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慢性中耳炎可分为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两类。
临床上以耳内长期间歇或持续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时间界定为6周。
目前还未有关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具体流行病学数据。但有研究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在小儿中的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
据国外统计,约50%以上的婴儿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其中大多在3个月以内自愈。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率达1.3%~10.6%。
可分为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由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气压损伤等原因造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不愈、邻近器官病变、机体免疫力低下、乳突气化不良等密切相关。
咽鼓管功能障碍包括咽鼓管阻塞和咽鼓管的清洁防御功能障碍。
咽鼓管具有保持中耳内、外气压平衡,清洁和防止逆行感染等功能。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是酿成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咽鼓管受到机械性或非机械性的阻塞时,中耳腔逐渐形成负压,当鼓室内、外气压差为2.0kPa~4.0kPa时,黏膜中即出现静脉扩张,压力差进一步增大,咽鼓管黏膜发生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漏出的血清聚集于中耳,形成积液。
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咽癌。此外,鼻咽部存在瘢痕,全身代谢性疾病(如鼻咽淀粉样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特殊性感染(如艾滋病等)也是病因之一。
小儿的肌肉薄弱,软骨的弹性差,中耳容易产生负压;由于中耳负压的吸引,咽鼓管软骨段进一步向腔内下陷,管腔更为狭窄,甚者闭塞,形成了恶性循环。由于细菌蛋白溶解酶的破坏,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提高了管腔内的表面张力,影响了管腔的正常开放。
咽鼓管由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覆盖,纤毛细胞与其上方的黏液毯共同组成“黏液纤毛输送系统”借此不断向鼻咽部排除病原体及分泌物。
细菌的外毒素或先天性纤毛运动不良综合征可致纤毛运动瘫痪;若以往曾患中耳炎,由此滞留于中耳及咽鼓管内的分泌物也可能影响纤毛的输送功能。此外,因管壁周围组织的弹性降低等原因所导致的咽鼓管关闭不全,也给病原体循此侵入中耳以可乘之机。
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但近年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3~1/2,常见的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其次为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病变迁延为慢性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中耳具有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成熟。
由于中耳积液中的细菌检出率较高、炎性介质的存在,并检测到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及补体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一种由抗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疾病,即Ⅲ型变态反应,抗原可存在于腺样体或鼻咽部淋巴组织内。
但也有学者认为它是由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Ⅳ型变态反应)。
飞机、潜水的急速升降也可引发此病。
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以及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病程较长者,常出现两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且菌种常有变化。个别病例在原有细菌感染的基础上,可出现以真菌为主的混合感染。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恰当而彻底的治疗,以致迁延为慢性。
急性坏死性中耳炎,病变深达骨膜及骨质,组织破坏严重者,可变为慢性。
鼻咽部存在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疾病,易致中耳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如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糖尿病、猩红热、麻疹、肺结核等,特别是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患急性中耳炎时较易演变为慢性。
据统计,经鼓膜置管的小儿中有15%~74%并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认为造成继发感染的原因可能系中耳内原有的病原体繁殖,或由通气管逆行污染所致。鼓膜置管后遗留鼓膜穿孔长期不愈,亦可经外耳道反复感染而引起本病。
乳突气化不良与本病可能有一定关系,因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中,乳突气化不良者居多。
任何原因导致的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如老年人、儿童、劳累过度、烟酒过度均可诱发该病的发生。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内闭塞感、耳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除听力下降外,还有耳溢液,耳鸣等症状。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隐匿,患者往往不能明确指出具体的发病时间。患者的耳聋严重程度常有波动,如当头前倾或偏向患侧时,听力可暂时改善,中耳液体黏稠时,听力则不因头位的变动而改变。
小儿大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可表现为语言发育延迟或被家长误认为注意力不集中,学龄儿童以成绩下降,看电视要求过大音量为主要表现。
耳内闭塞感或闷胀感是成人常见的主诉,按压耳屏后暂时减轻。
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如“噼啪”声或低音调“轰轰”声,个别患者有高调耳鸣。成年人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若液体很黏稠,或液体已完全充满鼓室,此症状消失。
耳内流脓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活动期一般持续性耳流脓,脓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或经外耳道再感染时,流脓发作或脓液增多,可伴有耳痛,病变由静止期或相对稳定期进入急性发作期。
脓液或为黏液性、黏液脓性或为纯脓性,如脓液长期不予清洗,可有臭气。炎症急性发作期或肉芽、息肉受到外伤时分泌物内可带血,甚至全血。
患耳可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静止期一般为轻度传导性听力损失,在活动期多为较重的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听力下降的程度与鼓膜穿孔的大小、位置、听骨链是否受损,以及迷路正常与否等有关。就鼓膜穿孔而言,紧张部前下方的小穿孔一般不引起明显的听力下降,后上方的大穿孔则可导致较重的听力损失。
有些患者在耳内滴药后或耳内有少许分泌物时,听力反可暂时提高,这是因为少量的液体遮盖了蜗窗膜,使声波不至于同时到达两窗,前庭阶内外淋巴液的振动不会受到干扰。
部分患者有耳鸣,多与内耳受损有关。由鼓膜穿孔引起的耳鸣,在将穿孔贴补后耳鸣可消失。
当患者出现听力下降、耳闷、耳内流脓等慢性中耳炎相关症状时,需前往医院就诊。有过中耳炎疾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了解自己的听力情况,并接受医生的指导。
耳鼻咽喉科、儿科。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史多在8周以上。成人可表现为耳内闭塞感、听力下降,耳鸣,小儿因不会陈述其症状,需依靠辅助检查。通过鼓膜穿刺抽出鼓室内积液,可确诊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为轻度传导性聋。声导抗测试为平坦型(B型)、高负压型(C型);声反射消失。颞骨CT扫描可见鼓室内有密度均匀一致的阴影,乳突气房中可见液气面。需注意,患感音神经性聋小儿合并本病时易漏诊。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多在6周以上,耳内长期持续或间断流脓,鼓膜穿孔,及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颞骨CT,有助于对病变类型做出诊断。CT表现如下:
但鼓窦入口若因炎性阻塞,以致鼓窦及乳突充气不良或乳突内黏膜增厚等,乳突腔内可呈均一的密度增高影。
可清楚地看到鼓膜状态,当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慢性者可呈灰蓝或乳白色,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若液体不黏稠,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此液面形如弧形的发丝,凹面向上,请患者头前俯、后仰时,此平面与地面平行的关系不变。有时尚可透过鼓膜见到气泡影,做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可增多、移位。积液甚多时,鼓膜向外隆凸,用Siegle耳镜检查时,可见鼓膜活动受限。
Rinne 测试(-),Weber测试偏向患侧。
示传导性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的程度不一,重者可达40dB,轻者15~20dB,甚至听阈无明显提高。听阈可随积液量的增减而波动。
听力损失一般以低频为主,但由于中耳传音结构及两窗阻抗的变化,高频气导及骨导听力亦可下降。少数患者可出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声导抗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平坦型(B型)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负压型(C型)示鼓室负压,咽鼓管功能不良,其中部分有积液,有研究认为,若峰压点不超过-200daPa,镫骨肌反射(+),鼓室内可能无明显积液,而峰压点超过-200daPa,镫骨肌反射(-),提示可能存在积液,但医师对患者均应结合鼓膜象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若患者听力由B型变为As型,提示病情好转。
鼓室内有低密度影、乳突部分或全部气房内积液,有些气房内可见液气面。
小儿可做X线头部侧位拍片,了解腺样体是否增生、肥大。儿童也可行纤维鼻咽镜检查了解鼻咽部情况。成人需做详细的鼻咽部检查,了解鼻咽部病变,特别注意排除鼻咽癌。
可清楚看到鼓膜状态,鼓膜穿孔是该病的常见体征。鼓膜穿孔位于鼓膜紧张部,大小不等,可分为中央性和边缘性两种:
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壁黏膜充血、肿胀,或增厚、高低不平,或有肉芽、息肉,大的肉芽或息肉可循穿孔伸展于外耳道,穿孔被遮盖而不可见。外耳道、鼓室内或肉芽周围有脓性分泌物。
纯音听力测试示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程度轻重不一。少数可为重度感音性听力损失。
炎症主要局限于鼓室黏膜者,乳突多为气化型,充气良好。黏膜增厚或肉芽生长等病损时,则气房模糊,内有软组织影。此时乳突多为板障型或硬化型。
因为本病可为鼻咽癌患者的首诊症状。故对成年患者,特别是一侧分泌性中耳炎,应警惕有鼻咽癌的可能。仔细的后鼻孔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血清中EBV-VCA-IgA的测定等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必要时做鼻咽部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
鼻咽癌好发于鼻咽顶前壁及咽隐窝,常表现为小结节状或肉芽肿样隆起,表面粗糙不平,易出血,有时表现为黏膜隆起表面光滑。
CT扫描能显示肿块向腔内生长的情况及咽旁间隙侵犯情况,还能显示颅底骨质破坏情况。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的观察分辨优于CT。
颞骨骨折合并脑脊液漏而鼓膜完整者,脑脊液聚集于鼓室内,可产生类似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根据头部外伤史,鼓室液体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颞骨CT或X线拍片可鉴别。
该病不多见,多继发于镫骨手术后,或有其他损伤史。瘘孔好发于蜗窗及前庭窗,耳聋为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
亦称特发性血鼓室。病因不明,可为分泌性中耳炎晚期的并发症。中耳内有棕褐色液体,鼓室及乳突腔内有暗红色或棕褐色肉芽,内有含铁血黄素与胆固醇结晶溶解后形成的裂隙,伴有异物巨细胞反应。
患者自觉听为下降,耳鸣,或有耳内流血。听力图示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鼓膜呈蓝色或蓝黑色。鼓室导抗图为B型,颞骨CT片示鼓室及乳突内有软组织影、少数有骨质破坏。
粘连性中耳炎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后遗症。
两病症状相似,但粘连性中耳炎的病程一般较长,咽鼓管吹张治疗无效,或收效甚微,鼓膜紧张部与鼓室内壁及听骨链相互粘连,听力损失较重,声导抗图为“B”型、“C”型或“As”型。
耳内流脓,鼓膜上有颗粒状肉芽,但无穿孔,颞骨CT示鼓室及乳突正常。
好发于中年以上的成年人。大多有患耳长期流脓史,近期有耳内出血、伴耳痛,可有张口困难。鼓室内新生物可向外耳道浸润,接触后易出血。病变早期即出现面瘫,晚期有Ⅵ、Ⅸ、Ⅹ对脑神经受损。颞骨CT提示骨质破坏。新生物活检可确诊。
起病隐匿,耳内脓液稀薄,听力损头明显,早期发生面瘫。鼓膜大穿孔,肉芽苍白。颞骨CT示鼓室及乳突有骨质破坏区及死骨。肺部或其他部位可有结核病灶,对肉芽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或取分泌物涂片、培养及结核菌素试验,多数可确诊。
慢性中耳炎,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控制感染,清除中耳积液及病灶,通畅引流,恢复听力,消除病因等。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本病急性期多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合并过敏性鼻炎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慢性期局部治疗为主。
口服桃金娘油胶囊,可以稀化黏液,增加咽鼓管黏膜中黏液纤毛输送系统的清除功能,有利于分泌物经咽鼓管排出。该药宜在餐前30分钟用较多的凉开水送服,勿将胶囊掰开或咀嚼服用。
该药即使在使用大剂量时亦极少发生不良反应。极个别有胃肠道不适及原有的肾结石和胆结石的移动。偶有过敏反应,如:皮疹、面部浮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等。
有鼻塞时,可用鼻腔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1%麻黄碱等)喷鼻。
其中,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使用过频易致反跳性鼻充血,久用可致药物性鼻炎;少数人有轻微烧灼感,针刺感、鼻黏膜干燥以及头痛、头晕、心率加快等反应。
引流通畅者,应首先使用局部用药,炎症急性发作时,要全身应用抗生素;有条件者,用药前先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用药。
如0.3%氧氟沙星滴耳液,利福平滴耳液,2%氯霉素甘油滴耳液等,用于鼓室黏膜充面、水肿,分泌物较多时。
如3%~4%硼酸甘油,3%~4%硼酸酒精等。适用于脓液少、鼓室潮湿时。其中硼酸甘油滴耳液用量为一日2~3次。硼酸酒精滴耳液的用量为每日3次,在滴耳时可有短时间刺痛感。
如硼酸粉,磺胺噻唑与氯霉素粉(等量混合),每日1~2次。仅用于穿孔大,分泌物很少,或乳突术后换药。
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时或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鼓膜穿刺,抽出积液,穿刺部位在鼓膜的前下方或正下方。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α-糜蛋白酶等药物。
注意事项:
液体较黏稠,鼓膜穿刺时不能将其吸尽的患者,以及经反复穿刺,积液在抽吸后液体又迅速生成、积聚的患者,宜做鼓膜切开术,此外小儿与其在全麻下做鼓膜穿刺术,不如以鼓膜切开术取而代之。
手术并发症:
凡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可于鼓膜切开并将积液充分吸尽后,在切口处放置一通气管,以改善中耳的通气,有利液体的引流,促进咽鼓管功能的修复。通气管的留置时间长短不一,最长可达1~2年,一般不超过3年。咽鼓管功能恢复后,通气管大多可自行脱出。
注意事项: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特别在成年人,经上述各种治疗无效,又未查出明显相关疾病时,宜做颞骨CT扫描,如发现鼓室或乳突内有肉芽或鼓室粘连时,应做鼓室探查术或单纯乳突开放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鼓室成形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属于中医耳胀、耳闭的范畴,可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分别运用疏风散邪、清泻肝胆、健脾利湿、行气活血等法则治疗。
属于中医脓耳的范畴,中医在治疗中常用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清肝泻火,解毒排脓;健脾渗湿,补托排脓;补肾培元,祛腐化湿等法则。
脓耳引发耳前后红肿疼痛,可用紫金锭磨水或如意金黄散涂敷,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部分患者还可采用针灸治疗。
可采用捏鼻鼓气法,小儿用波氏球法,成人用导管法,并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口吹入泼尼松龙用于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
积极治疗鼻咽或鼻-鼻窦疾病,如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腺样体切除术(3岁以上的儿童),鼻息肉摘除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等。
其中,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慢性中耳炎若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良好,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或迁延难愈。
中耳炎后遗症包括不张性中耳炎或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胆固醇肉芽肿、隐匿性中耳炎和其他中耳炎。
又称为中耳膨胀不全,特征是鼓膜内陷或塌陷。内陷是负压主动将鼓膜朝内拉,塌陷是鼓膜被动内陷而与负压关系不大。发生机理可能有:
不张性中耳炎后期形成粘连性中耳炎或胆脂瘤。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阻塞性病变,如咽鼓管不通畅,鼓峡不通畅,鼓窦入口阻塞。单纯的胆固醇肉芽肿,中耳乳突腔内充满棕褐色液体,鼓膜呈灰蓝色。颞骨 CT扫描时可见鼓室及乳突积液,肉芽不易显示,骨质破坏程度轻。
中耳黏膜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鼓膜和鼓室黏膜钙化,其特征是鼓膜出现白色斑块和中耳黏膜下结节样沉积,鼓膜的病变部位在固有层,而中耳黏膜发生在基底层。伴随钙盐和磷酸结晶的沉积,可发生透明样变化,并可能有新骨形成,钙质常包裹听骨链。
为一种非化脓性肉芽性中耳炎, 可能是急性中耳炎的后遗症, 无鼓膜穿孔,中耳腔或乳突内有慢性炎性肉芽。听力下降和耳闷,常是患者的第一主诉。
特异性感染性中耳炎(如结核性中耳炎等)、放射性中耳炎、气压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其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继发中耳胆脂瘤后最多见。
如硬脑膜外脓肿、耳源性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耳源性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耳源性囊性蛛网膜炎、耳源性脑积水和脑疝等。
骨膜下脓肿及瘘管、颈部贝佐尔德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岩锥炎、颞部脓肿、耳前鼓膜下脓肿以及远隔脏器的脓肿等。中耳脓液向外溢流,刺激外耳道皮肤可引起急慢性外耳道炎或外耳湿疹。
慢性中耳炎者易反复发作。
在患者应环境、饮食、作息及避免诱发中耳炎相关危险因素方面做好日常调护。
要求住房要保持清洁、干净,定期进行通风光照,尽量不吸烟、不吸二手烟,在夏季时,要注意花露水、蚊香等气味刺激,保持室内自然、清新的空气环境。
日常生活中要定期对耳部进行清洁,保持耳部的干燥、清洁,如果耳道出现分泌物,可以应用棉签轻轻的擦拭。
当气候发生变化时,要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 生,增加中耳炎发生风险。
为预防中耳炎的发生,要戒烟戒酒、积极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科学、 规律的作息习惯。
如果擤鼻涕不正确,则会对鼻黏膜造成损伤,进而诱发中耳炎的发生,因此, 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即在擤鼻涕时要温和,不可用力过猛,想打喷嚏时,不要捏住鼻子强忍,防止因感染导致中耳炎发生。
在游泳时如果方法掌握不当,则会导致耳部进水,进而增加外耳道压力,增加耳膜震裂风险,诱发感染发生,进一步造成中耳炎发生。
患者不可频繁自行掏耳朵,耳内耵聍有抑菌保护作用,而且耳部有自净功能,可以自行将其排除,患者若出现耳部堵闷感,需要前往医院行耳镜检查,判断堵闷原因后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