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别名:急性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急诊科
陈胜云医典专家团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门急诊主任,中国卒中学会全科与基层医疗分会常务委员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
  • 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
  • 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较高
  • 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可改善预后

疾病定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并由此产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约占脑卒中的69.6%~70.8%。

患者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如失语、偏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也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轻者预后良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最新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显示,中国缺血性卒中发病率不断上升,由2005年112/10万升高至2017年156/10万。

2017年中国缺血性卒中患病率为1981/10万(年龄标化率1470/10万)。

好发人群

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等疾病的人群。

疾病类型

分型方法有很多,当前国际广泛使用的TOAST分型将脑梗死按病因的不同分为五型:

  •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 心源性栓塞型;
  • 小动脉闭塞型;
  • 其他明确病因型;
  • 不明原因型。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病因

明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及选择个体化的二级预防措施。临床常用的病因分型有TOAST分型和CISS分型。

基本病因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依据病因的脑梗死分型方法,虽然具体标准并不相同,但是均将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和小动脉闭塞作为脑梗死最主要的三种病因。

诱发因素

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

  • 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等。
  • 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卒中预防主要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心理因素等。

症状

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

典型症状

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包括口齿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头痛、昏迷等全脑症状。

伴随症状

可能伴有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脏损伤等常见并发症表现,严重时可伴有脑水肿、癫痫发作、脑疝等情况。

就医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时间窗窄,只在发病后的“黄金4.5小时”,一些设备比较先进的卒中单元可延长到6小时,错过时间窗,患者将丧失溶栓治疗机会。

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迅速识别并尽快送到医院,尽快对合适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或血管内取栓治疗。早一分钟救治,就能早一分钟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

就诊科室

急诊室、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内科。

诊断依据

  • 急性起病;
  •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 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状/体征持续24h以上;
  •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相关检查

头部CT或MRI

平扫CT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鉴别颅内出血和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常规MRI(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相)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

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常规MRI更敏感。CT灌注及MR灌注和弥散成像可为选择适合再灌注治疗(如静脉溶栓、血管内取栓及其他血管内介入方法)的患者提供更多信息。

对于距最后正常时间6~24h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包括CT灌注、MRI-DWI或MRI灌注成像在内的多模影像检查,评估患者是否可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

血管危险因素筛查

询问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家族遗传史,可进行的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血脂、餐前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其他辅助检查还有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超声、心电图、心脏超声、颈部和颅内血管CTA,必要时可行DSA和高分辨血管壁检查。

鉴别诊断

脑出血

多于活动中或者情绪激动时起病,多有高血压病史,除偏瘫等局灶性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外,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见,头颅CT或MRI有助于明确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

各个年龄组均可见,但是多见于青壮年。

多动态时起病,头痛剧烈,多伴有恶心、呕吐,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很少见,脑脊液检查、头颅CT或MRI有助于明确诊断。

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肿瘤或脑脓肿也可急性发作,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类似于脑梗死。脑脓肿可有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的病史。头部CT及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包括早期诊治、早期预防再发(二级预防)和早期康复。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卒中单元,卒中患者应收入卒中单元治疗。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特异性治疗包括改善脑血循环(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他汀及神经保护等。目前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救治成功率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

  • 静脉溶栓是血管再通的首选方法,优先选用阿替普酶溶栓。
  • 结合发病时间、病变血管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综合评估后决定患者是否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

一般治疗

营养支持,处理呼吸及循环问题,必要时吸氧维持氧饱和度>94%。调控血压和血糖、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有瘫痪者定期翻身,保持良好的皮肤卫生,防止压疮。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控制血压

最优血压区间应依据于卒中亚型及其他合并症情况设定,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卒中后病情稳定,若血压持续≥140/90 mmHg,无禁忌证,可于起病数天后恢复使用发病前服用的降压药物或开始启动降压治疗。

控制血糖

降糖方案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的安全性,制订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加强血糖监测,警惕低血糖事件。

抗血小板治疗

不符合静脉溶栓或血管内取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 h后开始使用。

抗凝治疗

AIS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若CHA2DS2-VASc评分≥2分且出血性并发症风险较低,建议口服抗凝治疗,如华法林、新型抗凝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

他汀类药物

发病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可继续服用,急性期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卒中亚型、伴随疾病及耐受性等临床特征,确定他汀治疗的种类及强度。

手术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包括血管内机械取栓、动脉溶栓、血管成形术。

外科治疗

包括开颅减压术、脑室引流、部分脑组织切除术。适用于大面积脑梗死、伴有脑积水或具有脑积水危险的患者。

中医治疗

中成药在我国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已有多年,但是疗效尚需更多研究进一步证实。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患者意愿决定是否选用。

其他治疗

若患者合并失语、偏瘫、吞咽困难等神经功能缺损,可考虑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预后
  • 治愈率

若早期积极接受治疗,部分患者预后较好。

  • 严重性

急性期病死率为5%~15%,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约为50%。

后遗症

取决于脑梗死的部位、病灶大小和是否存在并发症,轻症患者可以不留后遗症,严重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可长期存在,主要后遗症有偏瘫、偏盲、失语、感觉障碍,严重者意识障碍。

康复

若患者合并失语、偏瘫、吞咽困难等神经功能缺损,可考虑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并且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

并发症

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发热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心脏损伤、癫痫、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

复发

急性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风险很高,卒中后应尽早开始二级预防。

日常

该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积极防控相关危险因素,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家庭护理

关注家人的基本血压、血糖、血脂状况,当发现血压、血脂升高,血糖异常等情况,积极就诊,尽早接受干预治疗,预防疾病进展。

日常生活管理

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悦,适度锻炼,调整饮食结构。

日常病情监测

  • 对于高血压患者,可进行血压监测,每日早饭前、睡觉前各测一次,记录血压、脉搏、日期、时间、左臂/右臂等信息,待血压稳定达标后,每周测1~2次。
  • 糖尿病疑诊或初诊患者在降糖治疗方案制定期间,建议在医院专科病房进行密切的血糖监测,血糖控制稳定后可于餐前、餐后或睡前进行间断测量。
  • 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脂、肝酶、肌酶,建议患者在晨起空腹,不饮水,不进食的情况下进行检查。

特殊注意事项

建议成年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每年至少一次,老年人的体检时间间隔可以相对缩短。

预防

预防的重点在于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参考资料
[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0, 017(005):272-281.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9):666-682.
[3]吴江,贾建平. 神经病学第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79,267.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王拥军, 刘鸣,等.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以上内容由陈胜云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