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汇集15篇)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1)
每一次教到作文,是最让人难受的时候。学生无从下笔,写好的作文思路不清、语句不美、结构混乱……花上很长时间讲、改,只讲得口干舌燥,直改得手发软,作文还是不尽人意。
今天又是作文课,写写自己的校园。昨天我先让学生在家写一写,结果交上来的大跌眼镜,简直比二年级的水平还要糟。这该怎么办?
越是糟糕,越要上好。
一、带领学生游览了一趟校园。
从校门开始,对于小花坛、通道两旁、操场等处的所有景物都进行细致的观察,用手摸一摸,有鼻子闻一闻,用手抱一抱……从大小、颜色、形态等进行观察。
二、进教室交流
一起交流了哪些景物要详细描写,对印象最深刻的尤为重点突出。
三、随堂交流
学生在埋头习作时,我不时拿起写得好的同学的作文,分享美妙的段落。对于不理想的提出修改意见。
等作文草稿交上来时,我发现学生本子中的好词佳句随处可见:“我们学校坐落在群山环绕、溪水流淌的小山村里,就仿佛是一个婴儿躺在母亲的怀抱中”、“山茶花红得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如玉”、“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的日影,风儿吹动,日影随之舞动”……比昨天在家里写得句子美上十倍。
反思学生的进步,很多来自自己的预设,对于景物的描写,从哪些方面描写,怎么描写,我心中其实准备了很多的好词好句,当我在跟学生交流的时候,学生不知何时已经记在心中,用出来后,就成为一片好的文章了。(2)措施分析
措施一、利用“探密小分队”的形式,进行校园的参观活动。它的优点是让每位同学都成为这个小分队的成员,增强活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同学的兴趣,更好的对校园进行观察。
措施二、利用动手画图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点,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效果分析
通过对学生上课的成果分析(他们画的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从结果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上课内容的安排感到兴趣十足,同时他们都通过这堂课了解了学校的基础设施,从而规范了他们在学校的日常活动。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2)
“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问题”是《标准》中提出的培养目标。《我们的校园》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它提供给学生的是他们喜爱的、熟悉的场景。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做了一些尝试,把课堂内的教学扩展到课堂外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
首先,我以聊天的方式引出学生熟悉的场景,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其次,把孩子们喜爱的课外活动通过课件带进课堂,让他们在回忆自己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思考;然后,由学生观察笑脸统计图,使他们初步了解统计图的用途和意义,获得初步的统计知识;最后,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设置情境,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总之,让学生不断经历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更易于学生去感受知识、领悟知识。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3)
《我们的校园》属于一节综合活动课。也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一个输理与回顾。在课堂设计时,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拍摄了学生在本校的一些活动图片,让他们有种亲切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始时,我一共设计了5组活动图片:跳绳活动、跑步活动、羽毛球活动、跳舞活动、乒乓球活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男女生人数,以及队列情况。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效的提出并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比如说,在跑步活动中,安排学生前后有序的排列,引出数的序数含义;在跳绳活动中,有的摇绳、有的正在跳、有的准备跳,从而引出连加算式;还有,在乒乓球活动中安排11人,并且分为三堆,就很自然的引出20以内进位加法、连加和“凑十法”。完成统计图时,先让学生真正理解图意,然后教师示范,再学生独立完成,一步步引导,把统计观念渗透到学生脑海中,最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统计图尽情的提问并解答。
整堂课,以情境提问的形式巩固知识。在提问过程中,教师用技巧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感觉引导还是比较到位,学生也能用完整的数学语言提出问题并解决。在整个过程中,组织得很严密,用数学问题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在感知统计时,学生能独立地完成统计图,也有了一定的统计观念,效果很好。
在点评此堂课时,通过陈晓飞老师的耐心分析和精心指导,让我体会到了这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活动设计过多,而且没有针对性。陈老师建议我:可以某一项活动就针对一到两个知识点进行拓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放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表扬学生必须要有针对性和指向性,要发自内心地去表扬。
结合本堂课教学中体现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我努力思索,寻求改进的方法,对原来的教案和课件进行了反复的修改,最后成就了一套自己比较满意的教学资源。
通过这堂课,我懂得了:只有经过反复的思索与探讨,努力吸取别人的经验,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有所进步,才会有所成就。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4)
“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问题”是《标准》中提出的培养目标。《我们的校园》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它提供给学生的是他们喜爱的、熟悉的场景。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做了一些尝试,把课堂内的教学扩展到课堂外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
首先,我以聊天的方式引出学生熟悉的场景,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其次,把孩子们喜爱的课外活动通过课件带进课堂,让他们在回忆自己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思考;然后,由学生观察笑脸统计图,使他们初步了解统计图的用途和意义,获得初步的统计知识;最后,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设置情境,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总之,让学生不断经历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更易于学生去感受知识、领悟知识。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5)
本次教学让我真正体会到教学手段的单一会导致多么差的后果。
《我们的校园》的主要内容是根据5幅活动图,让学生收集其中的信息,并会根据这些信息完成一个统计表。在具体分析每幅活动图的时候,我差不多用了同一种模式:即看图——收集信息——编题目——解答的形式。头2幅图,内容比较丰富,学生比较有兴趣,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力都比较集中。可到了后面几幅,还是一样的形式和要求,部分学生开始不耐烦,有点不专心听讲了。虽然最后,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一个笑脸表示一个人,也会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来完成统计表,达到了所要的教学效果,但在后半段的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的反馈不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是让我很遗憾的。这也是我要反省的地方,是不是一定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一模一样地进行教学?是值得商榷的。主要还是看学生是不是适合,能不能被吸引。
只要学生兴趣一被激发,他们便有了学习的动力,才会有可能出现预设想要的师生互动。所以在备课时还得考虑得更周全,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环节。但是说的容易,做起来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设计出完美的教案,还是要一点一点,慢慢改进。至少通过这次教学,让我明白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是很重要的。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6)
“我们的校园”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是本册教材收尾篇,是在学生对本册教材内容有了系统的认识后进行的综合运用,并含有统计思想的渗透。教材选取了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启发学生根据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使学生加深对本册所学知识的理解,体验自己的校园生活中存在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此外,教材还安排了直观统计图,让学生用涂色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今天我用两课时的时间完成这节实践活动课。第一节课是让学生整体观察主题图,并用完整的语言有条理的说说自己所观察的的内容,这节课重点放在对每一项活动内容中所提出问题进行解决上面,如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跳绳的有多少人”、“踢球的有多少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第二节课是引导学生统计各项活动人数,并在直观图中涂色,与此同时让学生体验直观图中的“笑脸”一个对着一个画的好处:一是美观,二是看得清楚,三是便于比较。这节课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根据直观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上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多?”“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少?”“谁和谁一共有多少人?”“谁比谁多多少人?”“谁比谁少多少人?”的问题,并解决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当然,这个要求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是由一定的难度,但毕竟有一半的学生能达到要求,这就够了。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7)
《我们的校园》是一节实践活动课。由于聆听了东师附小薛春波老师一节《走进世博———百分数的应用》数学实践课,因此很受启发。仔细阅读《教师用书》了解到它是在学生有了对新教材内容认知后进行的综合运用活动并含有统计思想的渗透。本着《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以谈话的方式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将学生带进课堂之中。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参与。在学生互动中,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初步感受统计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以“情”、“趣”开路。
老师以聊天、谈话的方式引出学生熟悉的场景,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为课堂教学建立良好的开端。
2、学科交融,易于学生情感的渲染。
由于课堂教学呈现方式上的变革,使单一的数学课与体育课进行有机结合,给学生的身心以美而舒展的渲染。把学习活动延伸到体育课堂,给学生属于自由活动的时间……让“统计”成为游戏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这节课人人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喜爱数学之感油然而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室内室外相结合,和学生一起学习本节课,效果会更好。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8)
本堂课属于一节综合活动课。也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一个输理与回顾。在课堂设计时,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拍摄了学生在本校的一些活动图片,让他们有种亲切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始时,我一共设计了5组活动图片:跳绳活动、跑步活动、踢球活动、出版报活动、练武活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男女生人数,以及队列情况。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效的提出并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比如说,在跑步活动中,安排学生前后有序的排列,引出数的序数含义;在跳绳活动中,有的摇绳、有的正在跳、有的准备跳,从而引出连加算式;还有,在乒乓球活动中安排11人,并且分为三堆,就很自然的引出20以内进位加法、连加和“凑十法”。完成统计图时,先让学生真正理解图意,然后教师示范,再学生独立完成,一步步引导,把统计观念渗透到学生脑海中,最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统计图尽情的提问并解答。
整堂课,以情境提问的形式巩固知识。在提问过程中,教师用技巧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感觉引导还是比较到位,学生也能用完整的数学语言提出问题并解决。在整个过程中,组织得很严密,用数学问题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在感知统计时,学生能独立地完成统计图,也有了一定的统计观念,效果很好。
在点评此堂课时,通过同科老师的耐心分析和精心指导,让我体会到了这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活动设计过多,而且没有针对性在后半段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开始不耐烦,有点不专心听讲了。虽然最后,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一个笑脸表示一个人,也会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来完成统计表,达到了所要的教学效果,但在后半段的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的反馈不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是让我很遗憾的。这也是我要反省的地方,是不是一定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一模一样地进行教学?是值得商榷的。主要还是看学生是不是适合,能不能被吸引。只要学生兴趣一被激发,他们便有了学习的动力,才会有可能出现预设想要的师生互动。所以在备课时还得考虑得更周全,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环节。但是说的容易,做起来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设计出完美的教案,还是要一点一点,慢慢改进。至少通过这次教学,让我明白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是很重要的。
结合本堂课教学中体现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我努力思索,寻求改进的方法,对原来的教案和课件进行了反复的修改,最后成就了一套自己比较满意的教学资源。
通过这堂课,我懂得了:表扬学生必须要有针对性和指向性,要发自内心地去表扬。只有经过反复的思索与探讨,努力吸取别人的经验,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有所进步,才会有所成就。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9)
(1)原因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校园的认识并不深刻,因此进行必要的校园参观可以让学生从感官上初步了解学习环境,为今后能够深入了解学校打下基础。从学生自身考虑,对学校的了解可以增进他们对学校的喜爱之情,增进师生之情,增进安全意识,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本课的学习,不光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2)措施分析
措施一、利用“探密小分队”的形式,进行校园的参观活动。它的优点是让每位同学都成为这个小分队的成员,增强活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同学的兴趣,更好的对校园进行观察。
措施二、利用动手画图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点,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效果分析
通过对学生上课的成果分析(他们画的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从结果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上课内容的安排感到兴趣十足,同时他们都通过这堂课了解了学校的基础设施,从而规范了他们在学校的日常活动。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10)
“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问题”是《标准》中提出的培养目标。《我们的校园》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它提供给学生的是他们喜爱的、熟悉的场景。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做了一些尝试,把课堂内的教学扩展到课堂外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
首先,我以聊天的方式引出学生熟悉的场景,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其次,把孩子们喜爱的课外活动通过课件带进课堂,让他们在回忆自己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思考;然后,由学生观察笑脸统计图,使他们初步了解统计图的.用途和意义,获得初步的统计知识;最后,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设置情境,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总之,让学生不断经历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更易于学生去感受知识、领悟知识。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11)
“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问题”是《标准》中提出的培养目标。《我们的校园》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它提供给学生的是他们喜爱的、熟悉的场景。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做了一些尝试,把课堂内的教学扩展到课堂外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
首先,我以聊天的方式引出学生熟悉的场景,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其次,把孩子们喜爱的课外活动通过课件带进课堂,让他们在回忆自己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思考;然后,由学生观察笑脸统计图,使他们初步了解统计图的用途和意义,获得初步的统计知识;最后,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设置情境,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总之,让学生不断经历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更易于学生去感受知识、领悟知识。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12)
《我们的校园》是一节实践活动课。由于聆听了东师附小薛春波老师一节《走进世博---百分数的应用》数学实践课,因此很受启发。仔细阅读《教师用书》了解到它是在学生有了对新教材内容认知后进行的综合运用活动并含有统计思想的渗透。本着《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以谈话的方式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将学生带进课堂之中。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参与。在学生互动中,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初步感受统计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以“情”、“趣”开路。
老师以聊天、谈话的方式引出学生熟悉的场景,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为课堂教学建立良好的开端。
学科交融,易于学生情感的渲染。
由于课堂教学呈现方式上的变革,使单一的数学课与体育课进行有机结合,给学生的身心以美而舒展的渲染。把学习活动延伸到体育课堂,给学生属于自由活动的时间……让“统计”成为游戏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这节课人人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喜爱数学之感油然而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室内室外相结合,和学生一起学习本节课,效果会更好。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13)
每一次教到作文,是最让人难受的时候。学生无从下笔,写好的作文思路不清、语句不美、结构混乱……花上很长时间讲、改,只讲得口干舌燥,直改得手发软,作文还是不尽人意。
今天又是作文课,写写自己的校园。昨天我先让学生在家写一写,结果交上来的大跌眼镜,简直比二年级的水平还要糟。这该怎么办?
越是糟糕,越要上好。
一、带领学生游览了一趟校园。
从校门开始,对于小花坛、通道两旁、操场等处的所有景物都进行细致的观察,用手摸一摸,有鼻子闻一闻,用手抱一抱……从大小、颜色、形态等进行观察。
二、进教室交流
一起交流了哪些景物要详细描写,对印象最深刻的尤为重点突出。
三、随堂交流
学生在埋头习作时,我不时拿起写得好的同学的作文,分享美妙的段落。对于不理想的提出修改意见。
等作文草稿交上来时,我发现学生本子中的好词佳句随处可见:“我们学校坐落在群山环绕、溪水流淌的小山村里,就仿佛是一个婴儿躺在母亲的怀抱中”、“山茶花红得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如玉”、“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的日影,风儿吹动,日影随之舞动”……比昨天在家里写得句子美上十倍。
反思学生的进步,很多来自自己的预设,对于景物的描写,从哪些方面描写,怎么描写,我心中其实准备了很多的好词好句,当我在跟学生交流的时候,学生不知何时已经记在心中,用出来后,就成为一片好的文章了。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14)
“我们的校园”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是本册教材收尾篇,是在学生对本册教材内容有了系统的认识后进行的综合运用,并含有统计思想的渗透。教材选取了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启发学生根据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使学生加深对本册所学知识的理解,体验自己的校园生活中存在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此外,教材还安排了直观统计图,让学生用涂色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今天我用两课时的时间完成这节实践活动课。第一节课是让学生整体观察主题图,并用完整的语言有条理的说说自己所观察的的内容,这节课重点放在对每一项活动内容中所提出问题进行解决上面,如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跳绳的有多少人”、“踢球的有多少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第二节课是引导学生统计各项活动人数,并在直观图中涂色,与此同时让学生体验直观图中的“笑脸”一个对着一个画的好处:一是美观,二是看得清楚,三是便于比较。这节课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根据直观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上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多?”“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少?”“谁和谁一共有多少人?”“谁比谁多多少人?”“谁比谁少多少人?”的问题,并解决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当然,这个要求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是由一定的难度,但毕竟有一半的学生能达到要求,这就够了。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15)
《我们的校园》优秀教学反思
本堂课属于一节综合活动课。也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一个输理与回顾。在课堂设计时,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拍摄了学生在本校的一些活动图片,让他们有种亲切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始时,我一共设计了5组活动图片:跳绳活动、跑步活动、羽毛球活动、跳舞活动、乒乓球活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男女生人数,以及队列情况。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效的提出并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比如说,在跑步活动中,安排学生前后有序的排列,引出数的序数含义;在跳绳活动中,有的摇绳、有的正在跳、有的准备跳,从而引出连加算式;还有,在乒乓球活动中安排11人,并且分为三堆,就很自然的引出20以内进位加法、连加和“凑十法”。完成统计图时,先让学生真正理解图意,然后教师示范,再学生独立完成,一步步引导,把统计观念渗透到学生脑海中,最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统计图尽情的.提问并解答。
整堂课,以情境提问的形式巩固知识。在提问过程中,教师用技巧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感觉引导还是比较到位,学生也能用完整的数学语言提出问题并解决。在整个过程中,组织得很严密,用数学问题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在感知统计时,学生能独立地完成统计图,也有了一定的统计观念,效果很好。
在点评此堂课时,通过陈晓飞老师的耐心分析和精心指导,让我体会到了这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活动设计过多,而且没有针对性。陈老师建议我:可以某一项活动就针对一到两个知识点进行拓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放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表扬学生必须要有针对性和指向性,要发自内心地去表扬。
结合本堂课教学中体现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我努力思索,寻求改进的方法,对原来的教案和课件进行了反复的修改,最后成就了一套自己比较满意的教学资源。
通过这堂课,我懂得了:只有经过反复的思索与探讨,努力吸取别人的经验,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有所进步,才会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