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通用16篇)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刘*** 23-06-17 教学设计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其中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本课的重点,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设计理念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义,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并认识乘法,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性目标: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激励星。

学具准备

小棒、练习本。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公园里的游乐场去玩,好吗?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主题图)。请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生: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数的、算的。2+2+2+2+2+2=12。

师:那么,观缆车上、小火车上、都有多少人、圆桌周围共有几把椅子。(生答)

师:你不仅能认真观察,而且还算出了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真是个有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请坐!

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游乐园”里不仅快乐多多,而且智慧也多多!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精灵”去亲自感受一下吧!

我们走出公园,再去学校看看同学们在作什么?(出示:课件3)

师:老师知道你们也喜欢摆学具,一会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按学习小组摆出较难的图形,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们组必须要摆一样的图形,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摆,老师喊听就听。然后小组内按老师提出的问题议一议,最后由组长汇报。(出示课件4)1摆一个图形需要几根小棒?你们组摆了几个?一共用了几根小棒?怎样列式?

二、下面请同学们开始摆吧!(老师画梅花)

三、学生汇报。

1、下面那组的小组长第一个告诉我们?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算式。

3、谁能把老师画的'梅花,列式计算出来一共有几朵呢?

四、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1、师:大家开动脑筋不仅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而且还计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了不起!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黑板上这些算式!

2、引导探究。

师:仔细观察,默默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师:对加数都相同,

师:谁能吧老师画的梅花,一共有几朵,列式计算出来?

板书:3+3+3+3+3+3=18

那么,这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3,和是多少?

板书:3618

师:也就是说6个3相加的和是18、

板书:6个3

3、请同桌的再说说其余这些算式,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加数,和是多少?

(学生汇报)

师:看来用“几个几”说真简单!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这道算式,如果老师继续画梅花,那么算式会有很多3相加,算式就会很长,用什么方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更简单些?

生:用乘法。

师:对,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乘法。黑板上的算式,用乘法表示就是3×6=18

或6×3=18因为有6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就在3和6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3就是加法算式中相同加数,6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写的时候,先写3,再写6。

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中间这个运算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读作:乘。写作X(跟读一遍)

4、师:因为乘法是加法得来的,所以乘法就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就成了乘号,写的时候,先写左斜,再写右斜。请同学们跟老师写一遍。师:这个乘号人们一直使用它。这两个算式你会读吗?谁愿意试一试?

3×6=18读作:3乘6等于18

6×3=18读作:6乘3等于18

师:读的时候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读。

谁再来读?同桌互相读一读!

5、乘法也有各部分的名称,乘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因数,得的数叫做积。

6、(出示课件6)下面老师再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位同学有两只眼睛,5位同学呢?怎样列式?10位同学呢?60位同学呢?60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多个2相加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乘法表示。所以许多的相同加数连加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请同学们读一遍。

7、我们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

五、练习:

1、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请你把黑板上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我们再来看大屏幕。(课件7、秋千)

3、接下来,男女生进行一个小比赛,请看屏幕:(课件8、齿轮、剪刀)

4、下面的题目,同学们也会顺利完成的。(课件9、熊猫)

5、同学们再看小猪储蓄罐,你怎样列式。(课件10)

6、我们再来练一道(课件11、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7、课件12、下面的算式能不能写成乘法的形式?为什么?

六、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

这节课大家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在生活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可以说说你具体学习了什么?

七、板书:

乘法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法:3+3+3+3+3+3=

乘法:3×6=1 8读作:3乘6等于18

或6×3=18 读作:6乘3等于18

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在备课时,注意在深刻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我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把教材的主题图用课件呈现出来。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

为了突破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的难点,新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开展摆小棒游戏,教师提出思考题,并让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从而列出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通过观察这些加法算式,并让学生想像,接着让学生在交流感受中去初步认识乘法。第二个环节教学乘法,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源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互动作用。做到了理论和实践、教与学、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在这里唯一不足的是,我觉得自己和学生解释的时候不够清楚,不够明白。导致个别学生还是找不出相同加数。而在练习中我体现了层次,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练习结果的处理上,做到了及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在评价中受到激励。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同数连加算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像:“如果老师继续画梅花,所写的连加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这样的算式真长啊,写起来真会非常麻烦。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哇!”的想法,这时教师注意放手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了人类创造和发现“乘法”原始过程的认识状态,探索出了不同的合并加数的简便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乘法”,从中让学生真正体验了乘法的含义。这样设计,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鼓励评价,如“小朋友和数学家的发现是一样的”,让学生感到自信,感到自己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索知识,由此获得了情感体验。

当然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老师去创建,我和学生是师生,是研究的伙伴,更是朋友。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很民主,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都体现了这一点。当然,要上好一堂课,很不容易,还有许多不足,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其实我觉得教案是固定的,但教无定法,自己应该在教学之前将知识装在心里将学生装在心里,了解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样能够以一当十,事倍功半。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其中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本课的重点,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设计理念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义,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并认识乘法,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性目标: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激励星。

学具准备

小棒、练习本。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公园里的游乐场去玩,好吗?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主题图)。请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生: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数的、算的。2+2+2+2+2+2=12。

师:那么,观缆车上、小火车上、都有多少人、圆桌周围共有几把椅子。(生答)

师:你不仅能认真观察,而且还算出了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真是个有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请坐!

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游乐园”里不仅快乐多多,而且智慧也多多!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精灵”去亲自感受一下吧!

我们走出公园,再去学校看看同学们在作什么?(出示:课件3)

师:老师知道你们也喜欢摆学具,一会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按学习小组摆出较难的图形,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们组必须要摆一样的图形,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摆,老师喊听就听。然后小组内按老师提出的问题议一议,最后由组长汇报。(出示课件4)1、摆一个图形需要几根小棒?2、你们组摆了几个?3、一共用了几根小棒?4、怎样列式?

二、下面请同学们开始摆吧!(老师画梅花)

三、学生汇报。

1、下面那组的小组长第一个告诉我们?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算式。

3、谁能把老师画的梅花,列式计算出来一共有几朵呢?

四、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1、师:大家开动脑筋不仅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而且还计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了不起!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黑板上这些算式!2.引导探究。

师:仔细观察,默默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师:对加数都相同,

师:谁能吧老师画的梅花,一共有几朵,列式计算出来?

板书:3+3+3+3+3+3=18

那么,这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3,和是多少?

板书:3618

师:也就是说6个3相加的和是18.

板书:6个3

3、请同桌的再说说其余这些算式,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加数,和是多少?

(学生汇报)

师:看来用“几个几”说真简单!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这道算式,如果老师继续画梅花,那么算式会有很多3相加,算式就会很长,用什么方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更简单些?

生:用乘法。

师:对,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乘法。黑板上的算式,用乘法表示就是3×6=18

或6×3=18因为有6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就在3和6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3就是加法算式中相同加数,6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写的时候,先写3,再写6。

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中间这个运算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读作:乘。写作X(跟读一遍)

4、师:因为乘法是加法得来的,所以乘法就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就成了乘号,写的时候,先写左斜,再写右斜。请同学们跟老师写一遍。师:这个乘号人们一直使用它。这两个算式你会读吗?谁愿意试一试?

3×6=18读作:3乘6等于18

6×3=18读作:6乘3等于18

师:读的时候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读。

谁再来读?同桌互相读一读!

5、乘法也有各部分的名称,乘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因数,得的数叫做积。

6、(出示课件6)下面老师再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位同学有两只眼睛,5位同学呢?怎样列式?10位同学呢?60位同学呢?60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多个2相加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乘法表示。所以许多的相同加数连加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请同学们读一遍。

7、我们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

五、练习:

1、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请你把黑板上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我们再来看大屏幕。(课件7、秋千)

3、接下来,男女生进行一个小比赛,请看屏幕:(课件8、齿轮、剪刀)

4、下面的题目,同学们也会顺利完成的。(课件9、熊猫)

5、同学们再看小猪储蓄罐,你怎样列式。(课件10)

6、我们再来练一道(课件11、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7、课件12.下面的算式能不能写成乘法的形式?为什么?

六、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

这节课大家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在生活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可以说说你具体学习了什么?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46页例1,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

师: 小朋友们节假日你们喜不喜欢跟爸爸妈妈去公园里的游乐场玩呀!

生:喜欢。

师:那今天你们愿不愿意跟蔡老师去公园里的游乐场看看呢?

生:愿意。

师: 瞧,他们玩的多开心呀!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有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

师:你能根据你所说的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适当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瞧;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生1: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

生2: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3.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谁能解答刚才的问题呢?

(1)算一算:(学生解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

3+3+3+3=12 2+2+2+2+2+2+2=12 4+4+4+4+4=20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师:小朋友们,要分别算出玩各种游戏的人数,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其他方法吗?那么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寻找。

二、新课。

1.摆图形游戏。

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吗?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6 3

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

③把写法算式写完整: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18。

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等于十八)

4.尝试。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小结。

学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

小结: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练习巩固。

1.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九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说得有理,就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练习九的第2题。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齐读、分组读不同形式,让学生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

4.练习九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直接填书上。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评价。

5.练习九的第4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确定图下面两个“()”里分别填写数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之后,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知识。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了教材“游乐园”的情境导入新课,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的意义。

2、在自主探索加法的简便写法时,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只要是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3、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生活中要培养或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与乘法有关的现象。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本课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目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符号产生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再创造的数学活动引出乘法运算,在理解与运用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符号的简洁性、抽象性与统一性,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1-3。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以具体情境为背景,生成相同加数相加的式子,从而引出乘法运算;其次是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预设的学习路径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沿着“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的教学程序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及区别,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观察、分类、尝试、抽象等数学活动,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中发现问题

1、生成算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列算式。

2、观察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分类中提出问题

1、算式分类:让学生将算式按照加数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2、提出问题,点明本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以明快而简洁的节奏点明学习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通过分类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三、尝试中分析问题

1、尝试创造。

出示情境:怎样准确而快速地表示出“20个3相加”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看谁的办法好。

学生尝试用符号以自己的方法进行再创造。

2、有序展示。

预设方法一:3+3+3+、、、、、、3

预设方法二:20个3相加

预设方法三:20×3

四、抽象中解决问题

1、方法比较:引导学生对生成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与评价。

2、符号统一:通过观察与比较让学生明白数学符号统一的必要性。

3、强化抽象:让写出“20×3”的学生阐述“是怎么想的”。

4、揭示课题:在解决加数相同的加法计算时,咱们可以用乘法表示。(板书课题)

5、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本课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再创造,努力让学生经历“×”这一符号产生的过程,体验符号的意义与价值,感悟符号表达的简洁性与统一性,进而发展符号意识。】

五、沟通中整体建构

1、看图写出算式。

2、看图提出问题。

3、看式想象图形。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数学模型”之间穿梭与转换,从而建构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图式与结构。】

六、总结中拓展延伸

1、总结:今天这节课咱们只是初步地认识了“乘法”这个新朋友,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多留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和它成为亲密的好朋友。

2、延伸。

板书设计:

乘法

6+6=122×6=122个6相加8+8+8+8=324×8=324个8相加??×3=6020个3相加20

【设计思路】

一、关注设计的理念,引领教学的思路。

在课标2011年版倡导“数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本课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起点,首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驱动学生学习乘法的需求。而后“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认识乘法的产生的必要性,进而在具体情境中,尝试解释与应用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二、关注学生的学情,把准教学的起点。

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状况,才能沟通教与学的联系,明白教师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

1、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

三种版本教材分别创设了不同主题情境图

我们看到不同版本教材教学情境图虽不同,但设计意图一致: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中挖掘学习新知的动力。这就说明本课学习情境的创设应立足于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就如新课标所倡导的“数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设计贴近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为低年级的学生架设生活与乘法学习的桥梁,进而认识乘法。

2、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教师认为最好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学生掌握了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正如课标中指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是“拍板者”。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在逐步地分析、调整中帮助其完成正确的认识。

三、关注经验的积累,沟通数学的“形与式”。

提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最大的创新之一。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活动”必须有明确的数学内涵和数学目的,体现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本课的教学中,师生一起经历了“看图列算式”“创造算式”“看算式写算式”“看

算式想像生活情境”等数学味十足的活动,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数学模型”——“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之间穿梭与转换,从而建构更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图式与结构,同时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断积累着各样的“经验”,有活动当时的经验,还有延时反思的经验,有学生自己摸索出的经验,也有受别人启发得出的经验。这些经验不断地转化和建构为属于学生本人的东西,从中获得并积累可贵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关注思想的感悟,传递教学的力量。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数学课程固然应该教会学生许多必要的数学知识,但是绝不仅仅以教会数学知识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据此,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其中,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数学模型,初步感悟数学建模的思想;在解决生活问题时引导学生将加数相同的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思想。而贯穿本课始终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形与式的对应、比较与分类,“以形助数”!让学生对乘法学习达到理解的目标层次。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语)。也许每一位数学教师对“一堂数学课对于学生的数学发展有多大的力量起多大的作用”都不应当忽视,因为,不就是这一堂又一堂的数学课汇成学生整体的数学教育的吗?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里的一些娱乐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乘法作准备。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物图等,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重点、难点】

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哪儿玩?一起看看这些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得这么开心?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他们在玩什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整体感知,初步认识乘法。

(1)游乐园里的确很好玩,其实在这里还藏着很多数学秘密呢!

a)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根据观察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一起来数一数。问:一共有几架小飞机?一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3人)一架小飞机就是1个3,数一数,有()个()相加?有5个3,写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

b)课件出示旋转小火车图。问: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个人?那你能不能用刚才数小飞机的方法来数一数小火车的人数?一个车厢里有多少人?(6人)有几个这样的车厢?(4个)想:()个()相加,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6+6+6+6=24)

c)课件出示过山车图。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个2。)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2+2+2+2+2+2+2=14)

(2)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算式的加数都一样。)3+3+3+3+3=15 6+6+6+6=242+2+2+2+2+2+2=14

(3)这三个式子最长的是哪个?看到老师写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了简便地表示像这样的连加算式,人们就用乘法来计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提问:2+2+2+2+2+2+2=14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7个2相加,和是14。)指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写成乘法算式是2×7=14或7×2=14。说明:“×”叫乘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板书)

2、用乘号算式表示。同学们数一数“3+3+3+3+3=15”里面有几个3?(5个3相加。)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试着写出:5×3=15,3×5=15,并读一读。6+6+6+6=24,这里面有几个6,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试着写出:6×4=24,4×6=24,指名读算式。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游戏,拿着乘法算式的同学去找拿着相应的加法算式的同学;

2、智力大比拼,共四关。

3、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收获到什么了?小结:求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其实呀,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乘法算式,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希望同学们用心去观察,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小小的数学家。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历乘法的意义的产生,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乘法数学问题。

2、认识乘法中的乘号,知道乘号与加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传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数学小资料:

1、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于1631年(距今三百多年)在其著作《数学之钥》(clavis mathematicae)中首次以“×”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乘号。

2、在五百年前,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叫魏德曼.他在横线上加了一个竖,成为“+”,他用这个符号表示增加的意思;他又在加号上去掉一个竖,成为“-”,表示减少.兄弟两个就诞生了.但是“+”和“-”正式被大家所公认,用来作为加、减运算符号,是从1541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的,以后逐渐普及,沿用到现在.

教学策略:在比较中认识新知识。

教学步骤:一、口算。

12+24= 36+6= 42+14= 32+16= 15+25= 35+10=

复习加法的知识。+这个符号叫做什么号,它是怎么产生的。加号前面的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也叫做加数,算出来的结果叫做和,表示两个加数的总数。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加法算法:2+2 表示什么意思,2个2相加

2+2+2呢, 3个2相加

2+2+2+2呢 4个 2相加

2+2+2+2+2呢 5个 2相加

这组加法算式与一般的加法的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加数都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有2个或者2个以上。

相同的地方呢,都是表示求总数的意思。

如果这样的2有50个呢,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写?2+2+2+2+2+。。。。。。

全部写下来会很麻烦。所以古代的数学家,想了个聪明的办法,把这样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一种算式,哪个小朋友知道,你来介绍下。

2、介绍乘法算式的写法。把加号改成乘号“×”,把相同的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把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2+2 写成乘法算式是 2×2 读成 2乘2

2+2+2写成乘法算式是 2×3 读成 2乘 3

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 2×4 读成 2乘 4

2+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 2×5 读成 2乘 5

3、拓展深化。50个 2相加呢?写成乘法算式是 2×50 或者 50×2,因为得数都是 100。所以都可以写。

4、归纳乘法的意义。把几个几相加,用乘法算式来表示有什么好处?可以把写得很长的加法算式改写成很短的乘法算式。

那么 2+2 写成 2×2,有简便吗,看不出。短的看不出,长的算式有简便的意思。

2+3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不能,因为 2+3表示 把 2和 3合起来的意思。不是表示几个几的意思。

三、下面的加法算式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能的话请说出乘法算式

3+3 4+4+4 5+5+5+5 6+6+6+6+6 7+7+7+7+7+7+8

3×2 4×3 5×4 6×5 (不能完全用乘法算式来写出,可能会有写出 7×6+8当然要表扬了。)

说说这些乘法算式的意思, 2个 3, 3个4,5个4, 6个5,()如果学生说成是3个2,4个3,4个5,5个 6也可。)

12×2 表示什么意思,

13×3

14×4

15×5

16×6

17+18

四、归纳小结乘法的意义

加法和乘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求总数的意思

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加法的有的算式比较长,乘法的算式比较短,有比加法简便的地方,

乘号与加号的样子也差不多,是把加号转一点过来的意思。所以说古代的数学家也很聪明的,把加法与乘法的相差不多的关系通过符号表达出来了。

五、生活应用

1、小朋友最喜欢去公园玩了,游乐场里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能结合今天上课的内容,说说这些数学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吗。

(1)摩天轮上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怎么算,用乘法怎么算。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激流勇进有几个小朋友?

(3)过山车上有几个小朋友?

(4)把几把小椅子?

2、通过摆小棒来说说乘法算式。

摆 3个 五角星用了几根小棒,

摆 4把小伞呢,

摆 6个三角形呢。

3、说说生活中的乘法算式。

如每个人左手有 5根手指头,2个手共有几根手指头?

教室的电风扇 每个有 3块转板, 5个电风扇共有几块转板?

每个盘里有 4个苹果,6个盘里有几个苹果?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乘号,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的联系和区别,知道了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七、布置作业

练习八、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放在教学乘法口诀的前面,是很重要的一堂课,但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讲理解乘法的意义比较困难,乘法的数学思想也是比较难建立的。我们高年级的老师在测试小朋友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会把 “算2个3相加的总数是多少,”用“2+3”来算,他们多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有加,有总数,就是做加法,也就是说小朋友是从文字来认识建立算式的。而不是从数学思考的角度来做题目的。说明二年级的小朋友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建立是比较肤浅的。如何帮助二年级的小朋友建立乘法的意义,如果单从文字到文字,从算式到算式恐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在设计时考虑到把数学文化结合进去,通过对加号与乘号的联系和区别,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因为人类孩童的认知过程也就是人类最初的认知过程,总是从具象到抽象,从实际上升为理论的过程,所以让学生通过对加法符号改写成乘法符号的`过程,来促进儿童对数学学习兴趣和热爱。再通过对加法和乘法的比较中来理解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从复杂到简单来体会乘法思想的精髓。最后从生活实际应用来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模型,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教学例1和例2,完成练习五中的作业。

2.这节教材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教学时,要让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从加法引出乘法,向学生说明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知道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这对于学好表内乘法和解答乘法应用题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本节教材需要准备的学具有本册学具袋第9页上的实物图,如熊猫、梨、花瓶、萝卜、鱼缸图,还有花、正方形、圆片及小棒等。

4.教学教科书第17页例1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小花图竖着摆2朵,摆3次。再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列出加法算式,并引导学生看着算式回答:这个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加数都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正方形摆4个3或3个4,用小圆形摆5个4或4个5,并列出连加算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出新的运算──乘法,说明:求3个2相加是多少,可以用2×3或3×2来计算;求2个3相加是多少,也可以用2×3或3×2来计算。然后再启发学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接着,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题中相同数相加算式和乘法算式,看哪种算式简便,然后看书上的结语,使学生认识到乘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然后,再介绍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其读法。关于乘法算式的读法,要求学生照算式的顺序来读,如5×4应读作“五乘四”。教材最后指出:“5和4相乘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

5.第18页例2是教学求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两道乘法算式来计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说出图中有几捆气球,每捆有几个,表示几个几,用加法计算应该怎样列式。然后引导学生列出两道乘法算式。

为了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含义,要配合例题进行必要的练习。除了用教材中安排的题目进行练习以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综合练习,如用纸写成卡片。练习时,先出示5+5+5=15,让学生读算式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让学生看着加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后,再分别出示5×3=15和3×5=15,读出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6.教科书第18页上的“做一做”,做第1题时,要提醒学生先看一看图中画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图中表示几个几,再让学生联系乘法的含义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做第2题时,学生读出乘法算式以后,可以再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7.关于练习五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2题,要求直接把同数连加的每一个算式改写成两个乘法算式。

第3题,这里教材没有再给出填写两种乘法算式的空。因此,学生只要填出3×4和4×3这两个算式中的一种就可以了。

第4题,先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照书上的要求填数。学生只要填出2×3和3×2这两个算式中的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第5题,可以联系乘法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必须是几个相同数连加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另外,也可能有少数学生把3+3+3+2改写成3×3+2,这个式子是对的,遇到这种情况,可给以鼓励,但这是乘加两步运算的式子,开始学乘法不要求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式子。

做第6题时,可以复习前面学过的图形知识,先让学生说一说书上画的是什么图形,再按照书上的要求做。

第9题,如果学生看图直接写乘法算式有困难,可以先写出连加算式,得数可以暂不写单位名称。

第7题中的第(1)小题和第10题是10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在学习乘法的过程中,要注意带着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以防遗忘。

第11题,让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用相加的方法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教学时,教师可先说明题意,让学生独立思考。算出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此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练习使用,不作共同要求。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二、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10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游乐园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用已学的加法解决问题比较麻烦时,便渴望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够取代,这时乘法便呼之欲出了。因此,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难点,由此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

四、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主题图。

2.师生交流

(1)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入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不仅为新课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

(1)出示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一:一个一个地数。

预设二:三个三个地数。(学生在数学书上每3个人圈一圈)

预设三:3+3+3+3+3=15

沟通:哪两种方法意思差不多?为什么?(方法二和方法三差不多,都表示5个3相加)

(4)认识相同加数。

观察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3)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5个)

2.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出示问题二:小火车里共有几个人?

数一数:一个一个的数,一共有多少人?

圈一圈:每节车厢6个人圈一圈,一共圈几圈?

写一写:6+6+6+6=24

说一说: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

观察刚才列出的两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连加,加数都相同。)

3.加深体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1)出示问题三: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3)学生列出算式:

(4)按要求列算式:

如果这列过山车再长些,需要10个2相加一共有能做多少人?20个2相加呢?100个2相加呢?你有什么感受?

4.明确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明确乘法的意义: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2)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

①7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可以写成72=14,读作:7乘2等于14,或27=14,读作:2乘7等于14。

②小组内交流:100个2相加,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③独立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前两问中的两个连加算式。

④介绍乘号的来历。(教材第51页你知道吗?)

(3)比较每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①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突出乘法算式的简洁,感受乘法的必要性。)

②3+3+3+3+3=15与35=15,为什么加法中没有5,而乘法算式中有5呢?

5.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乘法的意义。

(1)出示问题四: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汇报板书。

(3)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从解决游乐园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地展开探究,设计自主观察、小组合作、比较分析、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促使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基本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摆一摆,说一说,再填一填。

(2)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2题

先说一说,再填一填。

2.变式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3题。

直接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教材第50页练习九第9题。

根据几个几相加的描述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3)游乐园中哪个问题不能用乘法解决?为什么?

3.综合练习

(1)教材第51页练习九第13题

根据算式画图,都有两种画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种即可。

(2)教材第51页练习九第14题

运用乘法与加法间的关系,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层深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深化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四)畅谈收获,总结课题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总结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

【设计意图】

通过归纳总结,揭示本课的课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8)

【设计理念】

本课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目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符号产生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再创造的数学活动引出乘法运算,在理解与运用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符号的简洁性、抽象性与统一性,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1-3。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以具体情境为背景,生成相同加数相加的式子,从而引出乘法运算;其次是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预设的学习路径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沿着“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的教学程序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及区别,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观察、分类、尝试、抽象等数学活动,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中发现问题

1.生成算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列算式。

2.观察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分类中提出问题

1.算式分类:让学生将算式按照加数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2.提出问题,点明本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以明快而简洁的节奏点明学习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通过分类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三、尝试中分析问题

1.尝试创造。

出示情境:怎样准确而快速地表示出“20个3相加”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看谁的办法好。

学生尝试用符号以自己的方法进行再创造。

2.有序展示。

预设方法一:3+3+3+......3

预设方法二:20个3相加

预设方法三:20×3

四、抽象中解决问题

1.方法比较:引导学生对生成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与评价。

2.符号统一:通过观察与比较让学生明白数学符号统一的必要性。

3.强化抽象:让写出“20×3”的学生阐述“是怎么想的”。

4.揭示课题:在解决加数相同的加法计算时,咱们可以用乘法表示。(板书课题)

5.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本课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再创造,努力让学生经历“×”这一符号产生的过程,体验符号的意义与价值,感悟符号表达的简洁性与统一性,进而发展符号意识。】

五、沟通中整体建构

1.看图写出算式。

2.看图提出问题。

3.看式想象图形。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数学模型”之间穿梭与转换,从而建构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图式与结构。】

六、总结中拓展延伸

1.总结:今天这节课咱们只是初步地认识了“乘法”这个新朋友,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多留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和它成为亲密的好朋友。

2.延伸。

板书设计:

乘 法

6+6=12 2×6=12 2个6相加8+8+8+8=32 4×8=32 4个8相加 ??×3=60 20个3相加 20

【设计思路】

一、关注设计的理念,引领教学的思路。

在课标2011年版倡导“数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本课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起点,首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驱动学生学习乘法的需求。而后“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认识乘法的产生的必要性,进而在具体情境中,尝试解释与应用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二、关注学生的学情,把准教学的起点。

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状况,才能沟通教与学的联系,明白教师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

1.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

三种版本教材分别创设了不同主题情境图

我们看到不同版本教材教学情境图虽不同,但设计意图一致: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中挖掘学习新知的动力。这就说明本课学习情境的创设应立足于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就如新课标所倡导的“数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设计贴近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为低年级的学生架设生活与乘法学习的桥梁,进而认识乘法。

2.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教师认为最好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学生掌握了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正如课标中指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是“拍板者”。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在逐步地分析、调整中帮助其完成正确的认识。

三、 关注经验的积累,沟通数学的“形与式”。

提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最大的创新之一。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活动”必须有明确的数学内涵和数学目的,体现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本课的教学中,师生一起经历了“看图列算式”“创造算式”“看算式写算式”“看

算式想像生活情境”等数学味十足的活动,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数学模型”——“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之间穿梭与转换,从而建构更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图式与结构,同时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断积累着各样的“经验”,有活动当时的经验,还有延时反思的经验,有学生自己摸索出的经验,也有受别 人启发得出的经验。这些经验不断地转化和建构为属于学生本人的东西,从中获得并积累可贵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关注思想的感悟,传递教学的力量。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数学课程固然应该教会学生许多必要的数学知识,但是绝不仅仅以教会数学知识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据此,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其中,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数学模型,初步感悟数学建模的思想;在解决生活问题时引导学生将加数相同的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思想。而贯穿本课始终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形与式的对应、比较与分类,“以形助数”!让学生对乘法学习达到理解的目标层次。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语)。也许每一位数学教师对“一堂数学课对于学生的数学发展有多大的力量起多大的作用”都不应当忽视,因为,不就是这一堂又一堂的数学课汇成学生整体的数学教育的吗?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二、探究新知

1、摆图形游戏

学生分小组用小棒摆出图形。(小伞、小房子、五角星、三角形、等等。)教师拍照,捕捉信息。

2、交流。

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①4个☆用了40根小棒。10+10+10+10=40

②5个△用了15根小棒。3+3+3+3+3=15

③3个□用了12根小棒。4+4+4=12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3、设疑:摆5个△是5个3相加,那么7个3相加,怎样列式?10个3呢?50个3、100个3、1000个3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4、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5、介绍乘号“×”及其写法。教师指×,这个符号谁知道叫什么?(板书:乘号)教写法:先写左斜,再写右斜。生书空。

乘号象什么?学生怎样回答都有对,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在发明乘号时是把“+”歪一下。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关系。

6、以4+4+4为例

指着板书:4+4+4,问:几个几相加?(板书:3个4)

师:就可以写成4×3或3×4【“个”字改成“x”】

教读法,学生试读,可能学生会把乘号读作“乘以”,教师纠正,读作“乘”

板书读作:4乘3。3乘4。生齐读。

师:这个算式就表示3个4相加。

问:谁来说说,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3表示有几个4相加?

多找几个同学。

请学生把另外的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并说说算式中的数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然后再出示算式6+6=12,进行读作练习,用以区别上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目的:动手操作是现在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象这样的概念性教学,抽象性比较强,只有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

三、巩固

1.出示香蕉图。

(1)先出示2个.提问:你们看,这是几个香蕉?(2个)我们把2个香蕉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个,又出示2个.又出示2个.

(2)提问:一共摆了几组香蕉?(生:4组.)

求一共有多个香蕉?,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板书:2+2+2+2=8)

2.出示游乐园图,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说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刚才我们写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每组里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以后我们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要用乘法计算.(板书: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

4+4+4

5+5+5+5+5

3+3+3+3+3+3+3+3+3+3+3+3+3+3+3=45

3×1515×3

2.将乘法算式改写成连加算式.

19×450×3

计算2×18写成加法算式

3.课前我们讲的50个2、100个2、1000个2,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

4.算式4+6+9,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计算.

5.能用上今天所学得知识吗?5+5+5+5+5+5+4=34

6.反馈判断

质疑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6.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就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四、课堂作业

1.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

2.把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用线连起来。

3+3+3+3     8×2

9+9+9+9+9   3×4

7+7+7      9×5

8+8        7×3

3.写出乘法算式,再用小棒摆一摆.

2个4连加;4个2连加;3个5连加;5个3连加.

板书设计:

加数相同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乘法×乘号

2+2+23个23×2读作:3乘2

5+5+5+5+5

小棒图记录

(3例,写出结果)读作:几乘几等于几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二、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10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游乐园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用已学的加法解决问题比较麻烦时,便渴望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够取代,这时乘法便呼之欲出了。因此,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难点,由此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主题图。

2.师生交流

(1)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入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不仅为新课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

(1)出示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一:一个一个地数。

预设二:三个三个地数。(学生在数学书上每3个人圈一圈)

预设三:3+3+3+3+3=15

沟通:哪两种方法意思差不多?为什么?(方法二和方法三差不多,都表示5个3相加)

(4)认识相同加数。

观察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3)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5个)

2.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出示问题二:小火车里共有几个人?

数一数:一个一个的数,一共有多少人?

圈一圈:每节车厢6个人圈一圈,一共圈几圈?

写一写:6+6+6+6=24

说一说: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

观察刚才列出的两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连加,加数都相同。)

3.加深体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1)出示问题三: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3)学生列出算式:

(4)按要求列算式:

如果这列过山车再长些,需要10个2相加一共有能做多少人?20个2相加呢?100个2相加呢?你有什么感受?

4.明确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明确乘法的意义: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2)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

①7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可以写成72=14,读作:7乘2等于14,或27=14,读作:2乘7等于14。

②小组内交流:100个2相加,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③独立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前两问中的两个连加算式。

④介绍乘号的来历。(教材第51页你知道吗?)

(3)比较每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①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突出乘法算式的简洁,感受乘法的必要性。)

②3+3+3+3+3=15与35=15,为什么加法中没有5,而乘法算式中有5呢?

5.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乘法的意义。

(1)出示问题四: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汇报板书。

(3)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从解决游乐园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地展开探究,设计自主观察、小组合作、比较分析、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促使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基本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摆一摆,说一说,再填一填。

(2)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2题

先说一说,再填一填。

2.变式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3题。

直接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教材第50页练习九第9题。

根据几个几相加的描述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3)游乐园中哪个问题不能用乘法解决?为什么?

3.综合练习

(1)教材第51页练习九第13题

根据算式画图,都有两种画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种即可。

(2)教材第51页练习九第14题

运用乘法与加法间的关系,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层深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深化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四)畅谈收获,总结课题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总结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

【设计意图】

通过归纳总结,揭示本课的课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50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2、教材的编写意图

“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3、教材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解决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用三角板、五角星、小雨伞和小棒,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算理。

三、学前分析

学生在已经学过多个数相加的基础上,初步来学习乘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我班学生大部分能掌握,有一小部分不能很好掌握,对于这几个小朋友还需花时间来辅导帮助他们理解两位数减法的算理。

四、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5分钟

(略)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

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

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 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1:我摆了3座小房子。

生2:我摆了2颗星星。

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

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活动)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6+6=

7+7+7+7=

3+3+3+3+3+3+3+3+3+3=

3、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一样的数。

4、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

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打算摆出多少个?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生1:算式很长。

生2:本子上都写不下了。

生3: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写不完算式。

生4:写起来太麻烦了。

5、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例如黑板上同学列的这个10个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50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2、教材的编写意图

“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3、教材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解决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用三角板、五角星、小雨伞和小棒,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算理。

三、学前分析

学生在已经学过多个数相加的基础上,初步来学习乘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我班学生大部分能掌握,有一小部分不能很好掌握,对于这几个小朋友还需花时间来辅导帮助他们理解两位数减法的算理。

四、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5分钟

(略)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

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

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1:我摆了3座小房子。

生2:我摆了2颗星星。

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

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活动)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6+6=

7+7+7+7=

3+3+3+3+3+3+3+3+3+3=

3、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是一样的数。

4、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

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打算摆出多少个?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生1:算式很长。

生2:本子上都写不下了。

生3: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写不完算式。

生4:写起来太麻烦了。

5、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例如黑板上同学列的这个10个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在学校进行的教研活动中,我讲了二年级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乘法的知识,在新课的导入时,我主要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问学生有关乘法你们了解哪些知识?学生从各个方面说,首先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做一个了解。其次为揭示“相同加数”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意义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本节课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去探究生成。如新课阶段,教师让学生算一算每个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列出算式。这时,并不规定列加法算式,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有的列出加法,有的列出乘法算式,然后通过对左右两边算式的观察比较发现加数相同时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加数不同时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认识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一样,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两种算式的写法与读法不一样。求几个相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写法与读法上。通过观察、比较和概括,达到初步认识乘法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精心设计的练习,避免了集中练习对学生造成的疲劳感,特别是在课的末尾安排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5×2”的意义,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体

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由于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情绪饱满,参与面广,思维活跃,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效果非常好。

本节课主要的问题是我没有掌握好学生自学的时间,这个环节放的有点时间多了,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紧,这说明教师还是对学生的能力不是太了解,就这一点也希望和其他老师们共同探讨研究一下。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里的一些娱乐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乘法作准备。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物图等,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重点、难点

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哪儿玩?咱们一起看看这些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得这么开心?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他们在玩什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整体感知,初步认识乘法。

(1)游乐园里的确很好玩,其实在这里还藏着很多数学秘密呢!

(a)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根据咱们观察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咱们一起来数一数。问:一共有几架小飞机?一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3人)一架小飞机就是1个3,数一数,有()个()相加?有5个3,写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

(b)课件出示旋转小火车图。问: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个人?那你能不能用刚才数小飞机的方法来数一数小火车的人数?一个车厢里有多少人?(6人)有几个这样的车厢?(4个)想:()个()相加,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6+6+6+6=24)

(c)课件出示过山车图。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个2。)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2+2+2+2+2+2+2=14)

(2)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算式的加数都一样)3+3+3+3+3=15 6+6+6+6=242+2+2+2+2+2+2=14

(3)这三个式子最长的是哪个?看到老师写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了简便地表示像这样的连加算式,人们就用乘法来计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

(板书课题)提问:2+2+2+2+2+2+2=14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

(7个2相加,和是14。)指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写成乘法算式是2×7=14或7×2=14。说明:“×”叫乘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板书)

2、用乘号算式表示。

同学们数一数“3+3+3+3+3=15”里面有几个3?

(5个3相加。)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试着写出:5×3=15,3×5=15,并读一读。6+6+6+6=24,这里面有几个6,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试着写出:6×4=24,4×6=24,指名读算式。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游戏,拿着乘法算式的同学去找拿着相应的加法算式的同学;

2、智力大比拼,共四关。

3、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收获到什么了?小结:求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其实呀,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乘法算式,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希望同学们用心去观察,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小小的数学家。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4)

设计理念:

教育不是告诉。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其一,学生通过自身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比由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其二,“再创造”是一种发现,能激发其学习之兴趣,以及深入追寻探索的内部动力。其三,通过“再创造”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义,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并认识乘法,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教学策略:

1、注重激发兴趣,引导主动探讨,把学生假设于无助的地位,设计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规律。

2、重视知识发现过程的教学。教师不主动将结论告知学生。学生参与探究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自主发现。

3、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有操作实践机会,更好理解知识,并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在合作中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

2、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六一节快到了,小熊商店就要开张了。(媒体出示小熊商店,同时发出鞭炮声。)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小熊商店去玩,好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借助于电教媒体,利用人见人爱的小熊和儿童喜闻乐见的商店开张创设情境,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良好愉悦的学习心情,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实践,探索新知。

1、在问题情境中,感知相同加数。

(1)、媒体出示:小熊拿出6只书包,想放进几个柜台里,犹豫了:该怎么放呢?

师:该怎么放呢?请同桌小朋友分工合作,用6个钮扣代表6只书包,往长方形格子里摆,一人摆,一人写相关的加法算式,比一比,谁的摆法多,谁列的加法算式多。

(2)、学生分工合作,动手实践。

(3)、汇报合作情况,把加法算式分类。

①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算式:

1+5=6,2+4=6,3+3=6,1+2+3=6,2+2+2=6,1+1+1+1+1+1=6……

②让学生根据加数特点分类,媒体显示。

3+3+=6 1+2+3=6

2+2+2=6 2+4=6

1+1+1+1+1+1=6 1+5=6

提问:为什么这样分成两组呢?(左边一组加数都相同,右边一组加数不相同。)

让生说说相同的加数都是哪些。

[设计意图:只有数学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趣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帮助小熊在柜子里摆放书包,捕捉生活中常见的摆设问题,体味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将学生自然地带进求知的情境中。]

2、举例设疑,感知概括几个几。

(1)、师:小朋友们这么快就认识了相同加数,谁还能说出这样的算式呢?

让学生举例,适时鼓励。

提问:谁能说出一个更长的.算式呢?

一生说出一个较长的算式,这时,大家都很开心兴奋。(例如:10个8相加)

(2)、设疑:老师没听清,谁能重复一遍给老师听?

由于比较长,估计学生说不出,让学生再说一遍,要求学生认真听,想办法记住,并重复。

师:你是怎么记住的?

生:我是数的,他一共报了10个8相加。

师:这是个好办法!我们也来试一试。

老师报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生重复,说出自己记的方法。(几个几相加)

(3)、媒体显示:小熊知道大家认识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想考考大家。

写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看谁先写出来。

小熊出题(放音乐)

①2个2相加。

②8个2相加。

③30个2相加。

到音乐停,前2题轻松完成,可第3题没一个同学写好。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自由的活动和紧张的竞赛活动中,引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现实情境之间的矛盾,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动力。]

3、在困惑中创造,认识乘法意义。

(1)、遇困惑,谈感受。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话要说?

生1:时间太短了。

生2:算式太长了。

生3:能不能想个办法,不要写这么长呀?

(2)、激发再创造,认识乘法。

①让学生创造用简单的形式来表示30个2相加。

②生汇报,师板书。(先在视频投影仪上展示)

a、 学生创造发明的形式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再创造。(如:2+2+……;2+2等等;2+2很多;等等)

b、 让学生再创造。(诸如2+……30;230;等就会出现了)

进行点评:230最简洁,2表示相同加数,30表示个数,很好,那中间的点可否用其它形式来表示。

再让说一说,如2 30,2*30等。

[设计意图:教育不是告诉。此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困惑中不知不觉的进入新知识的探索状态中,让“创造”出新的算法成为学生的主体需要。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创新者。]

③拔乱反正,认识乘法。

师:小朋友们想知道科学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a、媒体显示文字并配音:三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了乘法,……

b、介绍乘法的写和读及各部分名称。

30个2相加,可以写成:2×30或30×2。

2×30读作:2乘30

30×2读作:30乘2

小结:现在我们学会了一种新本领,求几个几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3)、认识乘法意义。

a、师:大家看到2×30,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表示30个2相加)

b、让学生把2个2相加和8个2相加也用乘法表示,并说出各自表示的意义。

c、让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体会哪种写法简便。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改写乘法算式。

(1)8+8+8+8+8=40

(2)5+5+6=16

(3)7+7+7+7=28

提问:为什么第2题不能改成乘法算式。

2、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思维。

(出示药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药盒10片×2板,让学生看算式猜测里面的药怎么放。

药片规格2×5,让学生说说药片怎么排列。

3、小熊请大家看电影,请你帮助算一算,能坐多少人?

(出示电影场地座位图,每排6张椅子,一共5排。)

让学生先列出加法算式,再列乘法算式。

4、开放性问题:

媒体显示:小熊请你帮帮忙,顾客要买20盒饼干,要小熊捆成几捆,并且要求每捆一样多,这该怎么办?

分发给生20个长方形硬纸片,让生动手试一试。

说出有几种分法,并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把巩固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变式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练习让学生动脑思考,训练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让知识技能与发展性目标落到实处。]

四、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最令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是想通过学生的回忆,不仅反馈本课的学习情况,总结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建构,同时也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现知情共融。]

3.4.1 “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5)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0—2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交流,使学生在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相同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能根据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合作学习的`态度,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把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课前准备

小木棒,圆片

教学流程

一、新旧链接 师:同学们,我记得前面我们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同学们都表现得很棒,都学得很好,老师非常高兴,可老师还是有点不放心,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一下好吗?

出示练习题(板书)读一读,算一算下面两组算式

2+4+7 5+4+34

学生读算式,在算得数

师:同学们都做得很好,这下老师可放心了,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这两组算式,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板书)几个加数不同相加 几个加数不同相加 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加数不同和加数相同的方法

学生读第二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把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A、刚刚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看图算数,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出示例(1)图

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只?怎么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2=6(只)

引导:求小白兔一共多少只?就是算3个2只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用3个2连加来算。

图中几出有只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一共有几只鸡?怎么算? 学生回答,(板书)3+3+3+3=12(只)

引导:求鸡一共有几只?就是算4个3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 连加来算。 小结:我们看看这两算式,第一道算式中是3个2相加?第二道算式中是4个3相加?

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它们的加数相同,都是用连加来算。

B、尝试练习,出示试一试,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拿出小木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1个2个2……算出得数,最后填在书上。

C、出示例(2)图

看图数一数,填一填,你能算出每张桌子上有几台电脑?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 )2+2+2+2+2=8(台)

几个几相加?

4个2相加 师:同学们,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我们除了用连加来的方法来算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一种新的方法来算

(板书)认识乘法

4个2相加得8,可以用乘法计算

4×2=8或2×4=8而像2×4=8这样的算式,就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叫乘号,我们写(×)时,应先写(∕),再写(\),谁会读2×4=8这个算式。 2乘法的写法与读法及乘法算式各个名称

1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6)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育不是告诉。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其一,学生通过自身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比由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其二,“再创造”是一种发现,能激发其学习之兴趣,以及深入追寻探索的内部动力。其三,通过“再创造”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义,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并认识乘法,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教学策略:

1、注重激发兴趣,引导主动探讨,把学生假设于无助的地位,设计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规律。

2、重视知识发现过程的教学。教师不主动将结论告知学生。学生参与探究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自主发现。

3、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有操作实践机会,更好理解知识,并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在合作中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

2、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六一节快到了,小熊商店就要开张了。(媒体出示小熊商店,同时发出鞭炮声。)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小熊商店去玩,好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借助于电教媒体,利用人见人爱的小熊和儿童喜闻乐见的商店开张创设情境,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良好愉悦的学习心情,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实践,探索新知。

1、在问题情境中,感知相同加数。

(1)、媒体出示:小熊拿出6只书包,想放进几个柜台里,犹豫了:该怎么放呢?

师:该怎么放呢?请同桌小朋友分工合作,用6个钮扣代表6只书包,往长方形格子里摆,一人摆,一人写相关的加法算式,比一比,谁的摆法多,谁列的加法算式多。

(2)、学生分工合作,动手实践。

(3)、汇报合作情况,把加法算式分类。

①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算式:

1+5=6,2+4=6,3+3=6,1+2+3=6,2+2+2=6,1+1+1+1+1+1=6……

②让学生根据加数特点分类,媒体显示。

3+3+=6 1+2+3=6

2+2+2=6 2+4=6

1+1+1+1+1+1=6 1+5=6

提问:为什么这样分成两组呢?(左边一组加数都相同,右边一组加数不相同。)

让生说说相同的加数都是哪些。

[设计意图:只有数学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趣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帮助小熊在柜子里摆放书包,捕捉生活中常见的摆设问题,体味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将学生自然地带进求知的情境中。]

2、举例设疑,感知概括几个几。

(1)、师:小朋友们这么快就认识了相同加数,谁还能说出这样的算式呢?

让学生举例,适时鼓励。

提问:谁能说出一个更长的'算式呢?

一生说出一个较长的算式,这时,大家都很开心兴奋。(例如:10个8相加)

(2)、设疑:老师没听清,谁能重复一遍给老师听?

由于比较长,估计学生说不出,让学生再说一遍,要求学生认真听,想办法记住,并重复。

师:你是怎么记住的?

生:我是数的,他一共报了10个8相加。

师:这是个好办法!我们也来试一试。

老师报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生重复,说出自己记的方法。(几个几相加)

(3)、媒体显示:小熊知道大家认识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想考考大家。

写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看谁先写出来。

小熊出题(放音乐)

①2个2相加。

②8个2相加。

③30个2相加。

到音乐停,前2题轻松完成,可第3题没一个同学写好。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自由的活动和紧张的竞赛活动中,引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现实情境之间的矛盾,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动力。]

3、在困惑中创造,认识乘法意义。

(1)、遇困惑,谈感受。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话要说?

生1:时间太短了。

生2:算式太长了。

生3:能不能想个办法,不要写这么长呀?

(2)、激发再创造,认识乘法。

①让学生创造用简单的形式来表示30个2相加。

②生汇报,师板书。(先在视频投影仪上展示)

a、 学生创造发明的形式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再创造。(如:2+2+……;2+2等等;2+2很多;等等)

b、 让学生再创造。(诸如2+……30;230;等就会出现了)

进行点评:230最简洁,2表示相同加数,30表示个数,很好,那中间的点可否用其它形式来表示。

再让说一说,如2 30,2*30等。

[设计意图:教育不是告诉。此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困惑中不知不觉的进入新知识的探索状态中,让“创造”出新的算法成为学生的主体需要。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创新者。]

③拔乱反正,认识乘法。

师:小朋友们想知道科学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a、媒体显示文字并配音:三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了乘法,……

b、介绍乘法的写和读及各部分名称。

30个2相加,可以写成:2×30或30×2。

2×30读作:2乘30

30×2读作:30乘2

小结:现在我们学会了一种新本领,求几个几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3)、认识乘法意义。

a、师:大家看到2×30,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表示30个2相加)

b、让学生把2个2相加和8个2相加也用乘法表示,并说出各自表示的意义。

c、让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体会哪种写法简便。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改写乘法算式。

(1)8+8+8+8+8=40

(2)5+5+6=16

(3)7+7+7+7=28

提问:为什么第2题不能改成乘法算式。

2、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思维。

(出示药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药盒10片×2板,让学生看算式猜测里面的药怎么放。

药片规格2×5,让学生说说药片怎么排列。

3、小熊请大家看电影,请你帮助算一算,能坐多少人?

(出示电影场地座位图,每排6张椅子,一共5排。)

让学生先列出加法算式,再列乘法算式。

4、开放性问题:

媒体显示:小熊请你帮帮忙,顾客要买20盒饼干,要小熊捆成几捆,并且要求每捆一样多,这该怎么办?

分发给生20个长方形硬纸片,让生动手试一试。

说出有几种分法,并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把巩固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变式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练习让学生动脑思考,训练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让知识技能与发展性目标落到实处。]

四、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最令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是想通过学生的回忆,不仅反馈本课的学习情况,总结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建构,同时也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现知情共融。]

相关推荐

物理第九章知识点(合集3篇)

知识点
物理第九章知识点(1)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产生原因:空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所以空气朝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大气压强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生活中证明大气有压强的实例:
展开详情

点数教案(汇编18篇)

教案
点数教案(1)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老师的提问。2、能边数边说数字,不漏数。3、学习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有点数5以内数量物的数学基础以及
展开详情

动物乐园教案(汇编20篇)

教案
动物乐园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认识新的部首“鸟字旁”。2、了解“反犬旁”的字,初步学会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忆生字。3、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的意识,培养他们保护
展开详情

9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热门17篇)

教学反思
9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1)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9课《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写巨人将孩子们赶出花园及醒悟后拆除了围墙的故事,告诉我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在这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
展开详情

春天的雨点课件(汇集3篇)

课件
春天的雨点课件(1)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竭力、发誓”等词语并能理解。2、通过阅读,走进达丽玛的内心世界,深刻感受达丽玛的情感变化。3、理解“春天的雨点”的深层涵义。4、感受教师对学
展开详情

关于t的绕口令(甄选4篇)

绕口令
关于t的绕口令(1)白庙、白猫山上有座白庙,地上有只白猫,白发老公公掉了一顶白帽,白猫叼着白帽跑进一白庙。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
展开详情

有关爱情的散文(合集13篇)

散文
有关爱情的散文(1)风姑娘悄然来到花园,用她的手轻轻抚摸着花朵的面颊。太阳公公伸了伸懒腰,准备起床了。这是个精美的花园,里面有许多漂亮的花儿。有成熟的康乃馨,有清新的水仙花,有象征着富贵的牡丹,有似君
展开详情

阅读青蛙答案(汇编15篇)

考试资料
阅读青蛙答案(1)青蛙和大雁阅读答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知识水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青蛙和大雁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一只大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面同住了很久,他们相亲相爱,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后来
展开详情

优美散文300字(推荐3篇)

散文
优美散文300字(1)也许因为你的美丽,春天才绽放四季。也许因为你的柔情,夏季才轻歌漫语。也许因为你的浪漫,秋的蓝天才无风无雨。也许因为你的爱意,冬才漫漫雪花飘落大地。也许因为我的冷漠,冬才翩翩飞舞姗
展开详情

安全主题班会总结范文(通用15篇)

范文
安全主题班会总结范文(1)通过这次班会,我们意识了很多我们存在的不足和以往我们忽视的方面,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做进一步的加强。同时还要强调以下几点:思想上时时讲安全,事事重安全。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不能掉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尊重阅读答案(精品7篇) 国庆献礼征文(必备5篇) 考试后感想作文(集锦17篇) 梯形练习题(优选10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热门5篇) 写景评语(热门17篇)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汇集15篇) 萝卜阅读答案(汇总5篇) 小小推销员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合集4篇) 祖逖北伐阅读答案(精选4篇)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优选7篇) 小英雄雨来说课稿(推荐4篇) 从小见大阅读答案(优选8篇) 正方形教学反思(合集18篇) 我的中国心教案(精编3篇) 8年级上册英语课本(精品7篇) 关于新年诗歌(精选18篇) 励志小故事300字(集合16篇) 制取氧气知识点(精选3篇) 师德第一课(必备4篇) 鲁滨逊漂流记说课稿(优选7篇) 我进步了主题班会(汇编4篇) 建国周年活动策划主题(精编3篇) 居家安全教案(实用5篇) excel教学设计(实用4篇) 必修三知识点物理(汇编9篇) 语文选择题答题技巧(汇集17篇) 触摸春天教案第一课时(集锦5篇) 大道之行也教学反思(推荐5篇) 关于竹子的散文(优选5篇)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推荐5篇) 养花说课稿(必备5篇) 将心比心说课稿(推荐13篇) 矩形说课稿(汇集5篇) if语言练习题(汇总11篇) 知识点顺口溜物理(通用6篇) 执业助理考试模拟试卷(汇总5篇) 关于春天的散文诗歌(实用14篇) 肖复兴超重阅读答案(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热门20篇) 等着的轿车阅读答案(汇集4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必备3篇) 家乡阅读答案(精选15篇) 国学教案弟子规(热门4篇) 对联福(实用7篇)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反思(优质3篇) 人身安全教育教案(汇编3篇)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合集6篇) 朱自清的散文春(精品17篇) 快乐的小鸟美术教案(汇集7篇) 劝学说课稿(甄选17篇) 试卷评析语文(合集5篇)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优选10篇) 班主任教学计划(汇编16篇) 语言的演变教案(精选4篇) 第一次抱母亲阅读答案(汇集8篇) 绘本抱抱教案(合集6篇) 关于夏天的句子大全(汇集11篇) 欧阳修文言文阅读答案(推荐4篇) 关于绿色的散文(汇总4篇) 我会看时钟教案(甄选6篇) 二上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精选3篇)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编10篇)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汇总12篇) 长征文章(推荐4篇) 试题湖南(集合6篇)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实用17篇) 不忘初心散文(推荐18篇) 托班我的身体教案(推荐4篇) 关于理想的散文(推荐4篇) 扶贫工作日记范文(实用8篇)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反思(实用16篇) 校园欺凌教育主题班会(优质5篇) 重阳节美术教案(推荐12篇)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推荐15篇) 月亮阅读题答案(精编6篇) 英语中的谚语(精品11篇) 环保工程师基础考试真题(精编4篇)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个读后感(合集6篇) 暮江吟教学反思(汇集8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教学反思(热门3篇) 包公审驴教案(汇总8篇) 安全生产培训试题(精选4篇) 有关朋友的散文(汇总7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合集3篇) 呼啦圈教案(优质16篇) 认识整点和半点教案(汇编17篇) 议论文八百字(甄选6篇) 春天的散文名篇(集锦3篇) 识字天地人教案(汇总7篇) 脚内侧传球教学反思(集锦9篇) 黄山松教学反思(集合7篇) 一夜的工作公开课教学设计(精编5篇) 岳阳楼记习题答案(实用3篇) 春晓的赏析(热门8篇) 秋词教案(甄选6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助学金征文(汇集3篇) 主题班会过程(精选3篇)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设计(精编3篇) 语文试卷分析质量(汇总3篇) 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甄选13篇)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热门18篇) 有理数除法说课稿(精品5篇)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的阅读答案(集合4篇) 山神阅读答案(汇集3篇) 年级第四单元的试卷上册语文(推荐10篇) 语言小水滴旅行记教案(精编6篇) 煤气安全教案(汇编20篇) 端午节教案反思(实用15篇) 细菌的教学反思(汇编17篇) 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甄选15篇)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汇总12篇) 10以内的加法教案(精选8篇) 绍兴名人故事(优质3篇) 管鲍之交文言文阅读答案(推荐3篇)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热门16篇) 天涯诗歌(通用17篇) 合欢合欢阅读理解及答案(热门3篇) 糟糕透了和精彩极了说课稿(集合19篇) 开题报告课题(合集20篇) 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精选6篇) 惊弓之鸟优秀教学设计(精编14篇) 树和喜鹊公开课教案(甄选4篇) 关于感恩母校的诗歌(汇总5篇) 火烧云练习题(热门4篇) 提公因式法教学反思(优质3篇)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汇集6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反思(通用3篇) 声声慢教案设计(推荐4篇) 含动物的成语大全(热门5篇) 小蝌蚪美术课件(通用5篇) 春练习题(精编5篇) 挑战阅读答案(精选7篇)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汇总19篇) 摩擦力知识点总结(精编3篇) 幼儿数学课件(精编18篇) 悯农赏析(汇编3篇) 形容东西好吃的句子(优质3篇) 语法状语从句知识点(实用16篇)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集锦9篇) 幼儿教学设计及反思(甄选10篇) 体育水平一教学计划(推荐5篇) 花的散文诗(必备4篇) 小马过河续写(精品8篇) 开学主题班会记录(集合15篇) 一年试卷语文试卷答案(优选8篇) 儿童简单谜语及答案(汇集15篇) 变体美术字课件(推荐4篇) 金错刀行赏析(必备7篇) 长城说课稿(精编19篇) 知识竞赛答题(精编12篇) 杭州西湖诗句(必备4篇) 田家四季教学设计(精编6篇)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热门4篇) 抱一抱教案(汇总17篇) 爱护牙齿健康教案(优选4篇) 河中石兽优秀教案(集合7篇) 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案(优选15篇) 电压教学设计(必备6篇) 幼儿古诗朗诵(甄选4篇) 落叶阅读答案(通用11篇) 贝壳阅读答案(热门19篇) 语文试卷年上册期末(实用4篇) 史铁生散文代表作(汇总5篇) 分数乘法的应用教案(精品4篇)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集合9篇) 小露珠说课稿(热门15篇) 开学课件(推荐15篇) 胡适阅读答案(汇总9篇) 睡了阅读答案(热门14篇) 关于阅读议论文(集锦9篇)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汇编20篇) 画杨桃教学设计优质(优选8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优秀(必备10篇) 沉与浮教学设计(通用6篇) 思想品德期末试卷(汇编3篇) 信息的获取教案(通用3篇) 6年级体育教案(优选17篇) 语文说课稿(汇总17篇) 小老鼠上灯台音乐教案(集锦18篇)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汇集6篇) 漓江情韵阅读答案(必备3篇) 诗歌的修辞手法(集合3篇)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精品8篇) 守桥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汇编4篇) 纪伯伦的名言(通用8篇) 七彩光和果娃娃教案(甄选7篇) 译林u知识点(集合16篇) 赞美山水风景的句子(热门3篇) 舞狮教案(必备8篇)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必备5篇) 双手前抛实心球说课稿(通用4篇) 语文考试卷总结(甄选8篇)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优质6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热门16篇) 雷雨教学课件(必备5篇) 手指谣教案(实用11篇)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热门3篇) 父亲的答案阅读理解(甄选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