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认知中国的好理论,一定能够超越左与右,融合东西方
任何好的关于中国的理论,一定是能够穿透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解释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与不变,揭示中国与西方的现代化路径的异同。研究中国需要正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正视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全文]
-
什么是“问题意识”?
主流性的、被大多数人有意或无意地采用的理论,几乎全都是来自西方的理论,到底与中国的实际相符吗?它们是否真的为我们所想研究的议题提供了足可依赖的理解和说明?[全文]
-
“参与式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将是一个越来越与民众参与式民主相结合、相平衡的治理与领导组织。在共产党的民主集中二元性实质之中,其命令型统治的一面将有可能会越来越倾向于转变为更符合民望的民众参与式统治,真正起到更高度的“领导”而非依靠指令的模式。[全文]
-
为什么美国式大农场农业在中国行不通?
小农经济过去依赖的是耕作与家庭副业两柄拐杖,今天依赖的则是耕作与外出打工、做买卖等非农就业。二者的结合同样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不同之处仅在于通过非农就业而逐步减轻了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内卷化”压力。[全文]
-
非正规工是个全球问题,但在中国社会最特殊
我们需要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虚构、硬套西方的理论,而是符合实际、能够见效的脚踏实地的实施方案及其执行。中国需要的是为中国将近三亿农民工谋求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进入中产阶级的可行道路。[全文]
-
中国该如何“去内卷化”发展?
将人民积极参与设定为国家涉及民生重大政策的不可或缺的标准和条件,它的走向既不是西式相对政府的“民主主义”,也不是革命时期的“群众主义”,而是一种更为中允、更可持续的新型“人民主义”。[全文]
-
当前的民法典编纂要关注哪些问题?
当前,在民法典的编纂中,法学家们关注的大多是从西方引进的法律,但如果从长时段的历史视野和实际运作的正义体系来看,长远的民法体系建立,必须同时关注到传统与革命两大传统,必须考虑到如何处理引进的成文法律与其他两大传统的关联问题,这既是因为其实际存在于司法实践中,也是因为唯有综合三大传统才有可能真正认识到并建立中国法治的“特色”。[全文]
-
黄宗智:试解重庆经验——国有资源市场增值社会化
简单总结,重庆所走的这条道路,如果真能成功,是一条具有深远意义的道路。它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不同,因为政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国家促进社会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理念,照顾到多年来被忽视的社会公正问题。[全文]
-
重庆经验理论试解:国有资源市场增值社会化
重庆所走的这条道路,如果真能成功,是一条具有深远意义的道路。它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不同,因为政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国家促进社会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理念,照顾到多年来被忽视的社会公正问题。它也和计划经济不同,因为它非常关键性地采用了市场的动力,不仅借以推动重庆的经济发展,也借以推动重庆的社会公平。它同时具有社会主义的部分特征,也具有市场主义的部分特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