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9144A - 资源调度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资源调度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29144A CN104429144A CN201380035188.7A CN201380035188A CN104429144A CN 104429144 A CN104429144 A CN 104429144A CN 201380035188 A CN201380035188 A CN 201380035188A CN 104429144 A CN104429144 A CN 1044291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user
- multithread
- community
- downlink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所属的基站获取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根据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各基站不能进行公平性的资源调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第5版本(Release 5)中引入了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Access,HSDPA)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高速下行数据发送通道。但是,用户只能同时与一个小区建立HSDPA通道,如图1A所示,而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由于无线环境较差,即使用户使用HSDPA通道接收下行数据,该用户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仍然远低于小区中心的用户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针对上述问题,3GPP在第11版本(Release 11)中引入了HSDPA多流技术,小区边缘用户可以同时与覆盖该用户的多个小区建立HSDPA通道,由覆盖该用户的多个小区同时为该用户的下行数据传输调度资源,增加了下行数据发送通道,提升了边缘用户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用户与多个小区同时建立HSDPA通道时,每个与用户建立HSDPA通道的小区称为该用户当前的多流小区,用户对应的多个多流小区组成多流小区组多流小区组中的各多流小区可能属于同一个基站,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基站。
如图2A所示,当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属于同一基站时,可以由该基站为用户的下行数据传输统一调度各多流小区的资源,每个多流小区公平分担该用户对应的负载,使小区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另外,每个小区到达用户的无线质量是波动的,在多流小区组的各多流小区中,可能一个多流小区的无线质量较差,而另一多流小区的无线质量较好,那么基站就可以优选无线质量较好的多流小区进行资源调度。
如图2B所示,当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属于不同的基站时,由各基站分别对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进行资源调度。基站周期性的确定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并针对自身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分别根据用户在该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的下行数据传输调度该小区的资源。其中,基站根据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能够获得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已经获得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对应的调度优先级权重,来确定用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由网络侧在各多流小区中选定一个小区为主小区,其他的多流小区则为协小区,对于协小区来说,用户的调度优先级权重往往会设置的比较低,以保证传统用户的数据传输,也就是说用户在协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就会相对较低,因此,用户的数据发送只能在主小区中得以保证,只有在协小区存在多余资源时才会为用户的下行数据传输调度资源。
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由于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基站之间没有信息交互,并不知道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传输情况,因此各基站不能进行公平性的资源调度,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主小区拥塞,而协小区非常空闲,用户在协小区中获得了满意的服务,但是由于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之间没有信息交互,主小区仍然会给用户调度下行数据传输资源,因此协小区不能分担主小区的负载,耗费了主小区较多的资源,主小区并不能获得多流HSDPA技术所带来的增益。
(2)每个小区到达用户的无线质量是波动的,在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可能其中一个多流小区的无线质量较差,而另一多流小区的无线质量较好,由于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之间没有信息交互,因此就不能优选调度无线质量较好的多流小区的资源,使得资源利用率较低,系统的频谱效率较差。
综上所述,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基站之间进行公平性的资源调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各基站不能进行公平性的资源调度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所属的基站获取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根据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获取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其他基站通过物理连接发送的、该用户在所述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基站按照针对所述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所述其他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与所述其他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所述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获取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基站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所述RNC。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为:
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或
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体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具体包括:
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第三方面,一种资源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所属的基站获取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其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是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的;
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根据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获取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的、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基站按照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所述RNC。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一发送频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具体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Z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获取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的、根据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以及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基站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所述RNC。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基站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具体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priorityi=Ri*Zi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Z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执行下述操作: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并将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NC将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具体包括:
所述RNC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具体包括:
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将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具体包括:
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
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具体包括:
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
将确定出的所述比值,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吞吐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吞吐率获取单元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资源调度单元,用于根据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物理连接,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其他基站;
所述吞吐率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其他基站发送的、该用户在所述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针对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所述其他基站。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与其他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所述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其他基站;或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发送给其他基站。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所述吞吐率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RNC发送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RNC。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或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发送给RNC。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包括:
吞吐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优先级因子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其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是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的;
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优先级因子获取单元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资源调度单元,用于根据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所述优先级因子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RNC发送的、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RNC。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一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一发送频率。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Z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
所述优先级因子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RNC发送的、根据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以及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七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priorityi=Ri*Zi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Z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包括:
吞吐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单元,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执行下述操作: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单元,用于将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发送频率调整单元,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结合第八方面、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将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结合第八方面、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吞吐率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
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将确定出的所述比值,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当用户与多个小区同时建立HSDPA通道,且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属于不同的基站时,用户在某个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不仅要考虑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还要考虑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那么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就能够反映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情况,从而实现了各基站之间为用户的数据传输进行公平性的资源调度;如果某个多流小区拥塞,而另一个多流小区空闲,用户在空闲的多流小区中获得了满意的服务,那么用户在拥塞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就较大,进而使得用户在拥塞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降低,拥塞的多流小区不再为该用户调度过多的下行数据传输资源,因此各多流小区能够协同分担用户带来的负载,且各多流小区均能够获得多流HSDPA技术所带来的增益;另外,如果某个多流小区的无线质量较好,而另一个多流小区的无线质量较差,用户在无线质量较好的多流小区中获得了满意的服务,那么用户在无线质量较好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就较大,进而使得用户在无线质量较差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降低,从而实现了优选调度无线质量较好的多流小区的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改善了系统的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户与一个小区建立HSDPA通道的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中,多流小区组中的各多流小区属于同一基站时的示意图;
图2B为现有技术中,多流小区组中的各多流小区属于不同基站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资源调度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各基站间通过物理连接直接进行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各基站间通过RNC间接进行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信息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资源调度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当调度优先级因子为第一种形式时,各基站和RNC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当调度优先级因子为第二种形式时,各基站和RNC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信息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和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和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RNC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和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5和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RNC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当用户与多个小区同时建立HSDPA通道,且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属于不同的基站(即多流小区跨基站)时,基站一般按照下述公式(1)确定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某个多流小区(假设为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在公式(1)中,priorityi为用户在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Ri为该用户在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ri为该用户在多流小区i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下面对公式(1)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详细说明。
用户在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R是指用户在该多流小区中其所处位置无线质量可支持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用户在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为用户在该多流小区中已经获得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r越大,说明多流小区的无线质量变好或者用户在该多流小区中已经获得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太低,为了保证资源调度的公平性,此时需要提升用户在该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而R/r越小,则情况相反,需要降低用户在该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
用户在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SPIweight是根据用户的优先级、用户在多流小区中所建立的业务的优先级等因素设置的,用来对R/r的值进行调整。
由于用户在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传输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基站需要周期性的更新用户在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更新周期可以预先设定。
由上可见,现有技术中,若多流小区跨基站,则当基站确定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某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时,只考虑了用户在该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由于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基站之间没有信息交互,因此该基站并不知道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传输情况,那么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就不能公平体现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情况,进而各基站就不能根据资源调度优先级为用户进行公平性的资源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中,若多流小区跨基站,则当基站确定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某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时,不仅要考虑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还要获取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那么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就能够反映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情况,从而实现了各基站之间为用户的数据传输进行公平性的资源调度。
在具体实施本发明方案时,如果某个多流小区拥塞,而另一个多流小区空闲,用户在空闲的多流小区中获得了满意的服务,那么用户在拥塞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就较大,进而使得用户在拥塞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降低,拥塞的多流小区不再为该用户调度过多的下行数据传输资源,因此各多流小区能够协同分担用户带来的负载,且各多流小区均能够获得多流HSDPA技术所带来的增益;另外,如果某个多流小区的无线质量较好,而另一个多流小区的无线质量较差,用户在无线质量较好的多流小区中获得了满意的服务,那么用户在无线质量较好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就较大,进而使得用户在无线质量较差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降低,从而实现了优选调度无线质量较好的多流小区的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改善了系统的频谱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案不仅能够适用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的跨基站的多流技术,也能够适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跨基站的多流技术。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属于不同的基站,其中每个基站确定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的方法一致,因此,以下各实施例均是站在任意一个基站的角度进行描述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下述两种方式确定用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分别为:
第一种确定资源调度优先级的方式,基站先获取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然后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包含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第二种确定资源调度优先级的方式,基站先获取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然后根据获取到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下面对上述两种方式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首先介绍第一种确定资源调度优先级的方式,基站先获取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然后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资源调度方法的步骤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所属的基站获取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现有技术中,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间不能进行信息交互,因此基站就不知道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情况,进而无法进行公平性的资源调度。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能够采用直接方式或间接方式获取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那么基站就能够获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情况,从而为后续确定用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提供基础。
下面对获取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的两种方式分别进行介绍。
1、直接方式
预先在各基站间增加物理接口,通过物理接口建立物理连接,例如建立光纤连接。各基站间可通过建立的物理连接直接进行信息交互。
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执行下述操作:
如图4A所示,通过物理连接,向其他基站发送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并接收其他基站通过物理连接发送的、该用户在所述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每个基站控制至少一个多流小区。若基站控制一个多流小区,则基站可以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该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其他基站。若基站控制至少两个多流小区,则基站可以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其他基站,也可以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发送给其他基站。
也就是说,在步骤31中,基站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可以为下述两种情况:
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或
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以基站控制一个多流小区为例,假设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为小区1和小区2,小区1所属的基站为基站A,小区2所属的基站为基站B,基站A通过与基站B的物理连接,将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发送给基站B,基站B通过与基站A的物理连接,将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发送给基站A。
以基站控制两个多流小区为例,假设多流小区为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小区1和小区2所属的基站为基站A,小区3所属的基站为基站B,基站B通过与基站A的物理连接,将用户在小区3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3发送给基站A,基站A通过与基站B的物理连接,将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以及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发送给基站B,或者基站A通过与基站B的物理连接,将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以及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之和(r1+r2)发送给基站B。
在上述直接方式中,各基站间通过物理连接直接交互用户的下行数据吞吐率,能够降低下行数据吞吐率的传输时延,简化确定用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的处理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直接方式中,基站间可以周期性的交互下行数据吞吐率,具体的,基站可以针对其他基站设置第一发送频率,然后按照针对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周期性的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所述其他基站。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最高可达到每2毫秒发送一次。
进一步的,基站还可以根据与其他基站之间的物理接口的拥塞程度,动态更新针对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后续基站可以按照更新后的第一发送频率,向其他基站发送下行数据吞吐率。若基站与其他基站之间的物理接口空闲,则可以提高针对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相反,若基站与其他基站之间的物理接口拥塞,则可以降低针对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
其中,物理接口的拥塞程度可以用物理接口的使用比率来表征,预先设置各使用比率范围,并为每个使用比率范围分别设置对应的发送频率,当基站需要更新针对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时,可以先获取与其他基站之间的物理接口的使用比率,然后确定该使用比率所属的使用比率范围对应的发送频率,将确定出的发送频率作为更新后的针对所述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基站可以预先设置一个最小保证发送频率,例如,设置为每100毫秒发送一次,基站针对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应不小于该最小保证发送频率,也就是说,当基站与其他基站之间的物理接口非常拥塞时,可以以该最小保证发送频率发送下行数据吞吐率。
优选的,基站可以按照预设的更新周期,周期性的更新针对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
2、间接方式
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各基站间可通过网络设备间接进行信息交互。优选的,该网络设备可以为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
如图4B所示,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向RNC发送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NC接收到各基站分别发送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后,针对各基站,分别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各基站接收RNC发送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优选的,各基站与RNC之间可以通过已有的Iub接口进行信息交互。
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每个基站控制至少一个多流小区。若基站控制一个多流小区,则基站可以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再由RNC转发给其他基站。若基站控制至少两个多流小区,则基站可以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由RNC转发给其他基站,基站也可以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发送给RNC,由RNC转发给其它基站。
以基站控制一个多流小区为例,假设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为小区1和小区2,小区1所属的基站为基站A,小区2所属的基站为基站B,基站A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发送给RNC,基站B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发送给RNC,RNC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发送给基站B,将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发送给基站A。
以基站控制两个多流小区为例,假设多流小区为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小区1和小区2所属的基站为基站A,小区3所属的基站为基站B,基站B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3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3发送给RNC,RNC通过Iub接口将r3发送给基站A,基站A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以及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发送给RNC,RNC通过Iub接口将r1以及r2发送给基站B,或者基站A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以及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之和(r1+r2)发送给RNC,RNC通过Iub接口将(r1+r2)发送给基站B。
在上述间接方式中,各基站间通过RNC间接交互用户的下行数据吞吐率,能够保证与现有网络的兼容性,降低了确定资源调度优先级的复杂度,也就是降低了进行资源调度的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间接方式中,基站可以周期性的向RNC上报下行数据吞吐率,具体的,基站可以设置第二发送频率,然后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周期性的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基站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最高可达到每2毫秒发送一次。
进一步的,基站还可以根据与RNC之间的Iub接口的拥塞程度,动态更新第二发送频率,后续基站可以按照更新后的第二发送频率,向RNC上报下行数据吞吐率。若基站与RNC之间的Iub接口空闲,则可以提高第二发送频率,相反,若基站与RNC之间的Iub接口拥塞,则可以降低第二发送频率。
其中,Iub接口的拥塞程度可以用Iub接口的使用比率来表征,预先设置各使用比率范围,并为每个使用比率范围分别设置对应的发送频率,当基站需要更新第二发送频率时,可以先获取与RNC之间的Iub接口的使用比率,然后确定该使用比率所属的使用比率范围对应的发送频率,将确定出的发送频率作为更新后的第二发送频率。基站可以预先设置一个最小保证发送频率,例如,设置为每100毫秒发送一次,基站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应不小于该最小保证发送频率,也就是说,当基站与RNC之间的Iub接口非常拥塞时,可以以该最小保证发送频率上报下行数据吞吐率。
优选的,基站可以按照预设的更新周期,周期性的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步骤32,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基站获取到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后,根据获取到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然后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以及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基站可通过下述公式(2)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Ri为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多流小区j可能为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也可以为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每个基站控制至少一个多流小区。若基站控制一个多流小区,则基站根据用户在自身控制的该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来确定用户在自身控制的该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若基站控制至少两个多流小区,则基站需要根据下述信息确定用户在自身控制的某个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用户在自身控制的该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其他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以基站控制一个多流小区为例,假设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为小区1和小区2,即上述公式(2)中的n为2,小区1所属的基站为基站A,小区2所属的基站为基站B。基站A先计算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和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r2之和,得到r1+r2,然后根据计算用户在小区1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priority1;同理,基站B先计算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和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r2之和,得到r1+r2,然后根据计算用户在小区2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priority2。
以基站控制两个多流小区为例,假设多流小区为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即上述公式(2)中的n为3,小区1和小区2所属的基站为基站A,小区3所属的基站为基站B。基站A先计算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r2和用户在小区3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r3之和,得到r1+r2+r3,然后根据计算用户在小区1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priority1,根据计算用户在小区2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priority2;同理,基站B先计算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r2和用户在小区3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r3之和,得到r1+r2+r3,然后根据计算用户在小区3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priority3。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案中,基站确定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某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时,不仅要考虑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还要获取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那么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就能够反映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情况。
步骤33,根据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基站根据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的下行数据传输调度资源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的资源调度过程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由于基站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能够反映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情况,从而实现了各基站之间为用户的数据传输进行公平性的资源调度。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案中,基站间可通过RNC间接交互用户的下行数据吞吐率,本发明实施例二描述了RNC和基站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RNC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步骤52,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优选的,各基站与RNC之间可以通过已有的Iub接口进行信息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RNC可以周期性的向各基站转发下行数据吞吐率,具体的,RNC针对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设置相应的发送频率,然后针对每个基站,分别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进一步的,RNC还可以动态更新针对各基站分别设置的发送频率,具体的,RNC针对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Iub接口的拥塞程度,动态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后续RNC可以按照更新后的发送频率向该基站转发其他基站上报的下行数据吞吐率。若RNC与基站之间的Iub接口空闲,则可以提高针对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相反,若RNC与基站之间的Iub接口拥塞,则可以降低针对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其中,Iub接口的拥塞程度可以用Iub接口的使用比率来表征,预先设置各使用比率范围,并为每个使用比率范围分别设置对应的发送频率,当RNC需要更新针对某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时,可以先获取与该基站之间的Iub接口的使用比率,然后确定该使用比率所属的使用比率范围对应的发送频率,将确定出的发送频率作为更新后的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RNC可以预先设置一个最小保证发送频率,例如,设置为每100毫秒发送一次,RNC针对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应不小于该最小保证发送频率,也就是说,当RNC与基站之间的Iub接口非常拥塞时,可以以该最小保证发送频率向基站转发其他基站上报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优选的,RNC可以按照预设的更新周期,周期性的更新针对各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实施例三:
下面介绍第二种确定资源调度优先级的方式,基站先获取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然后根据获取到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资源调度方法的步骤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所属的基站获取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其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是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出,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能够获取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那么基站就能够获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情况,从而为后续确定用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提供基础。
在步骤61中,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可以由网络设备根据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用户在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然后再将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对应的基站。优选的,该网络设备可以为RNC。
其中,各基站与RNC之间可以通过已有的Iub接口进行信息交互。
由于调度优先级因子是根据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的,因此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需要分别向RNC发送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NC根据各基站分别发送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用户在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调度优先级因子可以但不限于为下述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用户在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第二种形式,用户在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为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
下面分别介绍调度优先级因子为每种形式时,基站和RNC的信息交互情况以及RNC确定调度优先级因子的过程。
1、当调度优先级因子为上述第一种形式时,如图7A所示,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需要分别向RNC发送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NC接收到各基站分别发送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后,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然后将确定出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作为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各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可以周期性的向RNC上报下行数据吞吐率,具体的,基站可以针对RNC设置第一发送频率,然后按照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周期性的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最高可达到每2毫秒发送一次。
进一步的,基站还可以根据与RNC之间的Iub接口的拥塞程度,动态更新第一发送频率,后续基站可以按照更新后的第一发送频率,向RNC上报下行数据吞吐率。若基站与RNC之间的Iub接口空闲,则可以提高第一发送频率,相反,若基站与RNC之间的Iub接口拥塞,则可以降低第一发送频率。
其中,Iub接口的拥塞程度可以用Iub接口的使用比率来表征,预先设置各使用比率范围,并为每个使用比率范围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发送频率,当基站需要更新第一发送频率时,可以先获取与RNC之间的Iub接口的使用比率,然后确定该使用比率所属的使用比率范围对应的发送频率,将确定出的发送频率作为更新后的第一发送频率。基站可以预先设置一个最小保证发送频率,例如,设置为每100毫秒发送一次,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应不小于该最小保证发送频率,也就是说,当基站与RNC之间的Iub接口非常拥塞时,可以以该最小保证发送频率上报下行数据吞吐率。
优选的,基站可以按照预设的更新周期,周期性的更新所述发送频率。
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每个基站控制至少一个多流小区,每个基站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由RNC确定调度优先级因子,各多流小区对应相同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以基站控制一个多流小区为例,假设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为小区1和小区2,小区1所属的基站为基站A,小区2所属的基站为基站B,基站A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发送给RNC,基站B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发送给RNC,RNC确定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r1+r2,然后通过Iub接口,将r1+r2作为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基站A和基站B。
以基站控制两个多流小区为例,假设多流小区为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小区1和小区2所属的基站为基站A,小区3所属的基站为基站B,基站A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以及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发送给RNC,基站B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3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3发送给RNC,RNC确定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r1+r2+r3,然后RNC通过Iub接口,将r1+r2+r3作为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基站A和基站B。
2、当调度优先级因子为上述第二种形式时,RNC确定调度优先级因子需要获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调度优先级权重,因此,如图7B所示,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不仅需要向RNC发送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还需要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一并发送给RNC,RNC接收到各基站分别发送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后,确定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然后针对各基站分别执行下述操作: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再将确定出的比值作为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可以周期性的向RNC上报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具体的,基站可以针对RNC设置第二发送频率,然后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周期性的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
进一步的,基站还可以根据与RNC之间的Iub接口的拥塞程度,动态更新第二发送频率,后续基站可以按照更新后的第二发送频率,向RNC上报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
其中,更新第二发送频率的具体流程与更新上述第一发送频率的具体流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优选的,基站可以按照预设的更新周期,周期性的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当多流小区跨基站时,每个基站控制至少一个多流小区,每个基站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发送给RNC,由RNC确定用户在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各多流小区对应不同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以基站控制一个多流小区为例,假设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为小区1和小区2,小区1所属的基站为基站A,小区2所属的基站为基站B,基站A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和调度优先级权重SPIweight1,基站B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和调度优先级权重SPIweight2发送给RNC,RNC确定用户在小区1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用户在小区2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RNC通过Iub接口,将确定出的Z1发送给基站A,将确定出的Z2发送给基站B。
以基站控制两个多流小区为例,假设多流小区为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小区1和小区2所属的基站为基站A,小区3所属的基站为基站B,基站A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和调度优先级权重SPIweight1、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和调度优先级权重SPIweight2发送给RNC,基站B通过Iub接口,将用户在小区3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3和调度优先级权重SPIweight3发送给RNC,RNC确定用户在小区1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用户在小区2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用户在小区3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RNC通过Iub接口,将确定出的Z1和Z2发送给基站A,将确定出的Z3发送给基站B。
步骤62,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三方案中,RNC根据各基站上报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调度优先级因子后,将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对应的基站,基站根据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对应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因此能够简化基站确定资源调度优先级的处理流程。
下面分别介绍调度优先级因子为上述第一种形式或第二种形式时,基站确定资源调度优先级的过程。
1、调度优先级因子为上述第一种形式,即用户在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基站获取到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后,根据获取到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基站可通过下述公式(3)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Ri为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Zi为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多流小区j可能为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也可以为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2、调度优先级因子为上述第二种形式,即用户在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基站获取到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后,根据获取到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基站可通过下述公式(4)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priorityi=Ri*Zi (4)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Ri为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Zi为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多流小区j可能为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也可以为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该基站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三方案中,基站确定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某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时,不仅要考虑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还要考虑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那么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就能够反映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情况。
步骤63,根据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基站根据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的下行数据传输调度资源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的资源调度过程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由于基站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能够反映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情况,从而实现了各基站之间为用户的数据传输进行公平性的资源调度。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三方案中,各基站可以由RNC根据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用户在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本发明实施例四描述了RNC和基站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1,RNC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步骤82,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执行下述操作: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并将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优选的,各基站与RNC之间可以通过已有的Iub接口进行信息交互。
下面分别介绍调度优先级因子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的第一种形式或第二种形式时,RNC确定调度优先级因子的过程。
1、调度优先级因子为上述第一种形式,即用户在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RNC接收到各基站分别发送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后,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将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确认为该用户在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因此,各多流小区对应相同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例如,多流小区为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小区1和小区2所属的基站为基站A,小区3所属的基站为基站B。RNC通过Iub接口,接收基站A发送的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以及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接收基站B发送的用户在小区3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3,RNC计算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r1+r2+r3,然后将r1+r2+r3确认为用户在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即Z1=Z2=Z3=r1+r2+r3。
2、调度优先级因子为上述第二种形式,即用户在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各基站不仅要向RNC发送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还要发送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RNC接收到各基站分别发送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后,针对各基站分别执行下述操作: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然后将确定出的所述比值,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例如,多流小区为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小区1和小区2所属的基站为基站A,小区3所属的基站为基站B。RNC通过Iub接口,接收基站A发送的用户在小区1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1和调度优先级权重SPIweight1、以及用户在小区2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2和调度优先级权重SPIweight2,接收基站B发送的用户在小区3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r3和调度优先级权重SPIweight3,RNC计算用户在小区1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用户在小区2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用户在小区3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然后RNC将确认为用户在小区1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即将确认为用户在小区2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即将确认为用户在小区3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即
需要说明的是,RNC可以周期性的向各基站发送调度优先级因子,具体的,RNC针对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设置相应的发送频率,然后针对每个基站,分别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确定出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进一步的,RNC还可以动态更新针对各基站分别设置的发送频率,具体的,RNC针对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Iub接口的拥塞程度,动态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后续RNC可以按照更新后的发送频率向该基站发送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若RNC与基站之间的Iub接口空闲,则可以提高针对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相反,若RNC与基站之间的Iub接口拥塞,则可以降低针对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其中,Iub接口的拥塞程度可以用Iub接口的使用比率来表征,预先设置各使用比率范围,并为每个使用比率范围分别设置对应的发送频率,当RNC需要更新针对某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时,可以先获取与该基站之间的Iub接口的使用比率,然后确定该使用比率所属的使用比率范围对应的发送频率,将确定出的发送频率作为更新后的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RNC可以预先设置一个最小保证发送频率,例如,设置为每100毫秒发送一次,RNC针对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应不小于该最小保证发送频率,也就是说,当RNC与基站之间的Iub接口非常拥塞时,可以以该最小保证发送频率向基站发送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优选的,RNC可以按照预设的更新周期,周期性的更新针对各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描述了一种与实施例一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基站,如图9所示,包括:
吞吐率获取单元91,用于获取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92,用于根据吞吐率获取单元91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资源调度单元93,用于根据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92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物理连接,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其他基站;
所述吞吐率获取单元91,具体用于接收其他基站发送的、该用户在所述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针对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所述其他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与其他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所述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其他基站;或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发送给其他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所述吞吐率获取单元91,具体用于接收RNC发送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进一步地,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RNC。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或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发送给RNC。
进一步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92,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92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描述了另一种基站,如图10所示,包括:
接收器101,用于接收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处理器102,用于根据接收器101接收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并根据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发送器103,用于通过物理连接,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其他基站;
所述接收器101,具体用于接收其他基站发送的、该用户在所述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器103,具体用于按照针对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所述其他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02,还用于根据与其他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所述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器103,具体用于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其他基站;或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发送给其他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发送器103,用于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RNC;
所述接收器101,具体用于接收RNC发送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进一步地,发送器103,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RNC。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02,还用于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器103,具体用于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或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发送给RNC。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02,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02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描述了一种与实施例二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RNC,如图11所示,包括:
吞吐率接收单元111,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吞吐率发送单元112,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吞吐率发送单元111,具体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RNC还包括:
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描述了另一种RNC,如图12所示,包括:
接收器121,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发送器122,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器122,具体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RNC还包括:
处理器123,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七描述了一种与实施例三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基站,如图13所示,包括:
优先级因子获取单元131,用于获取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其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是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的;
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132,用于根据优先级因子获取单元131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资源调度单元133,用于根据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132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
所述优先级因子获取单元131,具体用于接收RNC发送的、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RNC。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一发送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132,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132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Z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
所述优先级因子获取单元131,具体用于接收RNC发送的、根据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以及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132,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132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priorityi=Ri*Zi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Z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七还描述了另一种基站,如图14所示,包括:
接收器141,用于接收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其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是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的;
处理器142,用于根据接收器141接收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根据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发送器143,用于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
所述接收器141,具体用于接收RNC发送的、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器143,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RNC。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42,还用于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一发送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42,具体用于根据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42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Z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发送器143,用于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
所述接收器141,具体用于接收RNC发送的、根据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以及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器143,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42,还用于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42,具体用于根据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42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priorityi=Ri*Zi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Z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八描述了一种与实施例四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RNC,如图15所示,包括:
吞吐率接收单元151,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单元152,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执行下述操作: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单元153,用于将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单元152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单元153,具体用于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RNC还包括:
发送频率调整单元,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单元152,具体用于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将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进一步地,所述吞吐率接收单元15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
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单元152,具体用于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将确定出的所述比值,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八还描述了另一种RNC,如图16所示,包括:
接收器161,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处理器162,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执行下述操作: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发送器163,用于将处理器162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器163,具体用于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62,还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62,具体用于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将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器16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
所述处理器162,具体用于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将确定出的所述比值,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持续性的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3)
1.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所属的基站获取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根据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其他基站通过物理连接发送的、该用户在所述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按照针对所述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所述其他基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与所述其他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所述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所述RNC。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为:
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或
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具体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11.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具体包括:
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14.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所属的基站获取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其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是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的;
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根据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的、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按照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所述RNC。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一发送频率。
19.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具体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Z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的、根据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以及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所述RNC。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25.如权利要求21~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具体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priorityi=Ri*Zi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Z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27.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执行下述操作: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并将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C将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具体包括:
所述RNC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RNC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30.如权利要求27~2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具体包括:
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将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31.如权利要求27~2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具体包括:
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
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具体包括:
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
将确定出的所述比值,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3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吞吐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吞吐率获取单元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资源调度单元,用于根据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物理连接,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其他基站;
所述吞吐率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其他基站发送的、该用户在所述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针对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所述其他基站。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与其他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所述其他基站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
36.如权利要求33~3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其他基站;或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发送给其他基站。
37.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所述吞吐率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RNC发送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RNC。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40.如权利要求37~3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每个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或将该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发送给RNC。
41.如权利要求32~4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43.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吞吐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该用户在其他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该基站。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4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优先级因子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其中,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是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的;
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优先级因子获取单元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资源调度单元,用于根据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资源调度优先级,为该用户调度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的资源。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为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所述优先级因子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RNC发送的、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第一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上报给RNC。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一发送频率。
51.如权利要求47~5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Z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53.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用于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
所述优先级因子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RNC发送的、根据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以及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吞吐率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第二发送频率,将用户在自身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和下行数据吞吐率发送给RNC。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发送频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RNC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所述第二发送频率。
57.如权利要求53~5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以及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优先级确定单元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priorityi=Ri*Zi
其中,priority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R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最大下行数据吞吐率;
Z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SPIweighti为该用户在所述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i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
rj为该用户在对应的多流小区j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n为该用户对应的多流小区的数量。
59.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吞吐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
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单元,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执行下述操作:根据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单元,用于将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将确定出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发送给该基站。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频率调整单元,用于针对该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根据与该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拥塞程度,更新针对该基站设置的发送频率。
62.如权利要求59~6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将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63.如权利要求59~6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吞吐率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各多流小区所属的各基站分别发送的、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和调度优先级权重;
所述调度优先级因子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权重与该用户在对应的各多流小区中的下行数据吞吐率之和的比值;将确定出的所述比值,确认为该用户在该基站控制的多流小区中的调度优先级因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PCT/CN2013/090559 WO2015096092A1 (zh) | 2013-12-26 | 2013-12-26 | 资源调度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4429144A true CN104429144A (zh) | 2015-03-18 |
Family
ID=52975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380035188.7A Pending CN104429144A (zh) | 2013-12-26 | 2013-12-26 | 资源调度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04429144A (zh) |
| WO (1) | WO2015096092A1 (zh) |
Cited B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7071834A (zh) * | 2016-12-28 | 2017-08-18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基于多路径可靠传输的农机高精度定位通讯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4205785B (zh) * | 2021-10-28 | 2025-09-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2098737A (zh) * | 2009-12-11 | 2011-06-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小区优先级的协作调度方法及系统 |
| CN102422702A (zh) * | 2009-05-11 | 2012-04-18 |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 使用集中调度在无线系统中管理小区边缘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422700A (zh) * | 2009-05-11 | 2012-04-18 |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 用于使用分布式调度的无线系统中的蜂窝边缘性能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130103791A1 (en) * | 2011-05-19 | 2013-04-25 | Cotendo, Inc. | Optimizing content delivery over a protocol that enables request multiplexing and flow contro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3220072B (zh) * | 2012-01-20 | 2018-02-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流传输系统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用户、网络侧设备 |
| CN105307239A (zh) * | 2012-01-21 | 2016-0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能力信息的交互方法、设备和系统 |
| EP2833692A4 (en) * | 2012-04-23 | 2015-09-30 | Huawei Tech Co Ltd | METHOD, BASIC STATION AND DATA TRANSFER SYSTEM |
-
2013
- 2013-12-26 WO PCT/CN2013/090559 patent/WO201509609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2-26 CN CN201380035188.7A patent/CN10442914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2422702A (zh) * | 2009-05-11 | 2012-04-18 |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 使用集中调度在无线系统中管理小区边缘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422700A (zh) * | 2009-05-11 | 2012-04-18 |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 用于使用分布式调度的无线系统中的蜂窝边缘性能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098737A (zh) * | 2009-12-11 | 2011-06-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小区优先级的协作调度方法及系统 |
| US20130103791A1 (en) * | 2011-05-19 | 2013-04-25 | Cotendo, Inc. | Optimizing content delivery over a protocol that enables request multiplexing and flow control |
Cited B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7071834A (zh) * | 2016-12-28 | 2017-08-18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基于多路径可靠传输的农机高精度定位通讯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WO2015096092A1 (zh) | 2015-07-02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JP6336596B2 (ja) | 集中仮想スケジューラ、リアルスケジューラ、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 US8918111B2 (en) | Device to-device group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 US858880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scheduling for network controlled D2D communications | |
| CN105474590B (zh) | 基础设施设备、无线通信网络及方法 | |
| CN102340344B (zh) | 一种异构网络中基站间的干扰避免方法及设备 | |
| TW201832535A (zh) | 在不同參數設定之間切換的設備與方法 | |
| CN105027638A (zh) | 管理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 |
| WO2008012672A2 (en) | Providing dynamically controlled cqi technique adapted for available signaling capacity | |
| WO2014101243A1 (zh) | 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网络控制节点 | |
| CN103517426A (zh) | 一种pucch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 CN106793047B (zh) |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 |
| CN103384179B (zh) | 使用时分双工通信制式的系统中的上下行配置方法和设备 | |
| US9642097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 US20190254043A1 (en) |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implementing fairness and complexity-constrained a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scheme | |
| CN105874858B (zh) | 多收发机配置方法、多收发机的信道复用方法及装置 | |
| CN105792096A (zh)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控制节点及用户设备 | |
| CN101547512B (zh) | 一种分层异构分布式基站和方法 | |
| CN105228234A (zh) | 干扰控制方法和设备、基站 | |
| US10075255B2 (en) |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inter-cell-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 |
| CN101990258A (zh) | 降低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 |
| TWI551091B (zh) | 處理通訊運作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 |
| JP5364048B2 (ja) | 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 |
| KR20180060282A (ko) | 송신 전력 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 |
| CN103199973B (zh) | 多点协作调度方法及装置 | |
| CN104429144A (zh) | 资源调度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