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组链路协商方法、 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组链路协商方法、 装置和系 统。
背景技术
LACP ( 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是 IEEE 802.3ad标准中实现链路聚合的控制协议。 通过该协议, 可以自动实现设备之间 端口的聚合, 多个链路形成聚合组, 这个过程不需要用户干预; 而且还可以检 测端口的链路层故障, 在端口的链路层故障后触发保护倒换。 根据聚合组中链路在同一时刻参与转发的数量, 可以将 LACP分为负荷分 担和备份两种工作模式。 负荷分担模式, 同一时刻聚合组中所有链路都参与转发。 备份模式, 同一时刻聚合组中部分链路参与转发, 聚合组中其他链路处于 阻塞状态, 当处于转发的链路出现故障时, 其他链路可以立即参与转发, 从而 起到冗余保护的作用。 由于备份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聚合组的可靠性, 因此, 在实际组网中, 很多 运营商都釆用 LACP的这种工作模式。 对于 LACP的备份模式, 在运行过程中, 如果处于转发状态的链路出现了 故障, 会引发 LACP在聚合组中进行重新选路, 此时, 备份链路会被选中并参 与转发; 但是当故障链路恢复时, 该如何选择转发链路, 存在两种不同的链路 选择策略。
第一种链路选择策略, 设备按照链路的优先级选择正常的链路, 在故障链 路恢复后, 设备在正常的链路中选择优先级高的链路作为转发链路。 这种链路 选择策略实现起来比较简单, 缺点是主用链路的每次状态变化都会引发链路切 换。
如图 1所示, 设备 10上有两个端口 (端口号分别为 a0和 al ) , 设备 15上有两 个端口 (端口号分别为 b0和 bl ) , a0与 b0相连, al与 bl相连, a0与 b0之间的链路 与 al与 bl之间的链路形成聚合组, 相互备份。 正常情况下, a0与 b0之间的链路为 转发链路, al与 bl之间的链路为备用链路, 备用链路处于阻塞状态。
假设 a0与 b0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 则转发链路会切换到 al与 bl之间的链路, al与 bl之间的链路成为主用链路。 当 a0与 b0之间的链路恢复为正常时, 如果 a0 与 b0之间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 al与 bl之间的链路, 按照第一种链路选择策略, 设备 10和设备 15会选择 a0与 b0之间的链路作为转发链路, 阻塞 al与 bl之间的链 路, 聚合组的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
第二种链路选择策略, 设备不按照优先级在正常链路中选择, 而是以当前 使用的链路作为转发链路, 设备不再重新选路, 将从故障状态中恢复的链路设 置成阻塞状态, 这样可以减少一次链路切换。
如图 2所示, 设备 10上有两个端口 (端口号分别为 a0和 al ) , 设备 15上有两 个端口 (端口号分别为 b0和 bl ) , a0与 b0相连, al与 bl相连, a0与 b0之间的链路 与 al与 bl之间的链路形成聚合组, 相互备份。 正常情况下, a0与 b0之间的链路为 转发链路, al与 bl之间的链路为备用链路, 备用链路处于阻塞状态。
假设 a0与 b0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 则转发链路会切换到 al与 bl之间的链路, al与 bl之间的链路成为主用链路。 当 a0与 b0之间的链路恢复为正常时,按照第二
种链路选择策略, 即使 a0与 b0之间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 al与 bl之间的链路,聚合 组还是会以当前使用的链路作为转发链路, 即以 al与 b 1之间的链路作为转发链 路。 上述两种链路选择策略, 各有优缺点。 在主用链路要优于备用链路的场 景下, 运营商希望主用链路故障恢复后优先使用主用链路, 此时应该使用第一 种链路选择策略。 对于主用链路和备用链路可用性差不多的情况, 由于第二种 链路选择策略能够减少链路切换次数, 更有利于业务数据转发的稳定, 特别是 在主用链路不稳定、 或者反复出现故障或者闪断时, 使用第一种链路选择策略 会引起 LACP聚合组的振荡。 但是如果使用第二种链路选择策略, 则能够保证转 发链路的稳定, 可以增强网络的健壮性。 设备制造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上述两种链路选择策略中选择一种应用到 所生产的设备上, 这样会导致以下问题: 如图 3所示, 假设设备 10釆用的是第一种链路选择策略, 设备 15釆用的 是第二种链路选择策略, 如果主用链路( a0与 b0之间的链路)故障后又恢复, 由于 a0与 b0之间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 al与 bl之间的链路, 设备 10按照第一 种链路选择策略会选择 a0端口, 而设备 15会按照第二种链路选择策略选择 bl 端口, 这样会导致两条链路都不能正常转发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中链路协商方法, 所述网络包括第一设备 和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设置有多条链路, 所述多条链 路形成聚合组,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通告报文, 所述第一通告报文携带 有所述第一设备所使用的链路选择策略;
在所述聚合组有链路从故障中恢复时, 所述第二设备按照所述链路选择策 略从所述聚合组中选择链路。
其中 , 所述链路选择策略包括: 按照链路的优先级选择正常的链路以及以 当前使用的链路作为转发链路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 所述方法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通告报文之后还包 括:
如果所述第二设备不支持所述第一通告报文中的链路选择策略, 则所述第 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不支持所述第一通告报文中的链路选择策略的响应 消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使用默认的链路选择策略。
进一步的, 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聚合组的一条处于阻塞状态的链路接收所述第一设备 的第二通告报文, 从所述第二通告报文中获取 sync标识位信息, 如果所述 sync 标识位信息为真且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从属设备, 则从所述第二通 告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一设备欲使用的端口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第二设备上对应 的端口设置成转发端口,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设置成功的响应消息。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多条链路与所述 第一设备相连, 所述多条链路在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之间形成聚合组 , 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数据收发器, 通过所述多条链路连接所述第一设备,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 备的第一通告报文, 所述第一通告报文携带有所述第一设备所使用的链路选择 策略;
处理器, 用于在所述聚合组有链路从故障中恢复时, 按照所述链路选择策 略从所述聚合组中选择链路。
进一步的,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当前设备是否支持所述通告报文中的链 路选择策略, 如果不支持, 则通过所述数据收发器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不支持 所述第一通告报文中的链路选择策略的响应消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使用默 认的链路选择策略。
进一步的, 所述数据收发器, 还用于从所述聚合组的一条处于阻塞状态的 链路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通告报文;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从所述第二通告报文中获取 sync标识位信息, 如果所
述 sync标识位信息为真且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从属设备, 则从所述 第二通告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一设备欲使用的端口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网络设备 上对应的端口设置成转发端口, 通过所述数据收发器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设置 成功的响应消息。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多条链路与第二 设备相连, 所述多条链路形成聚合组; 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数据收发器, 通过所述多条链路连接所述第二设备, 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 发送第一通告报文, 所述第一通告报文携带有所述网络设备所使用的链路选择 策略, 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聚合组中有链路从故障中恢复时, 按照所述链路 选择策略在聚合组中选择链路。
进一步的, 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处理器;
所述数据收发器, 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不支持所述第一通告报文中所 携带的链路选择策略的响应消息 , 则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网络设备的链路选 择策略设置成默认的链路选择策略。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协商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 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设置有多条链路, 所述多条链路形成 聚合组;
所述第一设备, 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告报文, 所述第一通告报 文携带有所述第一设备所使用的链路选择策略;
所述第二设备, 用于在所述聚合组有链路出现故障时, 按照所述链路选择 策略从所述聚合组中选择链路。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不支持所述通告报文中 的链路选择策略的响应消息, 使用默认的链路选择策略。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从所述聚合组的一条处于阻塞状态的链路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通告报文; 从所述第二通告报文中获取 sync标识位信 息,如果所述 sync标识位信息为真且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从属设备, 则从所述第二通告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一设备欲使用的端口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
第二设备上对应的端口设置成转发端口,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设置成功的响应 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装置和系统, 可以在存在聚合组的设备之间协 商链路选择策略, 从而可以在链路出现故障恢复时, 使用一致的链路选择策略 选择正常的链路, 从而保证 1 : 1备份模式中的业务正常转发, 对于 n: m备份 模式可以保证业务传输容量。 由于釆用了双方协商的机制, 可以提高链路切换 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 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现有技术中釆用第一种链路选择策略的选路过程示意图;
图 2为现有技术中釆用第二种链路选择策略的选路过程示意图;
图 3为现有技术中设备之间釆用不同的链路选择策略的选路过程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基于的链路协商系统的架构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 LACP报文的帧结构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进一步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的示意图; 以及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外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 完整的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中的链路协商方法, 所提供的网络包括第一
设备和第二设备, 如图 4所示, 第一设备(设备 40 )和第二设备(设备 50 )之 间设置有多条链路 (包括 a0和 b0之间的链路 an与 bn之间的链路), 这 多条链路可以形成聚合组, 如果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为 1 : 1备份模 式, 则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可以有两条链路。 这两条链路进行负荷分担或 者相互进行备份。 如果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为 n: m备份模式, 则第 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有 3条或者 3条以上的链路, 这些链路进行负荷分担或 者形成冗余备份。
如果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选择的链路选择策略不一致, 对于 1 : 1备份模 式, 会导致两条链路都无法转发业务。 对于 n: m备份模式, 虽然可能不会导致 业务中断, 但是聚合组的转发容量变小了, 也会影响业务。
基于上述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协商方法, 如图 5所示, 包括步骤: 步骤 500,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告报文, 第一通告报文中携带有 第一设备所使用的链路选择策略。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往往存在主从设备关系, 那么第一通告报文可以 是由主设备发送, 发起的时机可以是在聚合组设置成功时或者主设备上电后由 主设备主动发送通告艮文, 从设备被动接收, 从而达到从设备和主设备使用相 同的链路选择策略的目的; 当然也可以是由从设备发起, 主设备被动接收的方 式, 比如从设备的端口出现了设定的事件的时候主动发起等, 这样也可以达到 从设备和主设备使用相同的链路选择策略的目的。 作为举例, 本实施例中第一 设备是主设备, 第二设备是第一设备的从设备。
第一设备所使用的链路选择策略可以是按照链路的优先级选择正常的链路 (为方便描述, 以下简称为第一链路选择策略) 以及以当前使用的链路作为转 发链路(为方便描述, 以下简称为第二链路选择策略) 中的一种, 其中, 第一 链路选择策略是指, 故障链路恢复正常后, 设备按照链路的优先级从正常的链 路中选择一条优先级高的链路; 第二链路选择策略是指, 故障链路恢复后, 不 切换的该恢复的链路, 而是以当前正在转发业务的链路作为主用链路。
具体的, 第一通告报文可以是 LACP报文, LACP报文的帧结构可以如图 6所示, 包括:
地址信息: 目的地址 (Destination Address) , 源地址 (Source Address); 长度 /类型 (Length/Type);
子类型(Subtype);
版本号 (Version Number);
主设备的 TLV以及主设备信息长度( Actor— Information— Length );
主设备信息(包括: 主设备系统 (Actor_System)、主设备关键值 (Actor_Key)、 主设备端口优先级( Actor_Port_Priorty )、 主设备端口 ( Actor_Port ) 以及主设备 状态 (Actor State) );
保留字段(Reserved );
从设备的 TLV以及从设备信息长度( Partner— Information— Length );
从设备信息 (包括: 从设备系统 (Partner— System)、 从设备关键值 (Partner Key), 从设备端口优先级(Partner _Port_Priorty )、 从设备端口 ( Partner _Port ) 以及从设备状态 (Partner State) ); 以及
保留字段( Reserved )。 第一设备所使用的链路选择策略可以是携带在 LACP报文的数据单元中, 比如携带在图 6的帧结构的保留字段中等, 可以是一个 3个字节 (Oct)的字符串 等, 本实施例中并不对链路选择策略在通告报文中的形式做限定。
通告报文还可以是其他的承载有 LACP协议的报文, 第一设备使用的链路 选择策略可以携带在这个报文的净荷中等, 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通告报文的具 体形态进行限定。
第一设备可以使用当前的转发链路发送第一通告报文。 步骤 510,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通告报文, 在聚合组有链路出现故障时, 按照 所述链路选择策略从聚合组中选择链路。
第二设备收到第一设备的链路选择策略后, 将链路选择策略设置成聚合组 的链路选择策略, 在聚合组中有链路出现故障时, 按照所述链路选择策略从聚 合组中选择链路。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如果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支持两种链路选择策略, 则第二设备收到通告报文后, 第二设备需要将第一设备的链路选择策略作为自 己最终的链路选择策略。
如果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有一个不支持使用两种链路选择策略, 这种
情况需要在人工预先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上配置一种相同的默认链路选择策 略, 这样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有一个不支持使用两种链路选择策略时, 双方退回到默认的链路选择策略。 比如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上配置的默认的链 路选择策略为第一链路选择策略, 第一设备上发生了设定的事件需要将当前的 链路选择策略更换成第二链路选择策略时, 向第二设备发送通告报文, 第二设 备会向第一设备发送不支持第一链路选择策略的响应消息, 第一设备在收到该 响应消息时会使用默认的链路选择策略, 即第一链路选择策略。
如果在聚合组已经稳定的情况下, 作为主设备的第一设备的链路选择策略 发生变化时, 需要触发重新选路, 比如向第二设备发送 LACP报文等, 此时第 二设备应该使用第一设备的链路选择策略。
如果在聚合组已经稳定的情况下, 作为从设备的第二设备的链路选择策略 发生变化, 第二设备需要自动切换到和第一设备一致的链路选择策略, 可以不 触发重新选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可以在存在聚合组的设备之间协商链路选择策略, 从而可以在链路出现故障恢复时, 使用一致的链路选择策略选择正常的链路, 从而保证 1 : 1备份模式中的业务正常转发, 对于 n: m备份模式可以保证业务 传输容量。 由于釆用了双方协商的机制, 可以提高链路切换的稳定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所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如图 7所示, 包括:
步骤 520,第二设备从聚合组的一条处于阻塞状态的链路接收第一设备的第 二通告报文, 从第二通告报文中获取 sync标识位信息。
第二通告报文可以是 LACP报文获取其他承载有 LACP协议的报文, 如果 是从处于阻塞状态的链路中接收到的第二通告报文, 则从第二通告报文中提取 sync标识位信息, sync标识位信息可以携带在 LACP报文的 Actor— State字段中, 对于其他承载有 LACP协议的报文, 可以是携带在净荷中。
Sync标识位信息用于标识是否需要以当前链路作为转发链路。
步骤 530, 判断 sync标志位信息是否为真, 如果为真则执行步骤 540, 否则
丟弃第二通告报文。
步骤 540,第二设备从第二通告报文中获取第一设备欲使用的端口的标识信 息, 将第二设备上对应的端口设置成转发端口。
如果第二通告报文为 LACP报文的情况, 第一设备欲使用的端口的标识信 息可以携带在 Actor— Port字段中, 对于其他承载有 LACP协议的报文, 可以是 携带在两端设定的位置。
第二设备需要获取本设备上与第一设备欲使用的端口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端 口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 由于第二设备上保存有第一设备上的端口的标识信息与第二设备 上的端口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二设备可以从这一对应关系中获取本设备 上与第一设备欲使用的端口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端口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端 口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端口号、 端口在设备上的框位 /槽位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设备获取对应的端口的标识信息后, 对于 n: m备份模式, 第二设备将 该端口设置成转发状态; 对于 1 : 1备份模式, 第二设备将该端口设置成转发状 态, 还需要将另一端口设置成阻塞状态。
步骤 550 , 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设置成功的响应消息。
第一设备收到设置成功响应消息后, 将欲使用的端口设置成转发状态, 对 于 1 : 1备份模式, 第一设备还需要将另一端口设置成阻塞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通过发送强制使用阻塞链路的通告报文, 可以在协 商链路选择策略的基础上结合强制使用特定链路的方式, 可以确保聚合组链路 协商的可靠性, 通过使用 sync参数, 可以杜绝链路协商失败的情况。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 可以是接入设备、 路由设备、 或者交换机等, 其中接入设备可以是 DSLAM (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 数字 用户线接入复用器)、 OLT ( 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线路终端)、 或者 MS AN ( Multiservice Access Node , 多业务接入节点)等。
如图 8所示, 所提供的网络设备 40通过多条链路与设备 50相连, 多条链 路形成聚合组。
网络设备 40包括:
数据收发器 80, 与所述多条链路相连, 通过所述多条链路连接设备 50。 数据收发器 80可以用于向设备 50发送第一通告报文, 第一通告报文携带 有网络设备 40使用的链路选择策略, 链路选择策略可以是上面实施例所描述的 第一链路选择策略和第二链路选择策略中的一种。
数据收发器 80 发送的第一通告报文可以是 LACP报文或者其他承载有 LACP协议的报文, 网络设备 40所使用的链路选择策略可以携带在 LACP报文 的数据单元中, 或者携带在其他承载有 LACP协议的报文的净荷中等, 具体可 以参考上面实施例的描述, 在此不再阐述。
网络设备 40还可以包括处理器 82, 用于构造第一通告报文, 在聚合组设置 成功或者上电时通过数据收发器 80发送第一通告报文。
处理器 82具体可以包括转发逻辑 821和 CPU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 央处理器) 823 , 转发逻辑 821用于构造第一通告报文, 包括获取第一通告报文 中的地址信息、 以及在第一通告报文中插入网络设备 40所使用的链路选择策略 等。
CPU823 可用于对事件进行监控以及控制转发逻辑 821 发送第一通告报文 等, CPU监控的事件可以包括聚合组设置成功、 上电或者其他设定的事件等。 转发逻辑 821 还用于构造第二通告报文, 构造的第二通告报文携带有网络 设备 40欲使用的端口的标识信息以及为真的 sync标识位信息。
CPU823还用于控制转发逻辑 821将第二通告报文通过欲使用的端口发送给 设备 50, 在数据收发器 80收到了设备 50的设置成功的响应消息后, 将欲使用 的端口设置成转发端口。 数据收发器 80还用于接收设备 50的不支持第一通告报文中所携带的链路 选择策略的响应消息。 则处理器 82还用于将网络设备 40的链路选择策略设置 成默认的链路选择策略, 具体的, 处理器 82中的 CPU823将网络设备 40的链 路选择策略设置成默认的链路选择策略。
网络设备 4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 84、 业务接口 86以及电源等。
存储器 84, 用于存储网络设备 40和设备 50的地址信息, 如 IP地址、 MAC ( Media Access Control, 媒体访问控制) 地址以及 VLAN (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 中的一个或多个。
存储器 84还用于存储默认的链路选择策略等。
业务接口 86, 用于对业务进行处理, 如进行协议转换等, 业务接口 84可以 是三模自适应的接口, 三摸包括: GE ( Gigabit Ethernet, 千兆以太网)、 GPON (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千兆比特无源光网络 )、 EPON (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电源用于给网络设备 40提供电源, 可以通过电源接口连接交流电或者直流 电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 如图 9所示, 所提供的网络设备 50可以通 过多条链路连接设备 40 , 多条链路可以形成聚合组。
网络设备 50可以是接入设备、 路由设备或者交换机等, 可以包括数据收发 器 90和处理器 92, 还可以包括存储器 94、 业务接口 96以及电源等。
其中, 数据收发器 90 , 用于通过所述多条链路连接设备 40 , 用于接收设备 40的第一通告报文, 第一通告报文携带有设备 40所使用的链路选择策略。 第一 通告报文中携带的链路选择策略可以是上面实施例描述的第一链路选择策略或 者第二链路选择策略。第一通告报文可以是 LACP报文,或者其他承载有 LACP 协议的报文等, 作为举例, 设备 40所使用的链路选择策略可以携带在 LACP报 文的数据单元中、 或者携带在其他承载有 LACP协议的报文的净荷中等。
处理器 92, 用于在聚合组有链路出现故障时, 按照第一通告报文中的链路 选择策略从聚合组中选择链路。
处理器 92还用于在判定不支持第一通告报文中的链路选择策略时, 使用默 认的链路选择策略, 通过数据收发器 90向设备 40发送不支持第一通告报文中 的链路选择策略的响应消息。
存储器 94, 用于存储默认的链路选择策略, 以及存储第一通告报文中的链 路选择策略等。 存储器 94可以是闪存盘、 只读存储器 (Read-Only Memory , ROM )、 随机存取器( Random Access Memory , RAM )、 磁盘以及光盘中的一种 或多种。
业务接口 96, 用于对业务进行处理, 如进行协议转换等, 业务接口 96可以 是三模自适应的接口等。
电源, 用于给网络设备 50提供电源, 可以通过电源接口连接交流电或者直 流电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收发器 90还用于接收设备 40的第二通告消息, 第二 通告消息通过聚合组中的一条处于阻塞状态的链路接收, 则所述处理器 92用于 根据第二通告消息中的主从设备信息识别网络设备 50和设备 40之间的主从关 系,在识别出网络设备 50为从设备时, 判断第二通告报文中的 sync标识位信息 是否为真,如果为是,则提取第二通告报文中设备 40欲使用的端口的标识信息, 将本设备上对应的端口打开, 通过该打开的端口向设备发送设置成功的响应消 息。
处理器 92具体可以是从存储器 94中获取设备 40欲使用的端口的标识信息 在网络设备 50上对应的端口的标识信息, 存储器 94中存储有设备 40上的端口 的标识信息和网络设备 50上的端口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
如果聚合组属于 1 : 1备份模式, 则处理器 92还用于关闭当前处于转发状 态的端口, 将转发链路切换到设备 40欲使用的端口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链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 可以在存在聚合组的设备之间协商链路选择策 略, 从而可以在链路出现故障恢复时, 使用一致的链路选择策略选择正常的链 路, 从而保证 1 : 1备份模式中的业务正常转发, 对于 n: m备份模式可以保证 业务传输容量, 同时通过发送强制使用阻塞链路的通告报文, 可以在协商链路 选择策略的基础上结合强制使用特定链路的方式, 可以确保聚合组链路协商的 可靠性, 通过使用 sync参数, 可以杜绝链路协商失败的情况。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 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 ROM )、 随机存取器 ( 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 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 设备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的思想,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 之处, 综上所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