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痣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别名:线状表皮痣,疣状痣,疣状线状痣
就诊科室:皮肤科
吴文育医典专家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手术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外科亚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一种由表皮细胞过度生长引起的皮肤良性病变
  • 多发于婴幼儿时期,至青春期后保持静止状态
  • 基因突变和遗传是主要病因
  • 典型症状是淡黄色或棕黑色疣状丘疹

疾病定义


表皮痣是一种由表皮细胞过度生长引起的皮肤良性病变,本病常在出生时或幼儿期出现,但部分患者在10~20岁才发病,男女都可以发生。表皮痣的主要特点是淡黄色或者棕黑色疣状(突起)丘疹,丘疹的大小、形态及分布各不相同,可以融合成斑块。

皮肤损害可在儿童期逐渐增大、增多,至青春期停止发展。

流行病学

每1000人中约有1~3个人患有表皮痣。

疾病类型

根据临床形态可将表皮痣分为局限型、泛发型(或系统型)和炎症性线形疣状表皮痣。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病因

基因突变和遗传是表皮痣的主要病因。也就是说,表皮痣可能是自身基因发生了突变而形成的。也可能是父母有这样的痣,并遗传给了下一代。

基本病因

基因突变

目前,已知的与表皮痣有关的突变基因包括FGFR3基因、PIK3CA基因和HRAS基因,研究表明约有40%的表皮痣患者存在FGFR3基因和PIK3CA基因的突变。

遗传

极少数表皮痣与遗传有关,常表现为染色体显性遗传。

症状

表皮痣的典型症状是淡黄色或棕黑色疣状丘疹,其大小、形态及分布各不相同,可以融合成为边界清楚的斑块,斑块呈肤色、褐色或者灰褐色。病变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位置。

本病发展缓慢,达到一定阶段时,可能就会静止不变。

典型症状

局限型

皮损常呈线状、束状、带状或斑片状分布。头部皮损常表现为斑片状,而四肢皮损常沿肢体分布。躯干的皮损则呈横行排列,常常只有一条,像线一样,称之为线状痣。如果皮损只位于身体一侧,可称为单侧痣。

泛发型

皮损广泛分布于全身,呈涡纹状(漩涡的形状)或弧线形条纹,严重者可伴发鱼鳞病,表现为豪猪竖起尖刺的样子,称之为豪猪状(高起)鱼鳞病。

炎症性线形疣状表皮痣

常在单侧发病,皮损多见于下肢,患者常觉瘙痒。皮损发红,表面可因为反复搔抓而出现脱屑和结痂。

其他

表皮痣还可侵犯黏膜,如舌、颊黏膜、牙龈及阴道等。

伴随症状

表皮痣可伴发先天性色素减退斑和咖啡牛奶斑,表现为局部皮肤颜色变浅或变深等症状。如果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骨骼系统异常和眼部疾病等,则可以称为表皮痣综合征。

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有发生表皮痣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

  • 婴幼儿皮肤出现疣状丘疹,呈线状、带状或斑片状分布,并且发展比较快;
  • 出现的疣状丘疹持续长大,并且数量增多,表面变得粗糙坚硬,破溃渗出;
  • 不仅有皮肤上的症状,还有眼部、骨骼等系统的发育畸形。

就诊科室

皮肤科

诊断依据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询问以下问题:

  • 皮肤上的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 身上哪些部位有;
  • 这些症状近期有没有变化;
  • 是否同时有瘙痒、疼痛、脱屑和结痂等症状;
  • 这些症状是否严重;
  • 患儿是否有皮肤、眼和神经、骨骼、心血管及泌尿生殖系统等其他疾病或者发育畸形;
  • 是否接受正规治疗,效果如何;
  • 家庭成员是否有类似症状。

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之后会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并且可能建议进行皮肤镜、皮肤活检等检查来帮助诊断。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可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到淡黄色或者棕黑色的疣状丘疹,触摸表面粗糙坚硬,结合患者的病史,可以初步诊断为表皮痣,但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评估是否存在其他系统性疾病。

皮肤镜检查

医生通过皮肤镜直接观察皮损表面,有助于判断皮损的特点以明确诊断。

皮肤活检

医生会从患处切取少量皮肤标本,然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如果发现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基底层黑素增多等病理变化,可确诊为表皮痣。

鉴别诊断

本病会和皮脂腺痣、线状银屑病、线状苔藓等疾病有相似之处,医生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进行判断。

皮脂腺痣

皮损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也可以呈带状分布,最常见于头皮及面部,大多数是单个发生,少数可表现为多发斑块或结节。皮肤活检可予以鉴别。

线状银屑病

皮损处主要表现为境界清楚、形态多样的红斑,上面覆盖一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结合患者病史和皮肤活检可明确诊断。

线状苔藓

皮损通常沿四肢或躯干发展,最初发生的皮损是针头或粟粒大小的苔藓样丘疹,表现为多角形或圆形,丘疹可以迅速增多,并且表现为连续或断续的线状排列,最后可以自行消退。

根据典型症状和皮肤活检可予以鉴别。

治疗

表皮痣的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并且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

现在主要采取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和冷冻治疗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维A酸类药物

  • 用法:口服或外用。
  • 作用: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还可调节免疫和炎症过程。
  • 不良反应:高血钙、皮肤黏膜干燥、肝功能异常等。

5-氟尿嘧啶

  • 用法:外用。
  • 作用:抑制免疫反应和表皮痣的生长。
  • 不良反应:偶有局部疼痛、水肿和糜烂等。

糖皮质激素

  • 用法:外用。
  • 作用:抗炎,止痒,抑制表皮增生。
  • 不良反应: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等。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皮损治疗效果好,但会遗留瘢痕,仅适用于小面积的皮肤损害。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其他治疗

CO2激光

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发射高功率激光,使病变组织气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操作简单且有效,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治疗后注意事项

  •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治疗后医生可能会建议涂抹消炎药膏。
  • 伤口约10~14天左右愈合,切勿用手指刮除痂皮,应让痂皮自然脱落。
  • 伤口愈合后可能有色素沉着,一般3~6个月后会慢慢恢复正常的肤色。

液氮冷冻

利用液氮产生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操作方便、美观效果好,适用于治疗表皮痣,对小的单一皮损效果最好。冷冻后可见局部组织发白、肿胀,1~2天内可发生水疱,然后干燥结痂,约1~2周脱痂,脱痂后皮肤颜色可恢复正常或稍浅。

治疗后注意事项

  • 出现水疱时不要自行剥离,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 治疗部位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洗澡。
  • 治疗后医生可能会建议涂抹抗生素软膏以预防感染。
  • 如果治疗部位出现发热、肿胀、渗液或者皮肤变厚隆起,应立即复诊。
预后
治愈率:目前没有理想的疗法,而且治疗之后有复发的可能。如果能手术切除者,治愈率高。

严重性:表皮痣多为良性病变,一般到青春期便停止生长,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也有极少数表皮痣会发生癌变。

后遗症

手术切除表皮痣会遗留瘢痕,影响美观。

并发症

少数患者可进展为透明细胞棘皮瘤、角化棘皮瘤、基底细胞瘤或鳞状细胞癌。

复发

不同的治疗方式,复发率有所不同。

  • 单纯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复发率较高;CO2激光治疗后,复发率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有所降低。
  • 手术切除后,复发率低。
日常

该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调整心态和保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该病是基因与遗传引起的,是不可以预防的。

表皮痣的治疗相对困难,并且治疗后容易复发,所以患者要做好接受多次治疗的心理准备,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对于接受激光、冷冻或手术治疗的患者还要做好治疗后护理工作。

家庭护理

  • 家属应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避免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
  • 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有异常情况须及时就医。
  • 在医生指导下,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后护理工作,如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伤口、遵医嘱涂抹药膏等。

日常生活管理

饮食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如辣椒、大蒜、花椒等。

运动

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术后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下床活动,可促进伤口恢复,减少并发症。

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情绪心理

正确认识疾病,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应密切关注皮损的形态、大小及分布范围是否发生变化,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

特殊注意事项

表皮痣是一种良性病变,并不会危及生命,虽然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式,但如果要进行治疗,应该选择到正规医院就诊,并遵照医嘱治疗,切勿相信所谓的“偏方”和“秘方”,盲目治疗,否则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预防

本病主要由基因突变和遗传所致,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参考资料
[1]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11-1512.
[2]曾跃平, 渠涛, 马东来,等. 疣状表皮痣62例临床与病理分析%A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62 Patients with Verrucous Epidermal Nevi[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024(010):915-917.
[3]美国NIH网站:https://ghr.nlm.nih.gov/condition/epidermal-nevus#
[4]DermNet NZ网站:https://dermnetnz.org/topics/epidermal-naevi/
[5]张建中,高兴华. 皮肤性病学. 第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以上内容由吴文育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