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147896A - 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7896A
CN108147896A CN201810034226.1A CN201810034226A CN108147896A CN 108147896 A CN108147896 A CN 108147896A CN 201810034226 A CN201810034226 A CN 201810034226A CN 108147896 A CN108147896 A CN 108147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iphatic acid
waste grease
water
fertilizer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42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经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0342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478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47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7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C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05C3/00Fertilisers containing other salts of ammonia or ammonia itself, e.g. gas liqu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将废弃油脂先进行处理放出废水杂质,再通过皂化反应得到脂肪酸钠,脂肪酸钠经过无机酸中和得到脂肪酸,通过脂肪酸制取羧酸盐,调节制取得到的羧酸盐PH值作为杀虫剂、药肥,和聚乙烯醇结合可以改善土壤沙漠化。本发明产品采用地沟油、变质油及油烟机清洗回收废液等废弃油脂为原料,使废弃油脂得以被回收利用,原料成本低廉,有利于生态环保。将脂肪酸盐作为药肥是独创,相关书籍及资料尚未有记载。

Description

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领域,尤其是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农药,如敌敌畏,虽然杀虫效果好,但是对环境造成了破坏;钾肥、铵肥等是良好的肥料,使用本发明中方法生产的药肥,与硫酸钾、硫酸铵肥效类似,杀虫效果好并且无公害。未来的水溶性肥料从高含量向多功能性转变,添加各种新型物质能够起到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土壤环境,预防各种病虫害的辅助作用。将羧酸盐作为药肥是独创,脂肪酸的铵、钠、钾肥料都是水溶性肥料,完全溶解于水,是用于滴灌施肥和喷灌施肥的二元、或三元肥料,可添加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等。因为水溶性肥料具有使用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它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外,它被广泛应用于温室中的蔬菜和花卉各种果树以及大田作物的灌溉施肥,园林景观绿化植物的养护,高尔夫球场,甚至家庭绿化植物的养护,其肥料利用率差不多是常规复合肥的2~3倍,是一种速效肥料,可以让种植者较快地看到肥料的效果和表现,随时可以根据作物不同长势对肥料配方做出调整。
中国目前年化肥用量超过1.5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不合理使用农药,随意增大农药使用量和次数,导致农药问题突出,环境破坏加剧。且中国目前地沟油、油烟等废弃油产量高,这些废弃油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还会被一些不法商贩加以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生态环保,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处理废弃油脂:将废弃油脂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加70℃~80℃的热水使油脂能够完全融化,加入中性盐搅拌清洗,热水与中性盐质量比为100:5~100:10,待冷却后,从反应釜底放出废水杂质;废油脂经盐洗后,废水从釜底放掉,需继续加水进反应釜,油水质量比为1:1。所述中性盐也可选用Na2CO3替换,但是成本高;
(2)皂化:向反应釜中逐次添加NaOH溶液,每次添加不能有析出,逐次添加NaOH溶液,是利于油碱反应,碱液的比重较油的大,过量易析出下沉,所以反应釜蒸汽由釜底通入,利于向上翻煮,将油脂和NaOH溶液共热进行皂化,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钠,该皂化时间为2H~5H,皂化温度稳定在70℃~100℃,化学方程式如下:
若使用的NaOH是袋装片碱,先将其用水稀释,碱:水=3:1OO,而水的质量等于反应釜中油脂质量,即油:水=1:1,这是第一次加碱,后逐次加碱液可呈饱和液态碱;
(3)加入干盐或饱和盐水,使脂肪酸盐析出与水、甘油和杂质分离,静置冷却后,从反应釜底放出甘油和杂质,剩下脂肪酸钠;
(4)中和:在只剩下脂肪酸钠的反应釜中缓慢加入浓度为10%的酸,中和后从釜底要放掉下层的盐水,得到脂肪酸,优选用无机酸反应得到脂肪酸;
(5)利用脂肪酸制取三种羧酸盐:a、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15%的NaOH,通过皂化反应制取脂肪酸钠, 皂化时间为2H~5H, 皂化温度稳定在70℃~100℃;
b、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20%的KOH,通过皂化反应制取脂肪酸钾, 皂化时间为2H~5H, 皂化温度稳定在70℃~100℃;
c、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12%的NH3·H2O,当形成胶状液体,反应完成,制取脂肪酸铵;
(6)调节上述羧酸盐的PH值在12~14,加入质量分数为10%~30%乙醇搅拌,封存备用;(7)通过水稀释上述羧酸盐来调节羧酸盐的PH值进行杀虫;
(8)通过上述羧酸盐与聚乙烯醇结合治理沙化土壤。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NaOH溶液总用量的质量分数为10%~2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和使用的酸为盐酸,盐酸与脂肪酸钠质量比为8:100~10:100,化学反应式为:RCOONa+HCl=NaCl+RCOOH。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和使用的酸为硫酸,硫酸与脂肪酸钠质量比为11:100~13:100,化学反应式为:2RCOONa+H2SO4=Na2SO4+2RCOOH。
作为优选,在制取脂肪酸钾时,所述步骤(1)中废弃油脂经过处理后,加入热水,热水与废弃油脂质量比为1:1,再加入KOH搅拌,KOH与废弃油脂质量比为1:5,再加入6个C原子以下的醇搅拌装桶,醇与废弃油脂质量比为1:5,最后进行封存,待桶内液体反应完成胶状液体为脂肪酸钾。
作为优选,所述6个C原子以下的醇为甲醇或乙醇,使用甲醇的成本更低。
上述成品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可有以下几种不同的使用方式:
用于杀虫,羧酸盐制取完成后,通过水稀释羧酸盐,将其PH值调整为10~13,可浇灌蚁巢,中和蚁酸,喷射墙缝可粘住蚁类;将PH值调整为8~10,杀灭蚜虫、螨虫、甲壳虫、菜青虫、烟蚜,小菜蛾等害虫。
脂肪酸铵作为药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各类作物,尤其在结构不良的砂土、盐碱土,有机质缺乏土地上施用,效果更为显著;基肥时,脂肪酸铵中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亩用量45~50千克。旱地沟施和穴施,效果优于撒施。作种肥用量为种子质量的2%~5%。追肥时,旱地追肥后,浇水;水田施肥后,不要排水,以免水溶性脂肪酸铵流失,水稻在开花至灌浆期间还可作根外追肥,每亩每次用100千克0.005%~0.01%溶液喷施2~3次,冲施肥时,每亩用脂肪酸铵15~20千克。浸种、浸根时,浸种用0.01%脂肪酸铵溶液,温度最好在20℃左右,种皮薄的种子(如麦、稻、玉米)浸泡8~10小时,种皮厚的(如棉花、蚕豆等)浸泡30~40小时,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发根力。水稻、烟草、蔬菜等移栽作物,在移栽时可用0.001%脂肪酸铵,浸泡根3~4小时,油菜、甘薯用0.005%溶液浸泡8~10小时。由于脂肪酸铵不能完全代替农家肥和化肥,使用时必须与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特别是与速效磷肥配合,有助于磷酸进一步活化,提高磷肥利用率。
脂肪酸钠、脂肪酸钾对各种土壤均可施用,主要起生长刺激作用,施用在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上效果更好。必须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一般浸种适宜浓度0.005%~0.05%,浸种时间因种皮厚薄、吸胀能力和地区气温差异而有所不同。蔬菜、小麦等种子浸泡5~10小时,水稻、棉花等硬壳种子需浸24小时以上。
水稻等移栽作物移栽前可用脂肪酸钠、脂肪酸钾溶液浸泡数小时,或插秧时蘸秧根。果树插条也可在移植前用脂肪酸钠、脂肪酸钾溶液浸泡,浸根、蘸根、浸插条浓度为0.01%~0.05%,处理后表现为发根快,次生根增多,缓秧期缩短,成活率提高。在作物扬花后期至灌浆初期,根外喷洒2~3次,每次喷施数量为每亩50千克液肥,浓度0.01%~0.05%,可促进养分从茎叶向穗部转移,使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空瘪率降低,喷洒时间以14~18小时效果较好。用浓度为0.05%~0.1%的液肥与农家肥拌在一起施用,或者开沟、挖坑作基肥浇施,亩用量250~400千克。水田可结合整地、溜水一起施入。幼苗期和抽穗前,每亩0.01%~0.1%浓度的液肥250千克左右,浇灌在作物根系附近(勿接触根系),水稻田可随水灌施或水面泼浇,能起到提苗、壮穗、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脂肪酸铵(钠、钾)作为叶面肥时,将PH值用酸(无机酸、有机酸)调节至7左右,因脂肪酸铵(钾、钠)呈软体液态,在保质期内一般偏碱性,PH至9~13,因其在存放期间,脂肪酸与碱缓慢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与乙醇交换酯,随着存放时间增长,碱含量逐步降低,只有在使用时调节PH值为7左右合适。
利用脂肪酸铵(钾、钠)与聚乙烯醇协同治理沙化土壤。将脂肪酸铵(钾、钠)施用于结构不良的砂土,退化的草地,有机质缺乏的土地上,效果显著,因其是水溶性肥料,可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与作物需求,将各种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水溶性复合肥料。具体用于沙化土壤将脂肪酸铵(钾、钠)及羧酸盐类衍生物,按其质量加水10倍,稀释浇灌砂壤。每亩每次浇稀释水溶液1000千克。将聚乙烯醇用冷水润湿,然后用温度85℃以上热水溶解,按其质量20倍清水稀释,喷施于砂土表层,每亩每次喷施70千克稀释液,使砂土表层形成一层胶粘膜,使沙粒之间团聚,稳定土壤结构,保护水分不快速蒸发。聚乙烯醇是唯一可被细菌作为碳源和能源利用的乙烯基聚合物,在细菌和酶的作用下,46天降解75%,属于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粘合剂。用这种方法可逐渐恢复退化牧场和沙化土壤,环境友好型产品。
脂肪酸钾,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促进难溶性钾的释放,改善土壤钾元素的供应状况,增加作物对钾的吸收,与植物所需的氮、磷、钾元素化合后,可成为高效多功能复合肥,具有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提高肥效特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脂肪酸盐作为药肥是独创,本发明是纯化学品,工艺简单,实验设备要求低;通过本发明得到的脂肪酸类无公害药肥是采用地沟油、变质油及油烟机清洗回收废液等废弃油脂为原料,使废弃油脂得以被回收利用,原料成本低廉,有利于生态环保,减少废弃油脂被不法商贩利用的恶性事件;本发明杀灭害虫是通过窒息(油膜),躯体溶解,被粘住无法活动的物理伤害致其死亡的,不存在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危害,杀虫快,而且可自然降解为良好的钾肥、铵肥,对环境友好,无毒无害;本发明中使用甲醇、乙醇能够在皂化反应中起活化作用,在存放期间有防酸败作用,在灭害虫有杀菌作用,经济实惠;
脂肪酸及其金属盐类和衍生物、混合物具有广谱保护性杀虫,杀菌和促进作物生长的功能,用其制作的无公害脂肪酸药肥,具有农药功能的生态环保型肥料,分为喷施、追施(追肥)、基础系列,是防病、杀菌、防虫、杀虫、提供作物养分,调控作物生长的多功能无公害药肥。
脂肪酸类无公害药肥有很强的亲水性,具有极性,可使土壤微粒与有机质胶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水稳性团粒结构。增加土壤胶体数量,不断扩展延伸改善土壤结构,解决土壤板结问题;作为调理剂,深层土壤疏松通透,为深层根系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在浇水后,土壤表层的肥料元素淋溶到土壤深层,可把土壤上层根系排出的有害物质淋溶到土壤下层,使作物根际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减少,从而减少连作障碍;把大量的病菌淋溶到土壤下层,降低根际附近的病菌浓度,从而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脂肪酸及羧酸盐类作为杀虫剂和无公害药肥,都是创新,与聚乙烯醇协同治理沙化土壤又是创新,对环境友好贡献;推动油脂工业和聚乙烯醇纤维素工业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杀虫产品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处理废弃油脂:将废弃油脂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加70℃~80℃的热水使油脂能够完全融化,加入NaCl搅拌清洗,热水与NaCl质量比为100:5,待冷却后,从反应釜底放出废水杂质;补水,水与废弃油脂质量比为1:1;
(2)皂化:向反应釜中逐次添加NaOH溶液,蒸汽直接通入反应釜翻动沸煮下,将油脂和NaOH溶液共热,进行皂化反应,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钠,皂化时间为2H~5H, 皂化温度稳定在70℃~100℃,添加NaOH溶液时,首次添加质量分数为3%的NaOH溶液,反应1小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待皂胶形成,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每次加入NaOH溶液时不能有析出;
若使用的NaOH是袋装片碱,先将其用水稀释,碱:水=3:1OO,而水的质量等于反应釜中油脂质量,即油:水=1:1,这是第一次加碱,后逐次加碱液可呈饱和液态碱;
(3)加入干盐或饱和盐水,使脂肪酸盐析出与水、甘油和杂质分离,静置冷却后,从反应釜底放出甘油和杂质,剩下脂肪酸钠;
(4)中和:在只剩下脂肪酸钠的反应釜中缓慢加入浓度为10%的盐酸,得到脂肪酸,添加的盐酸与脂肪酸钠的质量比为8:100;
(5)利用脂肪酸制取三种羧酸盐:
a、制取脂肪酸钠: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15%的NaOH,通过皂化反应得到脂肪酸钠,皂化时间为2H~5H,皂化温度稳定在70℃~100℃;
b、制取脂肪酸钾: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20%的KOH,通过皂化反应得到, 皂化时间为2H~5H,皂化温度稳定在70℃~100℃;
c、制取脂肪酸铵: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12%的NH3·H2O,通过脂肪酸与NH3·H2O直接反应,当形成胶状液体,反应完成,得到脂肪酸铵;
该羧酸盐用于杀虫。羧酸盐制取完成后,通过水稀释羧酸盐,将其PH值调整为10~13,可浇灌蚁巢,中和蚁酸,喷射墙缝可粘住蚁类;将PH值调整为8~10,杀灭蚜虫、螨虫、甲壳虫、菜青虫、烟蚜,小菜蛾等害虫。
脂肪酸铵作为药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各类作物,尤其在结构不良的砂土、盐碱土,有机质缺乏土地上施用,效果更为显著;基肥时,脂肪酸铵中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亩用量40~50千克,作种肥用量为种子质量的2%~5%;追肥时,旱地追肥后,浇水;水田施肥后,不要排水,以免水溶性脂肪酸铵流失,水稻在开花至灌浆期间还可作根外追肥,每亩每次用100千克0.005%~0.01%,溶液喷施2~3次,冲施肥时,每亩用脂肪酸铵15~20千克。浸种、浸根时,浸种用0.01%脂肪酸铵溶液,温度最好在20℃左右,种皮薄的种子(如麦、稻、玉米)浸泡8~10小时,种皮厚的(如棉花、蚕豆等)浸泡30~40小时,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发根力。水稻、烟草、蔬菜等移栽作物,在移栽时可用0.003%脂肪酸铵,浸泡根3~4小时,油菜、甘薯用0.005%溶液浸泡8~10小时。由于脂肪酸铵不能完全代替农家肥和化肥,使用时必须与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特别是与速效磷肥配合,有助于磷酸进一步活化,提高磷肥利用率。
脂肪酸钠、脂肪酸钾对各种土壤均可施用,主要起生长刺激作用,施用在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上效果更好。必须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一般浸种适宜浓度0.005%~0.05%,浸种时间因种皮厚薄、吸胀能力和地区气温差异而有所不同。蔬菜、小麦等种子浸泡5~10小时,水稻、棉花等硬壳种子需浸24小时以上。
水稻等移栽作物移栽前可用脂肪酸钠、脂肪酸钾溶液浸泡数小时,或插秧时蘸秧根。果树插条也可在移植前用脂肪酸钠、脂肪酸钾溶液浸泡。浸根、蘸根、浸插条浓度为0.01%~0.05%。处理后表现为发根快,次生根增多,缓秧期缩短,成活率提高。在作物扬花后期至灌浆初期,根外喷洒2~3次,每次喷施数量为每亩50千克液肥,浓度0.01%~0.05%,可促进养分从茎叶向穗部转移,使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空瘪率降低,喷洒时间以14~18小时效果较好。用浓度为0.05%~0.1%的液肥与农家肥拌在一起施用,或者开沟、挖坑作基肥浇施,亩用量250~400千克。水田可结合整地、溜水一起施入。幼苗期和抽穗前,每亩0.01%~0.1%浓度的液肥250千克左右,浇灌在作物根系附近(勿接触根系),水稻田可随水灌施或水面泼浇,能起到提苗、壮穗、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脂肪酸铵(钠、钾)作为叶面肥时,将PH值用酸(无机酸、有机酸)调节至7左右,因脂肪酸铵(钾、钠)呈软体液态,在保质期内一般偏碱性,PH至9~13,因其在存放期间,脂肪酸与碱缓慢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与乙醇交换酯,随着存放时间增长,碱含量逐步降低,只有在使用时调节PH值为7左右合适。
利用脂肪酸铵(钾、钠)与聚乙烯醇协同治理沙化土壤。将脂肪酸铵(钾、钠)施用于结构不良的砂土,退化的草地,有机质缺乏的土地上,效果显著,因其是水溶性肥料,可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与作物需求,将各种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水溶性复合肥料。具体用于沙化土壤将脂肪酸铵(钾、钠)及羧酸盐类衍生物,按其质量加水10倍,稀释浇灌砂壤。每亩每次浇稀释水溶液1000千克。将聚乙烯醇用冷水润湿,然后用温度85℃以上热水溶解,按其质量20倍清水稀释,喷施于砂土表层,每亩每次喷施70千克稀释液,使砂土表层形成一层胶粘膜,使沙粒之间团聚,稳定土壤结构,保护水分不快速蒸发。聚乙烯醇是唯一可被细菌作为碳源和能源利用的乙烯基聚合物,在细菌和酶的作用下,46天降解75%,属于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粘合剂。用这种方法可逐渐恢复退化牧场和沙化土壤,环境友好型产品。
(6)调节上述羧酸盐的PH值在12~14,加入质量分数为10%~30%乙醇,封存备用。
实施例1: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15%的NaOH,通过皂化时间为2H, 皂化温度稳定在70℃的皂化反应得到脂肪酸钠,将脂肪酸钠PH值调整为12,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乙醇搅拌,封存备用,使用时,将PH值为13的脂肪酸钠浇灌蚁巢,中和蚁酸,喷射墙缝可粘住蚂蚁;将PH值用水稀释至8,杀灭蚜虫、螨虫、甲壳虫、菜青虫、烟蚜,小菜蛾等害虫,产品喷在植物上用,形成油膜使害虫窒息死亡;
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20%的KOH,通过皂化时间为2H, 皂化温度稳定在70℃的皂化反应得到脂肪酸钾,将脂肪酸钾PH值调整为12,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乙醇搅拌,装桶,封存备用,使用时,将PH值为13的脂肪酸钾浇灌蚁巢,中和蚁酸,喷射墙缝可粘住蚂蚁;将PH值用水稀释至8,杀灭蚜虫、螨虫、甲壳虫、菜青虫、烟蚜,小菜蛾等害虫,产品喷在植物上用,形成油膜使害虫窒息死亡。
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12%的NH3·H2O,通过脂肪酸与NH3·H2O直接反应,当形成胶状液体,反应完成,得到脂肪酸铵,将脂肪酸铵PH值调整为12,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乙醇搅拌,装桶,封存备用,使用时,将PH值为13的脂肪酸铵浇灌蚁巢,中和蚁酸,喷射墙缝可粘住蚂蚁;将PH值用水稀释至8,杀灭蚜虫、螨虫、甲壳虫、菜青虫、烟蚜,小菜蛾等害虫,产品喷在植物上用,形成油膜使害虫窒息死亡。
脂肪酸铵作为药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各类作物,尤其在结构不良的砂土、盐碱土,有机质缺乏土地上施用,效果更为显著;基肥时,脂肪酸铵中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亩用量40~50千克。追肥时,旱地追肥后,浇水;水田施肥后,不要排水,以免水溶性脂肪酸铵流失,水稻在开花至灌浆期间还可作根外追肥,每亩每次用100千克0.005%~0.01%,溶液喷施2~3次,冲施肥时,每亩用脂肪酸铵5~10千克。浸种、浸根时,浸种用0.01%脂肪酸铵溶液,温度最好在20℃左右,种皮薄的种子(如麦、稻、玉米)浸泡8~10小时,种皮厚的(如棉花、蚕豆等)浸泡30~40小时,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发根力。水稻、烟草、蔬菜等移栽作物,在移栽时可用0.001%脂肪酸铵,浸泡根3~4小时,油菜、甘薯用0.005%溶液浸泡8~10小时。由于脂肪酸铵不能完全代替农家肥和化肥,使用时必须与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特别是与速效磷肥配合,有助于磷酸进一步活化,提高磷肥利用率。
脂肪酸钠、脂肪酸钾对各种土壤均可施用,主要起生长刺激作用,施用在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上效果更好。必须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一般浸种适宜浓度0.005%~0.05%,浸种时间因种皮厚薄、吸胀能力和地区气温差异而有所不同。蔬菜、小麦等种子浸泡5~10小时,水稻、棉花等硬壳种子需浸24小时以上。
水稻等移栽作物移栽前可用脂肪酸钠、脂肪酸钾溶液浸泡数小时,或插秧时蘸秧根。果树插条也可在移植前用脂肪酸钠、脂肪酸钾溶液浸泡。浸根、蘸根、浸插条浓度为0.01%~0.05%。处理后表现为发根快,次生根增多,缓秧期缩短,成活率提高。在作物扬花后期至灌浆初期,根外喷洒2~3次,每次喷施数量为每亩50千克液肥,浓度0.01%~0.05%,可促进养分从茎叶向穗部转移,使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空瘪率降低,喷洒时间以14~18小时效果较好。用浓度为0.05%~0.1%的液肥与农家肥拌在一起施用,或者开沟、挖坑作基肥浇施,亩用量250~400千克。水田可结合整地、溜水一起施入。幼苗期和抽穗前,每亩0.01%~0.1%浓度的液肥250千克左右,浇灌在作物根系附近(勿接触根系),水稻田可随水灌施或水面泼浇,能起到提苗、壮穗、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脂肪酸铵(钠、钾)作为叶面肥时,将PH值用酸(无机酸、有机酸)调节至7左右,因脂肪酸铵(钾、钠)呈软体液态,在保质期内一般偏碱性,PH至9~13,因其在存放期间,脂肪酸与碱缓慢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与乙醇交换酯,随着存放时间增长,碱含量逐步降低,只有在使用时调节PH值为7左右合适。
利用脂肪酸铵(钾、钠)与聚乙烯醇协同治理沙化土壤。将脂肪酸铵(钾、钠)施用于结构不良的砂土,退化的草地,有机质缺乏的土地上,效果显著,因其是水溶性肥料,可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与作物需求,将各种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水溶性复合肥料。具体用于沙化土壤将脂肪酸铵(钾、钠)及羧酸盐类衍生物,按其质量加水10倍,稀释浇灌砂壤。每亩每次浇稀释水溶液1000千克。将聚乙烯醇用冷水润湿,然后用温度85℃以上热水溶解,按其质量20倍清水稀释,喷施于砂土表层,每亩每次喷施70千克稀释液,使砂土表层形成一层胶粘膜,使沙粒之间团聚,稳定土壤结构,保护水分不快速蒸发。聚乙烯醇是唯一可被细菌作为碳源和能源利用的乙烯基聚合物,在细菌和酶的作用下,46天降解75%,属于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粘合剂。用这种方法可逐渐恢复退化牧场和沙化土壤,环境友好型产品。
实施例2:
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15%的NaOH,通过皂化时间为4H, 皂化温度稳定在90℃的皂化反应得到脂肪酸钠,将脂肪酸钠PH值调整为13,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乙醇搅拌,封存备用,使用时,将PH值为13的脂肪酸钠浇灌蚁巢,中和蚁酸,喷射墙缝可粘住蚂蚁;将PH值用水稀释至9,杀灭蚜虫、螨虫、甲壳虫、菜青虫、烟蚜,小菜蛾等害虫,产品喷在植物上用,形成油膜使害虫窒息死亡。
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20%的KOH,通过皂化时间为4H, 皂化温度稳定在90℃的皂化反应得到脂肪酸钾,将脂肪酸钾PH值调整为13,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乙醇搅拌,装桶,封存备用,使用时,将PH值为13的脂肪酸钾浇灌蚁巢,中和蚁酸,喷射墙缝可粘住蚂蚁;将PH值用水稀释至9,杀灭蚜虫、螨虫、甲壳虫、菜青虫、烟蚜,小菜蛾等害虫,产品喷在植物上用,形成油膜使害虫窒息死亡。
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12%的NH3·H2O,通过脂肪酸与NH3·H2O直接反应,当形成胶状液体,反应完成,得到脂肪酸铵,将脂肪酸铵PH值调整为13,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乙醇搅拌,装桶,封存备用,使用时,将PH值为13的脂肪酸铵浇灌蚁巢,中和蚁酸,喷射墙缝可粘住蚂蚁;将PH值用水稀释至9,杀灭蚜虫、螨虫、甲壳虫、菜青虫、烟蚜,小菜蛾等害虫,产品喷在植物上用,形成油膜使害虫窒息死亡。
脂肪酸铵作为药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各类作物,尤其在结构不良的砂土、盐碱土,有机质缺乏土地上施用,效果更为显著;基肥时,脂肪酸铵中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亩用量40~50千克。追肥时,旱地追肥后,浇水;水田施肥后,不要排水,以免水溶性脂肪酸铵流失,水稻在开花至灌浆期间还可作根外追肥,每亩每次用100千克0.005%~0.01%,溶液喷施2~3次,冲施肥时,每亩用脂肪酸铵15~20千克。浸种、浸根时,浸种用0.01%脂肪酸铵溶液,温度最好在20℃左右,种皮薄的种子(如麦、稻、玉米)浸泡8~10小时,种皮厚的(如棉花、蚕豆等)浸泡30~40小时,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发根力。水稻、烟草、蔬菜等移栽作物,在移栽时可用0.001%脂肪酸铵,浸泡根3~4小时,油菜、甘薯用0.005%溶液浸泡8~10小时。由于脂肪酸铵不能完全代替农家肥和化肥,使用时必须与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特别是与速效磷肥配合,有助于磷酸进一步活化,提高磷肥利用率。
脂肪酸钠、脂肪酸钾对各种土壤均可施用,主要起生长刺激作用,施用在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上效果更好。必须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一般浸种适宜浓度0.005%~0.05%,浸种时间因种皮厚薄、吸胀能力和地区气温差异而有所不同。蔬菜、小麦等种子浸泡5~10小时,水稻、棉花等硬壳种子需浸24小时以上。
水稻等移栽作物移栽前可用脂肪酸钠、脂肪酸钾溶液浸泡数小时,或插秧时蘸秧根。果树插条也可在移植前用脂肪酸钠、脂肪酸钾溶液浸泡。浸根、蘸根、浸插条浓度为0.01%~0.05%。处理后表现为发根快,次生根增多,缓秧期缩短,成活率提高。在作物扬花后期至灌浆初期,根外喷洒2~3次,每次喷施数量为每亩50千克液肥,浓度0.01%~0.05%,可促进养分从茎叶向穗部转移,使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空瘪率降低,喷洒时间以14~18小时效果较好。用浓度为0.05%~0.1%的液肥与农家肥拌在一起施用,或者开沟、挖坑作基肥浇施,亩用量250~400千克。水田可结合整地、溜水一起施入。幼苗期和抽穗前,每亩0.01%~0.1%浓度的液肥250千克左右,浇灌在作物根系附近(勿接触根系),水稻田可随水灌施或水面泼浇,能起到提苗、壮穗、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脂肪酸铵(钠、钾)作为叶面肥时,将PH值用酸(无机酸、有机酸)调节至7左右,因脂肪酸铵(钾、钠)呈软体液态,在保质期内一般偏碱性,PH至9~13,因其在存放期间,脂肪酸与碱缓慢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与乙醇交换酯,随着存放时间增长,碱含量逐步降低,只有在使用时调节PH值为7左右合适。
利用脂肪酸铵(钾、钠)与聚乙烯醇协同治理沙化土壤。将脂肪酸铵(钾、钠)施用于结构不良的砂土,退化的草地,有机质缺乏的土地上,效果显著,因其是水溶性肥料,可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与作物需求,将各种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水溶性复合肥料。具体用于沙化土壤将脂肪酸铵(钾、钠)及羧酸盐类衍生物,按其质量加水10倍,稀释浇灌砂壤。每亩每次浇稀释水溶液1000千克。将聚乙烯醇用冷水润湿,然后用温度85℃以上热水溶解,按其质量20倍清水稀释,喷施于砂土表层,每亩每次喷施70千克稀释液,使砂土表层形成一层胶粘膜,使沙粒之间团聚,稳定土壤结构,保护水分不快速蒸发。聚乙烯醇是唯一可被细菌作为碳源和能源利用的乙烯基聚合物,在细菌和酶的作用下,46天降解75%,属于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粘合剂。用这种方法可逐渐恢复退化牧场和沙化土壤,环境友好型产品。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4)中向反应釜中缓慢加入浓度为10%的硫酸,得到脂肪酸,添加的硫酸与脂肪酸钠的质量比为11:100。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制取脂肪酸钾时,可在上述步骤(1)中处理后的废弃油脂直接加入热水,热水与废弃油脂质量比为1:1,再加入KOH搅拌,KOH与废弃油脂质量比为1:5,再加入6个C原子以下的醇搅拌装塑料桶,醇与废弃油脂质量比为1:5,最后加盖封存,30天后,待桶内液体反应完成胶状液体为脂肪酸钾。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处理废弃油脂:将废弃油脂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加70℃~80℃的水使油脂能够完全融化,加入盐搅拌清洗,水与盐质量比为100:5~100:10,水与废弃油脂的质量比为1:1,待冷却后,从反应釜底放出废水杂质;补水,油脂与水的质量比1:1;
(2)皂化:向反应釜中逐次添加NaOH溶液,将油脂和NaOH溶液共热,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钠, 皂化时间为2H~5H, 皂化温度稳定在70℃~100℃;
(3)加入干盐或饱和盐水,使脂肪酸盐析出与水、甘油和杂质分离,静置冷却后,从反应釜底放出甘油和杂质,剩下脂肪酸钠;
(4)中和:在只剩下脂肪酸钠的反应釜中缓慢加入浓度为10%的酸;
(5)利用脂肪酸制取三种羧酸盐:a、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14%的NaOH,通过皂化反应制取脂肪酸钠, 皂化时间为2H~5H, 皂化温度稳定在70℃~100℃;
b、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20%的KOH,通过皂化反应制取脂肪酸钾, 皂化时间为2H~5H, 皂化温度稳定在70℃~100℃;
c、在脂肪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10%的NH3·H2O,制取脂肪酸铵;
(6)调节上述羧酸盐的PH值在12~14,加入质量分数为10%~30%乙醇,封存备用;
(7)通过水稀释上述羧酸盐来调节羧酸盐的PH值进行杀虫灭菌;
(8)通过上述羧酸盐与聚乙烯醇结合治理沙化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NaOH溶液总用量的质量分数为10%~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无机酸为盐酸,盐酸与脂肪酸钠质量比为8:100~1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无机酸为硫酸,硫酸与脂肪酸钠质量比为11:100~13: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废弃油脂经过处理后,加入热水,热水与废弃油脂质量比为1:1,再加入KOH搅拌,KOH与废弃油脂质量比为1:5,再加入6个C原子以下的醇搅拌装桶,醇与废弃油脂质量比为1:5,最后进行封存,待桶内液体反应完成胶状液体为脂肪酸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6个C原子以下的醇为甲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6个C原子以下的醇为乙醇。
CN201810034226.1A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 Pending CN1081478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4226.1A CN108147896A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4226.1A CN108147896A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7896A true CN108147896A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61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4226.1A Pending CN108147896A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47896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9766A (ja) * 1993-09-03 1995-03-14 Mitsuhiro Hashio 肥料の製造方法
CN106977301A (zh) * 2017-04-28 2017-07-25 上海诺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施果树渗灌专用生物液肥、生产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9766A (ja) * 1993-09-03 1995-03-14 Mitsuhiro Hashio 肥料の製造方法
CN106977301A (zh) * 2017-04-28 2017-07-25 上海诺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施果树渗灌专用生物液肥、生产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海有机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有机蔬菜种植技术手册》", 30 April 2015,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任向辉 等: ""应用生物肥皂防治5种花卉蚜虫的毒力测定"", 《广东农业科学》 *
谷亨杰: "《有机化学实验》", 30 April 199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8685B (zh) 一种富硒花生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5393773A (zh) 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
CN102960168A (zh) 一种杂交水稻的栽培方法
CN106069171A (zh) 旱藕的种植方法
CN103039263A (zh) 一种大棚草莓半促成的栽培方法
CN104956895B (zh) 一种油用牡丹品种丹凤的栽培方法
CN103053308A (zh) 一种小麦高留茬收割秸秆还田复种小油菜生产方法
CN103960102A (zh) 一种中秋酥脆枣丰产栽培的方法
CN103891498A (zh) 一种有机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05340549A (zh) 一种金乡大蒜高产栽培方法
CN106718483A (zh) 一种苹果树种植方法
CN108713467A (zh) 一种有机水稻种植方法
CN107873445A (zh) 一种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7750870A (zh) 提高小麦品质的种植方法
CN117099616A (zh) 一种提高盐碱地羊草成活及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5284535B (zh) 一种三尖杉的扦插种植方法
CN109964761A (zh) 一种盐碱地藜麦生态高效种植栽培方法
CN103771962A (zh) 一种简易钾肥的制备方法
CN104823620A (zh) 一种绿茶的种植方法
CN108323391A (zh) 一种量子大米及其种植方法
CN103960241A (zh)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农药组合物及方法
CN107117995A (zh) 提高旱藕淀粉含量的种植方法
CN103210823A (zh) 一种茄子专用全价营养液有机基质一体化栽培模式
CN102144481A (zh) 一种辣椒砷含量控制栽培方法
CN108147896A (zh) 一种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造无公害药肥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