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永定:中国执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空间仍很大,不要被种种说辞吓到
最后更新: 2023-11-28 07:38:01【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永定】
中国GDP增速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后基本上是逐季下跌。2019年第四季度为6%,2020年-2022年三年平均增速为4.67%。2016年《人民日报》发表权威人士谈话,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我们应该如何概括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呢?在国外经济学文献中,L型是指“L-shaped recession”。经济增速下来了,但没有反弹,说明经济还没有走出衰退。L型走势意味着持续的衰退。但中国经济并未陷入负增长,因而并未陷入通常意义上的衰退。经济学中还有一个概念叫做”growth recession”,即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是正的,但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因而也是某种类型的recession。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经济增速依然在下降,7年过去了,不但L型阶段还没“过去”,我们甚至连L型的横杠都还没看到。
第一,中国经济增速下降是否必然?
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降是不是必然的?1998年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变迁、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消失和大大减少。其次,中国正以极高的速度进入老龄社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将显著下降。由于老龄化和其他原因,中国的储蓄率也将随之下降。而近40%的高储蓄率是过去20年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再次,由于在过去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环境遭到巨大污染,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为了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中国将不得不相应付出牺牲经济增长的巨大代价。再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利用后发(later comer)效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速度可能会明显下降。再次,随着印度等南亚次大陆国家和非洲国家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中国低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将逐步丧失,国际资本流入的势头也会逐步减弱。最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中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也很可能会明显下降。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供给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维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变的越来越困难。”【1】
换言之,由于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时期的环境污染、经济规模体量增加导致的规模收益递减、后发优势丧失等因素的作用,中国经济难于长期维持高速增长。这种观点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是中国经济学界的基本共识。问题是,我们难以预判,中国经济增速将在何时开始下降,下降多长时间才能稳定以及“常态化”的经济增速将是多少?
事实上,在1998年之后的十年中,中国保持了平均两位数的经济增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我完全赞成这样一种观点:现在中国的double-digit growth奇迹已经结束了,难以想象一个国家可以维持数十年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10%行不行,9%行不行?8%行不行?7%行不行?6%行不行?为什么非得要5%、甚至低于5%呢?有人能够算出来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就是4%、5%吗?我相信没有任何人能算得出来。更何况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本身也不是一个同经济政策无关、甚至同你的结算结果无关的常量。
中国2010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是12.2%(当然这有基数效应),但以后几乎是每个季度都在下降,降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6%。在疫情三年中,GDP的年均增速是4.67%。当然,疫情是特殊情况。但我要问的是,中国经济增速在10年中下降近半是不可避免的吗?显然,诸如老龄化、规模收益递减之类的长期因素和慢变量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国的GDP增速会从2011年的9.1%下降到2012年的7.8%;更无法解释为什么在2011年第三、第四季度、2012第二季度GDP增速分别跌破10%、9%和8%这样更为具体的变化。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2011年到2013年,劳动人数不仅在增加,而且增速是上升的,但同期中国经济增速下降迅速。你如何用人口老龄化来解释这三年GDP增速的明显下降呢?
总之,长期因素肯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以集腋成裘的方法逐渐产生的,其影响只有在10年、20年、30年后才能显现出来。但是这些长期因素对年度、季度经济增速的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还有许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如城市化、科学技术革新和革命、人力资本的提升。有研究显示,甚至连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也难以用人口老龄化来解释。
第二,中国应不应该执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既然中国经济增速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2.2%下降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6%不是必然的、且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我们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出了一点问题。
中国到底应不应该执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在过去10年的官方文件中,几乎看不见任何执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提法。这种提法被污名化了,“4万亿”之后,不少学者认为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是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官方的提法是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请问,“积极”和“稳健”是什么意思?紧缩货币是谨慎,放松货币是不是谨慎?如果有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是也有消极的财政政策?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词汇,但这些词汇往往缺乏必要的的清晰性和确定性。
在1980-1990年代,每当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比如说接近8%了,政府领导一定会指出,为了创造800万到1000万的就业,我们不能让经济增长速度低于8%。于是就扩张财政和货币,经济往往很快会反弹。但经过几个月的滞后,通货膨胀也会恶化。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一度高达24%。
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目标是2%,发展中国家一般把目标定于3%-5%。中国习惯把通货膨胀目标定为3%。一旦通货膨胀率超过3%(有时是4%或更高),政府就会执行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压下去了,经济增长速度往往也会随之降下来。于是,经济增长进入另一个周期。虽然经济增速有起伏波动,但平均起来我们的经济增速是非常高的,是两位数的增长,通货膨胀率平均起来也不是很高。
对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率往往被高估。我认为,对中国而言,3%或略高一些的通货膨胀率是可以接受的,是利大于弊的。另外,西方国家2%的通货膨胀目标是个点目标。低于2%就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的水平;反之,就执行货币紧缩政策。
中国的通胀目标是区间目标,只要低于3%,就万事大吉。政府不会因为通货膨胀率低于3%而不安。公众也认为CPI越低越好,物价下降了,消费者得利,大家都很高兴。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通胀率过低会对企业利润和工资产生什么不利影响。
中国应不应该执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主要看两个变量: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是低通胀+低经济增速,就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如果是高通胀+高经济增张速度,就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但如果通胀和GDP低速增长同时并存,政府的政策选择余地就大大减少。自2012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是低通胀和经济增速持续下跌。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应该采取什么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用于判断中国应不应该执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另一个标准,是看整体经济是处于经济过热还是有效需求不足状态。在过去十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强调的是消灭过剩产能,而不是弥补有效需求不足。我自己也在相当时间内持有这种观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央行:加大对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 2023-11-27 21:07 观网财经-宏观 -
单日成交超300亿,北交所对异常交易加强监控 2023-11-27 18:02 观网财经-金融 -
通信基站储能巨头双登股份冲刺创业板 2023-11-27 17:57 观网财经-金融 -
德研究:前9月出口已超德日,中国将成最大汽车出口国 2023-11-27 16:49 观察者头条 -
“米莱说软话,显示有多需要中国” 2023-11-26 19:11 中国外交 -
她在中国表态:这个消息“极好” 2023-11-26 15:45 中法关系 -
北京朝阳警方:对“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立案侦查 2023-11-25 21:43 观网财经-金融 -
王沪宁主持政协座谈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3-11-25 16:42 观网财经-房产 -
“中国零售业今天面临的竞争,跟世界上其他国家完全不一样” 2023-11-25 10:1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冲上热搜!淘宝取消今年“双12”? 2023-11-25 10:0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前美女分析师荐股反被上市公司举报,曾喊A股将上4000点 2023-11-24 23:24 观网财经-评论 -
国常会:严防利用支付平台从事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2023-11-24 21:18 政策风向标 -
老破小“换”精装房还能领钱,上海14个街道试点趸租模式 2023-11-24 19:40 观网财经-房产 -
遭“李鬼”假冒,京东“躺枪”300亿元供应链诈骗案后又被起诉? 2023-11-24 18:0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31省份10月CPI出炉:20地物价下降,黔豫晋“七连降” 2023-11-24 10:31 -
淡马锡警告:中国有诈骗者冒充其名义 2023-11-24 09:45 -
荣耀CEO赵明:借壳从来不是选项,肯定在中国上市 2023-11-24 08:26 观网财经-科创 -
小小电子价签背后,隐藏着“大生意” 2023-11-24 06:47 观网财经-金融 -
美团外卖起诉4名网红 2023-11-24 06:3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全国首单!宁夏购得四川阿坝州1500万立方米黄河用水权 2023-11-23 20:3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关推荐 -
“用钱包投票,中国车太惊艳,唯一的缺点是…” 评论 32习近平晤拜登:中方的4条红线,不容挑战 评论 234习近平会见拜登:“小院高墙”不是大国作为 评论 63泽连斯基吐槽:美国拨的军援,我们连一半都没收到 评论 235美国很愁:我们长期缺席,中国快速进入,这不行啊 评论 105最新闻 Hot
-
“用钱包投票,中国车太惊艳,唯一的缺点是…”
-
“伊朗向美国作出了书面保证”
-
“后果很严重”,欧盟又威胁中国
-
“特朗普不想跟中国打仗”,但又搬出了实力那一套
-
特朗普提名“金主”出任能源部长
-
德国连环强奸案嫌犯系中国籍男子,身份曝光
-
泽连斯基吐槽:美国拨的军援,我们连一半都没收到
-
赶在特朗普“回锅”前,拜登敲定台积电的66亿美元补贴
-
“若中方反击,第一下就得打疼”
-
美国很愁:我们长期缺席,中国快速进入,这不行啊
-
特朗普任命白宫通讯主任,首个华裔成员?
-
金鸡奖即将揭晓,华语电影“三金”已洗牌?
-
美国专家怒了:我知道会low,但没想到这么low
-
“特朗普这么干,就是给中国割地!”
-
两年了!他俩终于通话,德国主动的
-
博雷利“最后一搏”:以色列摧毁“西方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