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黄瘤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别名:眼睑黄斑瘤,睑黄色瘤
就诊科室:眼科,皮肤科
谢立信医典专家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荣誉主委,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终身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院长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最常见的皮肤黄色瘤
  • 脂类物质沉积引起的眼睑局部皮肤病变
  • 发生于眼睑皮肤的淡黄色、柔软、扁平疣状肿块
  • 生长较为缓慢,可逐渐融合成片

疾病定义


睑黄瘤,即发生于眼睑部的黄色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睑皮肤良性病变。由于脂质代谢障碍、异常引起的良性肿瘤,脂质组织聚集形成的皮肤黄色丘疹。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常对称地发生于双上睑内眦部,多发或单发,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大小范围不等的橘黄色扁平斑块。原发性者常有家族高脂蛋白血症,可伴或不伴有血脂异常。

流行病学

睑黄瘤的发病年龄多在15~73岁,以中老年人多见,其中30~50岁为发病高峰。睑黄瘤在人群中的总患病率约为4%,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中女性0.82%~3.40%,男性0.30%~1.54%。

此外,约50%的睑黄瘤患者伴有血脂异常。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障碍和糖尿病是可能的致病诱因。然而,部分红皮病、炎症性皮肤病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尽管血脂正常,亦会出现该病变。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病因

睑黄瘤是由于局部组织的单细胞皮脂腺较多且发达造成的,病变多发生在内侧眼睑皮肤,与脂肪代谢障碍或胆固醇增高有关。常见于血管病变类疾病,如高脂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糖尿病患者。

基本病因

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如Ⅱ型或Ⅳ型,具有较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如甲状腺功能障碍、糖尿病、药物、饮食等)是可能的致病原因。然而,部分红皮病、炎症性皮肤病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尽管血脂正常,亦会出现该病变。

症状

睑黄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睑皮肤良性病变,由于脂质的组织聚集形成的皮肤黄色丘疹,常对称地好发于双上睑内眦部,多发或单发,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大小范围不等的橘黄色扁平斑块。

该病发展缓慢,病变随着时间而逐渐增大,甚至相互融合形成绕眼周环绕一圈的特征性黄色外观。睑黄瘤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且不影响视觉功能。

典型症状

睑黄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睑皮肤良性病变,由于脂质的组织聚集形成的皮肤黄色丘疹,常对称的好发于双上睑内眦部,多发或单发,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大小范围不等的橘黄色扁平斑块。睑黄瘤一旦形成,不会自发消失,会保持不变或不断增大。原发性者常有家族高脂蛋白血症,可伴或不伴有血脂异常。

伴随症状

局部皮肤偶见瘙痒,但很少引起功能性问题。由于睑黄瘤可能会影响美观,部分患者存在心理困扰。

就医

患者发现眼睑部位出现对称性的黄色斑块,多由于脂质物质沉积于眼睑部位而引起的,且患者有可能存在血脂高、胆固醇高的情况,建议完善血脂,肝、胆、肾脏或糖尿病等方面的检查。

初期由于症状不明显,患者起初不注意,一般选择不治疗。后期由于影响美观,部分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或激光切除。

就诊科室

眼科、整形外科、皮肤科

相关检查

触诊

与周围皮肤比较,病变处皮肤稍硬。

实验室检查

如血液生化检查,检查有无高脂蛋白血症和(或)高胆固醇血症、肝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空腹血糖检查等。

鉴别诊断

典型病变的鉴别诊断包括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肾病综合征。

不典型病变可能出现在Erdheim-Chester病的背景下,这是一种全身性黄原肉芽肿性疾病,表现出更多的硬化型病变。类似的病变也可能出现在脂样蛋白病中,这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表现为透明物质的血管周围沉积。

治疗

睑黄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治疗、冷冻治疗、电灼治疗、微波治疗、化学剥脱治疗、激光治疗、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等。

目前,临床上治疗睑黄瘤的方法繁多,但并没有某种方法成为“金标准”,可见其各有利弊。故治疗时,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治疗意愿以及自身的经验,选择恰当的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作为治疗睑黄瘤的传统方法,能够确切地去除病灶,其治疗方法多样化,可根据临床经验灵活操作。

睑黄瘤手术适应症:

  • 明确的家族性高脂血症;
  • 病变累及双眼上下眼睑;
  • 病变多次复发。

对于较小病损,可直接或结合睑成形术予以切除;对较大病损,则需要修复创面。对位于上睑近内眦处,体积较大并跨越重睑线的睑黄瘤,现在较多利用重睑成形术切口获得的多余皮肤(以及眼轮匝肌),分别作为全厚皮片、皮下蒂皮瓣或肌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均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局部药物注射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包括肝素类药物(如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和藻酸双酯钠等)及部分抗肿瘤药物(如平阳霉素)等。使用局部药物治疗时,需要反复注射药物,且容易复发。

激光治疗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治疗已成为治疗睑黄瘤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激光治疗方法包括:CO2激光、氩激光、YAG激光、脉冲染料激光等。

目前临床上用于洽疗睑黄瘤的激光种类较多,其相应的结果也不一样。

其他治疗

冷冻治疗、电灼治疗、微波治疗、化学剥脱治疗等。

预后

尽管存在多种方法治疗睑黄瘤,但是无论哪种治疗方法,复发均常见。首次术后复发率约40%,二次手术后复发率约60%,当双眼上下睑均累及时复发率约80%,需反复手术治疗。

并发症

由于该疾病容易复发,需要重复治疗,局部皮肤容易出现疼痛,红斑,疤痕和色素沉着等情况。

复发

多数患者无法根治,容易反复发作。

日常

由于约50%的睑黄瘤患者患有脂质类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体重、控制饮食。

  • 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
  • 尽量少吃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等;
  • 多吃蔬菜、水果和植物油,多食素淡蔬菜果品及粗粮。

复诊

睑黄瘤容易复发,根据病情发展需要进行复诊和治疗。

家庭护理

主要包括饮食护理,推荐低脂饮食,同时增加运动减少体内脂肪物质的堆积。

日常生活管理

  • 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例如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并以蔬菜和水果代替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水平;
  • 体育锻炼对降低血脂水平非常重要;
  • 对诸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肥胖症等潜在病因的治疗将改善治疗过程的整体效果,减少睑黄瘤的生长和复发。

日常病情监测

观察局部皮肤,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如发现局部皮肤病变扩大或出现瘙痒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特殊注意事项

应戒烟忌酒,同时注意局部皮肤卫生。

预防

饮食上需要多加注意,如果患者的体重超标,则需要合理减轻体重。

如患者经化验检查胆固醇高,那么需要注意降低胆固醇,先从食物的摄入开始,尽量少吃动物脂肪、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烹调,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参考资料
[1]郑涛,邵英,林泉,朴英丹,张舵.“Ω”形皮瓣法联合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在老年人睑黄瘤切除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08):2144-2146.
[2]耿建,舒茂国,刘淑妍,薛萍,师俊莉。应用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睑黄瘤切除后缺损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5,2(21):5-7.
[3]朱华锋,王健,胡玉萍 畅应用皮下蒂旋转皮瓣修复老年型睑黄瘤切除后的缺损[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7-9.
[4]刘家琦,李风鸣.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78.
[5]Nair PA, Singhal R. Xanthelasma palpebrarum - a brief review. 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 2017 Dec 18;11:1-5.
[6]史滢深,汪汇,江华。睑黄瘤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5(26):313-316.
[7]Gangopadhyay DN, Dey SK, Chandra M, Pal D, Chaudhary S. Serum lipid profile in xanthelasma. Indian J Dermatol. 1998;43:53–56.
[8]Raulin C, Schoenermark MP, Werner S, Greve B. Xanthelasma palpebrarum: treatment with the ultrapulsed CO 2 laser. Lasers Surg Med.1999;24(2):122–127.
[9]占魁, 曾颖, 陈明春. 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睑黄瘤的临床观察[J]. 应用激光, 2018, 38(06):178-181.
[10]英国NIH网: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31501/
[11]Rohrich RJ, Janis JE, Pownell PH. Xanthelasma palpebrarum: a review and current management principles. Plast Reconstr Surg. 2002;110(5):1310‐1314
[12]Mendelson BC, Masson JK. Xanthelasma: follow-up on results after surgical excision. Plast Reconstr Surg. 1976;58(5):535–538.
以上内容由谢立信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