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河北省廊坊市一小区内,因私家车司机不给救护车让路且对峙7至8分钟,导致病人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去世,引起网络热议。该类事件通常涉及责任认定、因果关系、赔偿责任等法律问题,结合特种车辆优先通行权,作如下分析:
一、特种车辆定义及通行权利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四类享有道路优先通行权的特种车辆: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享有道路优先通行权的条件:在执行紧急任务时。道路认定标准:若小区内部道路允许社会车辆自由通行(即不仅限于小区居民及访客),则可被认定为交通法意义上的“道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急救车、工程救险车的,不得超车。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属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二、拒不让行法律后果
(一)一般交通违法行为处罚
针对一般违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四款规定,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超车、让行的,一次记3分。
若因让行造成交通违法的,不受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违法行为人或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提供证据证明机动车因救助危难或者紧急避险造成的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发生地或机动车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核实之日起三日内予以消除。
(二)治安管理处罚
针对情节轻微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处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罚款;
针对情节严重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民事责任
若因阻碍行为导致患者未得到及时救治,进而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者或家属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要求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民法典第一千零四条规定: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四)刑事责任
若阻拦行为情节特别恶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如人员伤亡),行为人将面临更严重的法律责任,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果能证明行为人主观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且该行为导致患者死亡(与患者死亡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行为人涉嫌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等。
1.聚众扰乱秩序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寻衅滋事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结语
当遇到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时,社会公众应当积极主动避让,这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1年
77分 (优于50.09%的律师)
一天内
1篇 (优于82.62%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