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故事大全(汇集11篇)
传统故事大全(1)
从前,有一个大国的国王,他的妻子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就在这个孩子降生的同时,国王的母马下了个小马驹。国王奇怪地说:真主加倍赐福给我了!他嘱咐手下人要把自己的儿子和这个小马驹儿一起照顾,不要分开。
因为这个孩子从小就和小马驹儿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在会说阿拉伯语之前就能听懂并会说马的语言。当小王子10岁时,这匹马已长成为最优良的雄马了,谁见了都赞不绝口,可是只有小王子才可以骑它。
就在这一年,小王子的母亲不幸病逝了,国王续娶了一个王后。结婚一年左右,新王后也生了个王子。新王后一心想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将来继承王位。当小儿子岁时,王后就去找一个巫婆。她对巫婆说:“我有一件心事,等国王去世的时候,大王子就会继位,那时,我的亲生儿子就会受到他的欺压,怎么办呢?如果你能给我一个好的办法,我一定重重地酬谢你。”
利欲熏心的巫婆说:“你要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就一定得把大王子害死你可以挖一个土坑,在里面插上几把刀,用布把刀尖蒙上,再在布上撒一层士,不过这个土坑旁边还要设置一个又高又大的篱笆。这些事情办妥之后,你跟大王子打赌,说他跳不过这道篱笆,因为他才10岁,他如果真的跳的话,就一定会掉在坑里,被倒插着的尖刀扎死。这样,你就可以把他害死了。”
过了几天,后母安排好一切后,便与大王子打赌说他跳不过去那道篱笆!大王子满怀信心地说我跳得过去,这不费吹灰之力。这时他的神马尼吉姆用马的语言对大王子说哎呀,我的主人!以后你若不是骑着我,可千万不要去逞能!
大王子翻身骑上尼吉姆,神马一纵身就跳过了又高又大的篱笆。在着地的时候,它的后蹄落在土坑边上,把那层布踩破了。于是,几把锋利的刀全都暴露了出来。仆人们大声叫喊道哎呀幸亏大王子骑着这匹马跳得非常远!要不然非掉进坑里,被尖刀扎死不可!阴险而又善于应变的后母却大声说。这准是仇人干的接着,她又跑过去抱住大王子,假腥腥地挤出几滴眼泪说:“感谢真主,是他救了你的命,我就去做个大蛋糕,给你压压惊,好叫你忘掉这件事。”
后母果然去做了一个大蛋糕。蛋糕的一边做成陆地的图案,另一边做成海洋的图案,后母把这个蛋糕放在大王子哈梅德面前,说:“哈梅德,你吃海洋,你弟弟吃陆地。”她把亲生儿子叫来,让他坐在大王子的对面,然后,她就出去给他们取茶水。哈梅德不着急自己吃,他先从他那份儿蛋糕上下一块,跑到门口喂神马尼吉姆,但是尼吉姆拒绝吃他送来的蛋糕,它对哈梅德说:“你不要吃海洋,要吃陆地。”
哈梅德回到桌旁,他把蛋糕的位置对调了一下,好叫后母的儿子吃有海洋图案的那部分,他自己吃有陆地图案的那部分。他们很快就把蛋糕吃光了,时间不长,小王子说:“我的肚子疼得要命!”说完就倒在地上用双手捂着肚子缩成了一团,痛苦地挣扎了一会儿便气绝身亡了。
哈梅德大惊失色,当后母急急忙忙跑来时,见亲生儿子已经死了,她气急败坏地咆哮说一定是你调换了蛋糕的位置哈梅德越想越害怕,他心中暗想:原来是这个老妖婆想害死我呀!他立刻跑到父亲那里诉说了这件事情的全部经过。但国王并不相信他所说的话。
大王子的后母为失掉亲生儿子悲痛到了极点,这下她更恨大王子了。她派人去找那个巫婆,向她请教新的办法。巫婆说:是那匹雄马向大王子发出了警告,他懂马的语言。所以,你必须先把那匹雄马害死,然后才能害死大王子。
当国王来安慰失去儿子的妻子时,这个阴险毒辣的女人向他哭诉说:“我的失子之痛只能是吃一种马肉才能够解除,那匹马必须是脖子上有一块花斑的雄马才行。可是我到哪儿去找这样的马呢?”
国王一听,如释重负,他高兴地说:“哈梅德的马尼吉姆完全符合这些条件,我这就让他把马杀了给你治病。”
国王派人把哈梅德找来,国王对他说明了情况,哈梅德听后,惊恐万状,不知所措地说:“这怎么行呢这怎么行呢我爱尼吉姆胜过我的生命。”
国王严厉地说:“你敢不遵父命吗?你莫非要把自己的马凌驾于我的爱妻之上,把它给我宰掉!快去执行我的命令!”
哈梅德知道他不得不遵从父亲的命令,哭着去给神马尼吉姆洗澡。神马尼吉姆比任何马都聪明,它对哈梅德说“你把衣服和我的鞍子都放在岸上,还要把它们和这把匕首弄上血迹。然后,我们逃到一个遥远的国家去,在那里有你的新娘。假如你不去救她,她会被害死的。当他们发现岸上的血迹和我的鞍子后,他们就会以为你已经杀死了我和你自己,尸首被河水冲走了。你的后母得知你死后,她一定会从床上跳起来的,你的父亲也就不必给她治病了。
哈梅德按照料神马的话把一切做好以后,神马驮着哈梅德去解救他的新娘了。他们日夜兼程一路穿山过海,一日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一座象牙城堡。神马尼吉姆说:“你的新娘就住在那里,不过,你千万要小心,因为有一个魔鬼强占了她的城堡,把她变成了囚犯,她跑不了,除非你帮助她,所以你必须藏在这里,等那个魔鬼离开时,你就可以进去想办法消灭他了。”哈梅德听了神马的告诫后,就藏了起来。
这时,城堡的大门打开了,一个狰狞的魔鬼走了出来。它身高如塔,体粗如牛,头长双角,巨齿獠牙,手如蝎爪,臂长尺。这个魔鬼不知神马和哈梅德在附近,他进山去打猎充饥了。
哈梅德见魔鬼离开了,便闯了进去,塔内全是人的头颅和尸骨。哈梅德跑上去时,感到非常恐怖,好像有两只冰冷的魔爪搂住他的胸一样使他窒息。他回头一看,果真是一个骷髅牢牢地抓住了自己,他拚命地挣扎,却怎么也逃脱不了。
这个骷髅说我发现你是人间的一个小伙子。魔鬼把我当做奴隶,叫我为他服务。假如你对我友好,答应把我按宗教仪式安葬,我就帮助你消灭那个魔鬼。这样我可以摆脱他,获得自由。哈梅德虽然十分害怕这个骷髅,但他想有盟友总比没有盟友强一些。于是,他说:“好吧我同意做你的朋友,而且我会把你妥善安葬的骷髅听到这话便放开了他。”
骷髅登上城的楼梯,它对哈梅德说:“请跟我来!”于是,哈梅德就跟着骷髅一起上了城堡。他们穿过一道门廊,发现那里有一位姑娘,她长得漂亮极了,正在伤心流泪。她一抬头,看见了哈梅德,见他仪表堂堂,温文尔雅,惊奇地对他说:“你果真是一个活人吗?”
哈梅德向她保证说他是人间的一个小伙子,并说要解救她出去。他的话令她很是惊喜。这时,骷髅说魔鬼马上就要回来了!你们必须先找到它的灵魂,才能杀死它。哈梅德问:“那么,它的灵魂在哪儿呢?”骷髅回答说:“它的灵魂在一个小金属盒子里面,这个盒子拴在深山中一只黑羊的腿上。”
于是,哈梅德跟着骷髅走进深山。他们一直找到夕阳西下,终于找到了那只腿上拴着一个小盒子的黑羊。哈梅德解下小盒子,却怎么也打不开它。骷髅说:“只有用魔鬼的刀子才能把它打开,也只有打开它,才能杀死那个魔鬼。所以,你现在必须设法把魔鬼的刀弄到手,而把你的刀给魔鬼。这样在跟魔鬼决斗时,你只要用它的刀刺穿这个盒子,它就被消灭了。”
哈梅德拿着小盒子回到象牙城堡,他走进了那个姑娘的房间。他对姑娘说:“当魔鬼回来的时候,你要故意装作乐意伺候它的样子,为它摘下佩刀,然后放在这个帘子附近,以便我用它的佩刀把它杀死。”说完,哈梅德便藏在了帘子后面,姑娘坐在沙发上等候,骷髅站在楼梯的旁边。
过了一会儿,魔鬼回来了。姑娘对他说:“你打猎太累了,快把佩刀摘下来吧!”说着,她就帮着魔鬼把佩刀解开并把它放在了帘子附近。魔鬼坐在沙发上,它叫姑娘坐到它的膝盖上。可是,姑娘猛然把帘子打开了,哈梅德“嗖”的一下子跳了出来,他抓起了魔鬼的佩刀,而把自己的刀扔给了魔鬼。魔鬼从沙发上一跃而起,大吼一声,它企图杀死哈梅德。哈梅德想把魔鬼的刀从鞘中抽出来,可是刀太重了,在骷髅的帮助下,他终于把刀抽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魔鬼张牙舞爪地要撕咬他的时候,他把那个小盒子掷到了地板上,并用魔鬼的刀子把它刺穿了,魔鬼顿时倒地而亡。
接着,哈梅德为骷髅挖了一个坟坑,准备了裹尸布。在他为骷髅裹尸之前,骷髅对他说:“在我临死之际,我应当感谢你,我还要为你最后服务一次。”说着,骷髅举起魔鬼的刀,朝着姑娘的头就砍。哈梅德和姑娘吓得尖叫起来。就在姑娘张嘴叫喊的一刹那,从嘴里窜出一条草绿色的长蛇。骷髅一下子把蛇头砍了下来,而丝毫没有伤着姑娘。哈梅德和公主全都对这条长蛇感到奇怪。公主说:“我怎么不知道它在我的嘴里啊?”骷髅说:“这就是魔鬼的最后余孽,现在你安全了。”
哈梅德按照宗教仪式把骷髅安葬了。这些事做完以后,哈梅德便娶了这个姑娘。他们把这个城堡里的大批财富装在袋子里,让骆驼驼着,骑着神马尼吉姆返回了他的祖国。
哈梅德到了他父亲的王宫,走进了去向他致敬之后,说:“我已经带着大批的财富回来了,我还带回来一个妻子。不过,我想先见一下我的后母,并和她打一个赌她今后不但不能杀死我,也无法杀死我的神马尼吉姆了,我愿意和她打这个赌。”哈梅德的父亲拥抱着他激动地说:“孩子啊,你的后母已经死了。那天,我发现了你的血衣,以为你死了,我伤心极了,四处寻找你的尸首也没有找到。但是当她听到你的死讯时,立刻从床上跳了起来,她一下子什么病都没有了。她曾经说她不吃你那匹神马的肉就会死掉,可是,她并没有死。”为了掩饰自己,她装模作样地掉了几滴眼泪,但我发现她哭得是那样假,她的心里实际上正在为你的死而庆幸呢!当我洞察到她的丑恶灵魂时,一气之下就把她杀死了!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一切事情都坏在她的身上。
国王热烈地拥抱着他的儿子哈梅德,为他准备了盛大的团圆宴会,为神马尼吉姆准备了甜美的甘蔗。哈梅德与他的妻子生活得非常幸福美满。后来,他们生了好几个儿子。国王死后,哈梅德便继承了王位。
传统故事大全(2)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传统故事大全(3)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传统故事大全(4)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外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鼠洞,想逮鼠充饥,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他把这些杂粮洗净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传统故事大全(5)
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
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这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传统故事大全(6)
谦虚礼貌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礼貌举止,也就是此刻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七岁之师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就应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能够做我的老师啊!”
传统故事大全(7)
【韩文救荒】
韩文请饷。生死为轻。负罪发廪。米价以平。
【原文】
明韩文、宋韩琦后也。生时。父梦紫衣人抱送文彦博至其家。故名曰文。历官南京兵部尚书。岁祲。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米价为平。
人当凶岁。米谷歉收。巨富商。若居奇货。以待高价。不义孰甚。韩文请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则自愿受罪。竟发廪十六万。米价因是以平。其真心救荒如是。宜其享耄耋之年。亲见诸子贵显也。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一个姓韩单名叫一个文字的人。就是宋朝有名宰相韩琦的后代。他生下来的时候。他的父亲做梦。看见一个着了紫色衣服的人。抱了文彦博到他家里来。所以替他取个名字叫做文。后来累次做官升到南京的兵部尚书。逢着那一年阴阳两气不和调。年成荒歉。米价飞涨得很高的时候。韩文就要请求预先发三个月军饷。去压平米价。户部里的人不肯。韩文说道。救荒如救火一样。是急不可缓的。假使有了罪。我就一个人承当好了。于是即刻发了仓米十六万。果然米价顷刻平了。
传统故事大全(8)
爱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传统故事大全(9)
刻苦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不同凡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铁杵磨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样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最后成为有名的大诗人。
传统故事大全(10)
岳飞,南宋将领,民族英雄。他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这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挡的反击”,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把金兀术打得大败。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军心动摇,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但是,朝廷却连下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岳飞明知这是权臣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被杀害时年仅三十九岁。
传统故事大全(11)
冬至的时候,素有南吃汤圆北吃饺子的习俗,但这些习俗的背后都有其故事,那么冬至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呢?有哪些传统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冬至的传说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冬至的传说故事1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的传说故事2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的传说故事3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