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里头文化是不是中国历史进入文明的“临门一脚”?
二里头对中华文明的奠基意义毋庸置疑,但二里头遗址中并没有发现文字的痕迹,这让它很难同中国历史文献的国族或王朝名号对号入座。二里头究竟姓“夏”还是姓“商”,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还是商王朝前期某座城池?学者各执一词,尚存异议。 [全文]
-
“埃及学”如何演变成“殖民学科”?
与英国一直想要在政治和经济上控制埃及不同,法国更想维持自己在文化上对埃及的全面掌握,“埃及学”演变成了一种“殖民科学”。仅靠购买藏家藏品和派出考察团,法国很难维持自己在“埃及学”中的领先地位,它急需制度保障。[全文]
-
罗马人是古埃及文明的终结者,还是守护者?
从作为罗马行省开始的一个半世纪以来,罗马人对埃及的兴趣与日俱增,可以说是罗马人“创造”了古代人和现代人眼中的埃及。[全文]
-
从百年前的一桩“中国留法学生间谍事件”说起……
纵观整个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仿佛一场三方的“车轮战”——法国政府vs中国官方,中国官方vs中国学生,中国学生vs法国政府。似乎没有一方是绝对赢家。[全文]
-
文物古迹遇上天灾人祸:重建后还能称古迹吗?
文化遗产强调的是“突出的普遍价值”,它并非凝聚在某块公元前的基石上,或某座庙宇的壁龛里,它是从古到今无数人类活动的精华,无论重建与否,它都在那里。[全文]
-
归还前殖民地文物,可援引的条例不少,但……
在法律文书里,我们会看到各种指代这些被劫掠的文物的词语,它们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财物”“艺术品”“文化财产”,但是对那些惨遭掠夺的人民来讲,它们有着更深刻的含义。[全文]
-
中国青铜器研究,海内外学界走到哪一步了?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学者还不能使用这种方法,因为他们所研究的青铜器大多数都是收藏品,换句话说,这些青铜器都是盗掘出土、被古董贩卖而来的,它们所有的出土信息都被抹去了,有时甚至连出土地点都不为人知。[全文]
-
“要是能再多一点就好了”
“有多少矿石?”“一亿零三百万吨。”“就是这么多,不能再多一点?““以前的勘探报告是这么写的。”“要是能再多一点就好了。”——这是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9月15日视察大冶铁矿时与时任矿长陈明江的对话。[全文]
-
一个“新青年”之死,让人看到一个知识群体的分裂
一个“新青年”以斗争的姿态死去,让其导师从起初“二十年不谈政治,一心致力于启发国民的思想”到最后喊出“不辩,不争,不可以”,新文化运动离不开政治,甚至它本身就是政治。他的死让人们意识到知识分子群体的分裂,一部分人将继续前进,而另一部分人则告诫自己远离是非。[全文]
-
辜鸿铭复杂但不矛盾,只是为当时的中国提了另一种解决之道
辜鸿铭对西方的批评有很多中肯之处,不少看法与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辜坚持要以中国方式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在当时汹涌的“泛西化”浪潮中,确实独树一帜。只是这也许能让欧洲人耳目一新,但对困顿已久的中国而言是一张无用药方。[全文]
-
“伪史论”的那些惯常逻辑
若文化自信是为争个“第一”或“最早”,那真没必要;想想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和刻下楔形文字的苏美尔人都已不知去向,再想想我们,自信一点。再者,若以一套本身漏洞百出的观点、证据或某种“阴谋论”来证伪另一种观点——何况这一观点在专业领域内基本没有太大异议,如此得来的自信并非我们要的,也违背了初心。[全文]
-
回忆和想象之间的“真假慈禧”,从美国人画的这幅肖像说起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卡尔的慈禧肖像画并没有安排在中国馆展出,而是作为一件美国当代艺术作品放在了美国馆展出。这幅慈禧肖像画在此处的功能不再是让更多人能见到中国统治者的“真实”容貌,更像是美国炫耀其“门户开放”外交政策胜利的成果。[全文]
-
该不该把《万历十五年》请下圣坛?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围绕张居正和申时行展开详述的文官集团,原本只是作为近代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这一观点的论据,但到了2017年,因为一部热门电视剧,这本书被包装成官场指南,重新进入畅销榜。倘若泉下有知,这位个性刚烈的老头会不会用湖南乡音喊出“蠢不带发”呢?[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