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言语障碍一般包括失语和构音障碍。
其中,失语是指在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在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等方面存在能力残缺或丧失。
构音障碍指具有语言交流所必备的语言形成及接受能力,但口语的声音形成困难,如存在发音困难、发音不清,或者发声、音调及语速的异常,严重情况下完全不能发音。
言语障碍主要分为失语和构音障碍,具体如下。
有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包括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完全性失语、遗忘性失语、皮质下失语和丘脑性失语等。
一般是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基底核病变、小脑病变、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当发音和构音相关的肌肉病变时也会出现构音障碍。
言语障碍主要分为失语和构音障碍,它们都可因脑部各类血管、外伤、占位性病变引起,构音障碍也可与肌肉的异常有关。
常见于脑血管病、脑肿瘤及脑转移瘤、脑外伤、局部炎症等,或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硬化、脑性瘫痪等。
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瘫,肌肉疾病如肌营养不良症中的面肩肱型、多发性肌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脑神经病变如面神经麻痹、第Ⅸ和X脑神经麻痹、延髓空洞症、吉兰-巴雷综合征颅神经型以及颅后窝病变等,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假性延髓麻痹,锥体外系疾病如帕金森病、风湿性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舞蹈症和小脑病变等。
其病理基础主要为运动障碍,又称为运动性构音障碍,此种障碍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其他言语功能障碍同时存在,如失语症并发构音障碍。
言语障碍患者会出现说话费力、沟通困难、口音异常等表现,部分患者对语言的理解也存在障碍。
言语障碍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偶见表达异常、语量减少或增多、发音费力等表现,但缺乏典型性。
临床上以所有语言功能均严重障碍或几乎完全丧失为特点。患者限于刻板言语,听理解严重缺陷,命名、复述、阅读和书写均存在障碍。
主要特点为无法命名,患者常忘记常用词,多数是物体名称,尤其是使用率较低的物品名称。如令患者说出指定物体的名称时,仅能叙述该物体的性质和用途。别人告知该物体的名称时,患者能辨别对方讲的对或不对。自发谈话为流利型,缺实质词,赘话和空话多。听理解、复述、阅读和书写障碍都较轻。
单侧皮质脊髓束病变时,主要表现为双唇和舌承担的辅音部分不清晰,发音和语音共鸣正常。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表现为说话带鼻音,声音嘶哑和言语缓慢。由于唇、舌,齿功能受到影响,以及发音时鼻腔漏气,致使辅音发音明显不清晰,常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反射亢进和强哭强笑等。
说话缓慢而含糊,声调低沉,发音单调,音节颤抖样融合,言语断节及口吃样重复等。
构音含糊,音节缓慢拖长,声音强弱不等甚至呈暴发样,言语不连贯,呈吟诗样或分节样。
共同特点是发音费力和声音强弱不等。
面神经病变影响唇音和唇齿音,在双侧病变时更为明显,舌下神经病变使舌肌运动障碍,表现为舌音不清、言语含糊,伴有舌肌萎缩和舌肌震颤;迷走神经喉返支单侧损害时表现为声音嘶哑和复音现象,双侧病变时无明显发音障碍,但可影响气道通畅而造成吸气性哮鸣,迷走神经咽支和舌咽神经损害时可引起软腭麻痹,说话带鼻音并影响声音共鸣,膈神经损害时造成膈肌麻痹,使声音强度减弱,发音费力,语句变短。
发音和构音相关的肌肉病变时出现此类型构音障碍,表现类似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但多同时伴有其他肌肉病变,如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强直性肌病等。
患者因言语表达、理解受限,以及与周围人群产生沟通障碍,会出现一定的抑郁、焦虑心理,体现为情绪的异常和行为的被动。
当个体患有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肌无力等疾病,或在无相关疾病的前提下,在自然情境下无法正常与人进行交谈,或难以理解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需要及时就医,明确有无言语障碍。
患者通常就诊于神经内科;如存在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病史,可就诊于神经外科;如发声器官等存在异常,需要就诊于耳鼻喉科。
患者就诊后,医生主要与患者沟通,明确其基本信息和相关病史,并通过交流和评定了解患者此时的语言功能,再参考诊断标准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判定,最后进行治疗再结合评定,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与周期,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主要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接受言语训练及训练的时间、有无其他疾病史、主要言语症状等。
医生针对患者所表现出的言语症状,进行相应参数的定量测量,以获得较客观的数据。
医生将测得的患者言语参数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的相应参考标准值进行比较,以确定该参数是否落在正常的范围内,以及偏离正常值的程度。测得的言语参数偏离了正常范围,同时结合言语症状,可以判断言语障碍的性质以及严重程度。
由于言语障碍所涉及的机体问题一般为解剖结构异常,所以一般需要通过谈话了解并采用器械进行辅助诊断,多不涉及具体的体格检查。
针对言语障碍的评定主要包括言语行为观察、言语器官检查、言语量表评定以及语音声学测量等,其中言语行为观察可获得较重要的言语障碍线索,有助于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病,言语器官检查、言语量表评定有助于对本病定性,语音声学测量可帮助了解患者患病程度。
有经验的医师或言语治疗师,通过这种自然情境下的交谈,可初步判断患病情况,并为进一步的言语评定指明方向。医患进行言语交谈时,要判断患者是否有发音功能亢进,如全身紧张、挤眉弄眼等;是否有发音功能低下,如发音无力、声音小等;是否有呼吸支持不足;是否有口腔运动受限,如发音不准、咬字不清等。
进行言语器官的常规检查,如喉内窥镜检查以排除喉及声带的肿瘤、瘢痕等病变;鼻咽部检查排除儿童腺样体增生;口腔内镜检查排除腭裂、舌系带过短等;这些检查通常可以邀请耳鼻咽喉科医生会诊完成,并给出相应检查报告。一旦检查出有相应的解剖结构异常,通常应先接受手术治疗给予矫正,然后再进行术后的言语康复治疗。
言语量表侧重于评定言语器官的运动功能以及言语能力,目前临床常用的言语评定量表有Frenchay评定法、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法。
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对具有生理病理学意义的声学参数进行量化测量,发现患者言语功能障碍的具体方面(呼吸、发声、共鸣、构音等),并判定其严重程度,使言语功能的评定工作更加科学、客观、可靠。
言语障碍治疗的方法相对较多,治疗前一般采取全面的评估,使治疗有针对性,如果有听、说、读、写等口语和书面语同时受累,治疗的重点和目标应首先在口语训练上。原则上发病后要尽早开始语言训练,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业余爱好及工作选取训练内容。
这是言语治疗的中心,包括听觉的运用、促进言语的理解和口语表达、恢复或改善构旨功能、提高语音清晰度等。
对一些言语障碍的患者,可以利用传统医学的手法,帮助改善受限的与言语产生有关的运动功能,此方法适用于运动性构音障碍,特别是重症患者。
为了补偿功能受限,有时需要装配辅具,如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腭咽肌闭合不全时,给患者戴上腭托有助于改善鼻音化的症状。
当重度言语障碍很难达到正常的交流水平时,就要考虑使用替代交流方式,如手势、交流板和言语交流器等。
使语言障碍的患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残存的语言或非语言能力,以确定最有效的交流方法,使其有效地与周围人发生有意义的联系,尤其是促进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交流能力。主要的训练方法为将一叠图片正面向下置于桌上,治疗师与患者交替摸取,不让对方看到自己手中图片的内容,然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包括呼名、迂回语、手势语、指物、绘画等)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接受者通过重复确认、猜测和反复质问等方式进行适当反馈,治疗师可根据患者的能力提供适当的示范。若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的语言能力已超过应用此法的水平,亦应停止此训练。
针对轻度至中度构音障碍,可通过改善构音的训练、克服鼻音化的训练、克服费力音的训练、克服气息音的训练、语调训练、音量训练改善,对于重度构音障碍,需采取手法治疗、替换或增强交流系统的应用。
让患者打哈欠并伴随有呼气,当成功时,在打哈欠的呼气相再教其发出词和短句,或者训练患者发音,可以用来克服费力音,也可以进行头颈部为中心的放松训练,可以产生较容易的发声方式。头颈、喉的松弛性生物反馈也有良好作用,既可以减轻费力音,也可以减轻鼻音化构音。此外,咀嚼训练也可以使声带放松并产生适当的肌张力,训练患者咀嚼时发声,利用这些运动使患者发出单词、短句和对话。
需要练习发声时关闭声门。对单侧声带麻痹的患者,注射硅可用来增加声带的体积,当声带接近中线时,可能会产生较好的声带震动。
通过构音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音调特征,多数患者表现为音调低或单一音调,训练时要指出患者的音调问题。治疗师可以发音由低到高,或用乐器的音阶变化来克服单一的音调。也可以用可视语言音量训练器帮助训练,患者可以通过仪器监视器上的曲线升降来调节音调。
训练患者强有力的呼吸并延长呼气的时间。此外,对儿童可以利用声控的玩具训练,以有效地改善患儿的音量。成人可使用具有监视器的语言训练器,在发音时观看监视器的图形变化以训练和调节发音的音量。
适合于重度构音障碍无法进行主动运动或自主运动控制很差的患者,通过手法可以使患者逐步自主完成构音运动。
该应用包括很多种类,最简单的包括图片板、词板和句予结构板。经过训练,患者可通过交流板上的内容表达各种意思。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言语障碍通常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而是选择相应的康复运动,以及采用各种技术产品帮助患者传达语言信息,弥补患者语言和表达上的不足。
言语障碍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与病因有关,一般情况下没有有效的手术治疗,但如果言语障碍是由于唇部疾病造成,如唇裂或腭裂,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语言能力,需要积极到医院进行针对性的手术处理,术后也需要尽早进行言语训练,促进恢复。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一系列高科技辅助代偿装置,如触按说话器、电脑说话器、环境控制系统等。
许多发达国家已研制出体积小、便于携带和操作的交流器,甚至对于高位四肢瘫的患者,可采用眼指示等方法对交流板进行控制,以选择合适的内容完成交流。
言语障碍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所以患者经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存在诸多差异,需要具体因素具体分析。
如外伤性言语障碍患者可能比血管性疾病患者或肿瘤患者预后要好,患者的病变范围越大,失语越严重,预后越差;患者越年轻,恢复的可能性越大。女性因两侧大脑半球的言语功能较男性相对均衡,女性言语障碍恢复较男性快;患者的智力资源丰富,有利于重建新的功能系统,故能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言语治疗介入越早效果越好,在发病两个月内开始治疗效果最好。
言语障碍一般伴随脑损伤及发音结构肌力的问题,无法自愈。
对于症状较轻,尽早治疗的言语障碍患者,一般可以根治。
言语障碍比较严重,患者由于日常沟通、表达受限,症状持续可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社会生活,甚至在面临危险时因无法准确表达危险或无法释放求救信号,而出现健康及生命危险。
言语障碍的治疗时间相对漫长,以患者能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表达个体需求,语言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作为治愈或治疗有效的标准,所以该病的康复和治疗是一体的,康复方案通常与治疗方案一致。
言语障碍治疗期长,一般经治愈后不会复发。
言语障碍的治疗周期一般较长,在治疗间隙患者需要长期居于家中,所以家人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治愈的希望和接受治疗的耐心,并保证合理的摄食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降低各种影响康复的风险。
当患者在训练中出现持续现象,如反复、机械地重复前一项训练的行为,应暂时避免更高难度的训练,复诊后与医生充分沟通,可更换训练项目,或将原训练项目回归到比较容易的部分,使患者有成功感后终止训练。
言语障碍的部分原因为脑血管疾病,该类患者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故平时应做好血压、血糖、血脂的监测,对高危人群可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进行预防。如果伴有偏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情况,需立即送往医院以明确病因、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