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为什么成了一个“解决不了问题的国家”?
美国为什么矛盾越来越严重?我认为它的问题就是美国立法的时候,宪法体制的设计。美国立国是走私商人加奴隶主建的,整个美国体制设计的目的,就是要阻止后面的改革。[全文]
-
大学长什么样都是形式,重要的是体制
人工智能出现以后,我们传统上所讲的“眼见为实”变得不成立了,这对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大学教育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因为这种情况下,大学已经不能培养辨别这个科学基本问题的人才了。[全文]
-
美国几百年来的战略,就是不断给自己制造敌人?
正是美国的规模生产,导致了美国的经济外交一定是扩张主义,而且一定是贪得无厌,不会适可而止的。[全文]
-
上世纪90年代,西方为何突然将目光从俄罗斯转向中国?
在俄国,西方金融大鳄把苏联军事工业给催垮,但发横财的是当地的和原来政府官员有密切关系的金融寡头,然后把真正重要的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矿山都变成私有化,把赚来的钱转到西方。俄国寡头成为英美及中亚国家最大的黑手党,连美国情报系统都很难对付。[全文]
-
为什么我更推崇林毅夫,而不是张维迎?
中国今天要有当年凯恩斯和哈耶克对话的水平,我认为大家应该听一下史正富和林毅夫和温铁军他们的对话,那才能有类似的风格,但是张维迎和许成钢还要好好的补一点历史课程。[全文]
-
能源价格暴涨,一句“非理性”就完了?
中国是产煤大国,但是始终没有理顺煤电水等公共服务产品的价格,体制根源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缺乏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环保部门的政绩指标缺乏弹性和渐进规划,地方政府的民生指标不考虑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机制。[全文]
-
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和经济学奖,与和平奖的标准正好相反
这一观察,有助于我们解决我在北京大学和几个老朋友的争论,以及中国民间舆论对诺贝尔奖的不实际的期望。西方不可能给中国主管扶贫的官员或经济学家发奖。也不会给任何国家赚了大钱的企业家或组织发诺贝尔科学奖。[全文]
-
中国科研要培养创新人才,不能用“人海战术”?
德国招研究生,根本不会像中国和美国一样进行统考,看成绩,批量生产,需要你个别申请。招研究生也不是像我们中国的学生找老师,老师久仰久仰,我要跟你做,德国的老师是问你自己想做什么。[全文]
-
戳破西方“市场经济”神话后,中国要建自己的“高水平”标准
新自由主义政策用减税的政治口号大幅度降低政府的财政能力,用不断发动外战的方法来捍卫美元的金融霸权,必然导致虚拟经济挤出实体经济,扩大国内贫富差距和国际的地区差距,不断产生国际金融危机和地缘冲突,最后拖垮美国经济。 [全文]
-
为什么我在美国批评美国?回答真诚发问的朋友
我在奥斯汀留美的老同学问我:为什么你批评美国,不同时批评中国?我的回答是,我一直在批评中国,但是这些朋友们立场不同,听不出来。[全文]
-
从“钱学森之问”到“饶毅之争”
科技部这份调查通报的争议,本质上是回到了一个更基础的命题“钱学森之问”;中国有的是人才,但缺少有效识别科学人才的制度。科学体制不是所有权,而是谁来分配资源,谁来识别人才。鼓励竞争和试错,比单靠道德打假,更能鼓励创新和人才的识别和生长。[全文]
-
拜登的1.9万亿美元未必能撑到夏天,但对人民币的影响……
如果美国刺激经济靠对外发债,转嫁危机,同时能保持零利率或负利率,刺激买车买房,则美元可能继续贬值,刺激大量投机资本到中国和东亚市场寻求出路。这可能刺激中国的通胀和房地产泡沫。[全文]
-
美国要打金融战,咱就从战争学习战争
我问那些金融界大佬,金融的本质是什么?他们说美国有一句行话,叫银行家永远愿意借钱给不需要钱的人。银行家的本质就是嫌贫爱富,然后你跟我说做金融就能全民富裕,开什么玩笑?[全文]
-
不要幻想中国拿着一堆“白条”,还能养活全世界人口
如果你要跟美国的农业标准接轨,就可能面临跟美国一样的问题。中国现在的农业文明只能跟欧洲、日本接轨,甚至跟以色列接轨,但是不能跟美国接轨。 [全文]
-
赢过美国这个棋手,才能彻底解开香港乱局
中国这时不需忙着开放股票市场,而是应扩大中国的国债市场,以中国基建——如高铁、电网——的收益为依据,给美国的主权基金、退休基金、养老基金发长期国债。只要他们的退休金将来绑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战车上,美国还跟中国打什么金融战、贸易战?[全文]
-
我为什么说,中国月入2000元比美国月入3000刀幸福
只讲名义收入,不讲实际生活成本,是西方经济学和西方媒体矮化中国社会的主要武器;但是强调“中国威胁”时又夸大中国对西方的竞争力。[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