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课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小组的活动,我的感受颇多,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研讨过程中,我能虚心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能通过课题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对自身的得失做一个总结,便于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都能更上一个台阶,最重要的是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下,学的快乐,学的成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技术为载体,以知识的协作学习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对此,我有几点自己的见解:
1、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的情境,可以是音视频、图文或一个主题性较强的网页,这是一个学习兴趣、情感激发的过程,让学生“乐学”。
2、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探究的问题,即呈现问题。
3、 学生利用教学平台,建立相应的小组讨论区,在区内对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并且完成小组内的分工。
4、 学生自由上网,浏览网页,查找、收集各种辅助音频、视频、图片、教学课件、练习及其他的资源。
5、 在海量的信息中迅速进行鉴别、筛选出有效信息,消化后,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初步加工后,发表于讨论区,组内成员通过教学平台对所有信息一览无余,通过“回复”质疑、交流、互补,形成共识。
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课堂上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所有的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由学生代替完成,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完成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仅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长时间记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拉近了我们师生的距离。如在讲授《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时,学生对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产生极大兴趣,课堂上的讨论意犹未尽,在课堂临近结束时,我提出了以下学习任务:
(1)以“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主题,对教材进行拓展学习。
(2)介绍你最感兴趣的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3)制作成幻灯片(给出评价量规)。
(4)准备好介绍你作品的发言词。
第二堂课,当学生介绍他们的作品时,我惊讶不已。幻灯片制作非常精美,而且涉及各个少数民族,加入了学习体会: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应互相尊重、关爱、团结。学习效果明显,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另外,本课题有许多成功之处和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教师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主体的内在需要,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教学活动置身于轻松自由的情境之中,既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又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学习富有生命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课课题内容真正做到了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只要脚踏实地,每个人都会进步和收获。
本次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即将接近尾声,在研讨的进程中,我始终以学习的心态参加到课题的研究中,在整个过程中,我积极找资料,积极学习,在各位教师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下,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