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033635A - 一种监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3635A
CN106033635A CN201510121062.2A CN201510121062A CN106033635A CN 106033635 A CN106033635 A CN 106033635A CN 201510121062 A CN201510121062 A CN 201510121062A CN 106033635 A CN106033635 A CN 106033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ning area
area
keyword
signaling message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10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征
翟德怀
李洋
路垚
赵韧
朱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G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G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G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G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210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36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33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36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监控方法及系统;所述监控方法包括:设置预警区域和告警区域;所述预警区域包含所述告警区域,且所述预警区域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告警区域的区域范围;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实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更新信息;基于所述位置更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时,生成第一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告警信息,并生成控制指令,输出所述控制指令至图像采集单元,以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获取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监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盗技术通常为触发式防盗技术、视频监控式防盗技术或者两者的结合。触发式防盗主要部署触发传感装置在门、窗等敏感区域,当有人进入监控区域(即打开门、窗等),即可触发告警。视频监控式防盗即监控摄像头的方式,采用即时图像采集,本地储存的方式实现后续追踪。
但是,触发式防盗技术具备一定的告警功能,但不具备后续追溯能力,且告警范围较小,仅当破坏行为发生时,才产生告警,不利于前期预警。
视频监控防盗技术具备一定的后续追溯能力,但监控区域受限于摄像头的部署,对于即时告警以及前期预警能力;并且需进行长时段的视频摄录,对存储空间有较高要求,对于破坏行为的监控需要人工协同完成。
若采用上述触发式防盗技术与视频监控防盗技术相结合方式实施防盗监控,也存在如下不足:
告警范畴较小、即时性较低、仍需人工参与监控,对存储空间有较高要求等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方法及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前期预警及后续追溯,且告警范围大,即时性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预警区域和告警区域;所述预警区域包含所述告警区域,且所述预警区域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告警区域的区域范围;
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实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更新信息;
基于所述位置更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时,生成第一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告警信息,并生成控制指令,输出所述控制指令至图像采集单元,以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获取图像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包括: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不在第一预设标识集合中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表征允许进入所述告警区域的设备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第二预设标识集合中时,生成第二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告警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位置更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包括:
实时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包括位置更新信息;
分析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的位置更新信息在所述告警区域中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
上述方案中,所述实时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包括:基于信令采集设备实时采集通过A接口传输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关联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单元、监测单元和指令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预警区域和告警区域;所述预警区域包含所述告警区域,且所述预警区域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告警区域的区域范围;
所述监测单元,用于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预警区域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实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更新信息;还用于基于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判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否进入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告警区域;
所述指令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监测单元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告警区域时,生成第一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告警信息,并生成控制指令,输出所述控制指令至图像采集单元,以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获取图像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监测单元,用于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不在第一预设标识集合中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表征允许进入所述告警区域的设备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指令控制单元,还用于所述监测单元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之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第二预设标识集合中时,生成第二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告警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监测单元,用于实时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包括位置更新信息;分析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的位置更新信息在所述告警区域中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
上述方案中,所述监测单元,用于基于信令采集设备实时采集通过A接口传输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所述监测单元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之后,将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关联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方法及系统,通过设置预警区域和告警区域;所述预警区域包含所述告警区域,且所述预警区域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告警区域的区域范围;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实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更新信息;基于所述位置更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时,生成第一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告警信息,并生成控制指令,输出所述控制指令至图像采集单元,以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获取图像数据。如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第一设备进入预警区域后,即可通过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更新信息进行前期预警,当所述第一设备进入告警区域后发出第一告警信息,高效即时,避免了事件发生时才产生告警,有效的避免了财物的损坏甚至人身的伤害;第二,当第一设备进入预警区域后设定为可疑设备,仅针对可疑设备进行位置监控,相对于传统的大范围的图像采集,本实施例提供的监控效率更高;第三,本实施例通过4G发送控制指令并获得图像数据,实现了图像数据的高效传输,传输速度更快,图像更清晰;第四,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部署简单,无需复杂的线路布局,大大节省了成本,并且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不易被他人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设置预警区域和告警区域;所述预警区域包含所述告警区域,且所述预警区域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告警区域的区域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方法应用于监控系统中,则本步骤中,所述设置预警区域和告警区域,包括:监控系统设置预警区域和告警区域。其中,所述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实现。
本步骤中,所述预警区域和所述告警区域由所述监控系统预先设定。所述预警区域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告警区域的区域范围,所述预警区域包含所述告警区域。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预先设置LAC1的区域为告警区域,LAC2的区域为预警区域,LAC3的区域为正常覆盖区域;所述LAC2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LAC1的区域范围,LAC2包含LAC1;所述LAC3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LAC2的区域范围,LAC3包含LAC2。其中,所述LAC1、LAC2和LAC3的区域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设定,所述LAC1可以是一个城市的区域范围,当然也可以是一栋楼的区域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告警区域(即图2所示的LAC1)采用吸顶式微蜂窝基站,覆盖范围是室内;所述预警区域(即图2所示的LAC2)采用拉杆式定向站或者全向站,覆盖范围可以调控,主要覆盖通往告警区域(LAC1)的必经之路。
步骤102: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实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更新信息。
这里,所述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包括: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不在第一预设标识集合中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表征允许进入所述告警区域的设备标识集合。
其中,所述监控系统中可预先设置有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可以理解为白名单,当获取到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即白名单)中时,所述监控系统不执行任何操作,即不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位置更新信息的获取,不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监测;当获取到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即白名单)中时,所述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更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的号码、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临时识别码(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中的其中之一。
具体的,所述监控系统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不在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即白名单)中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添加至疑似名单中,则此时所述第一设备属于可疑设备;当所述第一设备没有进入告警区域,即监测到所述第一设备一直停留在图2所示的LAC2或进入LAC3而没有进入LAC1时,则所述监控系统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保留在所述疑似名单中预设时间(如六个月),当所述预设时间到时,即六个月以后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从所述疑似名单中删除。当所述第一设备进入告警区域后,即所述第一设备进入图2所示的LAC1时,执行步骤103。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第二预设标识集合中时,生成第二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告警信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系统中还预先设置有第二预设标识集合,可以理解为黑名单;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所述第二预设标识集合(即黑名单)中时,直接生成第二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告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标识集合(即黑名单)中的标识具体可以是公安部门指定的归属于犯罪嫌疑人的设备标识,如犯罪嫌疑人持有的手机的号码;当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所述第二预设标识集合(即黑名单)时,直接生成第二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告警信息。其中,所述特定设备可以是所述监控系统的维护人员持有的设备,如所述维护人员持有的手机,即将所述第二告警信息发送至所述维护人员持有的手机上(具体可采用短信、邮件或语音通话等方式发送至所述维护人员持有的手机上),由所述维护人员根据所述第二告警信息采取下一步动作(通报给公安部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定设备也可以是归属于特定部门的通信设备,如公安部门的110终端设备;即将所述第二告警信息直接发送至公安部门的110终端设备中。其中,所述第二告警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
步骤103:基于所述位置更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时,生成第一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告警信息,并生成控制指令,输出所述控制指令至图像采集单元,以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获取图像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告警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在实际应用中可由摄像头实现。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图像采集范围针对所述告警区域中的所有门、窗、通道等区域,以便于当有可疑设备进入时,对所述可疑设备的所有者进行图像数据的采集。
这里,所述基于所述位置更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包括:实时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包括位置更新信息;分析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的位置更新信息在所述告警区域中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
其中,所述实时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包括:基于信令采集设备实时采集通过A接口传输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
具体的,所述监控系统采集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通过A接口采集,这是因为,相对于空中接口无法采集到信令消息,A接口能够采集到信令消息。由于A接口数量众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信令采集设备聚合信令消息,所述信令采集设备具体可以为信令采集卡(TAP)设备;如图2所示,所述TAP设备设置在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和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之间,所述TAP设备相当于一个三通设备,仅针对A接口的信令消息进行采集,不对数据进行任何处理。其中,所述TAP设备采集到信令消息后,分发给多个采集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所述采集服务器获得的信令消息为原始消息,具体为0和1组成的二进制码流。所述采集服务器对所述二进制码流按照相关通信协议进行解码处理,获得能够识别的信令消息,所述相关通信协议具体可以是A接口的基站系统应用部分(BSSAP,Base StationSystem Application)协议。其中,所述能够识别的信令消息可以理解为人能够看懂的信令消息,所述能够识别的信令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关键字,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包括位置更新信息(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具体可以通过LAC字段表示,即表征当前所处的LAC1或LAC2等区域);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还可以包括:号码、TMSI、IMSI、小区名、业务类型、呼叫时间点、呼叫结果、呼叫时长等关键字中的至少之一。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系统(具体为图2中所示的采集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中的表征位置更新信息的关键字(即LAC字段)判定是否进入所述告警区域(即LAC1)中,当所述表征位置更新信息的关键字(即LAC字段)为LAC1时,可确定进入所述告警区域(LAC1)。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关联存储。
这里,所述能够识别的信息可以理解为人能够看懂的信令消息,但是所述信令消息中包括不需要的字段,并且采集服务器获得的信令消息众多,可以达到每秒千万量级的信令消息;这样无法查询和过滤。因此,在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之后,所述监测系统(具体为图2所示的采集服务器)把属于同一个通信事件的信令消息中的关键字组合在一起,并和某个用户进行关联,作为呼叫详细记录(CDR,Calling Detail Records)字段存储在图2所示的数据库服务器中。所述CDR字段例如:用户号码、呼叫时间点、LAC、小区名(CI)、业务类型、IMSI、TMSI、呼叫结果、呼叫时长等。本实施例中,大多数的通信事件中不携带有用户号码,只有TMSI或IMSI,因此,本实施例的监控方法还包括:依据所述信令消息中的TMSI或IMSI关键字确定所述TMSI或IMSI关键字对应的用户号码(MSISDN),将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CDR字段进行关联,以便于基于用户号码进行查询,避免查询遗漏。其中,所述依据所述信令消息中的TMSI或IMSI关键字确定所述TMSI或IMSI关键字对应的用户号码需要长期的追踪结果进行确定。这样,当有可疑设备进入告警区域后,所述监控系统获取所述可疑设备的用户号码,基于所述用户号码查询存储的CDR字段,获得所述用户号码相关联的所有通信事件,进而可以获得所述可疑设备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位置、移动方向和规律,甚至所述用户号码的通信业务类型、时间点、时长等等,从而能够协助公安部门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本步骤中,所述特定设备可以是所述监控系统的维护人员持有的设备,如所述维护人员持有的手机,即将所述第二告警信息发送至所述维护人员持有的手机上(具体可采用短信、邮件或语音通话等方式发送至所述维护人员持有的手机上),由所述维护人员根据所述第二告警信息采取下一步动作(通报给公安部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定设备也可以是归属于特定部门的通信设备,如公安部门的110终端设备;即将所述第二告警信息直接发送至公安部门的110终端设备中。其中,所述第一告警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
本步骤中,所述输出所述控制指令至图像采集单元包括:通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输出控制指令;所述4G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时分长期演进(TD-LTE)技术。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采集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LAC1)时,生成控制指令,基于内网交换机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视频采集系统,由所述视频采集系统通过4G向设置在告警区域(LAC1)中的图像采集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开启并进行图像采集,获得图像数据。具体的,所述采集服务器可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图像采集单元标识,并在所述控制指令中携带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标识,指示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标识对应的图像采集单元开启并进行图像采集,即仅仅触发所述第一设备所在位置范围内的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图像采集工作,避免当LAC1区域范围过大时,开启LAC1中的所有图像采集单元进行不必要的图像采集,从而获得过多不必要的图像数据,为后续的追溯提供便利。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单元31、监测单元32和指令控制单元33;其中,
所述设置单元31,用于设置预警区域和告警区域;所述预警区域包含所述告警区域,且所述预警区域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告警区域的区域范围;
所述监测单元32,用于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设置单元31设置的预警区域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实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更新信息;还用于基于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判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否进入所述设置单元31设置的告警区域;
所述指令控制单元33,用于基于所述监测单元32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设置单元31设置的告警区域时,生成第一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告警信息,并生成控制指令,输出所述控制指令至图像采集单元,以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获取图像数据。
这里,所述预警区域和所述告警区域由所述设置单元31预先设定。所述预警区域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告警区域的区域范围,所述预警区域包含所述告警区域。如图2所示,预先设置LAC1的区域为告警区域,LAC2的区域为预警区域,LAC3的区域为正常覆盖区域;所述LAC2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LAC1的区域范围,LAC2包含LAC1;所述LAC3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LAC2的区域范围,LAC3包含LAC2。其中,所述LAC1、LAC2和LAC3的区域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设定,所述LAC1可以是一个城市的区域范围,当然也可以是一栋楼的区域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告警区域(即图2所示的LAC1)采用吸顶式微蜂窝基站,覆盖范围是室内。所述预警区域(即图2所示的LAC2)采用拉杆式定向站或者全向站,覆盖范围可以调控,主要覆盖通往告警区域(LAC1)的必经之路。所述告警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在实际应用中可由摄像头实现。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图像采集范围针对所述告警区域中的所有门、窗、通道等区域,以便于当有可疑设备进入时,对所述可疑设备的所有者进行图像数据的采集。具体的,所述指令控制单元33通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输出控制指令;所述4G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时分长期演进(TD-LTE)技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监测单元32,用于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不在第一预设标识集合中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表征允许进入所述告警区域的设备标识集合。
具体的,所述监测单元32中可预先设置有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可以理解为白名单,当获取到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即白名单)中时,所述监测单元32不执行任何操作,即不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位置更新信息的获取,不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监测;当获取到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即白名单)中时,所述监测单元32实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更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的号码、IMSI、TMSI中的其中之一。
所述监测单元32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不在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即白名单)中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添加至疑似名单中,则此时所述第一设备属于可疑设备;当所述第一设备没有进入告警区域,即监测到所述第一设备一直停留在图2所示的LAC2或进入LAC3而没有进入LAC1时,则所述监控系统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保留在所述疑似名单中预设时间(如六个月),当所述预设时间到时,即六个月以后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从所述疑似名单中删除。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指令控制单元33,还用于所述监测单元32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之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第二预设标识集合中时,生成第二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告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单元32中还预先设置有第二预设标识集合,可以理解为黑名单;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所述第二预设标识集合(即黑名单)中时,直接生成第二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告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标识集合(即黑名单)中的标识具体可以是公安部门指定的归属于犯罪嫌疑人的设备标识,如犯罪嫌疑人持有的手机的号码;当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所述第二预设标识集合(即黑名单)时,直接生成第二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告警信息。其中,所述特定设备可以是所述监控系统的维护人员持有的设备,如所述维护人员持有的手机,即将所述第二告警信息发送至所述维护人员持有的手机上(具体可采用短信、邮件或语音通话等方式发送至所述维护人员持有的手机上),由所述维护人员根据所述第二告警信息采取下一步动作(通报给公安部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定设备也可以是归属于特定部门的通信设备,如公安部门的110终端设备;即将所述第二告警信息直接发送至公安部门的110终端设备中。其中,所述第二告警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
具体的,所述监测单元32,用于实时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包括位置更新信息;分析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的位置更新信息在所述告警区域中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
其中,所述监测单元32,用于基于信令采集设备34实时采集通过A接口传输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
这里,所述监测单元32采集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通过A接口采集,由于A接口数量众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信令采集设备34聚合信令消息,所述信令采集设备34具体可以为信令采集卡(TAP)设备;如图2所示,所述TAP设备设置在BSC和MSC之间,所述TAP设备相当于一个三通设备,仅针对A接口的信令消息进行采集,不对数据进行任何处理。其中,所述TAP设备采集到信令消息后,分发给多个采集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所述采集服务器获得的信令消息为原始消息,具体为0和1组成的二进制码流。所述采集服务器对所述二进制码流按照相关通信协议进行解码处理,获得能够识别的信令消息,所述相关通信协议具体可以是A接口的BSSAP协议。其中,所述能够识别的信令消息可以理解为人能够看懂的信令消息,所述能够识别的信令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关键字,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包括位置更新信息(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具体可以通过LAC字段表示,即表征当前所处的LAC1或LAC2等区域);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还可以包括:号码、TMSI、IMSI、小区名、业务类型、呼叫时间点、呼叫结果、呼叫时长等关键字中的至少之一。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系统(具体为图2中所示的采集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中的表征位置更新信息的关键字(即LAC字段)判定是否进入所述告警区域(即LAC1)中,当所述表征位置更新信息的关键字(即LAC字段)为LAC1时,可确定进入所述告警区域(LAC1)。
所述系统还包括存储单元35,用于所述监测单元32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之后,将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关联存储。
这里,所述监测单元32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能够识别的信息,所述能够识别的信息可以理解为人能够看懂的信令消息,但是所述信令消息中包括不需要的字段,并且获得的信令消息众多,可以达到每秒千万量级的信令消息;这样无法查询和过滤。因此,在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之后,所述监测单元32把属于同一个通信事件的信令消息中的关键字组合在一起,并和某个用户进行关联,作为CDR字段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35中。所述CDR字段例如:用户号码、呼叫时间点、LAC、小区名(CI)、业务类型、IMSI、TMSI、呼叫结果、呼叫时长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系统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监控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系统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系统中的设置单元31、监测单元32和指令控制单元33,在实际应用中均可由所述监控系统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所述监控系统中的存储单元35,在实际应用中,可由所述监控系统中的存储器实现。
本实施例所述的监控系统可通过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实现;具体可如图2所示,所述监控系统中的设置单元31、监测单元32和指令控制单元33在实际应用中,可由图2所示的采集服务器实现;所述TAP设备可设置于采集服务器外部,用于通过A接口对信令消息的采集;所述视频采集系统和所述内网交换机可设置于所述采集服务器内部或独立设置,用于传输控制指令,具体为:采集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LAC1)时,生成控制指令,基于内网交换机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视频采集系统,由所述视频采集系统通过4G向设置在告警区域(LAC1)中的图像采集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开启并进行图像采集,获得图像数据;所述存储单元35可以理解为图2所示的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对CDR字段以及图像数据的存储。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预警区域和告警区域;所述预警区域包含所述告警区域,且所述预警区域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告警区域的区域范围;
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实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更新信息;
基于所述位置更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时,生成第一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告警信息,并生成控制指令,输出所述控制指令至图像采集单元,以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获取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包括: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不在第一预设标识集合中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表征允许进入所述告警区域的设备标识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第二预设标识集合中时,生成第二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告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位置更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包括:
实时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包括位置更新信息;
分析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的位置更新信息在所述告警区域中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包括:基于信令采集设备实时采集通过A接口传输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关联存储。
7.一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单元、监测单元和指令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预警区域和告警区域;所述预警区域包含所述告警区域,且所述预警区域的区域范围大于所述告警区域的区域范围;
所述监测单元,用于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预警区域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实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更新信息;还用于基于所述位置更新信息判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否进入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告警区域;
所述指令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监测单元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告警区域时,生成第一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告警信息,并生成控制指令,输出所述控制指令至图像采集单元,以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获取图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用于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不在第一预设标识集合中时,监测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集合表征允许进入所述告警区域的设备标识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控制单元,还用于所述监测单元检测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预警区域之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在第二预设标识集合中时,生成第二告警信息,向特定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告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用于实时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包括位置更新信息;分析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中的位置更新信息在所述告警区域中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告警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用于基于信令采集设备实时采集通过A接口传输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信令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所述监测单元解析所述信令消息,获得所述信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关键字之后,将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字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关联存储。
CN201510121062.2A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监控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60336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1062.2A CN106033635A (zh)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监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1062.2A CN106033635A (zh)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监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3635A true CN106033635A (zh) 2016-10-19

Family

ID=57149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1062.2A Pending CN106033635A (zh)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监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3363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5650A (zh) * 2017-09-30 2018-0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安防区域监控方法和安防区域监控系统
CN108495268A (zh) * 2018-03-19 2018-09-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敏感区域的安防方法及平台
CN108540758A (zh) * 2017-03-01 2018-09-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8718440A (zh) * 2018-03-19 2018-10-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敏感区域的安防方法及平台
CN109769103A (zh) * 2017-11-09 2019-05-17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影像监视系统以及影像监视装置
CN110708501A (zh) * 2018-07-10 2020-0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监控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796044A (zh) * 2019-10-16 2020-02-14 杭州云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区域安保监控方法和设备
CN113611065A (zh) * 2021-08-24 2021-11-05 上海欣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入侵监控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3150A (ja) * 2004-03-31 2005-10-20 Secom Co Ltd 非常通報システム
US20050270158A1 (en) * 2004-05-28 2005-12-08 Corbett Bradford G Jr RFID system for locating people, objects and things
WO2006010774A1 (en) * 2004-07-30 2006-02-02 Path Intelligence Limited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1246610A (zh) * 2008-02-22 2008-08-20 高喆 身份识别和物品防盗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1540888A (zh) * 2008-03-20 2009-09-23 上海锐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识别定位的精确视频跟踪监控模式
CN202142155U (zh) * 2011-08-02 2012-02-08 刘良辰 空中电子围栏
CN102448076A (zh) * 2010-10-09 2012-05-09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令的终端位置监控方法
US20120231765A1 (en) * 2011-03-10 2012-09-1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emtocell monitoring system and monitoring method employing the same
CN102707689A (zh) * 2012-06-04 2012-10-0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工厂安保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2979101U (zh) * 2012-12-28 2013-06-05 魏巍 管制区域内移动手机位置信息实时告警的装置
CN203376849U (zh) * 2013-04-28 2014-01-01 董亚平 一种家用无线安防装置
CN104219630A (zh) * 2014-09-23 2014-12-17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手机基站模拟器及视频监控的联合搜索定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3150A (ja) * 2004-03-31 2005-10-20 Secom Co Ltd 非常通報システム
US20050270158A1 (en) * 2004-05-28 2005-12-08 Corbett Bradford G Jr RFID system for locating people, objects and things
WO2006010774A1 (en) * 2004-07-30 2006-02-02 Path Intelligence Limited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1246610A (zh) * 2008-02-22 2008-08-20 高喆 身份识别和物品防盗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1540888A (zh) * 2008-03-20 2009-09-23 上海锐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识别定位的精确视频跟踪监控模式
CN102448076A (zh) * 2010-10-09 2012-05-09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令的终端位置监控方法
US20120231765A1 (en) * 2011-03-10 2012-09-1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emtocell monitoring system and monitoring method employing the same
CN102685734A (zh) * 2011-03-10 2012-09-19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毫微微型存取点及利用其保护用户安全的方法
CN202142155U (zh) * 2011-08-02 2012-02-08 刘良辰 空中电子围栏
CN102707689A (zh) * 2012-06-04 2012-10-0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工厂安保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2979101U (zh) * 2012-12-28 2013-06-05 魏巍 管制区域内移动手机位置信息实时告警的装置
CN203376849U (zh) * 2013-04-28 2014-01-01 董亚平 一种家用无线安防装置
CN104219630A (zh) * 2014-09-23 2014-12-17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手机基站模拟器及视频监控的联合搜索定位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0758A (zh) * 2017-03-01 2018-09-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7645650A (zh) * 2017-09-30 2018-0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安防区域监控方法和安防区域监控系统
CN107645650B (zh) * 2017-09-30 2020-06-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安防区域监控方法和安防区域监控系统
CN109769103A (zh) * 2017-11-09 2019-05-17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影像监视系统以及影像监视装置
CN108495268A (zh) * 2018-03-19 2018-09-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敏感区域的安防方法及平台
CN108718440A (zh) * 2018-03-19 2018-10-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敏感区域的安防方法及平台
CN108495268B (zh) * 2018-03-19 2020-08-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敏感区域的安防方法及平台
CN110708501A (zh) * 2018-07-10 2020-0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监控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796044A (zh) * 2019-10-16 2020-02-14 杭州云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区域安保监控方法和设备
CN113611065A (zh) * 2021-08-24 2021-11-05 上海欣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入侵监控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33635A (zh) 一种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0555964B (zh) 一种多数据融合的重点区域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5357480B (zh) 公共场所无线上网安全管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US8368754B2 (en) Video pattern recognition for automating emergency service incident awareness and response
CN104484985B (zh) 一种安全报警方法、终端、公安系统及安全报警平台
KR101752334B1 (ko) 정보를 푸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070293240A1 (en) Wireless user based notification system
US9685067B2 (en) Machine-to-machine (M2M)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US20150181171A1 (en) Interactive and targeted monitoring service
US980104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inuously forwarding monitored information of machine-to-machine devices by a subscriber's registered terminals to a designated user terminal
CN102265577A (zh) 用于应急服务的预测通知系统
WO2014190851A1 (zh) 一种视频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32087A (zh) 一种告警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4637121A (zh) 基于二维码应用的基站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657867A (zh) 基于视频监控系统的移动终端报警方法及其装置
CN106302373A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终端
US12254698B2 (en) Security event processing
CN105282700A (zh) 追踪方法、追踪服务器及追踪系统
CN108345829A (zh) 远程监控街面巡逻现场的装置
CN109377739A (zh) 一种交通事故报警求助中获取定位信息的方法
CN203288029U (zh) 报警联动系统
CN103714670A (zh) 智能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5206002B (zh) 一种报警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67969A (zh) 铁路道口用作业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和方法
CN106162688B (zh) 一种伪基站定位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