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566277C - 通信网络系统和用于传送信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网络系统和用于传送信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6277C
CN100566277C CN200680022806.4A CN200680022806A CN100566277C CN 100566277 C CN100566277 C CN 100566277C CN 200680022806 A CN200680022806 A CN 200680022806A CN 100566277 C CN100566277 C CN 10056627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redundant
coupler
standard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228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8912A (zh
Inventor
彼得·福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XP BV
Original Assignee
NXP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XP BV filed Critical NXP BV
Publication of CN101208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8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62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627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04B10/272Star-type networks or tree-type networks
    • H04B10/2725Star-type networks without a head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H04L12/40182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源星形耦合器的网络,通过将消息同时传输到常规链路(30,32,34,36,138,140,146)和冗余链路(38,148)来进行物理层的冗余的处理。在无误差的情况下,消息通过常规接口(12,14,16,18,114,116,122)被转发,而冗余链路(38,148)被阻挡。每个接口配有链路故障检测逻辑(24,132)。如果检测到链路故障,则阻挡到来的消息,并且受影响的接口控制与冗余链路连接的接口(20,126),从而接管消息转发。如果链路恢复,常规接口接管转发责任并使冗余链路禁用。

Description

通信网络系统和用于传送信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用于在通信节点之间传输信息的通信网络系统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例如机动车领域的安全相关应用中使用的通信网络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安全相关应用,需要一种容错和可靠的通信系统。这种需求适用于通信堆叠的所有层,尤其是物理层。包括电缆、连接器和信令接口的物理层出现在易于出现大量可能故障的给定苛刻环境中。在机动车领域的典型故障是例如由被腐蚀的连接器引起的短路、断层或断开,即中断的信道。为了提高物理层中的容错性能,现有的通信网络系统设置有两个完全冗余通信信道。这意味着在现有这种通信网络系统中包含两倍的通信信道所需的每个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和方法,用于以提高的容错性传输信息,同时节约成本和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系统,该通信网络系统包括:耦合设备,具有至少两个标准耦合器接口和冗余耦合器接口,并适于在所述接口之间交换信息;至少两个标准链路,用于传输信息,所述两个标准链路中的一个是关键链路,所述标准链路中的每一个与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之一连接;冗余链路,用于传输信息,所述冗余链路与所述关键链路相关联,并与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连接;和至少两个终端,每一个终端具有与所述标准链路之一连接的标准终端接口,所述两个终端至少之一具有与所述冗余链路连接的冗余终端接口。另外,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和所述冗余终端接口之一包含第一阻挡装置,用于阻挡从所述冗余链路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的信息;与所述关键链路连接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和与所述关键链路连接的所述标准终端接口之一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关键链路中的链路故障,和第二阻挡装置,用于响应于在所述关键链路中检测到的链路故障,阻挡从所述关键链路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关键链路的信息。最后,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阻挡装置,适于响应于在所述关键链路中检测到的链路故障而将启用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一阻挡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阻挡装置使从所述冗余链路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的信息去除阻挡。
为了使从所述冗余链路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的信息去除阻挡,第一阻挡装置转换为不阻挡任何接收到的信息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允许从冗余链路接收的信息通过耦合设备被转发到至少另一个耦合器接口。另外,允许从至少另一个耦合器接口发送到冗余链路的信息通过第一阻挡装置,从而进入冗余链路。可以将用于检测关键链路中链路故障的检测装置配置成将关键链路中的降低的活动性或稳定的活动性(例如,不足一个电压电平)解译为链路故障。在许多情况下,采用TDMA技术(时分多址),用于在通信网络系统中传送信息。TDMA通过将射频分为时隙、然后将时隙分配给多个呼叫来运行。对于这种TDMA系统,基于定义的长度的重复周期,可以根据在大于通信周期的时间间隔期间没有接收到消息(=活动性)的事实得到降低的活动性。链路故障检测器必需适于目标通信系统的特定介质访问特性(例如,如果多于一个通信周期的寂静期间是有效的情景)。该“故障检测等待时间”定义了网络的最大中断(blackout)时间。另外,可以将检测装置配置为根据识别关键链路中的短路和/或开路的其它测量手段来辨认链路故障,例如通过测量链路的阻抗。也可以通过辨认在从关键链路接收的信号中的“传输故障”由检测装置检测链路故障。这意味着,在通过关键链路发送信号之前,采用预定代码对信号进行编码。在通过关键链路传输后,检测装置验证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代码。在通过检测装置确定的代码不与预定代码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在关键链路中出现“传输故障”,其属于链路故障。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系统改进了容错性能,而不需要两倍于在通信系统的所有终端之间的各个通信信道的所有部件,即各个链路耦合设备和/或各个接口等。相反,只有终端之一和耦合设备之间的关键链路设置有备份链路,即冗余链路。因此,物理层包含有限数量的部件,从而节约成本和空间。对于许多应用,从应用观点出发的特定设备(例如电子控制单元)或功能可用是很重要的。采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系统,通过将特定设备与所述关键链路或几个关键链路连接来保证这种特定设备的可用性。同时,不需要承受提供通信网络中的全冗余通信信道的空间和成本要求。另外,与终端连接的端设备不必配备有通信信道诊断装置和用于选择通信信道的选择装置。
通过阻挡从冗余链路接收的信息或者作为替换从关键链路接收的信息,避免了通过耦合设备的冲突信号。由于冲突信号常常造成信息的丢失,所以根据本发明的措施改善了到达终端的信息的信号质量。作为优选,耦合设备适于将通过标准耦合器接口或者冗余耦合器接口之一接收的信息转发给所有其它耦合器接口。然而,耦合设备也适于只转发在某些耦合器接口之间的信息。
有利地,控制装置被包含在与关键链路连接的标准耦合器接口和标准终端接口之一中。此外,不需要用于操作通信网络系统的其它的控制情况(instance)。此外,还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控制装置被包含在耦合设备中也是可行的,其中,控制装置还控制在接口之间交换的信息,以便在给定的时间,信息被从一个耦合器接口转发到其它耦合器接口,尤其是被转发到所有其它耦合器接口。于是,控制装置接管耦合设备的高级控制情况的功能,避免信号的冲突。在不需要这种高级控制情况的耦合设备中,在没有进一步的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发起并执行消息路由。这意味着,在两个终端同时发送消息的情况下,两个消息均被转发到其它终端。这导致冲突的信号通过网络,这对于常规情况必需避免,因为接收终端未从该消息交换得到任一/全部信息。根据本发明的高级控制情况可以根据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
i)在某一时间将信息从耦合器接口转发到其它耦合器接口的所述耦合器接口的选择是基于与各个耦合器接口连接的终端的优先等级;即,从较高等级的耦合器接口接收的信息总是具有高于从较低等级耦合器接口接收的信息;
ii)在某一时间将信息从耦合器接口转发到其它耦合器接口的所述耦合器接口的选择是基于关于对已连接终端按时间的期望传输顺序的先验可用知识。
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包含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并且与所述关键链路连接的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包含所述检测装置、所述第二阻挡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也是可行的。这样,用来管理链路冗余,即第一和第二阻挡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的所有装置被包含在耦合设备中。在该配置中,容易对管理链路冗余的这些装置提供电能和维护。作为替换和/或另外地,冗余终端接口包含第一阻挡装置,标准终端接口包含检测装置、第二阻挡装置和控制装置。尤其是,可以对终端接口和耦合器接口采用相同类型的接口。
另外,有利地,耦合设备是有源星形耦合器,尤其是具有三个、四个或更多个标准耦合器接口的星形耦合器。有源星形耦合器的采用允许高数据率,并改善了误差可容度(containment)。
更有利地,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至少一个是用于附着(attach)端设备的节点。有利地,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一个是另一个耦合设备。这样,对于通信网络系统可以得到所谓的级联星形拓扑。在这种级联星形拓扑网络的简单形式中,两个星形耦合器通过与各自的标准耦合器接口连接的链路相互连接。有利地,其余的标准耦合器接口与通信网络的终端或节点连接,允许附着多个端设备。在这种包含两个星形耦合器的通信系统中,设计在两个星形耦合器之间的链路作为关键链路,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星形耦合器之间必需提供相应的冗余链路。
为了保证不必要地不使用冗余链路,有利地,例如通过检测所述关键链路中的信息的正确传输,所述检测装置适于检测所述关键链路的链路恢复,所述控制装置适于控制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和所述第二阻挡装置,以便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关键链路的链路恢复,阻挡从所述冗余链路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的所述信息,和所述第二阻挡装置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关键链路的链路恢复,对从所述关键链路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关键链路的所述信息去除阻挡。检测到关键链路的链路恢复意味着在关键链路中不再存在链路故障。作为对从关键链路接收的信息进行去阻挡的结果,第二阻挡装置允许通过星形耦合器将信息转发到至少另一个耦合器接口。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只在关键链路不能正确传输各个消息的情况下采用冗余链路。当关键链路的传输能力被恢复时,冗余链路被“切断”。这样,可以降低对冗余链路的耐用性的要求,这降低了整个通信网络系统的成本。
有利地,所述关键链路和/或所述冗余链路适于双向传输信息,而所述第二阻挡装置适于将从另一个耦合器接口接收的信息传输到所述关键链路,同时由于在所述关键链路检测到链路故障而阻挡从所述关键链路接收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阻挡装置适于将从另一耦合器接口接收的所述信息传输到所述冗余链路,而与在所述关键链路检测到链路故障无关。不同的是,可以将接口转换为用于双向链路的传输模式。这意味着,尽管对于通过耦合设备接收的信息,在关键链路中本地检测到链路故障,但是与关键链路连接的标准耦合器接口和冗余耦合器接口将信息驱动到各个链路。这样,与关键链路和冗余链路耦合的端设备具有来自两个链路的相同信息。这提高了通过端用户接收的信息的数据安全性,因为在从两个链路之一到达的信息流中的部分丢失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从其它链路接收的信号恢复各个信息。
有利地,为了提高通信网路系统的灵活性,所述关键链路和/或所述冗余链路中的每个包括单向接收器链路和单向发送器链路,所述单向接收器链路用于将信息从所述终端之一传输到所述耦合设备,所述单向发送器链路用于将所述信息从所述耦合设备传输到所述终端之一。这允许本发明的通信概念适用于采用单向链路操作的系统,即构成两个单向链路-用于每个方向的一个专用电缆的节点和星形(或者星到星连接)之间的双向链路。
有利地,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包括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冗余链路中的链路故障,配置所述第一阻档装置,以便响应于在所述冗余链路中检测到的链路故障来阻挡从所述冗余链路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的信息。因此,如果在冗余链路中没有检测到链路故障,则只启用用于通过第一阻挡装置转发来自冗余链路的信息或者将信息转发到冗余链路的转发功能,并且通过控制装置发送启用信号,表示检测到关键链路中的链路故障。
有利地,所述耦合设备包括配置输入,用于接收配置信号,和通过所述配置信号而将每个所述耦合设备的耦合器接口配置为标准耦合器接口或者冗余耦合器接口。尤其是,可以采用固定分配方法将在标准耦合器接口或冗余耦合器接口之间的区别映射到另外的输入。这允许通信网络系统灵活适用于由端设备的特定配置指定的要求。因此,根据给定的要求,可以定制通信网络系统。另外,可以采用相同的设备实现耦合器和终端接口功能。面向链路的一侧是相同的-只能可选择地实现面向耦合设备或者面向终端的另一侧。
为了防止链路冗余的“隐藏丢失(hidden loss)”,所述耦合设备包括外部监视器,用于监控由所述第一阻挡装置产生的所述启用信号的产生。有利地,用于检测冗余链路中的链路故障的第二检测装置将启用信号发送到第二阻挡装置,用于通过第二阻挡装置使从关键链路接收的信息和/或发送到关键链路的信息去除阻挡。也可以通过外部监控器监控该第二启用信号的存在。如上所述,因此可以防止链路冗余的“隐藏丢失”,并且在通过外部监视器识别关键链路或冗余链路的链路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用于恢复故障链路的功能的正确动作。
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用于传输信息的方法来实现上述目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耦合设备,该耦合设备具有至少两个标准耦合器接口和冗余耦合器接口,并适于在所述接口之间交换信息,设置至少两个标准链路,用于传输信息,所述两个标准链路中的一个是关键链路,而所述标准链路中的每一个与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之一连接;设置冗余链路,用于传输信息,所述冗余链路与所述标准链路相关联,并与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连接;和设置至少两个终端,每一个终端具有与所述标准链路之一连接的标准终端接口,和所述两个终端至少之一具有与所述冗余链路连接的冗余终端接口。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和所述冗余终端接口之一设置有第一阻挡装置,用于阻挡从所述冗余链路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的信息;与所述关键链路连接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和与所述关键链路连接的所述标准终端接口之一设置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关键链路中的链路故障,和第二阻挡装置,用于响应于在所述关键链路中检测到的链路故障,阻挡从所述关键链路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关键链路的信息。最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通信网络系统设置有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响应于在所述关键链路中检测到的链路故障而将启用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一阻挡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阻挡装置使从所述冗余链路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的信息去除阻挡。
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传输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通信信道在至少两个终端之间传输信息,其中所述通信信道由至少两个标准链路构成,其中之一是关键链路,并且每个链路与耦合设备的至少两个标准接口之一连接;阻挡通过冗余接口进入和/或退出冗余链路的信息,其中冗余链路与关键链路相关联,并通过冗余接口将耦合设备连接到与关键链路连接的终端;监控关键链路,用于监控关键链路中链路故障的出现;和在检测到链路故障的情况下,阻挡从关键链路接收和/或发送到关键链路的信息,并使与冗余链路连接的标准接口对从冗余链路接收的和/或发送到冗余链路的信息去除阻挡,从而允许该信息进入和/或退出冗余链路。
在下文中,将以其它方式描述本发明的重要特征:
为了真正从其中两个链路中的一个不可用的故障情景的冗余链路中获益,可以实施用于冗余管理的附加装置。建议包括以下元件:
进行本地链路诊断。在耦合设备中到链路的接口有利地采用星形耦合器的形式,连续监控链路是否可用。当检测到“不可用的链路”,在内部发出信号并据此执行状态改变。随后继续链路监控。当链路恢复并检测到“可用的链路”时,内部地进行信号通知并据此执行状态改变。
星形耦合器的接口设置用于由于检测到“不可用的链路”而禁用其自身的转发功能的装置(对设备转发能力的内部链路的启用/禁用);
星形耦合器的接口设置命令禁止另一个耦合设备或星形接口的转发能力的装置;默认情况下,采用“禁止”情况命令驱动该输出(对设备转发能力的外部的链路的启用/禁止)。
星形耦合器的链路接口设置由于另一个星形接口的命令而禁止其自身的转发功能的装置(对设备转发能力的外部的链路的启用/禁止)。
当本地链路诊断检测到链路不可用时,对受影响的链路禁止消息转发能力。通过两个输入(内部转发控制和外部转发控制)来确定对设备转发功能的链路的控制。为了实现到设备星形接口的链路的转发能力,这些控制信号都必需发出“启用”情况命令。如果内部信号、外部信号或者内部和外部信号发出“禁止”情况命令,则使对设备转发能力的链路禁用。如果禁止所述自身的转发能力,则到设备星形接口的链路必需对其自身的外部转发控制输出发出“启用”情况命令的信号。
如上所述,通过只在一个或某些终端和耦合设备之间设置具有备份链路即冗余链路的关键链路,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系统实现了容错性能的改善。同时,可以将物理层限定为有限数量的部件,从而节省成本和空间。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和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 耦合设备
12 标准耦合器接口
14 标准耦合器接口
16 标准耦合器接口
18 标准耦合器接口
20 冗余耦合器接口
22 第一阻挡装置
24 检测装置
26 第二阻挡装置
28 控制装置
30 关键标准链路
32 标准链路
34 标准链路
36 标准链路
38 冗余链路
40 终端
42 终端
44 终端
46 终端
48 标准终端接口
50 标准终端接口
52 标准终端接口
54 标准终端接口
56 冗余终端接口
110 第一耦合设备
112 第二耦合设备
114 标准耦合器接口
116 标准耦合器接口
118 标准耦合器接口
120 标准耦合器接口
122 标准耦合器接口
124 标准耦合器接口
126 冗余耦合器接口
128 冗余接口
130 第一阻挡装置
132 检测装置
134 第二阻挡装置
136 控制装置
138 标准链路
140 标准链路
142 标准链路
144 标准链路
146 关键标准链路
148 冗余链路
150 终端
152 终端
154 终端
156 终端
158 标准终端接口
160 标准终端接口
162 标准终端接口
164 标准终端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系统的第一实施例。该通信网络系统包括采用有源星形耦合器的耦合设备10。耦合设备10设有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和18以及冗余耦合器接口20。冗余耦合器接口20包含第一阻挡装置22。标准耦合器接口12包含检测装置24、第二阻挡装置26和控制装置28。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和18中的每一个接口分别与各个标准链路30、32、34和36之一连接,同时标准链路30构成关键标准链路。冗余耦合器接口20与冗余链路38连接。此外还设置构成网络节点的终端40、42、44和46。终端40、42、44和46中的每个终端包含各自的标准终端接口48、50、52和54之一。终端40还包含冗余终端接口56。标准终端接口48、50、52和54中的每个接口与各自的标准链路30、32、34和36之一连接。冗余终端接口56通过冗余链路38与冗余耦合器接口20连接。
终端40、42、44和46中的任何一个可以通过各自的标准链路30、32、34和36将信息发送到耦合设备10。然后,通过耦合设备10将该信息转发到所有其余的终端。例如,将通过关键标准链路30被从终端40发送到耦合设备10的信息转发到终端42、44和46。始于终端40的信息被提供给标准终端接口48和冗余终端接口56,并通过关键标准链路30和冗余链路38将该信息从标准终端接口48和冗余终端接口56分别传送到标准耦合器接口12和冗余耦合器接口20。缺省情况下,包含在冗余接口20中的第一阻挡装置22阻挡从冗余链路38接收的信息。这意味着该信息未被转发到任何其它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或18。但是,到达标准耦合器接口12的信息如上所述被转发到其余的标准耦合器接口14、16和18。
在标准耦合器接口12中的检测装置24连续监控关键链路30出现链路故障。如果在关键标准链路30中检测到链路故障,识别这种链路故障。如果满足以下要求,可以使检测装置24适于识别链路故障,所述要求如下:在关键标准链路30中降低的活动性或稳定的活动性(例如,不足一个电压电平)。对于基于定义的长度的重复周期的TDMA系统,,可以根据在大于通信周期的时间间隔期间未接收到消息的(=活动)事实得出降低的活动性。该“故障检测潜伏期”定义了用于网络的最大中断时间。
在通过检测装置24检测到链路故障的情况下,将信号发送到标准耦合器接口12的第二阻挡装置26,从而使从关键标准链路30接收的信息被阻挡。另外,标准耦合器接口12中的控制装置28将启用信号发送到第一阻挡装置22。该启用信号使第一阻挡装置22撤销对从冗余链路38接收的信息的阻挡。结果,终端40发出的信息通过冗余链路38和冗余耦合器接口20被传送到耦合设备10。这里,该信息被转发到其余标准耦合器接口14、16和18。
在关键标准链路30恢复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其用于正确传输信息的能力被恢复,检测装置24检测在关键标准链路30中的信息的正确传输。因此,控制装置28将禁止信号发送到第一阻挡装置22,从而使从冗余链路38接收的信息被第一阻挡装置22阻挡。同时,标准耦合器接口12中的第二阻挡装置26转换为“去除阻挡”模式,允许通过关键标准链路30接收的信息通过并随后被转到到其余的终端42、44和46。
标准链路30、32、34和36可以被配置为能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信息的双向链路。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从终端44发出的信息通过关键标准链路30和冗余链路38被传输到终端40。这意味着第一阻挡装置22和第二阻挡装置26都不阻挡在该方向传送的信息,而在给定的时间阻挡装置22和26之一总是阻挡在相反方向传送的信息。
图2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系统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采用所谓的级联星形拓扑结构,因为其包含两个相互连接的两个耦合设备110和112,所以每一个构成有源星形耦合器。第一耦合设备110包括标准耦合器接口114和116,而其它标准耦合器接口118、120和124是第二耦合设备112的一部分。第一耦合设备110还包括含有第一阻挡装置130的冗余耦合器接口126。冗余耦合器接口126通过冗余链路148与第二耦合设备112的冗余接口128连接,该冗余接口128用作对于第一耦合设备110的冗余终端接口。第一耦合设备110还包括含有检测装置132、第二阻挡装置134和控制装置136的标准耦合器接口122。第一耦合设备110的标准耦合器接口122通过关键标准链路146与第二耦合设备112的标准耦合器接口124连接。其余的标准耦合器接口114、116、118和120与各个以网络节点的形式配置的终端150、152、154和156的标准终端接口158、160、162和164连接。
结合冗余耦合器接口126、与关键标准链路146连接的标准耦合器接口122的操作与本发明的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包含的各个元件的操作相类似。尽管在图2的示意表示中没有具体示出,但是,第二耦合设备112的标准耦合器接口124和冗余接口128分别具有与第一耦合设备110的标准耦合器接口122和冗余耦合器接口126相同的功能。这意味着,冗余接口128还包括第一阻挡装置,而标准耦合器接口124还包括第二阻挡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因此,关于从第一耦合设备110到第二耦合设备112的数据传送,操作标准耦合器接口124和冗余接口128中所包含的第一和第二阻挡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
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附图标记将不够成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尽管本发明已经对有限数量的实施例和应用进行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形、改进和其它应用。

Claims (16)

1.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包括:
耦合设备(10,110),具有至少两个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18,114,116,122)和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并适于在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18,114,116,122)和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之间交换信息,
至少两个标准链路(30,32,34,36,138,140,146),用于传输信息,所述标准链路中的一个是关键链路(30,146),而所述标准链路中的每一个与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18,114,116,122)之一连接,
冗余链路(38,148),用于传输信息,所述冗余链路与所述关键链路(30,146)相关联,并与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连接,和
至少两个终端(40,42,44,46,112,150,152),每一个终端具有与所述标准链路(30,32,34,36,138,140,146)之一连接的标准终端接口(48,50,52,54,158,160,124),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与所述冗余链路(38,148)连接的冗余终端接口(56,128),
其中,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和所述冗余终端接口(56,128)之一包含第一阻挡装置(22,130),用于阻挡从所述冗余链路(38,148)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38,148)的信息,
与所述关键链路(30,146)连接的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12,122)和与所述关键链路(30,146)连接的所述标准终端接口(48,124)之一包括:
i)检测装置(24,132),用于检测所述关键链路(30,146)中的链路故障,和
ii)第二阻挡装置(26,134),用于响应于在所述关键链路(30,146)中检测到链路故障,阻挡从所述关键链路(30,146)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关键链路(30,146)的信息,和
所述通信网络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28,136),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阻挡装置(22,130),适于响应于在所述关键链路(30,146)中检测到链路故障而将启用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一阻挡装置(22,130),通过所述第一阻挡装置(22,130)使所述从所述冗余链路(38,148)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38,148)的信息去除阻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28,136)被包含在所述与所述关键链路(30,146)连接的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12,122)和与所述关键链路(30,146)连接的所述标准终端接口(48,124)之一中。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28,136)被包含在所述耦合设备(10,110)中,所述控制装置(28,136)还控制在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18,114,116,122)和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之间的信息交换,以便在给定时间,将信息只从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18,114,116,122)和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之一转发到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18,114,116,122)和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中的其它耦合器接口(12,14,16,18,20,114,116,122)。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包含所述第一阻挡装置(22,130),与所述关键链路(30,146)连接的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12,122)包含所述检测装置(24,132)、所述第二阻挡装置(26,134)和所述控制装置(28,136)。
5.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耦合设备(10,110)是有源星形耦合器。
6.根据权利要求5的通信网络系统,其中所述有源星形耦合器是具有三个、四个或更多个标准耦合器接口的星形耦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终端(40,42,44,46,112,150,152)中的至少一个是用于连接一个端设备的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通信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终端(40,42,44,46,112,150,152)之一是另一个耦合设备(112)。
9.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24,132)适于检测所述关键链路(30,146)的链路恢复,所述控制装置(28,136)适于控制所述第一阻挡装置(22,130),以便所述第一阻挡装置(22,130)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关键链路(30,146)的链路恢复,阻挡所述从所述冗余链路(38,148)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38,148)的信息,适配所述第二阻挡装置(26,134),以便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关键链路(30,146)的链路恢复,对所述从所述关键链路(30,146)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关键链路(30,146)的信息去除阻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网络系统,其中,所述检测装置(24,132)通过检测所述关键链路(30,146)中的信息的正确传输,来检测所述关键链路(30,146)的链路恢复。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关键链路(30,146)和/或所述冗余链路(38,148)适于双向传输信息,所述第二阻挡装置(26,134)适于将从另一个耦合器接口(14,16,18,114,116)接收的信息传输到所述关键链路(30,146),同时由于在所述关键链路(30,146)检测到链路故障而阻挡从所述关键链路(30,146)接收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阻挡装置(22,130)适于将所述从另一耦合器接口(14,16,18,114,116)接收的信息传输到所述冗余链路(38,148),而与在所述关键链路(30,146)检测到链路故障无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关键链路(30,146)和/或所述冗余链路(38,148)中的每个包括单向接收器链路和单向发送器链路,所述单向接收器链路用于将信息从所述终端(40,42,44,46,112,150,152)之一传输到所述耦合设备(10,110),所述单向发送器链路用于将信息从所述耦合设备(10,110)传输到所述终端(40,42,44,46,112,150,152)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包括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冗余链路(38,148)中的链路故障,和配置所述第一阻挡装置,以便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响应于在所述冗余链路(38,148)中检测到的链路故障而阻挡从所述冗余链路(38,148)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38,148)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耦合设备(10,110)包括配置输入,用于接收配置信号,和通过所述配置信号可将每个耦合器接口(12,14,16,18,20,114,116,122,126)配置为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18,114,116,122)或者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耦合设备(10,110)包括外部监视器,用于监控通过所述第一阻挡装置(22,130)产生所述启用信号。
16.一种用于传送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耦合设备(10,110),所述耦合设备(10,110)具有至少两个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18,114,116,122)和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并适于在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18,114,116,122)和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之间交换信息,
设置至少两个标准链路(30,32,34,36,138,140,146),用于传输信息,所述标准链路中的一个是关键链路(30,146),而所述标准链路中的每一个与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12,14,16,18,114,116,122)之一连接,
设置冗余链路(38,148),用于传输信息,所述冗余链路与所述关键链路(30,146)相关联,并与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连接,和
设置至少两个终端(40,42,44,46,112,150,152),每一个终端具有与所述标准链路(30,32,34,36,138,140,146)之一连接的标准终端接口(48,50,52,54,158,160,124),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与所述冗余链路(38,148)连接的冗余终端接口(56,128),
所述冗余耦合器接口(20,126)和所述冗余终端接口(56,128)之一设置有第一阻挡装置(22,130),用于阻挡从所述冗余链路(38,148)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38,148)的信息,
与所述关键链路(30,146)连接所述标准耦合器接口(12,122)和与所述关键链路(30,146)连接的所述标准终端接口(48,124)之一设置有:
i)检测装置(24,132),用于检测所述关键链路(30,146)中的链路故障,和
ii)第二阻挡装置(26,134),用于响应于在所述关键链路(30,146)中检测到的链路故障,阻挡从所述关键链路(30,146)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关键链路(30,146)的信息,和
所述通信网络系统设置有控制装置(28,136),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阻挡装置(22,130),响应于在所述关键链路(30,146)中检测到的链路故障而将启用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一阻挡装置(22,130),通过所述第一阻挡装置(22,130)使所述从所述冗余链路(38,148)接收和/或发送到所述冗余链路(38,148)的信息去除阻挡。
CN200680022806.4A 2005-06-24 2006-06-19 通信网络系统和用于传送信息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62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5105682.8 2005-06-24
EP05105682 2005-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8912A CN101208912A (zh) 2008-06-25
CN100566277C true CN100566277C (zh) 2009-12-02

Family

ID=37074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280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6277C (zh) 2005-06-24 2006-06-19 通信网络系统和用于传送信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836208B2 (zh)
EP (1) EP1897286B1 (zh)
JP (1) JP2008544678A (zh)
CN (1) CN100566277C (zh)
AT (1) ATE412291T1 (zh)
DE (1) DE602006003344D1 (zh)
WO (1) WO20061369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4024C (zh) 2007-11-26 2009-08-26 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故障处理方法、系统及一种交换设备
DE102008049126B3 (de) 2008-09-26 2010-04-08 Raytheon Anschütz Gmbh Schiffsruder-Steuerung/Autopilot mit einem CAN-Bus
WO2012175135A1 (de) * 2011-06-23 2012-12-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edundanter betrieb einer automatisierungsanlage
CN105933141B (zh) * 2016-04-08 2019-04-09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混合多端直流拓扑下站间通讯的组网方法
CN113055215B (zh) * 2019-12-27 2022-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JP7157090B2 (ja) 2020-02-17 2022-10-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JP7063926B2 (ja) 2020-02-17 2022-05-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7400B1 (en) * 1999-10-05 2001-12-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otection scheme for single fiber bidirectional passive optical point-to-multipoint network architectures
CN1558617A (zh) * 2004-01-14 2004-12-2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控制器局域网络的光纤双环冗余控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5481B1 (en) * 1999-08-20 2003-03-1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Network data routing protection cycles for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US6996065B2 (en) * 2000-07-06 2006-02-0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ynamic backup routing of network tunnel paths for local restoration in a packet network
WO2002065607A1 (en) * 2001-02-12 2002-08-22 Maple Optical Systems, Inc. Multiple level fault prot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U2002351589A1 (en) * 2001-06-27 2003-03-03 Brilliant Optical Networks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hemes for dynamic allocation and de-allocation of bandwidth
US20030117950A1 (en) * 2001-12-26 2003-06-26 Huang Gail G Link redial for mesh protec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7400B1 (en) * 1999-10-05 2001-12-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otection scheme for single fiber bidirectional passive optical point-to-multipoint network architectures
CN1558617A (zh) * 2004-01-14 2004-12-2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控制器局域网络的光纤双环冗余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12291T1 (de) 2008-11-15
US7836208B2 (en) 2010-11-16
EP1897286B1 (en) 2008-10-22
WO2006136997A1 (en) 2006-12-28
US20080201491A1 (en) 2008-08-21
CN101208912A (zh) 2008-06-25
JP2008544678A (ja) 2008-12-04
DE602006003344D1 (de) 2008-12-04
EP1897286A1 (en) 2008-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2823B2 (ja) ユーザ端末、マスタ・ユニ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稼動方法
US6738344B1 (en) Link extenders with link alive propagation
JP5060547B2 (ja)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およびマスター・スレーブ構造を有する通信システム
CN100566277C (zh) 通信网络系统和用于传送信息的方法
US20090031152A1 (en) Method for starting up at least one field device
JP2010504011A (ja) マスター/スレーブ構造を有する通信システム
US7385919B2 (en) Local network, particularly Ethernet network having redundancy properties, and coupling device for such a network
US20020087763A1 (en) Communication sytem with a communication bus
CN101184013B (zh) 一种避免产生环路的方法、主节点和系统
KR20030011213A (ko) 미디어 컨버터와 이를 이용한 전송 시스템
US9952919B2 (en) Semantic deduplication
CN102710492B (zh) 一种环网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JP428773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5005425B2 (ja) 制御装置復帰システム
JP2007266708A (ja) ケーブル誤接続検出装置及び方法
KR100733971B1 (ko) 결함허용 전이중방식 분산제어시스템
JPWO2006075403A1 (ja) 伝送装置および障害通知方法
KR100696983B1 (ko) 결함허용 반이중방식 분산제어시스템
JPH0286340A (ja) 光ファイバ伝送システム
JPH1188391A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US20050157710A1 (en) Data bus system
KR100475280B1 (ko) 결함허용 고속링형 통신망구축방법
JP2606130B2 (ja) ループ型ネットワーク
JP6194560B2 (ja) ノード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7242437A (zh) 用于使用时间敏感网络控制通信网络中的冗余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