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大全
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同时,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也强调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进行角色的调整,通过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反省和思考。基于建构主义这一理念,本节课将利用多媒体、视频等直观教具,并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结合之前学习到的内容以及自身在生活中的了解思考、探究细胞周期、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等内容,提升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教材分析
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细胞周期及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也为后续对细胞的分化以及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的学习作铺垫。因此,在整个章节中,本节课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其次,从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上看,本节课从细胞分裂引出细胞周期,进一步介绍了细胞有丝分裂周期的过程和特点,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并且,在教材以及多媒体教具中引入的一些图片以及图表,不仅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起点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大致了解细胞基本的结构特点及其代谢,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并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讲解介绍和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总结,并借助视觉媒体和相关图表以及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达成新旧知识体系的建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对DNA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从认知技能上看,高中生的思维虽然大部分已经完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但动手操作能力还处于一般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分析,进一步锻炼他们听取他人的意见、自主合作、获取信息、以及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简述细胞周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各个时期的名称和主要变化特点,区别各时期细胞分裂图;
清楚真核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DNA数量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尝试识图和绘图,培养画图分析的能力,总结、归纳各时期细胞分裂图的异同;
学会使用探究的方法把握细胞分裂的原因;
懂得运用之前学习的知识解决现在的问题,达到新旧知识的重新建构。
情感与态度:
认同细胞增殖只是因为细胞数目的增多,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形式;
通过对细胞分裂的原因的寻找,养成学会探究的好习惯,同时认同多学科合作研究的重要性;
通过比较各时期细胞分裂图的异同,认同生命的运动性,形成事物发展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有丝分裂的过程。
难点:
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
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DNA数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采用多媒体展示法辅之以探究研讨法开展教学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有丝分裂的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预设 教学活动及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激趣导入
(3分钟)
【创设情境】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
【提问】一个细胞的体积大概是多少?
【观察】举例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支原体、鸵鸟卵细胞的直径大小;
【提问】生物体是如何由细胞组成的?
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细胞的增殖。 观察、回答问题。 让学生回顾之前的知识,有益于巩固之前的知识,同时接连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活跃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探究活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问题】为什么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大?
【创设情境】设细胞为正方体,边长本别是3微米、2微米、1微米,引导学生计算3种情况中,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即相对表面积);
让学生自行计算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总结】当细胞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会变小。随着细胞的生长,体积不断增大,需要从外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所以需要的表面积也就更大,但是实际上它的表面积的增加却是在相对减少的,根本满足不了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需要。 根据情境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计算,得出结论,并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测。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了解到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地增大,可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难题。 解决重点与难点的学生主要活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