一方面,从劳动者权益保障角度出发,离职证明有诸多重要作用。它可以证明劳动者与原单位已解除劳动关系,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劳动纠纷和法律风险。例如,在劳动者寻找新工作时,新单位通常会要求提供离职证明,以确认劳动者不存在竞业限制等可能影响新工作的情况。若无法提供,可能影响劳动者顺利入职新单位。

综上,没有签劳动合同离职,也应尽量要求用人单位开具离职证明,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规定离职当天结清工资违法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离职当天必须结清工资吗
离职当天可以结清工资吗
离职工资当天结清吗
特邀律师:
肖直清律师 四川成都

肖直清,四川智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参与了众多民事案件工作至今已有三位数以上,有着丰富的民事案件经验,律师执业后也善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案件,从案件本身出发,灵活运用自身专业法律知识,根据个案特性充分收集证据和准备诉讼思路,切实为当事人解决各类法律问题。秉持“维护好当事人的利益是实现自身的价值”的执业理念,以当事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认真对待每一个当事人的委托事项,竭力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擅长办理各类民事诉讼、经济纠纷、婚姻家庭、侵权纠纷案件。详细>>

在线咨询
  • 公司发工资不给工资条怎么办

    2025-01-28596 人看过

    公司不发工资条不符合规定。员工有权知晓工资明细,工资条是工资信息获取途径和劳动纠纷重要证据。解决办法包括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同时可收集相关证据备用。

  • 劳动保障纠纷特别推荐律师

    帮助过 5241 人,获好评率 100%

    肖直清,四川智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参与了众多民事案件工作至今已有三位数以上,有着丰富的民事案件经验,律师执业后也善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案件,从案件本身出发,灵活运用自身专业法律知...

  • 做家政不给工资怎么办

    2025-01-281032 人看过

    做家政不给工资可这样解决:一是协商,以理性平和态度跟雇主说明情况索要工资;二是通过家政平台协助(若经平台找工作);三是走法律途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民事诉讼。

  • 老板不给工资怎么起诉

    2025-01-28805 人看过

    老板不给工资想起诉可这样做:先收集劳动关系、工资数额等证据,确定用人单位或合同履行地基层法院为管辖法院,书写包含双方信息、诉求等的起诉状,最后提交起诉状与证据等待判决。

  • 退休后再就业企业拖欠工资如何处理

    2025-01-283867 人看过

    若遇退休人员工资遭公司管理层拖欠之状况,首要步骤应为与企业开展积极的磋商以追讨当月薪酬。倘若此方法未能解决问题,可径直前往当地社会保障管理局寻求监管投诉支持。最终途径则是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并请求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 离职什么时候发工资

    2025-01-283135 人看过

    在法律规定下,员工有权提前结束雇佣关系,而雇主需要在为其办理离职手续的同时,支付他们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保持资金流动的顺畅,公司可能会选择在正常发薪日期来发放离职员工的当月工资。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 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华律网小编整理如下具体内容。

  • 肖直清,四川智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参与了众多民事案件工...

  •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被拖欠工资的话最好先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请当地的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尽量达成和解协议,这是要回工资最快的办法。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2024年个税起征点及扣除标准如下:个税起征点:目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标准为5000元。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不需要交纳个税。个税扣除标准: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为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为10%;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 在警察工作岗位连续工作满五年并从警察工作岗位离退休的人员,其警衔津贴作为计发离退休费的基数。离休人员,警衔津贴全额计入离休费;退休人员,警衔津贴按国家规定的比例计入退休费,其中执行职级工资制的退休人员,警衔津贴按本人原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的计发比例计入退休费。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 老板不发工资,劳动者是可以拨打110报警的,但多数情况下报警也没什么用。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关于讨要工资最好的处理方法,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要进行辞退的话,那么其辞退的赔偿标准要看是否自动辞职,如果合同没有到期,公司没有任何法定理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十年以上员工则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两倍的赔偿金。具体按照该员工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不满半年的按半个月。关于十年以上工龄解除劳动怎样赔偿,大家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整理的相关内容吧。如果你正面临法律纠纷,情况复杂,想找...

  • 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因此,如果月薪为1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5000元的税率应为3%,速算扣除数为0。因此,应纳税额为5000元乘以3%,即150元。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

商场的导购下班途中突发疾病,脑干出血,在医院治疗二十天后离世,雇主要负什么责任

孙赫律师23分钟前回复:

你好,你这个纠纷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法律适用以及事实依据,是我擅长的领域。你这边没有思路的话,我可以提供最优解。

劳动保障纠纷特别推荐律师

肖直清,四川智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参与了众多民事案件工作至今已有三位数以上,有...

请病假扣工资有规定吗

你好,可以说下具体情况5

老板不发工资

周炜律师31分钟前回复:

你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处理。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举报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