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别名:
就诊科室:心内科,急诊科
汪芳医典专家团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标准评价分会 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与血管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 高危因素有吸烟、饮酒、肥胖、高血压等
  • 以冠心病和脑卒中最为常见且危害较大
  • 药物治疗为主,尚有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
  • 发病率高、致残和致死率高、控制率低

疾病定义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先天血管畸形、心脏结构病变、心肌病变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以及由于心脏泵功能衰竭,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表现的疾病。

其中,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最大危险,是本类疾病中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

流行病学

  • 据WHO统计,2015年全球全因死亡人数为5600万,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约有1770万,而且预计在未来20年内,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会增加600万。
  •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超过2.9亿例,死亡占居民整体疾病死亡达40%以上,位居首位,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而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16年该类疾病死亡数为434.4万,其中脑卒中死亡人数为209.8万,位列死因谱的第1位,冠心病死亡人数有173.6万例。

疾病类型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分类极为复杂且国际上未统一标准,通常诊断时需要结合病因、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等多种分类才能确诊。

心血管疾病

包括先天性心血管病,以及冠心病、风心病、高心病、肺心病、感染性心脏病、内分泌性心脏病、血液性心脏病、中毒性心脏病、营养代谢性心脏病、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等后天性心血管病。

脑血管疾病

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性痴呆、高血压脑病、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炎以及脑动脉盗血综合征、淀粉样血管病、夹层动脉瘤等其他动脉疾病,还有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外段动静脉疾病等。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病因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复杂,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或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常情况下,具有遗传基因缺陷者在不利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易患病,其发病年龄提前,病情可能更严重。

但遗传易感者如果能够注意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环境危险因素暴露,则可能不发病,或者即使发病病情也可能较轻,预后较好;不具有遗传缺陷的人,如果长期暴露于不良环境或具有不良行为方式,仍可能患病。

基本病因

心脑血管疾病的直接病因或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机体因素、疾病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多种因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呈现聚集态势,共同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

机体因素

遗传、肥胖与超重、年龄与性别等机体因素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疾病因素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有的本身是心脑血管疾病,但又可成为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许多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包括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长期熬夜,以及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等不合理膳食,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忧虑、时间紧迫感、注意力高度集中等可使血压、血脂升高,从而导致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性增高。

多因素联合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越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越高,其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多表现为协同作用。

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具体种类繁多,表现有一定差异,但前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水肿、晕厥、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后者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失灵、感觉功能障碍、意识障碍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早期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多起病隐匿,患者在早期一般无特异性表现,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干活时加重,休息可缓解。

典型症状

心血管疾病表现

主要包括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可伴有左手臂痛或牙痛、咽部紧缩感、胸闷不适、水肿、发绀、晕厥、咳嗽、咯血、虚弱、嗳气、腹胀、恶心、呕吐、左后背痛等症状。

脑血管疾病表现

  • 运动神经失灵:嘴歪、流涎、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吞咽困难、肢体活动不灵等。
  • 头晕痛:头晕、头痛,并且症状通常较重。
  • 感觉功能障碍:主要是面麻、肢体发麻、眼花、突然眩晕等症状。
  • 精神恍惚:包括失眠、沉默寡言、记忆力下降等,偶有昏迷、意识丧失等。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包括全身乏力、虚汗、心悸、胸闷、呃逆、恶心、呕吐、甚至二便失禁等症状。
就医

当出现发绀、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悸、晕厥、头痛、头晕等异常情况,尤其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史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然后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具体疾病。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急诊科、神经内科

诊断依据

一般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以明确诊断心脑血管疾病。但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具体依据如下:

心血管疾病

如患者有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出现发绀、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痛、心悸、头昏或头疼等症状,体格检查时发现心脏增大征、心音异常、脉搏异常、血压异常等体征,提示患有心血管疾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微生物和免疫学检查也可能存在异常指标。

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时进行体液的微生物培养、血液细菌、病毒抗体等检查可见异常,风湿性心脏病进行链球菌抗体、动脉粥样硬化时进行各种脂质检查均可有异常,必要时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心导管等检查以进一步诊断具体疾病类型。

脑血管疾病

根据患者有神经系统的功能缺损体征,比如中枢性面瘫或者周围性面瘫,结合起病急骤,有头晕、头痛、肢体发麻、突然眩晕、意识障碍和偏瘫等症状,以及脑CT、MRI等影像检查检查发现有脑梗死、出血、脑血管阻塞等,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体格检查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时应密切关注体征,主要是视触叩听四部分,常见检查内容包括:

视诊

主要是对患者全身健康状况的概括性观察,是体格检查过程中的第一步。包括一般情况(发育、营养、面容表情)、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意识状态、体位、姿势、步态、皮肤黏膜、头面部、胸腹部和脊柱四肢等检查。

同时也要注意患者服饰仪容、个人卫生、呼吸或身体气味,以及患者精神状态、对周围环境中人和物的反应、全身状况等。

触诊

心血管疾病主要触诊是否存在心尖搏动异常、震颤、心包摩擦感、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脉搏的异常变化、肝颈反流征、肝脾大、下肢水肿、毛细血管搏动征等。脑血管疾病主要是颈动脉和桡动脉的触诊,获得动脉搏动强度和对称性的信息。

叩诊

对于心血管疾病,应用间接叩诊法叩出左、右心界,主要观察是否存在心界增大等。脑血管疾病则通过叩诊了解脑神经损伤程度,是否有肌张力异常、活动受限等。

听诊

心血管疾病需要依次在心脏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和三尖瓣区的心脏外相应位置听诊,主要观察是否存在心音的异常变化、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律失常,同时听诊肺部啰音、周围动脉的杂音和“枪击声”等。

脑血管疾病需要对供应头部的大动脉主要体表标志进行听诊,主要听诊区包括颈动脉听诊区、椎动脉听诊区、锁骨下动脉听诊区和眼动脉听诊区,了解血管搏动的声音对称性以及有无杂音。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各种生化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其中血脂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血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心肌亚型的测定,心力衰竭标志物脑钠肽的测定等,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意义较大。

CT检查

其中冠状动脉CT检查主要用于冠心病诊断,对于心包疾病、心瓣膜病等也有—定意义,该检查近年来已成为筛查和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检查。

心脏大血管的血管增强CT对于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大动脉炎有较大诊断价值。

如果怀疑为脑血管疾病,可以做头颅CT检查,能准确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实质出血,血管的增强CT可以显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状况,以及显示颅内动脉瘤和其他血管畸形等。肺动脉的增强CT可用于辅助肺栓塞的诊断。

MRI检查

与CT检查相比较,该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直接多平面成像等优点,心脏MRI检查对心包疾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及大动脉炎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而头颅MRI可更清楚的显示脑梗死情况,明确有无新梗死灶等,对脑血管疾病诊断较重要。

心电图检查

根据所记录的心电图波形的形态、波幅大小以及各波之间的相对时间关系,再与正常心电图进行比较,从而能为心脏疾病作出提示,如心电节律不齐、心肌梗死、期前收缩、心脏异位搏动以及高血压、心肌或心包疾病等,

心电图检查是心血管疾病诊断较为重要的检查手段。

脑电图检查

对癫痫、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变、颅内炎症、血管紧张性头痛以及不明原因的晕厥可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急性期,脑电图可见弥散性异常,慢波增多,病侧半球较明显。

应注意脑电图对诊断脑部疾病受到多种条件限制,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实验检查或辅助检查来综合分析。

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检查,采用超声波技术,可显示心脏和血管的结构与运动,测量血流速度,常用检查方法有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

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而脑血管造影(DSA)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作用,不但能提供病变的确切部位,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也可清楚地了解,为手术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另外,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穿刺活检

其中心内膜和心肌活检对于心肌炎、心肌病、心脏淀粉样变性、心肌纤维化等心血管疾病具有确诊意义,对判断心脏移植后排异反应及评价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心包穿刺有助于鉴别诊断各种性质的心包疾病,还有助于急性心脏压塞急救。进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对脑血管疾病有诊断意义,如脑栓塞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检查该检查可有压力增高和蛋白增高,出血性脑梗死时可见红细胞。

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当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此外,处于恢复期应及早进行康复治疗,还需调节生活作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多项措施共同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

急性期治疗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紧急就医,进行抢救,治疗原则主要是恢复心脏或大脑的血供,挽救缺血心肌组织或脑组织,减少梗死范围,防治并发症。治疗手段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介入取栓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静脉溶栓等,同时需要供氧,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补充血容量,补液,营养支持等。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药物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主要包括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β受体拮抗剂、扩血管药、利尿剂、α受体拮抗剂等)、调脂药(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等)、抗凝药(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改善心衰药物等。

应用时应由医生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以及不同疾病的具体症状,选择不同的对症药物,不得自行选用。同时为了保证药物效果,避免出现意外,在用药时需要进行血压及心率测量、凝血功能检测、血脂检测、肝功能指标检测,在此基础上准确界定用药量,防止不良反应,同时确保药物达到相应治疗目标。

手术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两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急症及重症患者,对出现病症的部位进行止血,消除肿块,或者改善缺血部位的供血情况。

外科手术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心脏各瓣膜修补及置换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心包剥离术、心脏移植、开颅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脑组织切除术等。

介入手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经皮导管消融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经皮封堵术、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颅内血管内支架植入等。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对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有一定效果,主要手段包括中药处方、针灸和按摩等,可以理气活血,促进血肿消肿,保护心肌和脑部血管,改善心肌和脑缺血。

常用的中药有地龙、当归、知母、仙灵脾、钩藤、黄柏、仙茅、巴戟天等,但需要注意,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人制宜,应到专业的中医院就诊,不得自行乱用方剂、药物等。

其他治疗

对于慢性稳定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进行以运动为基础的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对有遗传性或家族倾向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致病基因筛选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并治疗。其他治疗方式还有干细胞移植、血管新生治疗、基因治疗等,但临床应用较少,具体效果有待进一步实验。

预后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高发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病情复杂多样、变化快速,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预后相对较差。

而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发生脑血管意外容易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但若能早诊断心脑血管疾病并予以纠正、治疗,可使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治愈性

心脑血管疾病多属于慢性病,经过治疗后可改善疾病症状,控制疾病进展。大部分患者需终生服药,少部分疾病经药物、介入、外科手术等疗法可治愈。

严重性

心脑血管疾病尤其脑血管疾病病情较为严重,危害性大,常可致死、致残,经积极治疗病情稳定后,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包括感觉、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等。

后遗症

脑血管疾病经积极治疗病情稳定后,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包括感觉、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等。

康复

处于稳定期的患者应及早进行康复治疗,即针对存在的功能障碍情况进行功能性恢复训练。早期患者可进行简单的被动运动,之后逐渐发展到主动运动,最终解除功能障碍的影响,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康复锻炼时注意结合实际情况,由医生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

并发症

心脑血管疾病分别属于循环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其并发症较为严重,有心衰、心律失常、肾衰、脑疝等。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防止并发症等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复发

冠心病、脑卒中等有再发可能,因此得病后需积极进行药物及康复治疗,预防疾病再发。

日常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加强日常生活管理,既是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也是预防病情反复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禁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等。另外,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日常学会监测血压、血糖等。

家庭护理

家属应多关心、陪伴与照顾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对患者的抑郁和自卑等心理进行开导与调整,使其能够以一种较好的状态面对疾病。患者本人可采取看电视、读报纸或者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稳定情绪,也可通过户外散步、打太极拳或者下象棋等方式陶冶情操。

日常生活管理

饮食

多食用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新鲜水果、新鲜蔬菜、粗杂粮以及干豆类等。尽量避免食用高热量和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及减少食盐和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摄入量。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鲜鱼类,鱼类中富含丰富的优质蛋白。此外,可以食用适量的鱼油帮助调节血脂。

运动

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高血压,还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可以每周进行3~5次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保健操及打太极等,30~60min/次。需要注意体育锻炼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由医生按照个人体质不同适当调整。

心理

日常生活中保持舒畅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惊吓、悲伤和激动等。平时可以欣赏一些舒缓平和的音乐,还可以写写字,养成沉稳的心理。

其他

生活作息要规律,早睡早起不熬夜。及时了解天气状况的变化并相应增加或减少衣物,以避免感冒或中暑。

日常病情监测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监测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同时,遵医嘱定期复查,复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血脂、血糖、尿酸、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特殊注意事项

  • 患者应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心动过缓、乏力、干咳等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后及时就医。
  • 注意定期体检,推荐健康人群,每年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要求定期到医院随访复诊。

预防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是从危险因素入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防止外源性刺激

日常生活中禁烟酒。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注意季节变化时血压控制,特别是当天气变冷,血管收缩时,会增加血压并使病情恶化。

保持规律生活习惯

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合理饮食,比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进食,重视营养平衡,多吃易消化的绿色食品,多食水果和蔬菜。第二是科学运动,应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进行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定期体检

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以及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

参考资料
[1]王雅昆.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临床治疗对策[J].健康之友,2021(9):53.
[2]张毓辉,柴培培,翟铁民,等.2017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核算与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9):859-865.
[3]郭铁柱.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学M].云南科技出版社,2020:21-23.
[4]杜书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研究[J].特别健康,2020(5):249.
[5]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编写联合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1):4-28.
[6]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58-159.
[7]杨柳清.预防医学第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33-136.
[8]王志敬.心内科诊疗精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3.
以上内容由汪芳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