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增生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就诊科室:皮肤科
万苗坚医典专家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皮肤性病分会皮肤外科学组组长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良性疾病,是皮肤内正常的皮脂腺增大所致
  • 常见于额面部,也可见于胸部、生殖器等处
  • 主要表现为黄色、淡黄色的丘疹
  • 除可能影响美观外,通常不影响其他系统健康

疾病定义


皮脂腺增生是皮肤内的正常皮脂腺小叶分化增大所致,属于良性病变。

本病多发于颜面部,也可见于胸部、生殖器等处,主要表现为黄色、淡黄色的丘疹,皮损中央有肚脐样凹陷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

本病除影响美观外,通常不影响人体其他系统的健康,一般无需治疗,若患者有美观需求,可考虑激光、手术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去除。

流行病学

约50%的新生儿会出现新生儿皮脂腺增生。

疾病类型

本病按发病年龄可分为新生儿皮脂腺增生和成人皮脂腺增生,成人皮脂腺增生又可分为早熟性皮脂腺增生和老年性皮脂腺增生,后者又称老年皮脂腺痣或腺瘤样皮脂腺增生。

新生儿皮脂腺增生

发生于新生儿中,通常在出生后几周内出现。

成年人皮脂腺增生

早熟性皮脂腺增生

通常发病于发育期或20~30岁期间,有报道称该类型患者可有家族史。

老年性皮脂腺增生

以5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

病因

本病是皮肤内的正常皮脂腺增大所致。

新生儿皮脂腺增生与母体雄激素刺激有关,成人皮脂腺增生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

基本病因

新生儿皮脂腺增生与母体雄激素刺激有关,母体的雄激素刺激可导致胎儿皮脂腺数量增加、皮脂腺小叶细胞增大。

成人皮脂腺增生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外伤和局部慢性炎症刺激

动物实验显示,局部接触巴豆油、新洁尔灭(苯扎溴胺)、柠檬醛等化学物质,以及长期紫外线照射均可诱导无毛小鼠发生皮脂腺增生。

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有研究显示,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器官移植患者中,16%存在本病。

激素水平异常

肢端肥大症和甲状旁腺激素增高者也可存在皮脂腺增生,女性绝经期和男性70岁以后,皮脂腺小叶逐渐萎缩,皮脂分泌功能下降,据此推测,性激素水平增高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诱发因素

生殖器部位的皮脂腺细胞对雄激素的高敏感性,可能是生殖器发生皮脂腺增生的诱因。

症状

本病多发于额部、面颊部,也可发生于脖子、胸部、女性外阴、男性阴茎等生殖器部位,皮疹特点为黄色或者淡黄色丘疹,老年患者常可见丘疹中央有肚脐样凹陷,患者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

典型症状

皮脂腺增生多发于额部、面颊部,也可发生于脖子、胸部、女性外阴、男性阴茎等生殖器部位。

新生儿皮脂腺增生

常发生于鼻部和脸颊,皮疹为黄色或淡黄色的小颗粒,直径1mm左右,与成人皮脂腺增生不同,皮疹中央没有凹陷。

早熟性皮脂腺增生

通常发病于青春发育期或20~30岁之间,皮损好发于面部,特别是下颏部,为1~2mm黄色丘疹,可集簇成片,个别皮损中央有肚脐样凹陷。

老年性皮脂腺增生

常见于油性皮肤的老年人,可单发或多发。

好发于额部及脸颊,通常散在分布着米粒至绿豆大小半球状丘疹,质地柔软,呈淡黄色或黄白色,丘疹中央常有肚脐样凹陷,单个皮损直径2~3mm。

丘疹一般在10个以内,常见为4~5个,患者无其他不适症状。

就医

若新生儿鼻部或面部出现黄色小颗粒,成人额面部或生殖器等处出现黄色或淡黄色的小丘疹,丘疹中央有凹陷,需及时咨询皮肤科医生。

就诊科室

皮肤科。

诊断依据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以下问题来初步了解患者病史,患者可提前准备好回答:

  • 什么时候发现皮疹的?
  • 都有哪些部位有?
  • 有瘙痒或疼痛等其他感觉吗?
  • 之前看过医生吗?用过什么药物吗?

对于新生儿患者,医生多通过检查患儿的典型皮疹特点就能诊断,一般不需要做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成人患者,除需检查皮肤表现外,必要时还需做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患者存在典型的皮肤症状(即新生儿皮脂腺增生表现为面部的黄色小颗粒;成人表现为额部、面颊部和下颌等处分布着黄色的小丘疹,丘疹中央有特征性的肚脐样凹陷),必要时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查显示增生的皮脂腺小叶分化良好,单组增生的皮脂腺小叶数量多于15个可诊断为本病,少于15个则可能为正常的皮脂腺或皮脂腺异位症。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视诊检查患者的皮疹特点,包括皮疹颜色、分布区域、判断皮疹中央是否有肚脐样凹陷。

触诊检查皮疹的质地,如皮疹是否柔软等。

病理学检查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必要时可取部分皮肤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本病可见皮脂腺明显增生,许多皮脂腺小叶围绕着中央增粗的皮脂腺导管,像一串葡萄。

鉴别诊断

新生儿皮脂腺增生常需与新生儿粟丘疹相鉴别。

成人皮脂腺增生常需与皮脂腺痣、鼻赘、皮脂腺异位等疾病相鉴别,有时也需与胶样粟丘疹、皮脂腺腺瘤、皮脂腺癌、单发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及黄色瘤相鉴别。

根据患者的病史、年龄、皮损形态、分布部位等,通常不难鉴别,必要时可做组织病理检查。

新生儿粟丘疹

新生儿粟丘疹与新生儿皮脂腺增生相似,但皮疹表现为白色,粟粒大小,眼睑和颞部多见,通过评估患儿的症状特点可区分。

皮脂腺痣

皮损上无脐凹,出生就有,病变组织中无大的皮脂腺导管,且皮脂腺下方常可见顶浆汗腺,表皮呈疣状或乳头瘤样增生。

鼻赘

其组织病理中虽可见大的皮脂腺和导管,但导管周围没有群集的皮脂腺小叶围绕,且皮损上易于鉴别。

皮脂腺异位

皮疹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小点,呈淡黄色或淡白色,可稍隆起于皮肤表面,皮疹大小均匀,数目多时可能会聚集成片,容易出现在口唇黏膜及生殖器黏膜,患者无其他症状。

治疗

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且属于良性病变,通常无需治疗。

若患者自觉影响了美观,想要进一步改善,可选择电灼、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也可选择激素、异维A酸等药物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皮脂腺增生一般不需用药治疗,如确实想改善外观,系统应用异维A酸治疗,有一定的效果,有时也可使用雌激素,可获得暂时性的效果。

异维A酸胶囊

  • 口服。
  • 可有效抑制皮脂腺增生,使皮疹缩小甚至消退。
  • 不良反应:皮肤黏膜干燥、唇炎、过敏反应等。
  • 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妊娠期妇女禁用。

手术治疗

若患者想要进一步改善外观,可选择电灼、冷冻、二氧化碳激光或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

切除皮脂腺增生的病灶,但需注意术后可能会遗留瘢痕。

激光治疗术

包括电离子烧灼、二氧化碳激光等,可清除皮脂腺增生的组织,但需注意,术后可能会遗留局部的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甚至瘢痕,术后需注意防晒。

预后

皮脂腺增生除可能影响美观外,对人体其他系统的健康没有明确危害,一般无需治疗。

治愈性

新生儿皮脂腺增生可以自愈,多在4~6个月时完全消退,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成人皮脂腺增生可能会逐渐增多、增大,不会自己消失。

危害性

皮脂腺增生是良性疾病,除可能影响美观外,对人体其他系统的健康没有明确危害。

日常

日常需注意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日晒,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

老年患者应注意调整心态,增强对本病的认识,皮脂腺增生是良性疾病,无需过度担心。

家庭护理

患者如接受了激光或微创性手术治疗,术后需注意防晒,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选用温和的洗护用品,避免对手术伤口的刺激,避免感染,遵医嘱按时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饮食

皮脂腺增生不影响患者的日常饮食,不用特别忌口,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

运动

适当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心理

老年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对疾病的认识,本病是良性病变,无需太过担心。

日常病情监测

  • 日常需关注皮疹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皮疹伴有瘙痒、疼痛或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 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如出现伤口发红、肿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处理。

特殊注意事项

若患者在使用异维A酸药物治疗,在用药期间需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如皮肤黏膜干燥、唇炎、皮疹等症状,若用药过程中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

预防

皮脂腺增生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预防措施,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有利于皮肤健康。

参考资料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1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76-1177.
[2]虞瑞尧,漆军.老年性皮肤病诊疗图谱[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7:234.
[3]温斯顿(Weston.W.L).儿童皮肤病学.第4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93.
[4]车雅敏,外阴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4.
[5] Chiriac, AncaBrzezinski P, Chiriac A. Sebaceous hyperplasia in neonates and adults. Our Dermatol Online. 2015;6(1):107- 108.
[6]Iacobelli J , Harvey N T , Wood B A . Sebaceous lesions of the skin[J]. Pathology, 2017:S0031302517303185.
[7]Toshitsugu Sato, Masaru Tanaka. Linear sebaceous hyperplasia on the chest.[J]. clinical &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2010, 34(7):e366-e367.
[8]Tagliolatto, Sandra, et al. "Sebaceous hyperplasia: systemic treatment with isotretinoin." Anais brasileiros de dermatologia90.2 (2015): 211-215.
以上内容由万苗坚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