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507960B - 觸控系統及其座標修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系統及其座標修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7960B
TWI507960B TW103109344A TW103109344A TWI507960B TW I507960 B TWI507960 B TW I507960B TW 103109344 A TW103109344 A TW 103109344A TW 103109344 A TW103109344 A TW 103109344A TW I507960 B TWI507960 B TW I5079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ordinate
sensing
amount
initial coordinate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9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5214A (zh
Inventor
Tzu Wei Liu
Original Assignee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filed Critical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to TW103109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7960B/zh
Priority to US14/656,822 priority patent/US9495054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535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5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7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796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系統及其座標修正方法
本發明與觸控系統相關,尤其與適用於包含多個感應區的觸控系統之校正技術相關。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近年來各種電子產品的操作介面都愈來愈人性化。舉例而言,透過觸控螢幕,使用者可直接以手指或觸控筆在螢幕上操作程式、輸入訊息/文字/圖樣,省去使用鍵盤或按鍵等輸入裝置的麻煩。觸控螢幕通常係由一透明感應面板及設置於感應面板後方的顯示器組成。電子裝置係根據使用者在感應面板上所觸碰的位置,以及當時顯示器所呈現的畫面,來判斷該次觸碰的意涵,並執行相對應的操作結果。
現有的電容式觸控技術可分為自容式(self-capacitance)和互容式(mutual-capacitance)兩類。相對於互容式觸控面板,自容式觸控面板能藉由製程較單純的單層電極結構實現,具有成本較低的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在低階電子產品中。圖一為一種常見的自容式觸控面板之電極配置,以虛線框表示的感應區100內設有多個在X方向上交錯設置的三角形電極。該等電極會被連接至一個或多個感應器(僅繪示連接電極11的第一感應器13及連接電極12的第二感應器14為例),以偵測各個電極的電容變化量。隨後,該等偵測結果被提供至一控制器(未繪示),供該控制器判斷使用者碰觸的發生位置。
為了擴大觸控面積,近年來出現了圖二所示之構成多個感應區 的電極配置。於圖二呈現的範例中,電極在Y方向上被區分為上下兩組,構成兩個不同的感應區210、220。在現行技術中,控制器係根據下列運算式決定受觸點的Y座標Y 0 其中Ucd 代表感應區210中所有電極的電容變化量之總和,Dcd 代表感應區220中所有電極的電容變化量之總和,而y 1 代表僅根據感應區210中的電容變化量所計算出之一Y座標(亦即不考慮感應區220中的電容變化量),y 2 代表根據感應區220中的電容變化量所計算出之一Y座標(亦即不考慮感應區210中的電容變化量)。
請參閱圖三,當使用者碰觸發生在位置30A,受影響的主要是感應區210,因此會出現一明顯的電容變化量總和Ucd A ,此時電容變化量總和Dcd A 幾乎為零。當電容變化量總和Dcd A 的大小低於一門檻值,電容變化量總和Dcd A 於計算座標Y 0 時可能被忽略。在這個情況下,座標Y 0 即等於座標y 1 。相對地,當使用者碰觸發生在位置30B,該碰觸造成的影響會大致均分至兩電容變化量總和Ucd BDcd B 中。顯然電容變化量總和Ucd BDcd B 的數值大小都會低於電容變化量總和Ucd A 。舉例而言,電容變化量總和Ucd A 的大小可能在500微法拉(microfarad)上下,而電容變化量總和Ucd BDcd B 的大小可能在200微法拉上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理解,相較於電容變化量總和Ucd A ,電容變化量總和Ucd BDcd B 的信號雜訊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較低。由式一可看出,當電容變化量總和Ucd BDcd B 都被納入考慮(亦即當使用者碰觸發生在感應區210、220交界處),電容變化量總和Ucd BDcd B 中的雜訊會對計算結果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更明確地說,現行技術的缺點在於,當使用者觸碰出現在感應區210、220的交界處時,根據式一計算出的座標Y 0 通常會有相當大的誤差。此類在感應區之臨界地帶發生偵測誤差的情況可能會導 致控制器誤判使用者的觸碰意圖,進而引發錯誤的操作結果。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新的觸控系統及其座標修正方法。本發明的概念不僅可應用在自容式觸控面板,亦可實施於其他各種包含複數個感應區的觸控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觸控系統,其中包含一第一感應區、一第二感應區、至少一第一感應器、至少一第二感應器、一初始座標產生模組、一修正值產生模組以及一修正後座標產生模組。該第一感應區之一部分與該第二感應區之一部份經定義為一交界區域。該至少一第一感應器係用以監測該第一感應區,以產生至少一第一感應量。該至少一第二感應器係用以監測該第二感應區,以產生至少一第二感應量。該初始座標產生模組係用以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一初始座標,並根據該初始座標判斷相對應之一受觸點是否位於該交界區域內。若該初始座標產生模組之判斷結果為是,該修正值產生模組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一修正值。該修正後座標產生模組係用以將該初始座標乘上一第一權重值以產生一第一加權結果、將該修正值乘上一第二權重值以產生一第二加權結果,並將該第一加權結果與該第二加權結果相加,以產生該受觸點之一修正後座標。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配合一觸控面板之座標修正方法。該觸控面板包含一第一感應區及一第二感應區。該第一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一感應器監測以產生至少一第一感應量。該第二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二感應器監測以產生至少一第二感應量。其中,一預先定義的交界區域包含該第一感應區之一部分與該第二感應區之一部份。該方法首先執行一初始座標產生步驟,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一初始座標。接著,該方法執行一判斷步驟,根據該初始座標判斷相對應 之一受觸點是否位於該交界區域內。若該判斷步驟之判斷結果為是,該方法即執行一修正值產生步驟,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一修正值。該初始座標被乘上一第一權重值以產生一第一加權結果,且該修正值被乘上一第二權重值以產生一第二加權結果。隨後,該第一加權結果與該第二加權結果被相加,以產生該受觸點之一修正後座標。
關於本發明的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100、210、220‧‧‧感應區
11、12‧‧‧電極
13、14‧‧‧感應器
30A、30B‧‧‧碰觸發生位置
400‧‧‧觸控系統
41‧‧‧第一感應區
42‧‧‧第二感應區
43‧‧‧至少一第一感應器
44‧‧‧至少一第二感應器
45‧‧‧初始座標產生模組
46‧‧‧修正值產生模組
47‧‧‧修正後座標產生模組
550‧‧‧交界區域
S61~S66‧‧‧流程步驟
圖一、圖二係繪示現行自容式觸控面板的電極配置範例。
圖三呈現使用者觸碰的發生位置範例。
圖四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的自容式觸控系統之功能方塊圖。
圖五呈現一交界區域的範圍範例。
圖六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的座標修正方法之流程圖。
須說明的是,本發明的圖式包含呈現多種彼此關聯之功能性模組的功能方塊圖。該等圖式並非細部電路圖,且其中的連接線僅用以表示信號流。功能性元件及/或程序間的多種互動關係不一定要透過直接的電性連結始能達成。此外,個別元件的功能不一定要如圖式中繪示的方式分配,且分散式的區塊不一定要以分散式的電子元件實現。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為一觸控系統,其功能方塊圖係繪示於圖四。觸控系統400包含一第一感應區41、一第二感應區42、至少一第一感應器43、至少一第二感應器44、一初始座標產生模組45、一修正值產生模組46以及一修正後座標產生模組47。舉例而言但不以此為 限,第一感應區41、第二感應區42可分別為圖三中的感應區210、220,各自包含多個自容式電極。為便於說明,以下實施例主要假設第一感應區41和第二感應區42如同感應區210、220在Y方向上彼此分隔,即其相鄰邊界大致平行於X座標軸。在這個假設下,修正後座標產生模組47的功用為修正因雜訊造成的Y座標誤差。至於X座標的計算與修正,其非為本發明之重點,且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在此略而不談。
實務上,第一感應器43和第二感應器44的數量可由電路設計者根據其硬體成本及第一感應區41、第二感應區42中的電極數量來決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器43係用以監測第一感應區41,以產生至少一第一感應量(例如電容變化量)。該至少一第二感應器44係用以監測該第二感應區42,以產生至少一第二感應量。舉例而言,若第一感應區41共包含N個電極,且每一個電極各自受一第一感應器監測,則該至少一第一感應器43總共會產生N個第一感應量。
當觸控系統400判定第一感應區41及/或第二感應區42中出現一使用者觸碰,初始座標產生模組45便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一初始座標Y 0 ,亦即受觸點的修正前Y座標。舉例而言,初始座標產生模組45可根據下列運算式產生初始座標Y 0 其中Ucd 代表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的總和,Dcd 代表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的總和,y 1 代表僅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不考慮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之一第一座標,y 2 代表僅根據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不考慮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產生之一第二座標。易言之,初始座標Y 0 可為第一座標y 1 和第二座標y 2 的加權運算結果,其加權係數由第一感應量之總和Ucd 、第二感應量之總和Dcd 決定。須說明的是,第一座標y 1 和第二座標y 2 的產生 方式不以特定方式為限,且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因此不再贅述。
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一預先定義之交界區域包含第一感應區41之一部份以及第二感應區42之一部分。圖五以圖三中的電極配置為例,呈現一交界區域550的範圍範例。在產生初始座標Y 0 後,初始座標產生模組45會根據初始座標Y 0 判斷相對應之一受觸點是否落入交界區域550內。若初始座標產生模組45之判斷結果為是,修正值產生模組46和修正後座標產生模組47便會被驅動,產生一修正後座標Y” 以取代初始座標Y 0 。相對地,若初始座標產生模組45之判斷結果為否,則觸控系統400可將初始座標Y 0 直接判定為受觸點的發生位置,不對初始座標Y 0 進行修正。
如圖四所示,當初始座標產生模組45之判斷結果為是時,修正值產生模組46會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器43提供的第一感應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感應器44提供的第二感應量產生一修正值Y C 。隨後,修正後座標產生模組47將初始座標Y 0 乘上一第一權重值w 1 以產生一第一加權結果、將修正值Y C 乘上一第二權重值w 2 以產生一第二加權結果,並將該第一加權結果與該第二加權結果相加,以產生一修正後座標Y”Y "=Y 0 ×w 1 +Y C ×w 2 。(式三)
實務上,電路設計者可預先利用模擬或實驗決定交界區域550的範圍。舉例而言,電路設計者可找出在哪一段範圍內,初始座標Y 0 會受到雜訊影響而出現高於一特定門檻值的誤差,並將該範圍定義為交界區域550。接著,電路設計者同樣可利用模擬或實驗找出在交界區域550中Y座標理想值與其初始座標Y 0 的差距,據此決定修正值Y C 的產生方式及第一權重值w 1 、第二權重值w 2 的大小,以期最小化Y座標理想值與修正後座標Y” 的差距。於一實施例中,修正值產生模組46係根據下列運算 式產生修正值Y C 其中Ucd 代表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之總和,Dcd 代表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之總和,y_shift 代表一參考方向(Y)上之一基準座標,y_scale 代表該參考方向上之一預設寬度。舉例而言,若第二感應區42最底端的Y座標為0,而第一感應區41最頂端的Y座標為2048,y_shift 的數值大小可被設定為其中間值1024(當交界區域550於第一感應區41與第二感應區42中所占區域相當時,即對應於交界區域550之中心點的Y座標)。實務上,y_scale 的數值大小可經由前述模擬或實驗決定。考慮額外誤差,例如面板形變所導致的量測誤差,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交界區域550於Y方向上之寬度被設計為大致等於預設寬度y_scale 的三倍。
根據本發明,式三中第一權重值w 1 及第二權重值w 2 的大小可為固定值,亦可被設計為與初始座標Y 0 相關。於一實施例中,當初始座標Y 0 愈接近交界區域550於Y方向上之中心位置,第一權重值w 1 愈小而第二權重值w 2 愈大。舉例而言,可令在交界區域550於Y方向上下兩邊界位置的第一權重值w 1 為1而第二權重值w 2 為0,令在交界區域550於Y方向之中心位置的第一權重值w 1 為0而第二權重值w 2 為1。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配合一觸控面板之座標修正方法,其流程圖係繪示於圖六。該觸控面板包含一第一感應區及一第二感應區。該第一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一感應器監測以產生至少一第一感應量。該第二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二感應器監測以產生至少一第二感應量。同時涵蓋並跨越該第一感應區與該第二感應區之一交界區域被預先定義。該方法首先執行一初始座標產生步驟S61,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一初始座標。接著,該方法執行一判斷步驟S62,根據該初始座標判斷相對應之一受觸點是否位於該交界區域內。若步驟S62 之判斷結果為是,該方法即執行一修正值產生步驟S63,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一修正值。在步驟S64中,該初始座標被乘上一第一權重值以產生一第一加權結果,且該修正值被乘上一第二權重值以產生一第二加權結果。隨後,在步驟S65中,該第一加權結果與該第二加權結果被相加,以產生該受觸點之一修正後座標。如圖六所示,若步驟S62之判斷結果為否,則該初始座標在步驟S66中被判定為該受觸點之一發生位置。
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理解,先前在介紹觸控系統400時描述的各種操作變化可被應用至圖六中的座標修正方法,其細節不再贅述。
須說明的是,本揭露書中的數學表示式係用以說明與本發明之實施例相關的原理和邏輯,除非有特別指明的情況,否則不對本發明之範疇構成限制。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理解,有多種技術可實現該等數學式所對應的物理表現形式。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S61~S66‧‧‧流程步驟

Claims (14)

  1. 一種觸控系統,包含:一第一感應區;一第二感應區;其中,該第一感應區之一部分與該第二感應區之一部份經定義為一交界區域;至少一第一感應器,用以監測該第一感應區,以產生至少一第一感應量;至少一第二感應器,用以監測該第二感應區,以產生至少一第二感應量;一初始座標產生模組,用以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一初始座標,並根據該初始座標判斷相對應之一受觸點是否位於該交界區域內;一修正值產生模組,若該初始座標產生模組之判斷結果為是,該修正值產生模組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一修正值;以及一修正後座標產生模組,用以將該初始座標乘上一第一權重值以產生一第一加權結果、將該修正值乘上一第二權重值以產生一第二加權結果,並將該第一加權結果與該第二加權結果相加,以產生該受觸點之一修正後座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系統,其中若該初始座標產生模組之判斷結果為否,該初始座標被判定為該受觸點之一發生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系統,其中該交界區域係初始座標具有一高於一特定門檻值的誤差之範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系統,其中該修正值產生模組根據下列運算式產生該修正值: 其中Ucd 代表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之總和,Dcd 代表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之總和,y_shift 代表一參考方向上之一基準座標,y_scale 代表該參考方向上之一預設寬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系統,其中該交界區域於該參考方向上之一寬度為該預設寬度之三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系統,其中該第一權重值及該第二權重值之大小與該初始座標相關;該初始座標愈接近該交界區域於一參考方向上之一中心位置,該第一權重值愈小而該第二權重值愈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系統,其中該初始座標產生模組根據下列運算式產生該初始座標Y 0 其中Ucd 代表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之總和,Dcd 代表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之總和,y 1 代表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產生之一第一座標,y 2 代表根據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之一第二座標。
  8. 一種配合一觸控面板之座標修正方法,該觸控面板包含一第一感應區及一第二感應區,該第一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一感應器監測以產生至少一第一感應量,該第二感應區受至少一第二感應器監測以產生至少一第二感應量,該第一感應區之一部分與該第二感應區之一部份經定義為一交界區域,該座標修正方法包含:(a)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一初始座標;(b)根據該初始座標判斷相對應之一受觸點是否位於該交界區域內;(c)若步驟(b)之判斷結果為是,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及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一修正值; (d)將該初始座標乘上一第一權重值以產生一第一加權結果,並將該修正值乘上一第二權重值以產生一第二加權結果;以及(e)將該第一加權結果與該第二加權結果相加,以產生該受觸點之一修正後座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座標修正方法,進一步包含:若步驟(b)之判斷結果為否,判定該初始座標為該受觸點之一發生位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座標修正方法,其中該交界區域係初始座標具有一高於一特定門檻值的誤差之範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座標修正方法,其中步驟(c)包含根據下列運算式產生該修正值: 其中Ucd 代表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之總和,Dcd 代表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之總和,y_shift 代表一參考方向上之一基準座標,y_scale 代表該參考方向上之一預設寬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座標修正方法,其中該交界區域於該參考方向上之一寬度為該預設寬度之三倍。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座標修正方法,其中該第一權重值及該第二權重值之大小與該初始座標相關;該初始座標愈接近該交界區域於一參考方向上之一中心位置,該第一權重值愈小而該第二權重值愈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座標修正方法,其中步驟(a)包含根據下列運算式產生該初始座標Y0 其中Ucd 代表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之總和,Dcd 代表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 之總和,y 1 代表根據該至少一第一感應量產生之一第一座標,y 2 代表根據該至少一第二感應量產生之一第二座標。
TW103109344A 2014-03-14 2014-03-14 觸控系統及其座標修正方法 TWI507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9344A TWI507960B (zh) 2014-03-14 2014-03-14 觸控系統及其座標修正方法
US14/656,822 US9495054B2 (en) 2014-03-14 2015-03-13 Touch control system and coordinate correc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9344A TWI507960B (zh) 2014-03-14 2014-03-14 觸控系統及其座標修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5214A TW201535214A (zh) 2015-09-16
TWI507960B true TWI507960B (zh) 2015-11-11

Family

ID=54068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9344A TWI507960B (zh) 2014-03-14 2014-03-14 觸控系統及其座標修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495054B2 (zh)
TW (1) TWI5079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20768B1 (ko) * 2015-05-12 2021-11-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그 보정 방법
US20190310755A1 (en) * 2016-03-22 2019-10-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ordinate correction apparatu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5399A (zh) * 2012-07-25 2014-02-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自容式觸控面板
TW201407434A (zh) * 2012-08-09 2014-02-16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應用於觸控裝置之測試系統及測試方法
TW201409327A (zh) * 2012-08-17 2014-03-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自容式觸控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2714A (ja) * 1998-01-27 1999-08-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座標検出装置および座標検出方法
TWI414974B (zh) * 2009-06-17 2013-11-1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之觸碰點位置感應方法及位置感應系統
US20110057905A1 (en) * 2009-09-04 2011-03-10 Hong-Chih Yu Touch Panel and Inspection Method Thereof
US8674962B2 (en) * 2011-11-30 2014-03-18 Silicon Integrated Systems Corp. Touch coordinat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ouch panel
TWI569192B (zh) * 2013-05-16 2017-02-0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系統及其信號處理方法
CN104216571A (zh) * 2013-05-31 2014-12-17 上海精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5399A (zh) * 2012-07-25 2014-02-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自容式觸控面板
TW201407434A (zh) * 2012-08-09 2014-02-16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應用於觸控裝置之測試系統及測試方法
TW201409327A (zh) * 2012-08-17 2014-03-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自容式觸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95054B2 (en) 2016-11-15
US20150261357A1 (en) 2015-09-17
TW201535214A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2111B2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touched position
CN103365510A (zh) 藉由投影触控数据减少排除手掌误触计算的方法
CN102667398A (zh) 挠性的电容式传感器数组
US9104265B2 (en) Touch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2345662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TWI491859B (zh) 測量觸碰力量的方法及測量裝置
US20110032210A1 (en) Touch sensing circuit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CN102043549A (zh) 触控面板及触碰点的侦测方法
JP5814704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コントローラ、タッチパネルの制御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1234226A (e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for touch panel and system thereof
US9733772B2 (en)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correction method for self-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I507960B (zh) 觸控系統及其座標修正方法
TWI530851B (zh) 觸控電路以及控制觸控電路的方法
CN104881187B (zh) 信号处理方法
US20150277624A1 (en) Sensing Method and Related Touch Panel
CN110554812B (zh) 触控辨识装置的感测方法及其感测模块
CN104978088B (zh) 配合自容式触控面板的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CN104978087B (zh) 触控系统及其座标修正方法
JP6556421B2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およびタッチ検出方法
JP2014006765A (ja) 操作装置
TWI470521B (zh) 自容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317167B2 (en) Touch control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US8350825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ing point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US8896568B2 (en) Touch s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4102397A (zh) 自容式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