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151886B - 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1886B
CN109151886B CN201710459705.3A CN201710459705A CN109151886B CN 109151886 B CN109151886 B CN 109151886B CN 201710459705 A CN201710459705 A CN 201710459705A CN 109151886 B CN109151886 B CN 1091518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s
resource
information
reported value
repo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97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1886A (zh
Inventor
吴明
张弛
秦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597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1886B/zh
Priority to EP18818107.7A priority patent/EP362448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90498 priority patent/WO201822829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1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886A/zh
Priority to US16/713,078 priority patent/US1133709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1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4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with feedback of measurements to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该上报值是基于部分所述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其中。由于上报值是基于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因而在将该技术方案应用于交叉干扰测量时,如UE‑UE间的干扰测量时,终端设备能够向基站上报单个UE‑UE间的干扰情况,当该终端设备测量得到多个终端设备分别对该终端设备对该终端设备的干扰测量结果时,能够向基站发送多个上报值,从而使得基站获取对应多个终端设备的干扰情况,有助于提高该终端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成功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高级(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中干扰测量上报的方式有两种类型:类型A(CLASS A)和类型B(CLASS B),对于CLASS A,一个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进程内,基站给终端设备配置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资源和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干扰测量(CSI-interference measurement,CSI-IM)资源。若终端设备配置CSI子帧集合,那么一个CSI进程内,基站给终端设备最多配置两个CSI-IM资源。对于Class B,在一个CSI进程内,基站给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或多个CSI-RS资源和一个或多个CSI-IM资源。不管是对于CLASS A还是CLASS B,干扰测量上报时,终端设备选择其中的一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进行上报,并且上报该资源对应的CSI-RS资源指示(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RI)。
为了高效地满足网络侧设备业务量的实际需求,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现有技术中引入了灵活双工技术(包括动态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可以对每个小区的上下行传输进行单独的配置。这种情况下,不同小区之间的上下行配比可能不同,相邻小区之间信息的传输方向不同,导致出现上下行之间的交叉干扰,即收发节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TRP、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UE间的干扰,具体的,如图1a所示,终端设备1在时隙2向基站1发送信息,基站2在时隙2向终端设备2发送信息,因此时隙2即同时可用于上行数据传输,又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而由于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距离可能较近,因此,当终端设备1在时隙2上发送信息时会对终端设备2接收的信息造成干扰,该干扰为UE-UE间干扰,基站2向终端设备2发送信息时会对基站1接收的信息造成干扰,而该干扰为TRP-TRP间干扰。UE-UE间干扰、TRP-TRP间的干扰可看做交叉干扰,出现交叉干扰的场景还可以如图1b所示,通用节点B(general node B,gNB)向中继节点(relay node,RN)1发送信息,终端设备向RN2发送信息,当gNB发送信息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在同一个时隙上时,则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对RN1造成干扰,该干扰也为交叉干扰,当交叉干扰较大时,会导致正常数据传输的失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避免同时调度小区间干扰较大的终端设备,如可以通过调度、波束和功率等进行协调。而为了进行基站间的协调,基站需要知道UE-UE间、TRP-TRP之前的干扰情况。
对于交叉干扰,如UE-UE间干扰的是上行传输对下行传输的干扰,而现有技术中的干扰测量方式主要是针对同向干扰进行测量的,如下行传输对下行传输的干扰,因而现有技术中的干扰测量方式不适用于交叉干扰的测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能够适用于交叉干扰的测量,从而有助于提高第一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的成功的可能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上报值是基于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第一设备能够向第三设备上报资源上基于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上报值,因而在将该技术方案应用于交叉干扰测量时,如UE-UE间的干扰测量时,终端设备能够向基站上报单个UE-UE间的干扰情况,当该终端设备测量得到多个终端设备分别对该终端设备的干扰测量结果时,能够向基站发送多个上报值,从而使得基站获取多个终端设备分别对该终端设备的干扰情况,从而有助于提高该终端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成功的可能性。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复用,有助于节省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其中标识用于标识部分资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区分上报值对应的是哪个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情况。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并根据第二信息,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满足第三设备的需求。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终端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满足第三设备的需求。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上报规则和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共同确定需要向第三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即第一设备根据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上报规则和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向第三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上报规则或者预定义的上报规则用于指示包括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阈值用于选择所述上报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报规则可以包括不同的类型,例如第一类上报规则可以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第二类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对应的标识,第三类上报规则用于指示阈值等,使得在不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上报规则,向第三设备上报相应的上报值,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将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上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并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上报值是基于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上报值,而测量值是基于一个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因而在将该技术方案应用于交叉干扰测量时,如UE-UE间的干扰测量时,基站能够根据上报值确定单个UE-UE间的干扰情况,当基站接收到多个上报值时,则能够使得基站确定针对该终端设备的单个UE-UE间的干扰情况,从而有助于提高该终端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成功的可能性。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该标识用于标识部分资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区分上报值对应的是哪个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情况。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第一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满足网络侧设备的需求。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阈值用于选择上报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报规则可以包括不同的类型,例如第一类上报规则可以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第二类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对应的标识,第三类上报规则用于指示阈值等,使得在不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上报规则,向第三设备上报相应的上报值,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
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三终端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将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复用,有助于节省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报的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M≥2,M为正整数;然后,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N个上报值,上报值分别对应于M个资源中N个所述资源,且上报值是基于与上报值对应的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N为正整数,M≥N≥2;或者,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K个上报值,上报值是基于M个资源中至少两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K为正整数,M≥K≥1。
由于上报值可以基于与上报值对应的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或者,上报值可以基于M个资源中至少两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从而有助于提高干扰测量上报的灵活性。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其中该标识用于标识所述资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区分上报值对应的是哪个资源上的干扰情况。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并根据第二信息,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满足第三设备的需求。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根据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终端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满足第三设备的需求。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上报规则和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共同确定需要向第三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即第一设备根据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上报规则和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向第三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上报规则或者预定义的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阈值用于选择上报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报规则可以包括不同的类型,例如第一类上报规则可以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第二类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对应的标识,第三类上报规则用于指示阈值等,使得在不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上报规则,向第三设备上报相应的上报值,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将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上报的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M≥2,M为正整数;然后,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N个上报值,上报值分别对应于M个资源中的N个资源,且上报值是基于与上报值对应的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N为正整数,M≥N≥2;或者,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K个上报值,上报值是基于M个资源中至少两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K为正整数,M≥K≥1。
由于上报值可以基于与上报值对应的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或者,上报值可以基于M个资源中至少两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从而有助于提高干扰测量上报的灵活性。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所述资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区分上报值对应的是哪个资源上的干扰情况。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第一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满足第三设备的需求。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阈值用于选择上报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报规则可以包括不同的类型,例如第一类上报规则可以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第二类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对应的标识,第三类上报规则用于指示阈值等,使得在不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上报规则,向第三设备上报相应的上报值,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
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
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将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上报值是处理模块基于部分所述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
基于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所指示的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
基于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标识部分所述资源。
基于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基于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用于根据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基于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或者预定义的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阈值用于选择上报值。
基于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基于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对应于硬件设备中的处理器,收发模块对应于硬件模块中的收发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收发器接收和发送的信息,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的程序。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与第一设备中的收发器耦合,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耦合”是指两个部件彼此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移动性的,这种结合可以允许流动液、电、电信号或其它类型信号在两个部件之间通信。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上报值是所述处理器基于部分所述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
基于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标识用于标识部分所述资源。
基于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基于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阈值用于选择上报值。
基于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可以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基于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
基于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对应于硬件设备中的处理器,收发模块对应于硬件模块中的收发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收发器接收和发送的信息,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的程序。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与网络侧设备中的收发器耦合,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耦合”是指两个部件彼此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移动性的,这种结合可以允许流动液、电、电信号或其它类型信号在两个部件之间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第一设备,和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网络侧设备。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M≥2,M为正整数;然后,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N个上报值,上报值分别对应于M个资源中N个所述资源,且上报值是处理模块基于与上报值对应的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N为正整数,M≥N≥2;或者,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K个上报值,上报值是基于M个资源中至少两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K为正整数,M≥K≥1。
基于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基于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其中该标识用于标识所述资源。
基于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并根据第二信息,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基于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用于根据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基于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上报规则或者预定义的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阈值用于选择上报值。
基于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七方面以及第七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对应于硬件设备中的处理器,收发模块对应于硬件模块中的收发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收发器接收和发送的信息,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的程序。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与网络侧设备中的收发器耦合,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耦合”是指两个部件彼此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移动性的,这种结合可以允许流动液、电、电信号或其它类型信号在两个部件之间通信。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M≥2,M为正整数;然后,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N个上报值,上报值分别对应于M个资源中的N个资源,且上报值是处理模块基于与上报值对应的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N为正整数,M≥N≥2;或者,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K个上报值,上报值是处理模块基于M个资源中至少两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K为正整数,M≥K≥1。
基于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基于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所述资源。
基于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基于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阈值用于选择上报值。
基于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八方面以及第八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对应于硬件设备中的处理器,收发模块对应于硬件模块中的收发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收发器接收和发送的信息,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的程序。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与网络侧设备中的收发器耦合,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耦合”是指两个部件彼此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移动性的,这种结合可以允许流动液、电、电信号或其它类型信号在两个部件之间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七方面以及第七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第一设备,和第八方面以及第八方面提供的任一可能设计的网络侧设备。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为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上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图4c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CSI-RS资源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CSI-RS资源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CSI-RS资源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又一种CSI-RS资源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上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a和图9b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和图13b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但不限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长期演进高级(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增强的长期演进技术(enh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eLTE),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等通信系统中,也可以扩展到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以及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等相关的蜂窝系统中,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通信系统架构可以如图2所示,包括基站和终端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多个中继设备,如RN。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还可以为中继设备,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为用于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终端设备还可以为无线终端,其中,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或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无线终端还可以为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UE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可以为中继设备,也可以为接入网设备。当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时,可以为各种形式的基站(如宏基站、微基站(也成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或者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当接入网设备为基站时,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基站还可用于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其中,在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中的基站称之为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称之为节点B(node B)、LTE系统中的基站称之为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NR系统中的基站称之为gNB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设备可以为中继器、终端设备、基站等其它具有中继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集线器是一种特殊的中继器。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中继设备,第三设备可以为接入网设备、还可以为中继设备,亦或是终端设备。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时,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为不同的接入网设备,当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中继设备时,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可以为同一中继设备,也可以为不同的中继设备,当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三设备为终端设备时,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为不同的终端设备。上述仅为部分示例,本发明对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不做限定,可以视具体应用场景而定。
可选的,在如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架构中,当测量UE-UE间的干扰时,在接入网设备距离终端设备较近的情况下,无需通过中继设备转发信息,在该种场景下,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在接入网设备距离终端设备较远,需要通过中继功能的设备转发信息时,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种情况下,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可以为同一中继设备,也可以为不同的中继设备。此外,在如图1b所示的通信系统架构中,当测量RN-RN间的干扰时,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其中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为不同的中继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三中继设备,在该种情况下,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第三中继设备不同,第二中继设备和第三中继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的场景来测量UE-UE间的干扰,在该种场景下,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为不同的终端设备。上述仅为部分示例,本发明对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不做限定,可以视具体应用场景而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设备和接入网设备统称为网络侧设备,其中中继设备指的是具有中继功能的设备。
以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个基站的情况下,在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架构中测量UE-UE间的干扰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当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其他场景测量如UE-UE间的干扰、TRP-TRP间的干扰、RN-RN间的干扰等其他交叉干扰的情况,与此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可以为零功率(zeropower,ZP)CSI-RS资源,也可以为非零功率(none zero power,NZP)CSI-RS资源,还可以为ZP或NZP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资源,ZP或NZP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资源,ZP数据(data)资源,ZP或NZP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资源,也可以为其他ZP或NZP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资源、或者其他ZP或NZP的资源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实施例一
如下以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基站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干扰测量的方法,包括:
步骤300,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
步骤301,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向基站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其中该上报值是基于部分所述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
步骤302,基站在接收到至少一个上报值后,根据至少一个上报值分别确定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中各个部分资源的干扰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300-步骤302中的终端设备指的是接收端终端设备,步骤300-步骤302中的基站指的是接收端基站,具体的,接收端终端设备指的是用于接收干扰测量信号,进行干扰测量,以及发送上报值的终端设备;接收端基站指的用于为终端设备分配干扰测量资源,以及接收上报值的基站。
另外,对应的,还有如下相关概念:发送端终端设备指的是用于发送干扰测量信号的终端设备;发送端基站用于指示发送端终端设备使用什么信号作为干扰测量信号。以图1a为例,终端设备2为接收端终端设备,基站2为接收端基站,终端设备1为发送端终端设备,基站1为发送端基站。其中图1a中仅是出了一个发送端终端设备和一个发送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场景中可以为多个发送端终端设备或者多个发送端基站,对此不进行限定。
以下使用接收端基站、接收端终端设备、发送端基站、发送端终端设备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部分资源指的是用于接收一个干扰测量信号的资源,干扰测量结果是接收端终端设备根据在部分资源上接收到的干扰测量信号,进行干扰测量得到的。以图1a为例,假设干扰测量信号1是由终端设备1发送的,终端设备2在部分资源1上接收到干扰测量信号1,进行干扰测量,得到该干扰测量结果1,最后根据干扰测量结果1得到上报值1,则上报值1可用于指示则为终端设备1对终端设备2的干扰情况。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报值可以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ieved power,RSRP),上报值还可以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RSSI),亦或是上报值可以为(reference signal receiced quality,RSRQ),或者上报值可以为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另外,上报值还可以为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报值可以用于指示发送端终端设备在部分资源上对接收端终端设备的干扰情况时,上报值可以为干扰测量结果,或者基于干扰测量结果计算出的某个值,例如LTE-A中上报的CQI就是基于干扰测量结果计算得到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基于干扰测量结果得到上报值的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接收到多个发送端终端设备发送的干扰测量信号时,能够针对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中分别用于接收各个干扰测量信号的部分资源进行干扰测量得到多个干扰测量结果,并能够将根据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上报值发送给接收端基站,因而使得接收端基站能够确定多个发送端终端设备中各个发送端终端设备分别对该接收端终端设备的干扰情况,有助于降低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失败的可能性。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可能对应一个或多个上报值,因此在步骤301中接收端终端设备具体向接收端基站发送哪些上报值,可基于预定义的上报规则、或者接收端基站向接收端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或者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和接收端基站向接收端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向接收端基站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例如,预定义的上报规则或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当所述上报值的个数等于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进行干扰测量得到的上报值的总个数时,则接收端终端设备向接收端基站上报干扰测量得到的所有值。此外,预定义的上报规则或者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中还可能指示上报值的个数小于接收端终端设备在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上进行干扰测量得到的所有值,则接收端终端设备向接收端基站上报预定义的上报规则或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中指示的个数的上报值。
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接收端基站能够获知每个上报值对应的是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中哪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可选的,接收端终端设备还向接收端基站发送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该标识用于标识部分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预定义的上报规则或者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等于接收端终端设备在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上进行干扰测量得到的上报值的总个数时,在具体实现时也可以不向接收端基站发送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通过预先约定各个部分资源对应的上报值的上报顺序,接收端基站根据上报顺序则能够确定上报值所指示的哪个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情况。当预定义的上报规则或者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中指示的上报值的个数还可能小于接收端终端设备在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上进行干扰测量得到的上报值的总个数,其上报方式与在接收端终端设备向接收端基站上报干扰测量得到的所有的上报值时的上报方式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下面以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为ZP CSI-RS资源为例对如何配置部分资源对应的标识进行详细介绍,当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为其它资源时,与此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可以为一个CSI-RS资源,也可以为多个CSI-RS资源,对此不进行限定。但是对于每个CSI-RS资源来说,一个CSI-RS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CSI-RS资源单元结构(component CSI-RS RE pattern),其中component CSI-RS RE pattern为(Y,Z),Y为频域上连续的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个数,Z为时域上连续的RE的个数。候选的(Y,Z)有(1,2)、(2,1)、(4,1)、(8,1)、(2,2)、(2,4)等。
示例的,CSI-RS资源包含一个(4,1)的component CSI-RS RE pattern时,如图4a所示,CSI-RS资源包括4个RE,分别为RE1、RE2、RE3和RE4。CSI-RS资源包含一个(2,2)的component CSI-RS RE pattern时,如图4b所示,CSI-RS资源包括4个RE,分别为RE1、RE2、RE3和RE4。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指示的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为接收端基站为接收端终端设备进行干扰测量配置的资源,以图4a为例,接收端基站可以为接收端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或者多个如图4a所示的CSI-RS资源来进行干扰测量,例如在第一信息指示的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为一个如图4a所示的CSI-RS资源时,部分资源可以为CSI-RS资源中的一个RE或者多个RE,示例的,若发送端终端设备发送的干扰测量信号需要占用的资源为CSI-RS资源中的一个RE,则部分资源为一个RE,若发送端终端设备发送的干扰测量信号需要占用的资源为CSI-RS资源中的两个RE,则部分资源为两个RE,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此外,CSI-RS资源还有可能为梳状结构,假设CSI-RS资源包括4个RE,为RE1、RE2、RE3和RE4,其CSI-RS资源的结构可以如图4c所示,每相邻的两个RE之间间隔一个RE,其中RE1与RE2为梳状结构的CSI-RS资源中相邻的两个RE,类似的RE2和RE3为梳状结构的CSI-RS资源中相邻的两个RE,RE3和RE4为相邻的两个RE。需要说明的是,当CSI-RS资源为梳状结构时,CSI-RS资源中相邻的两个RE之间间隔可以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在该种情况下,假设在第一信息指示的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为一个如图4c所示的CSI-RS资源时,若发送端终端设备发送的干扰测量信号为梳状SRS,其中发送端基站为发送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发送梳状SRS的资源的结构(pattern)与CSI-RS资源的结构相同时,则部分资源即为CSI-RS资源,接收端终端设备在该CSI-RS资源上接收发送端终端设备发送的梳状SRS。即当第一信息指示的资源的结构中包括多个发送端基站为发送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发送干扰测量信号的资源的结构时,部分资源即为第一信息指示的资源中接收干扰测量信号的资源。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息指示的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在时域、或者频域上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由于LTE-A中SRS可用于做上行信道测量,因此当在测量UE-UE间干扰时,可以将SRS作为干扰测量信号,其中该SRS为梳状(comb)结构,梳齿的子载波间隔可以为2个子载波或4个子载波。当SRS的梳齿的子载波间隔为4个子载波、包括两个梳齿时,其与SRS匹配的资源的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因此与SRS匹配的资源在时频域上是不连续的,然而,由于CSI-RS资源由component CSI-RS RE pattern组成,现有的component CSI-RS RE pattern组成的CSI-RS资源在时频域上是连续的,因此SRS与CSI-RS资源是不匹配的。当使用SRS和CSI-RS资源进行UE-UE间干扰测量时,以图1a所示的场景为例,基站2为终端设备2配置SRS作为干扰测量信号,基站1为终端设备1配置CSI-RS资源(ZP和/或NZP)作为干扰测量资源,用于进行干扰测量。由于SRS和CSI-RS资源的不匹配,导致终端设备1在CSI-RS资源上会接收到多个梳齿状pattern的SRS,该多个梳齿状pattern的SRS能对应于多个发送端终端设备(如终端设备2)发送的干扰测量信号。若按照现有LTE-A的干扰测量方法对一个配置资源上的所有发送端终端设备对应的干扰测量结果做滤波并上报该滤波后的干扰测量结果,那么无法准确测得单个发送端终端设备(如终端设备2)对接收端终端设备(如终端设备1)的干扰。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接收端基站知道单个UE-UE间的干扰,当CSI-RS资源对应多个干扰测量结果时,则分别根据各个干扰测量结果确定上报值,接收端终端设备向接收端基站发送一个或多个上报值,该上报值则用于指示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而部分资源指的是CSI-RS资源中的梳状的资源,该梳状资源可以接收发送端在一个梳状SRS资源上发送的测量信号。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接收端基站能够区分上报值对应的是CSI-RS资源中的哪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可选的,接收端终端设备向接收端基站发送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其中标识用于标识部分资源。
进一步的,对于Class B的测量,接收端基站可能给接收端终端设备配置多个CSI-RS资源,因此,上报过程中,为了标识上报值对应哪个CSI-RS资源,使用CSI-RS资源指示(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RI)来标识CSI-RS资源,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CRI来指示CSI-RS资源。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标识可以称之为CRI,还可以为其他名称,其功能是用来标识资源,是一种资源索引(index),例如可以对应端口索引(port index)等,以下以CRI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示例的,假设第一信息中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CSI-RS资源,其中如图6所示,一个CSI-RS资源由3个在频域上连续的(4,1)component CSI-RS RE pattern组成。在实际通信系统中,一个CSI-RS资源可能位于频域上多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以及时域的多个符号上,为了便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中图6只画了一个RB内的一个符号上的CSI-RS资源。假设进行干扰测量时,发送端基站给发送端终端设备配置发送梳齿的子载波间隔为4的SRS作为干扰测量信号。那么接收端终端设备在该一个CSI-RS资源上最多能够接收到4个SRS,该4个SRS分别为至少一个发送端终端设备的干扰测量信号,该发送端终端设备的个数此时最多为4个。可以认为接收端终端用于接收一个SRS的资源为部分资源。接收端基站为了准确获取单个UE-UE间的干扰测量结果,或者说接收端基站为了获取该CSI-RS资源上用于接收一个SRS的梳状资源对应的干扰测量结果,接收端终端设备需要向接收端基站发送根据该CSI-RS资源上梳状资源对应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上报值,即接收端终端设备需要向接收端基站发送4个上报值。可选的,当接收端终端设备向接收端基站发送多个上报值时,为了使得接收端基站能够确定这些上报值分别对应哪些部分资源,可通过接收端终端设备向接收端基站上报与部分资源对应的标识进行区分。由于LTE-A中,一个CSI-RS资源通过一个CRI来进行标识,而在该场景下,一个CSI-RS资源可能对应多个上报值,每个上报值也需要有相应的标识。
针对这种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有两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上报值对应的标识包括第一部分信息和第二部分信息,第一部分信息用于标识CSI-RS资源,第二部分信息用于标识CSI-RS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其中上报值是根据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标识的具体名称不进行限定。示例的,用于标识CSI-RS资源的第一部分信息可以称为CRI,用于标识CSI-RS资源中的部分资源的第二部分信息可以称为子CRI(sub-CRI),具体的,在第一信息所指示的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包括多个CSI-RS资源时,为了区分不同的CSI-RS资源,可以使用不同的CRI对应不同的CSI-RS资源,为了区分一个CSI-RS资源中不同的部分资源,可以则使用不同的sub-CRI对应不同的部分资源,对于不同的CRS-RS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对应的sub-CRI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图7所示的CSI-RS资源为例,假设接收端终端设备需要向接收端基站发送4个上报值,其中CSI-RS资源上梳状资源1对应上报值1、梳状资源2对应上报值2、梳状资源3对应上报值3、梳状资源4对应上报值4,若CRI1用于标识CSI-RS资源,sub-CRI1用于标识梳状资源1,sub-CRI2用于标识梳状资源2,sub-CRI3用于标识梳状资源3,sub-CRI4用于标识梳状资源4,则接收端终端设备还向接收端基站对应发送与上报值1对应的标识(CRI1和sub-CRI1)、与上报值2对应的标识(CRI1和sub-CRI2)、与上报值3对应的标识(CRI1和sub-CRI3)、与上报值4对应的标识(CRI1和sub-CRI4)。
方法二:上报值对应的标识包括一个标识,该标识用于标识CSI-RS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具体的,该标识可以命名为CRI,但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标识的具体名称不进行限定,以CRI为例,当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包括多个CSI-RS资源时,为了区分不同CSI-RS资源上的部分资源,可以使用不同的CRI对应不同的部分资源,具体的,用于标识一个CSI-RS资源上部分资源的CRI是不同的,而且用于标识不同CSI-RS资源上的部分资源的CRI也是不同的。以图7所示的CSI-RS资源为例,假设接收端终端设备需要向接收端基站发送4个上报值,其中CSI-RS资源上梳状资源1对应上报值1、梳状资源2对应上报值2、梳状资源3对应上报值3、梳状资源4对应上报值4,若CRI1用于标识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1,CRI2用于标识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2,CRI3用于标识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3,CRI4用于标识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4,则接收端终端设备还向接收端基站对应发送与上报值1对应的标识(CRI1)、与上报值2对应的标识(CRI2)、与上报值3对应的标识(CRI3)、与上报值4对应的标识(CRI4)。
其中,上述实施例主要是针对发送端基站在一个梳状资源上只配置一个发送端终端设备发送干扰测量信号的情况。在具体实现中,为了节省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有可能发送端基站配置多个发送端终端设备在相同资源上发送干扰测量信号(如SRS),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同的发送端终端设备发送的干扰测量信号是正交或者准正交的信号,例如两个发送端终端设备发送的SRS的信号序列使用不同循环移位(cyclic shift),可以把两个发送端终端设备的SRS看做为相互正交的信号、或者不同的正交覆盖码也为相互正交的信号,因此不同的发送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发送不同的SRS或正交覆盖码来实现在码域资源上的复用。这种情况下,对于图7所示的一个CSI-RS资源中的4个梳齿资源,每个梳齿资源上可能对应多个终端设备的干扰测量信号。若基站需要知道相同梳齿资源上不同发送端终端设备产生的干扰情况,该梳齿资源上可能需要对应对个上报值。现有技术中,干扰测量资源主要是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来区分。上述情况下,相当于将同一个时频资源上的空间域或码域资源也看成是不同的资源,并使用相应的资源标识来进行标识。因此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码域资源可以包括正交覆盖码(OCC),循环移位(cyclic shift)或其他码资源。
为了通过资源标识来区分相同梳齿资源上对应的多个上报值,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3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上报值对应的标识包括第一部分信息、第二部分信息和第三部分信息,其中第一部分信息用于标识CSI-RS资源,第二部分信息用于标识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第三部分信息用于标识梳状资源上用于接收干扰测量信号的部分资源。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的名称不进行限定,示例的,假设用于标识CSI-RS资源的第一部分信息命名为CRI、用于标识梳状资源的第二部分信息命名为sub-CRI,用于标识梳状资源上用于接收干扰测量信号的部分资源的第三部分信息命名为sub-sub-CRI,则在该种情况下,在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包括多个CSI-RS资源时,为了区分不同的CSI-RS资源,则可以使用不同的CRI对应不同的CSI-RS资源,为了区分一个CSI-RS资源中不同的梳状资源,则可以使用不同的sub-CRI对应不同的梳状资源,为了区分一个梳状资源中不同的部分资源,则可以使用不同的sub-sub-CRI对应不同的部分资源,其中对于不同的CRS-RS资源中的梳状资源对应的sub-CRI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不同的梳状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对应的sub-sub-CRI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图7所示的CSI-RS资源为例,假设每个梳状资源对应两个干扰测量信号时,针对一个干扰测量信号,用于接收该干扰测量信号的资源为部分资源,则如图7所示的CSI-RS资源最多对应8个上报值,若终端设备需要向基站发送8个上报值,其中CSI-RS资源上部分资源1对应上报值1、部分资源2对应上报值2、部分资源3对应上报值3、部分资源4对应上报值4,部分资源5对应上报值5、部分资源6对应上报值6、部分资源7对应上报值7、部分资源8对应上报值8,其中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1包括部分资源1和部分资源2,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2包括部分资源3和部分资源4,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3包括部分资源5和部分资源6,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4包括部分资源7和部分资源8,若CRI1用于标识CSI-RS资源,sub-CRI1用于标识梳状资源1,sub-CRI2用于标识梳状资源2,sub-CRI3用于标识梳状资源3,sub-CRI4用于标识梳状资源4,sub-sub-CRI1用于标识部分资源1,sub-sub-CRI2用于标识部分资源2,sub-sub-CRI3用于标识部分资源3,sub-sub-CRI4用于标识部分资源4,sub-sub-CRI5用于标识部分资源5,sub-sub-CRI6用于标识部分资源6,sub-sub-CRI7用于标识部分资源7,sub-sub-CRI8用于标识部分资源8,则终端设备还向基站对应发送与上报值1对应的标识(CRI1、sub-CRI1和sub-sub-CRI1)、与上报值2对应的标识(CRI1、sub-CRI2和sub-sub-CRI2)、与上报值3对应的标识(CRI1、sub-CRI3和sub-sub-CRI3)、与上报值4对应的标识(CRI1、sub-CRI4和sub-sub-CRI4),以此类推与上报值5、上报值6、上报值7和上报值8分别对应的标识。此外,以图7为例时,当CRI1用于标识CSI-RS资源,sub-CRI1用于标识梳状资源1,sub-CRI2用于标识梳状资源2,sub-CRI3用于标识梳状资源3,sub-CRI4用于标识梳状资源4,部分资源1、部分资源3、部分资源5和部分资源6可分别用sub-sub-CRI1标识,部分资源2、部分资源4、部分资源6和部分资源8可分别用sub-sub-CRI2标识,在该种情况下,与上报值1对应的标识(CRI1、sub-CRI1和sub-sub-CRI1)、与上报值3对应的资标识(CRI1、sub-CRI4和sub-sub-CRI1,以此类推与上报值2、上报值4、上报值5、上报值6、上报值7和上报值8分别对应的标识。。
方法二:上报值对应的标识包括第一部分信息和第二部分信息,第一部分信息用于标识CSI-RS资源,第二部分信息用于标识梳状资源上的用于接收干扰测量信号的部分资源,本申请实施例对标识的名称不进行限定。例如用于标识CSI-RS资源的第一部分信息命名为CRI,用于标识梳状资源上的用于接收干扰测量信号的部分资源的第二部分信息命名为sub-CRI,则在该种情况下,在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包括多个CSI-RS资源时,为了区分不同的CSI-RS资源,则可以使用不同的CRI对应不同的CSI-RS资源,为了区分不同的部分资源,则可以使用不同的sub-CRI对应部分资源,具体的,同一梳状资源上不同的部分资源对应的sub-CRI不同,不同梳状资源上不同的部分资源对应的sub-CRI不同。以图7所示的CSI-RS资源为例,假设每个梳状资源对应两个干扰测量信号时,针对一个干扰测量信号,用于接收该干扰测量信号的资源为部分资源,则如图7所示的CSI-RS资源最多对应8个上报值,若接收端终端设备需要向接收端基站发送8个上报值,其中CSI-RS资源上部分资源1对应上报值1、部分资源2对应上报值2、部分资源3对应上报值3、部分资源4对应上报值4,部分资源5对应上报值5、部分资源6对应上报值6、部分资源7对应上报值7、部分资源8对应上报值8,其中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1包括部分资源1和部分资源2,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2包括部分资源3和部分资源4,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3包括部分资源5和部分资源6,CSI-RS资源上的梳状资源4包括部分资源7和部分资源8,若CRI1用于标识CSI-RS资源,sub-CRI1用于标识部分资源1,sub-CRI2用于标识部分资源2,sub-CRI3用于标识部分资源3,sub-CRI4用于标识部分资源4,sub-CRI5用于标识部分资源5,sub-CRI6用于标识部分资源6,sub-CRI7用于标识部分资源7,sub-CRI8用于标识部分资源8,则接收端终端设备还向接收端基站对应发送与上报值1对应的标识(CRI1和sub-CRI1)、与上报值2对应的标识(CRI1和sub-CRI2)、与上报值3对应的标识(CRI1和sub-CRI3和sub-sub-CRI)、与上报值4对应的标识(CRI1和sub-CRI4),以此类推与上报值5、上报值6、上报值7和上报值8分别对应的标识。
方法三:上报值对应标识包括一个标识,用于标识CSI-RS资源中的梳状资源上用于接收干扰测量信号的部分资源,示例的该标识可以命名为CRI,则在该种情况下,在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包括多个CSI-RS资源时,为了区分不同的部分资源,则同一CSI-RS资源中同一的梳状资源上不同的部分资源对应的CRI是不同的,同一CSI-RS资源中不同的梳状资源上不同的部分资源对应的CRI也是不同的,不同CSI-RS资源中的梳状资源上不同的部分资源对应的CRI也是不同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标识中可能包含多个部分的信息,不同部分信息指示的内容可能不同。使用第一部分信息,第二部分信息、或第三部分信息并不表示这几部分信息在该标识中的前后位置顺序。
上述是以CSI-RS资源包括的component CSI-RS RE pattern为(4,1)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CSI-RS资源包括的component CSI-RS RE pattern为其它component CSI-RSRE pattern时,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配置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
此外,可选的当预定义的上报规则或者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中用于指示上报值对应的标识时,则接收端终端设备可以只向接收端基站发送预定义的上报规则或者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中包括的标识所对应的上报值,在该情况下,接收端终端设备可以向接收端基站对应发送上报值对应的标识,也可以不发送上报值对应的标识,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的,预定义的上报规则或者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中包括阈值时,其中阈值用于选择上报值,具体的在上报值为干扰测量结果时,则接收端终端设备将干扰测量结果中大于或等于该阈值的干扰测量结果上报给接收端基站,在该种情况下,接收端终端设备则需要向接收端基站对应发送大于或者等于阈值的上报值对应的资源标识。此外,当预定义的上报规则或者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中包括阈值时,具体的在上报值为干扰测量结果时,则接收端终端设备将干扰测量结果中小于该阈值的干扰测量结果上报给接收端基站,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进行限定。
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终端设备还可根据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和接收端基站发送的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共同决定需要向接收端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主要是针对上报值用于指示发送端终端设备在部分资源上对接收端终端设备的干扰情况时进行介绍的,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向接收端基站上报大于某一门限的干扰测量结果对应的上报值,或者上报值可以为接收端终端设备在多个部分资源分上干扰测量结果的平均上报值,或者多个部分资源上干扰测量结果的上报值中大于某一门限值的上报值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定义的上报规则,或者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不限于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和阈值,还可以用于指示上报值为哪些部分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的平均上报值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可以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中,还可以承载在其他信令,例如广播消息、介质访问控制控制单元(MAC control element,MAC CE)、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物理层信令(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等信令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在高层信令中承载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假设第一信息占用X比特(bit),第二信息占用Mbit,其中X、M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需要说明的是M的取值取决于上报规则的种类,例如上报规则有N种,
Figure GDA0002875178410000181
示例的,例如当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为NZP CSI-RS资源时,第一信息可以为NZP CSI-RS资源的port数以及相应的配置Index,或者第一信息可以为比特图(bitmap)。若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为其他ZP或NZP RS资源、data资源或其他已有或新定义的资源,第一信息仍可以使用类似的port数或者bitmap的方法或者其他方法来指示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示例的,假设第一信息为bitmap。假设接收端基站为接收端终端设备分配了3个如图4a所示的CSI-RS资源,其中比特0用于指示CSI-RS资源不为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比特1用于指示CSI-RS资源为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若第一信息为111,则指示接收端基站为接收端终端设备分配的3个如图4a所示的CSI-RS资源均为干扰测量资源,假设上报规则只有2种,一种是上报所有干扰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另一种为上报测量得到的各个干扰测量结果。那么第二信息只需要使用1比特来指示上报规则,即M值为1。具体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二信息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GDA0002875178410000191
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接收端终端设备的干扰测量的资源的pattern和其接收到用于发送干扰测量信号的资源的pattern可以匹配的情况。例如,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为类似于梳状的CRI-RS资源,该情况下一个CRI-RS资源可以对应一个梳状资源,每个梳状资源对应一个梳状SRS。由于进行UE-UE间的干扰测量的接收端终端设备的个数较多,接收端基站需要给接收端终端设备配置很多的SRS资源,但是为了节省资源配置开销,有可能发送端基站给发送端终端设备一次配置的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仍然对应多个梳状资源,即可能对应多个发送端终端设备的测量信号,该情况下一个CSI-RS资源仍然有可能对应多个上报值。如图7所示,CSI-RS资源包括梳状资源1、梳状资源2、梳状资源3和梳状资源4,此时,梳状资源1、2、3、4可以看做是CSI-RS资源的部分资源。其中CRI用于标识CSI-RS资源,若每个梳状资源上能够复用两个干扰测量信号,则接收端终端设备在梳状资源上用于接收干扰测量信号的部分资源上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结果,若干扰测量结果即为上报值,则用于标识上报值的资源标识的方式可以参见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通过资源标识来区分相同梳齿资源上对应的多个上报值时的解决方法,在此不再赘述。该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仍然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接收端终端设备能够向接收端基站发送部分资源对应的上报值,由于该部分资源更有可能和干扰测量发送端用于发送测量信号的资源匹配,因此有助于接收端基站获取更准确的终端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干扰情况。
此外,以图7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接收端基站有可能为接收端的终端设备分配多个如图7所示的CSI-RS资源,对于每个CSI-RS资源来说,接收端终端设备有可能使用相同的上报规则向接收端基站发送上报值,也有可能使用不同的上报规则向接收端基站发送上报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扰测量上报的方法,包括:
步骤800,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M≥2,M为正整数。
步骤801,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向基站发送N个上报值,其中上报值分别对应于M个资源中N个资源,且上报值是基于与上报值对应的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N为正整数,M≥N≥2;或者,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向基站发送K个上报值,上报值是基于M个资源中至少两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K为正整数,M≥K≥1。
步骤802,基站在接收到上报值后,根据接收到的上报值,确定资源上的干扰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800-步骤802中的终端设备指的是接收端终端设备,步骤800-步骤802中的基站指的是接收端基站,具体的,接收端终端设备指的是用于接收干扰测量信号,进行干扰测量,以及发送上报值的终端设备;接收端基站指的用于为终端设备分配干扰测量资源,以及接收上报值的基站。
另外,对应的,还有如下相关概念:发送端终端设备指的是用于发送干扰测量信号的终端设备;发送端基站用于指示发送端终端设备使用什么信号作为干扰测量信号。以图1a为例,终端设备2为接收端终端设备,基站2为接收端基站,终端设备1为发送端终端设备,基站1为发送端基站。其中图1a中仅是出了一个发送端终端设备和一个发送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场景中可以为多个发送端终端设备或者多个发送端基站,对此不进行限定。
以下使用接收端基站、接收端终端设备、发送端基站、发送端终端设备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的上报值可以是基于一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也可以是基于多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或者可以像实施例一中基于一个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得到的。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可以由基站(或者其它接入网设备)配置的。基站可以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一组或多组资源,每组资源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对于其中具有多个资源的一组资源来说,上报值可以是基于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该组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一个上报值;第二种情况是该组资源对应一个上报值,该上报值是基于该组资源中的多个或所有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例如,可以对多个或所有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取平均或其他操作;第三种情况类似于实施例一,该组资源中的一个资源可以对应多个上报值。
在接收端基站为接收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的pattern中各个资源的pattern与发送端基站为发送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发送测量信号的资源的pattern相匹配时,若接收端终端设备在M个资源的每个资源上只接收一个发送端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信号时,则每个资源对应一个上报值,则M个资源分别对应一个上报值,该上报值是基于对应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在该种情况下,接收端终端设备可以向接收端基站发送N个上报值,其中N≤M,或者接收端终端设备向接收端基站发送一个上报值,其中该上报值为M个干扰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或者,接收端终端设备向接收端基站发送一个上报值,该上报值为M个干扰测量结果中其中至少两个干扰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具体的上报方式可以根据预定义的上报规则或者接收端基站向接收端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上报规则进行上报,具体的上报规则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在赘述。
在接收端基站为接收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的pattern中各个资源的pattern与发送端基站为发送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发送测量信号的资源的pattern不匹配时,或者,在接收端基站为接收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的pattern中各个资源的pattern包括多个发送端基站为发送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发送测量信号的资源的pattern时,当接收端终端设备向接收端基站发送M个资源上部分资源对应的上报值时,其上报方式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上报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除此之外,在接收端基站为接收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的pattern中各个资源的pattern与发送端基站为发送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发送测量信号的资源的pattern不匹配时,或者,在接收端基站为接收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的pattern中各个资源的pattern包括多个发送端基站为发送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发送测量信号的资源的pattern时,接收端基站为接收端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可对应一个上报值,该上报值为是所有干扰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组资源干扰测量上报的方法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对于组资源的划分,可以是接收端基站分配资源时并不是以资源组的形式分配,将使用相同上报规则的方式进行干扰测量上报的多个资源视为一组资源,或者接收端基站实际分配资源时就是以资源组的形式分配,对资源组的上报规则进行指示或者预定义资源组的上报规则,示例的可通过在协议中预先定义的形式来实现。示例的,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可以为不同的组资源,例如M个资源中的A个资源为A组资源,另外B个资源为B组资源,其中对于A组资源,可以分别上报每个资源对应的上报值,对于B组资源,上报B组资源中所有资源对应的干扰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n个资源时,可能对应m个上报值,m小于等于n。m等于n时,相当于每个资源对应一个上报值,这种情况可以不需要上报资源标识,可以按照约定的顺序进行上报,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进行限定;m小于n时,是从n个资源中选择了m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进行上报,这种情况下,若由接收端终端设备选择上报的n个资源的干扰测量结果上报,则需要上报对应的资源标识,若由接收端基站指定上报哪n个资源对应的干扰测量结果,则不需要上报资源标识;m等于1时,可能是上报n个资源上干扰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这种情况也可以不需要上报资源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该n个资源可能不是接收端基站给接收端终端设备配置的全部资源,接收端基站可能给接收端终端设备配置的多个资源,该n个资源可以看做其中一组用干扰测量的资源。其他组资源的上报规则可以和该组资源的上报规则相同或者不同。
实际实施中,接收端基站(或者其它接入网设备)可能为接收端终端设备配置了多组资源,每组资源中包含有多个资源,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的至少两个资源可以为多组资源中的一组资源的干扰测量上报的方法。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适用于接收端终端设备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和干扰测量信号不匹配的情况。
在接收端终端设备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和干扰测量信号匹配的情况下,多个发送端终端设备发送的干扰测量信号可以复用在相同资源上,这种情况下,若接收端基站希望知道单个发送端终端设备的干扰信息,仍需要在上报过程中将一个资源细分为多个用于接收干扰测量信号的子资源,通过标识资源上子资源的标识来区分不同的上报值,具体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二中是以接收端基站和接收端终端设备直接通信的系统中UE-UE间的干扰测量为例进行的说明的,因此实施例中相当于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基站),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基站),并且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可能是同一接入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还适用中继系统,如图1b,D2D等系统中。因此,第一设备可能为终端设备或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可以为中继设备或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可能为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中继设备等,第二设备可能和第三设备为同一设备或不同设备。本发明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干扰测量信号可以为SRS,还可以为CSI-RS等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此外,实施例二中在具体实现时与实施例一在具体实现时类似或相同之处,参见实施例一中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动作或功能。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的动作或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与网络侧设备。
为了节省篇幅,装置部分的内容可以具体能见方法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9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设备900a,包括:处理模块910a和收发模块920a,其中:
收发模块920a,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上报值是处理模块920a基于部分所述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所指示的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920a还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标识部分所述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920a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920a用于根据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指示的上报规则或者预定义的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阈值用于选择上报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910a可以由处理器实现,收发模块920a可以由收发器实现:具体的,如图9b所示,第一设备900b可以包括处理器910b、收发器920b和存储器930b。其中,收发器920b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存储器930b可以用于存储接入网设备900b出厂时预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910b执行时的代码等。
其中,处理器910b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操作,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应注意,尽管图9b所示的第一设备900b仅仅示出了处理器910b、收发器920b和存储器930b,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第一设备900b还包含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第一设备900b还可包含实现其他附加功能的硬件器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第一设备900b也可仅仅包含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器件或模块,而不必包含图9b中所示的全部器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如图10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1000a,包括:处理模块1010a和收发模块1020a;其中:收发模块1020a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上报值是所述处理器1010a基于部分所述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其中第二设备中的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三设备中的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标识用于标识部分所述资源。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时,第三设备的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时,第二设备的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阈值用于选择上报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时,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010a可以由处理器实现,收发模块1020a可以由收发器实现:具体的,如图10b所示,网络侧设备1000b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b、收发器1020b和存储器1030b。其中,收发器1020b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存储器1030b可以用于存储网络侧设备1000b出厂时预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1010b执行时的代码等。
其中,处理器1010b可以采用通用的CPU,微处理器,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操作,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应注意,尽管图10b所示的网络侧设备1000b仅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b、收发器1020b和存储器1030b,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网络侧设备1000b还包含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网络侧设备1000b还可包含实现其他附加功能的硬件器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网络侧设备1000b也可仅仅包含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器件或模块,而不必包含图10b中所示的全部器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盘、光盘、ROM或RAM等。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900a和网络侧设备1000a。
如图12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设备1200a,包括:处理模块1210a和收发模块1220a;其中收发模块1220a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M≥2,M为正整数;然后,收发模块1220a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N个上报值,上报值分别对应于M个资源中N个所述资源,且上报值是处理模块1210a基于与上报值对应的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N为正整数,M≥N≥2;或者,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K个上报值,上报值是基于M个资源中至少两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K为正整数,M≥K≥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1220a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其中该标识用于标识所述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1220a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并根据第二信息,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1220a用于根据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上报规则或者预定义的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阈值用于选择上报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210a可以由处理器实现,收发模块1220a可以由接收器实现:具体的,如图12b所示,第一设备1200b可以包括处理器1210b、收发器1220b和存储器1230b。其中,收发器1220b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存储器1230b可以用于存储第一设备1200b出厂时预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1210b执行时的代码等。
其中,处理器1210b可以采用通用的CPU,微处理器,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操作,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应注意,尽管图12b所示的第一设备1200b仅仅示出了处理器1210b、收发器1220b和存储器1230b,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第一设备1200b还包含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第一设备1200b还可包含实现其他附加功能的硬件器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第一设备1200b也可仅仅包含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器件或模块,而不必包含图12b中所示的全部器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盘、光盘、ROM或RAM等。
如图13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1300a,包括处理模块1310a和收发模块1320a,其中收发模块1320a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M个资源,M≥2,M为正整数;然后,收发模块1320a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N个上报值,上报值分别对应于M个资源中的N个资源,且上报值是处理模块1310a基于与上报值对应的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N为正整数,M≥N≥2;或者,收发模块1320a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K个上报值,上报值是处理模块1310a基于M个资源中至少两个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K为正整数,M≥K≥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则第二设备的收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第三设备的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N个上报值,或者第三设备的收发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K个上报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所述资源。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时,第三设备的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与上报值对应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的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时,第二设备的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报规则用于指示上报值的个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阈值用于选择上报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时,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310a可以由处理器实现,收发模块1320a可以由收发器实现:具体的,如图13b所示,网络侧设备1300b可以包括处理器1310b、收发器1320b和存储器1330b。其中,收发器1320b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存储器1330b可以用于存储网络侧设备1300b出厂时预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1310b执行时的代码等。
其中,处理器1310b可以采用通用的CPU,微处理器,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操作,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应注意,尽管图13b所示的网络侧设备1300b仅仅示出了处理器1310b、收发器1320b和存储器1330b,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网络侧设备1300b还包含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网络侧设备1300b还可包含实现其他附加功能的硬件器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网络侧设备1300b也可仅仅包含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器件或模块,而不必包含图13b中所示的全部器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盘、光盘、ROM或RAM等。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1400,包括第一设备1200a和网络侧设备1300a。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中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5)

1.一种上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所述资源包括至少两个子资源,所述两个子资源中每个子资源呈梳状结构;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端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接收端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子资源的部分所述资源上接收来自发送端终端设备的干扰测量信号,其中,所述部分所述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子资源中的至少一个子资源;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以及与所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所述上报值是基于部分所述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的干扰情况,所述标识用于标识部分所述资源,所述第三设备为接收端网络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上报值的个数、所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阈值用于选择所述上报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义的上报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上报值的个数、所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阈值用于选择所述上报值。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8.一种接收上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所述资源包括至少两个子资源,所述至少两个子资源中每个子资源呈梳状结构;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接收端网络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端终端设备;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以及与所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所述上报值是基于部分所述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用于指示发送端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的干扰情况,部分所述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子资源中的至少一个子资源,所述标识用于标识部分资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上报值的个数、所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阈值用于选择所述上报值。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13.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所述资源包括至少两个子资源,所述至少两个子资源中每个子资源呈梳状结构,在所述至少两个子资源的部分所述资源上接收来自发送端终端设备的干扰接收测量信号,并向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以及与所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所述上报值是所述处理器基于部分所述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终端设备对上述第一设备的干扰情况,所述标识用于标识部分所述资源;
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端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为接收端网络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包括:
所述收发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包括:
所述收发器,用于根据预定义的上报规则,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上报值。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上报值的个数、所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阈值用于选择所述上报值。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义的上报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上报值的个数、所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阈值用于选择所述上报值。
19.如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20.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上报值以及与所述上报值对应的标识;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端终端设备,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接收端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所述上报值是所述处理器基于部分所述资源上的干扰测量结果得到的,用于指示发送端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的干扰情况,所述资源包括至少两个子资源,所述至少两个子资源中每个子资源呈梳状结构,部分所述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子资源中的至少一个子资源,所述标识用于标识部分所述资源。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规则。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上报值的个数、所述上报值对应的资源标识、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阈值用于选择所述上报值。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值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道强度指示RSSI、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SI。
2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至19中任一所述的第一设备,和如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所述的网络侧设备。
CN201710459705.3A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9151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9705.3A CN109151886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18818107.7A EP3624487A1 (en) 2017-06-16 2018-06-08 Repor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PCT/CN2018/090498 WO2018228292A1 (zh) 2017-06-16 2018-06-08 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6/713,078 US11337094B2 (en) 2017-06-16 2019-12-13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9705.3A CN109151886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886A CN109151886A (zh) 2019-01-04
CN109151886B true CN109151886B (zh) 2021-04-20

Family

ID=6465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9705.3A Active CN109151886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7094B2 (zh)
EP (1) EP3624487A1 (zh)
CN (1) CN109151886B (zh)
WO (1) WO20182282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7561A1 (en) 2019-05-30 2020-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full-duplex
CN112242862A (zh) * 2019-07-18 2021-01-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12096423B2 (en) 2020-11-04 2024-09-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annel state acquisition with self-interference in full duplex systems
CN115706642B (zh) * 2021-08-06 2024-04-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csi-im资源分配方法及cri计算方法
CN113747491A (zh) * 2021-08-26 2021-12-03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干扰上报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4584995B (zh) * 2022-04-07 2024-05-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40064549A1 (en) * 2022-08-16 2024-02-22 QUALCOMM lncorporated Inter-user equipment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report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086A (zh) * 2010-06-10 201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3129843A1 (ko) * 2012-02-28 2013-09-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수신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4885502A (zh) * 2013-01-02 2015-09-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测量干扰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8809454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5069B (zh) * 2009-06-15 2016-01-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蜂窝网络中的干扰抑制方法和装置
KR101053635B1 (ko) * 2010-01-28 2011-08-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릴레이 노드로 제어 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1111113A1 (ja) * 2010-03-12 2011-09-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区間設定方法、中継局、基地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MY164105A (en) * 2011-08-12 2017-11-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973955B2 (en) * 2012-03-16 2018-05-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ference signals and CSI feedback
EP2869619A4 (en) * 2012-06-28 2015-09-23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SYSTEM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US9072000B2 (en) * 2012-10-19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efficient relay discovery protocol
US9271279B2 (en) * 2013-05-09 2016-02-2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hannel state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CN103781017A (zh) * 2014-01-28 2014-05-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装置、基站和终端
US10103855B2 (en) * 2014-03-28 2018-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anagement
US10516495B2 (en) * 2014-10-17 2019-12-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easuring inter-device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FDR transmiss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5680999B (zh) 2014-11-17 2019-05-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US20170006492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of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s
CN109479221B (zh) * 2016-07-13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8120064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抑制干扰信息的传输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US9979456B1 (en) * 2017-01-27 2018-05-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an enhanced resources indicator for channel state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086A (zh) * 2010-06-10 201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3129843A1 (ko) * 2012-02-28 2013-09-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수신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4885502A (zh) * 2013-01-02 2015-09-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测量干扰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8809454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886A (zh) 2019-01-04
EP3624487A4 (en) 2020-03-18
WO2018228292A1 (zh) 2018-12-20
US20200120529A1 (en) 2020-04-16
EP3624487A1 (en) 2020-03-18
US11337094B2 (en)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1886B (zh) 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555292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network-side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JP6667678B2 (ja) 基準信号構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153774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ystem
JP6736687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側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CN103053196B (zh) 协同多点传输的节点关联方法
CN103428749B (zh) 一种下行多点信号质量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2404055B (zh) 一种测量干扰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465167B (zh) 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启用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用户设备、网络节点以及其中的方法
EP3108606B1 (en) Srs signaling pattern for d2d channel measurements
JP6197244B2 (ja) 同一チャネルセル干渉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A3057730A1 (en)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3168561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13069345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干渉測定方法
WO2014073375A1 (ja)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CN107734674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JPWO2017130800A1 (ja) 基地局及び送信方法
CN116171588A (zh) 用于基于组的l1-sinr测量和报告的方法
CN108347273A (zh) 一种数据复用和数据解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828252A (zh)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9922728A (zh) 资源检测、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8368727A (zh) 一种调度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