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全国服务热线 18158716019
公司新闻

干货:院感防控与管理的76问 (三)

发布时间: 2021-05-07 13:32 更新时间: 2021-05-07 13:32

五、职业暴露与防护

42、何谓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皮肤或黏膜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或被用于病人的锐器如针头、刀片及其他利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

43、职业暴露的途径有哪些?

经皮损伤(针刺、利器损伤)、经黏膜(眼、口、鼻)暴露、经不完整皮肤(裂开、溃疡、擦伤)暴露。其中针刺是职业暴露的Zui主要方式。

44、常见经血传播性疾病有哪些?

常见经血传播性疾病有HIV、HBV、HCV、梅毒等。

45、职业暴露后如何报告?

立即向科主任或护士长、感染控制科报告,填写职业暴露调查表。

46、如何避免锐器伤?

(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复帽,如必须复帽只能用单手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针头、刀片等锐器;

(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锐器盒3/4满及时收集;

(5)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47、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

(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处的局部挤压;

(3)刺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48、暴露于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后如何处置?

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暴露后处置措施与接种疫苗的状态密切相关:

(1)对暴露人员立即进行相关血清学检测,留做本底;

(2)未接种疫苗及以前接种过疫苗,无保护性抗体者,应于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00IU)和全程接种乙肝疫苗(20 g)(0、1、6);

(3)如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不明确者,应采取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及接种1针乙肝疫苗,同时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检测,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接种第2,3针乙肝疫苗;

(4)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保护性抗体者,无需处理;

(5)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无需处理;暴露于丙型肝炎病毒,没有推荐暴露后预防措施,按时随访(0、1、3、6月);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立即报告感染控制科,感染控制科报告辖区CDC,由CDC派专家进行现场评估暴露程度,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处置;梅毒螺旋体暴露,可预防性使用卞星青霉素G(240万U,1次/周×3);职业暴露后应按0-1-3-6方案随访监测并建档、管理。

49、何谓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即认定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接触这些物质时都需要进行隔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50、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1)手卫生:洗手与手消毒;

(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帽子、鞋套等;

(3)及时、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织物和环境。

51、使用手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诊疗护理不同的病人之间必须更换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必须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戴手套操作中,如发现手套有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4)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52、使用口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或外科口罩时防止口罩鼻夹处形成死角漏气,降低防护效果;

(2)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3)口罩潮湿后应立即更换;

(4)口罩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5)每次佩戴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査。

53、分级防护措施具体指什么?

注:“+”应穿戴的防护用品;“-”不需要穿戴的防护用品;“±”根据工作需要穿戴的加护用品为二级防护级别中,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条件,选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图片出自护理之家)

六、重点部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54、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2)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术前30分钟-1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1,术中追加一剂抗菌素等);

(3)正确备皮:手术当日备皮,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用刀片刮除毛发;

(4)术中保持患者体温;

(5)无菌操作,手术室的管理,减少人员出入,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

(6)尽量缩短手术持续时间。

55、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1)掌握导尿管留置指证,每日评估,尽早抜除;

(2)操作者严格落实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间>3d,宜持续夹闭,定时开放;

(3)做好留置尿管的日常维护,保持尿道口及会阴部的清洁(1次/日);

(4)长期留置尿管者,导尿管、集尿袋7-10d更换;

(5)采集尿标本做微生物检测时,应在导尿管侧面以无菌方法针刺抽取尿液,其他目的的采集尿标时应从集尿袋开口采集。

56、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1)置管部位不宜选用股静脉;

(2)掌握中央导管留置指证,每日评估,尽早拔除;

(3)操作者严格落实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用Zui大的无菌屏障;

(4)皮肤消毒采用含有效氯已定-乙醇≥2g/L的溶液局部2遍涂擦,消毒直径>15cm,面积≥10cm×12cm;

(5)当怀疑中央导管血流相关性感染时,如无禁忌,应立即拔管,导管送微生物检测,同时送静脉血进行微生物检测。

5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控制措施?

(1)应使用掌握呼吸机使用指证,每日评估,尽早拔除;

(2)如无禁忌症,应将患者头、胸部抬高30-45°;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排痰;

(3)操作者严格落实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应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每6h-8h一次;

(5)呼吸机管路湿化液应使用无菌水;

(6)呼吸机外壳及面板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外管路及配件应一人一用,使用后送CSSD处置,长期使用者每周更换。


联系方式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宏程国际大厦201室-E
  • 联系电话:未提供
  • 联系人:李培靓
  • 手机:18158716019
  • Email:lipeiliang@medknowall.com
产品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