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恢复难,关键要认清中国经济增长的特色和优势
长期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是投资、教育和技术进步,中国恰恰在这三方面比别的发展中国家做得好得多,因而造就了中国增长奇迹。高储蓄、高投资、高杠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特色和优势。如果我们不了解中国经济的特色是什么,在政策上就可能会犯错误。[全文]
-
消费扩大,经济增长的原因还是结果?
如果消费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那么,津巴布韦、牙买加、希腊这些消费占GDP85%的国家经济增长应该很快。但事实恰恰相反。投资仍是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一季度我国投资增幅远不及2022年同期,民间投资几乎为零增长,这值得高度关注。[全文]
-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被大大高估了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不那么重要:中国的直接人口红利在30年间每年仅带来0.5%的额外人均GDP增长率,与9.1%的人均GDP增长率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人口红利有限,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也不会太大。但是到了大众传媒,人口红利在过去的作用,以及老龄化可能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都被数倍地夸大了。[全文]
-
中国经济怎么走?他们一起发出声音
经济学界及媒体舆论对中国经济走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分歧。有一批学者,他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判断,与流行的看法有所不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很有名望的著名经济学家。观察者网力邀9位经济学家探讨中国经济当前最有分歧的六大问题。这些经济学家分别是张军、林毅夫、朱天、余永定、陈平、姚洋、屈宏斌等……[全文]
-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优势还在吗?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近些年来急剧下滑,从最高位2007年的14%降到今年第二季度的7%。这样的下降在相当程度上也许是正常的,或者说是周期性的,但总不免让人担心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前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优势还在吗?如果在,究竟在哪里呢?[全文]
-
中国增长之谜:是制度还是文化?
市场化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中国为什么比其他国家增长更快的原因。中国的威权体制、市场干预和混合经济同样不是中国增长更快的原因,更不是中国增长的必要条件。究竟什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全文]
-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调了吗?
中国经济调结构怎么调,主流说法之一就是要提高消费率,减少投资和出口的GDP占比。朱天教授再次赐稿观察者网:通过大量数据比较,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不会因为其消费率低而增长缓慢,更可能是相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率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三驾马车中只有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消费和出口都不是。[全文]
-
中国创新能力怎么样?请看图说话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否有创新能力关键是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没有在缩小。朱天赐稿观察者网,文中他通过定量的全球比较分析发现,无论什么指标,中国的创新水平和能力与发达国家的距离都在快速拉近。[全文]
-
中国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吗?
1988年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经济体有41个,而2013年则达到76个,也就是说有35个国家跨过“中等收入”水平成了高收入国家。所以按世界银行的绝对收入标准来看,显然说不上有什么中等收入陷阱。[全文]
-
中国GDP:总量被低估,增长率被高估?
中国的GDP总量有可能被低估,而GDP增长率却很可能被高估。原因一是通货膨胀率被低估了,二是改革开放初期的GDP可能被低估了,因为那时候中国还没有GDP的概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