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成果转化 > 工作动态

“理想株型大豆新种质”田间鉴评会在哈尔滨举办

2024-08-22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理想株型”是大豆实现产量突破的表型基础。不同的育种专家对理想株型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株型紧凑、节多、荚密、叶片分布合理、能最大限度让叶片接受阳光的照射是育种家们的共识。大豆单株叶片的空间分布特点决定了群体光合效能,在种植密度加大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避免遮挡,让光能够高效的分配到叶片上提高群体光合效率是提升群体产量的需要。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刘宝辉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理想株型大豆品种的设计与培育,通过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合作,采用多性状联合亲本组配和分子模块化育种技术,成功创制出具有紧凑株型、多节多荚等特性的新种质。这些新种质的豆苗早期叶夹角大,后期夹角小,叶片上举,成苗叶片部分下坡上挺,整株叶片均匀分布,株型近塔型,叶片间避免遮挡,可最大限度地捕获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820日,相关专家组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早熟高产、理想株型及一级抗旱种质创制”任务中理想株型大豆种质进行了田间鉴评,对最新育成的理想株型大豆新种质进行评价。

在现场,相关研究人员对最新育成的理想株型大豆新种质进行了总体介绍。专家组成员采用随机取样方法,三次重复,每个样本为2m2,从中连续调查10株。调查项目包括密度、结荚习性、植株高度、主茎节数、有效节数、叶片分布与株型特征。经专家组调查,中牡259、中牡261和中牡260三份种质叶片分布均为下坡上挺,近塔型,主茎节数和有效节数与对照品种相比分别增加了2-3节和1-2节。经充分讨论,一致认为上述三份种质为理想株型新种质,建议继续参加各级产量鉴定等试验,尽快育成理想株型新品种,以期在大豆生产中实现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适应性

田间鉴评现场

打印 责任编辑:任霄鹏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