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首先需要当事人进行协商,如果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
发生劳动争议,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具体如下:1、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
1、退回劳务派遣一般来说是没有补偿的。劳务派遣性质,与用工单位之间没有劳动合同,不存在与用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2、用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其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应当重新为他找到一份适宜的工作,在待业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每月支付他工资,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订立施工合同需具备多方面条件,包括主体资格合格(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有相应能力及资质)、意思表示真实(重要条款协商体现真实意愿)、合同内容合法(不违反规定及损害权益)、形式符合要求(一般采用书面形式)。
处理委托开发建设施工合同纠纷,可从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方面着手。协商要秉持原则寻求解决方案;调解可向相关机构申请;有仲裁条款就申请仲裁,裁决终局;无仲裁约定或无效则诉讼,要提供证据。
工程施工合同不备案可以。过去备案是行政管理措施,现备案制度已取消,是为优化营商环境等。合同效力依《民法典》等判断。虽备案非强制,但涉工程多方面,当事人仍要履约、守法。
施工合同未备案仍有法律效力,备案非合同生效必备要件。合同效力依《民法典》相关规定判断,只要符合条件就是有效。备案是行政管理手段,未备案不影响合同对当事人效力,不过可能有行政管理风险。
施工合同标的主要有四项规定:一是标的明确性,通常为特定建设工程,要清晰描述工程内容;二是质量要求,参照规范并可约定特定指标;三是范围界定,明确施工具体范围;四是变更规定,约定变更情况、程序及费用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