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二轮延包试点,农民和基层干部关心什么?
E村所在地的县镇村干部最初对所做工作很有信心,认为“做得很扎实,没有走过场、搞形式”。为延包事宜跑前跑后的干部们本以为做成了一件大好事,现在只能无奈地推倒重来。[全文]
-
农村高龄老人得新冠,子女会怎么做?
没有人清楚,也不关心近期村庄中的老人去世是否因新冠感染导致,老人去世后的仪式和平时也并无不同,白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大家同样挤在一起吃酒席。村医和政府也不专门统计新冠感染死亡人数,基层也没有那个能力。[全文]
-
国营农场是走回头路吗?我在东北蹲点半个月
黑龙江旱作区农场普遍每年都进行土地调整。如某个农场的户籍人口有1.5万人,总土地面积20万亩,人均土地14亩,有50%的农民外出务工,留在农村耕种土地的农民户均耕地100-150亩。一块地的面积一般都有500-600亩,农民之间的土地没有田埂,用田垄数量来确定每户的耕种面积。[全文]
-
原本健康的鸭子,当她决定不信教时竟都趴在了地上…
教会的活动很不公开,不接受上级监督,也少与其他教会交流,做见证环节极易神化信教或者再迷信化,有时甚至会邪教化。另外,讲解的圣经本身,也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引导性,容易滋生邪教生长空间,将奉献与信仰挂钩也易敛财。[全文]
-
部分农民“进城不退地”,是新一轮的社会不公
农民群体复杂化,不同类型的农民进城后继续保留承包地有不同的影响。已获得城市户籍的农民继续保留承包地,既产生严重的社会不公,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能笼统地主张“进城退地”或者“进城不退地”,而是需要分类治理的思路。[全文]
-
“三权分置”,真的对农民好吗?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名义,为工商资本下乡流转土地鼓与呼。可这一政策带来的后果极有可能是,外出务工农民失去返乡权利,普通农民经营土地的空间被挤占,中国农业和现代业将被置于更危险的境地。[全文]
-
“砖家”想消灭小农经济,可农民自己“革命”了
在人们潜意识里,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实际上,中国不少农村通过土地集中连片或分散产权的整合,将小农户与社会化服务对接起来,在保留小农户和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同样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全文]
-
撤点并校不合理?听听农村小学校长怎么说
有媒体看到了撤校并点政策增加了农民的教育成本,交通不便利的地区,撤校并点后学生只能“跋山涉水”去上学,乡村教育从“读不起”的问题演变为“走不动”的问题。在这些舆论的影响下,撤点并校政策被叫停。夏校长认为,这或许能保护农村学生“就近上学”的权益,守住的却是质量低下的小学教育。[全文]
-
真实世界里的“深圳土改”
真实世界中的深圳土改,不是突破了征地模式,而是打破了政府规定的利益分配模式,将取消食利者群体的利益分配方式变为有利于食利者群体的利益分配模式。周教授推崇的就是后一种利益分配模式。[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