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如何认定市场支配地位

如何认定市场支配地位

来源:华律网整理 2022-12-23 83912 人看过
报告编号:NO.20221223*****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反垄断法》第十八条规定了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的因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定》结合《反垄断法》的规定,对该条所列的每一项因素都作了细化规定。华律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阅读愉快!

如何认定市场支配地位

1、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

华律网

市场份额是指一定时期内经营者的特定商品销售额、销售数量等指标在相关市场所占的比重。分析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应当考虑相关市场的发展状况、现有竞争者的数量和市场份额、商品差异程度以及潜在竞争者的情况等。

2、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认定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应当考虑该经营者控制销售渠道或者采购渠道的能力,影响或者决定价格、数量、合同期限或者其它交易条件的能力,以及优先获得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原料、半成品、零部件及相关设备等原材料的能力。

3、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认定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应当考虑该经营者的资产规模、财务能力、盈利能力、融资能力、研发能力、技术装备、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拥有的知识产权等。对于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的分析认定,应当同时考虑其关联方的财力和技术条件。

4、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认定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应当考虑其他经营者与该经营者之间的交易量、交易关系的持续时间、转向其他交易相对人的难易程度等。

5、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认定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应当考虑市场准入制度、拥有必需设施的情况、销售渠道、资金和技术要求以及成本等。

以上便是华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若您问题复杂,欢迎咨询华律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特邀律师:
陈龙吟团队律师 四川成都

陈龙吟律师团队成员悉数毕业于国内各大知名院校法院专业,秉承“专业、高效、规范”的理念,以合伙人带领团队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服务领域涵盖公司法务、合同法务、劳动法务、房地产法务,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和业界的肯定。陈龙吟,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学士、川内双一流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刘攀,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翁玉玲,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博士、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廖坤,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曹倩,成都理工大学法学学士。详细>>

在线咨询
  • 行业协会违反价格反垄断法怎么处罚

    2025-01-3135047 人看过

    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相应的规定,其中大家最为重视的就是价格问题。在很多行业中存在着协会违反价格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那么在法律上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这就需要大家做好相关的了解,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反垄断法纠纷特别推荐律师

    帮助过 1002 人,获好评率 100%

    陈龙吟律师团队成员悉数毕业于国内各大知名院校法院专业,秉承“专业、高效、规范”的理念,以合伙人带领团队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服务领域涵盖公司法务、合同法务、劳动法务、...

  • 快递合并垄断怎么投诉

    2025-01-3027219 人看过

    据华律网小编了解,随着网购的兴起,现在很多人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网购!网购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快递服务。只有优质便捷的快递服务,才会增加人们网购的机会!毕竟等待快递太久,会让人丧失耐心,转而在线下购买。有些地方因为快递业务量多,不少快递公司想尽办法占领市场,形成垄断,这样会侵害消费者的权益,那么快递合并垄断怎么投诉?

  •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是怎样的

    2025-01-3031523 人看过

    现在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那么对于市场上面有很多的经营模式,那么我们听过的经营模式有垄断,那么什么又是垄断?垄断又有哪些方面的内容?那么接下来就由华律网小编对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的介绍,希望大家多多了解。什么是垄断竞争垄断竞

  • 美国垄断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2025-01-296585 人看过

    根据《美国司法部反垄断执法手册》第2章A节第1条的规定,垄断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两个以上经营者的联合商定;(2)不合理地限制竞争(3)影响州际贸易;(4)基于垄断的犯罪故意。(一)联合根据《谢尔曼法案》第一条的规定,联合是垄断犯罪行为

  • 反垄断行为经营者范围是如何的

    2025-01-287208 人看过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有一部《反垄断法》,里面对经营者的一些发垄断行为进行了一定的规制,因为这部法我国的商业才显得活力四射。大家知道里面的“经营者”的界定是什么吗?今天华律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反垄断行为经营者范围是如何的在《反垄断法》实施

  • 首先是当此种行为致使其他竞争者被迫退出市场,进而独自控制市场份额过多或是成为市场上唯一的垄断者;其次是如果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低于正常价格的销售手段,那么在此前提之下,倘若商家因之遭遇政府的审查并被判明为违规,也就可能会导致其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法人是失信人可以变更法人吗

法律顾问团队律师10小时前回复:

法人是失信人通常可以变更法人。 法人被认定为失信人后,变更法人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一方面,公司内部可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决议,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在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时,应提交变更法定代表人的申请书、股东会决议或股东大会决议等相关材料,登记机关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如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且不存在法律禁止变更的情形,一般会准予变更登记。 然而,如果该失信行为涉及严重违法违规或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等情况,登记机关可能会依据法律规定拒绝变更登记。所以,在变更法人时,需确保变更行为合法合规,避免因不符合规定而导致变更申请被驳回。同时,失信人的相关信息在变更后仍可能对公司产生一定影响,如在商业合作、融资等方面可能面临一定限制。

反垄断法纠纷特别推荐律师

陈龙吟律师团队成员悉数毕业于国内各大知名院校法院专业,秉承“专业、高效、规范”的...

公司债务转让给个人合法吗

法律顾问团队律师11小时前回复:

公司债务转让给个人是否合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一般来说,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公司债务转让给个人是合法的。这些条件通常包括:债务转让须经债权人同意,未经债权人同意的债务转让对债权人不发生效力;债务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债务人对转让后的债务仍应承担责任;债务的性质允许转让,如果是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不得转让的债务,则不能转让。 此外,还需要注意债务转让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是否签订书面的债务转让协议等。如果债务转让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或者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债务转让可能是无效的。 总之,公司债务转让给个人是否合法,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转让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强制执行公司账户没钱怎么追加法人

法律顾问团队律师11小时前回复:

当强制执行公司账户无钱时,可通过以下途径追加法人: 首先,可调查法人的个人财产情况。若法人存在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个人财产,如个人名下的房产、车辆、存款等,可申请对这些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或冻结,以实现债权。 其次,审查法人是否存在抽逃出资的行为。若发现法人在公司设立或运营过程中有将出资款项非法转移或抽回的情形,可要求法人返还出资,并在其抽逃出资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再者,查看法人是否存在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的情况。如发现法人通过虚构债务、关联交易等方式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可否认公司法人独立地位,让法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此外,还可以调查法人在其他公司或经济活动中的财产往来,若发现其与其他主体之间存在恶意串通转移财产等行为,也可依法追及相关财产用于清偿债务。 总之,在强制执行公司账户无钱的情况下,通过多方面调查和法律手段,有可能追加上法人的责任,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法人占股30承担多少债务

法律顾问团队律师13小时前回复:

法人占股 30%通常需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在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法人仅需以其 30%的出资所对应的资产来承担债务。 但如果存在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如法人存在滥用股东权利、公司人格否认等情况,那么法人可能需要对公司的全部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例如,法人通过虚构交易、虚假出资等手段逃避债务,或者法人与公司之间财产混同、业务混同,导致公司无法独立承担债务时,法人就不能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而需对全部债务负责。 总之,法人占股 30%承担的债务责任通常为以出资额为限,但在特定法律情形下可能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具体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有限责任公司挂名股东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顾问团队律师10小时前回复:

有限责任公司的挂名股东通常需承担以下责任: 其一,出资责任。虽未实际出资,但在公司注册资本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清偿责任。若公司资不抵债,债权人可要求挂名股东在其未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 其二,公司治理责任。虽未实际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但在公司决策等重大事项上,若其行为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可能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如对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 其三,诚信责任。挂名股东应秉持诚实信用原则,不得利用挂名身份从事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行为。若被认定存在此类行为,需对公司及其他股东承担侵权等法律责任。 总之,挂名股东并非仅挂名而无需承担责任,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避免因自身行为给公司及相关方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举报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