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颌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别名:兜齿,地包天
就诊科室:口腔科
白玉兴医典专家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及口腔医学院院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及口腔正畸专委会前任主委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反(牙合)为医学标准名称,日常写作反颌
  • 指牙齿咬合不齐,可现“地包天”、“兜齿”
  • 可影响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心理健康等
  • 如自觉存在相关表现,建议尽早就医矫治

疾病定义


反颌,在医学上的标准名称为反(牙合,hé),因(牙合,hé)系生僻字,在日常中、网络上常写作颌(下文为阅读方便,也写作颌)。

前牙反颌可表现为个别前牙反颌,及多数前牙反颌。多数前牙反颌指三个以上的上下颌前牙表现为反颌关系。

后牙反颌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可以表现为个别后牙反颌,也可表现为多数后牙反颌。

流行病学

患病率

据我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前牙反颌在乳牙期、替牙期及恒牙期的患病率分别为14.94%、9.65%和14.98%。

好发人群

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家庭;有下颌前伸、伸舌、吮指等不良习惯患者。

病因

反颌,在医学上的标准名称为反(牙合,hé),因(牙合,hé)系生僻字,在日常中、网络上常写作颌(下文为阅读方便,也写作颌)。

反颌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全身因素、口腔不良习惯及其他因素(外伤、炎症)等。

基本病因

前牙反颌病因

遗传因素

前牙反颌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性,但在临床上不能通过简单地询问家族史来区别患者反颌的类型及估计预后。作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前牙反颌不论是“骨骼性”还是“功能性”,都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不同影响。

一些单基因病因所致的颜面发育综合征会影响到颌骨和牙齿的发育,前牙反颌可以是该综合征的表征之一。这样的综合征主要有先天愚型、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先天性因素

唇腭裂畸形常伴有前牙反颌。上颌恒牙先天性缺失也常伴有前牙反颌。

后天性因素

  • 全身性疾病:垂体功能亢进、佝偻病可表现为前牙反颌。
  • 呼吸道疾病:慢性扁桃腺炎、腺样体增生、肿大的患者,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减小压迫刺激,患者舌体常向前伸并带动下颌向前,形成前牙反颌。
  • 乳牙及替牙期局部障碍:乳牙龋病、乳牙早失及其引起的乳牙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是前牙反颌形成的多见后天性因素。
  • 口腔不良习惯:伸舌、吮指、咬上唇、下颌前伸习惯及不正确人工喂养方式等都可能造成前牙反颌。

后牙反颌的病因

牙性因素

  • 乳磨牙早失或滞留可致个别后牙反颌;
  • 上牙列后牙区拥挤可导致上牙列个别牙舌侧移位引起个别后牙反颌。

功能性因素

  • 如果一侧多数牙龋坏,患者只能用另一侧咀嚼,日久可导致该侧多数后牙反颌。
  • 对一侧下颌的不正常压力,如长期一侧托腮的习惯,可使下颌逐渐偏向另一侧,引起另一侧多数后牙反颌。
  • 替牙期由于咬合干扰引起下颌偏斜,也常引起单侧后牙反颌。

骨性因素

  • 牙弓及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如口呼吸患者两腮压力增大,上牙弓及上颌骨宽度不足,可引起双侧多数后牙反颌。
  • 一些唇腭裂患者,由于上牙弓宽度发育不足或手术后瘢痕的影响,常常表现为双侧后牙反颌。
  • 巨舌症患者导致下牙弓过宽,可引起后牙反颌。
  • 髁突良性肥大患者,容易引起下颌偏斜,导致单侧后牙反颌。

诱发因素

鼻呼吸道疾病、口腔不良习惯、乳牙及替牙期局部障碍等可能诱发反颌。

症状

反颌,在医学上的标准名称为反(牙合,hé),因(牙合,hé)系生僻字,在日常中、网络上常写作颌(下文为阅读方便,也写作颌)。

前牙反颌多数情况下涉及6个前牙,有时也可为4个前牙。上前牙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拥挤,下前牙较少出现拥挤。磨牙关系多为中性或近中关系。

后牙反颌表现为下后牙的颊尖及其舌斜面位于相应上后牙颊尖及颊斜面的颊侧。常伴有上牙弓狭窄。

典型症状

前牙反颌

牙(牙合)关系异常

多数情况下反颌涉及6个前牙,有时可为4个前牙。上前牙常唇倾,下前牙常表现为舌倾。反颌涉及一侧后牙时,可以表现下颌偏斜。

颌骨发育与颅面关系异常

  • 下颌:下颌生长过度。可伴有下颌发育不对称、面部偏斜。
  • 上颌与中面部:上颌向前发育不足,造成上颌长度减小,位置后缩。
  • 上、下颌间关系异常,Ⅲ类骨面型。
  • 后颅底相对于前颅底向前向下倾斜。

面部软组织异常

常表现为凹面型。

口颌系统功能异常

  • 咀嚼效能减低:前牙反颌患者的咀嚼效率约为正常牙合人群的1/2。
  • 咀嚼肌活动不协调:前牙反颌患者在咀嚼期中静止期和放电期的节律变动较大,可造成咀嚼节律的紊乱。

后牙反颌

后牙反颌可以发生于单侧后牙段,也可发生于双侧后牙段。严重的后牙反颌还可伴有颞下颌关节的症状及颜面畸形。

伴随症状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就医

反颌,在医学上的标准名称为反(牙合,hé),因(牙合,hé)系生僻字,在日常中、网络上常写作颌(下文为阅读方便,也写作颌)。

当患者发现反颌情况,存在就诊需求时,需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口腔正畸科就诊。经过全面的检查和对病史资料的综合分析后,医生将制定科学、专业的治疗计划。必要时联合正颌外科、耳鼻喉科进行多学科联合治疗。

就诊科室

首诊通常就诊于口腔正畸科。

诊断依据

反颌的诊断是对资料综合分析而取得的,因此应包括下列内容:

  • 收集全部病史资料和临床检査所得,分析形成牙颌畸形的病因和机制。
  • 根据牙颌畸形的临床表现和Ⅹ线头影测量分析等得出颅面结构及牙颌特征。
  • 通过模型测量分析得出排齐牙列建立正常牙合关系所需间隙。
  • 通过手腕骨片、颈椎片等分析了解患者的生长发育状况。

通过全面资料收集、细致深入分析、列出所存在的问题、确定问题的部位、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形成的原因,最终为患者制定适当的矫治计划。

相关检查

口腔检查

口内检查,口腔模型的制取。

颌面部检查

面部对称性、咀嚼肌检查、下颌运动检查、关节检查。

影像学检查

  • 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判断前牙唇的倾度,颌骨发育的程度。
  • 曲面断层片:检查口腔内牙齿的健康情况,颞下颌关节情况等。

获取以上资料后,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

治疗

反颌,在医学上的标准名称为反(牙合,hé),因(牙合,hé)系生僻字,在日常中、网络上常写作颌(下文为阅读方便,也写作颌)。

一般应根据患者反颌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

一般治疗

前牙反颌的治疗

因前牙反颌的病例特别是骨性前牙反颌的病例,矫治后有随生长发育复发的可能,因此不少病例需要分阶段矫治,矫治的时间比较长。

乳牙期矫治

解除乳前牙反颌,可使用简单的活动矫治器,如上颌牙合垫舌簧矫治器。适宜的矫治时间在3~5岁。

替牙期矫治

替牙期矫治可使用各种矫治器,包括可摘矫治器,功能性矫治器,固定矫治器等。

通过上下前牙的移动解除前牙反颌关系。对于骨性反颌的患者,要区分问题是出在上颌或者下颌。替牙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上颌骨的发育;上颌发育不足可进行前方牵引矫形治疗。下颌发育过度时,治疗难度较大,因为很难抑制下颌向前生长,建议观察至成年后,根据不同程度选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或掩饰性正畸治疗。

恒牙早期

  • 对于恒牙早期上颌发育不足、伴上牙弓拥挤的反颌患者,为维护面型考虑拔牙设计应当谨慎。对于仍有一定生长潜力的病例,尽管拥挤明显,也宜以各种方法试行开展上颌牙弓(包括前方牵引),前牙反颌解除后上颌生长可使拥挤进一步缓解。
  • 下颌发育过度时,治疗难度较大,因为很难抑制下颌向前生长,建议观察至成年后,根据不同程度选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或掩饰性正畸治疗。

后牙反颌的治疗

牙性后牙反颌

  • 由上后牙舌向倾斜引起:可采用上颌扩弓器活动矫治器,也可使用固定矫治器,利用交互牵引纠正倾斜的磨牙。
  • 由下后牙颊向倾斜引起:可采用上下后牙间的交互牵引矫治。
  • 由后牙段拥挤导致个别牙反颌:可采用减数设计、交互牵引等方法。

骨性后牙反颌

  • 由上牙弓或上颌骨狭窄引起:常采用上颌扩弓活动矫治器、手术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正颌外科手术等。
  • 下牙弓过宽引起:轻中度畸形可使用交互牵引代偿性矫治。严重者需配合正颌外科手术。
预后

反颌,在医学上的标准名称为反(牙合,hé),因(牙合,hé)系生僻字,在日常中、网络上常写作颌(下文为阅读方便,也写作颌)。

部分反颌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症状。

复发

简单前牙反颌矫治后一般不需要保持。骨性前牙反颌虽经矫治,在生长发育完成之前反颌仍有复发的可能。

对替牙期前牙反颌矫治后5~1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10.7%的患者有明显的复发,表现为多数前牙反颌重新出现,下颌前突加重。

前牙反颌矫治后的复发主要与患者下颌的生长型有关。

替牙期有骨性反颌倾向的患者矫治后应定期复查,观察颌骨生长与牙齿咬合的发育,及时处理牙弓拥挤等问题,并在进入生长快速期前使用一段时间的矫形力控制颌骨的生长。

日常

反颌,在医学上的标准名称为反(牙合,hé),因(牙合,hé)系生僻字,在日常中、网络上常写作颌(下文为阅读方便,也写作颌)。

在接受正畸治疗同时,反颌患者应注重口腔卫生维护,减少牙齿脱矿、牙龈炎等正畸治疗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及家长应积极配合正畸治疗,遵医嘱按时进行牵引、佩戴前方牵引装置等。

日常生活管理

饮食

应尽量避免进食硬物,减少托槽的脱落。

运动

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外伤的出现,以免损伤牙齿而影响正畸治疗。此外,发生颌面部外伤时,托槽可能进一步加重软组织损伤。

情绪心理

生长发育期反颌患者,家长应注意维护患儿的心理健康,对于不配合治疗(如不遵医嘱挂牵引等)的情况,家长应采取说明、劝说等方式,正向引导患儿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治疗中良好配合的重要性,避免过激的语言或行为。

预防

  • 儿童时期家长应留心是否存在口腔不良习惯,并及时纠正;
  • 及时治疗口内龋坏牙;
  • 日常运动注意保护颌面部,防止受伤。
参考资料
[1]傅民魁主编.口腔正畸学(第6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傅民魁主编.口腔正畸专科教程[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普若费特著, 王林译.当代口腔正畸学(第5版)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4]陈扬熙主编.口腔正畸学——基础、技术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以上内容由白玉兴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