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脑脊膜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化脓性感染。该病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多为爆发性或急性起病,急性期出现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头痛为该病突出的症状,该病若可早期诊断并合理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发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例达120万。在发达国家中,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奈瑟球菌的致死率分别为30%和7% ,而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致死率可高达50%。
好发人群: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
化脓性脑膜炎按照致病菌不同,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引起该病的病因为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厌氧杆菌、沙门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脑膜部位均能导致该病。
感染方式、途径包括以下几种。
该病患者常常有局部感染,如耳、鼻、喉感染、肺部感染、皮肤化脓感染史,另外患者若存在头部外伤、手术史等,可能继发该病。
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剧烈头痛、呕吐,可伴有局部或者全身性抽搐发作和意识障碍。
可有发热、寒战或上呼吸道感染表现。
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颈项强直,表现为脖子硬、颈部疼痛。
可以出现偏瘫、失语。
部分患者可有比较特殊的表现,如皮疹。开始为弥散性红色斑丘疹,迅速转为皮肤瘀点,主要分布在躯干部、双腿、结膜,极少见于手掌和足底。
感染侵及大脑皮层,可引起癫痫发作。
影响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回吸收所致。
婴幼儿硬脑膜和蛛网膜间存在一个潜在腔隙,一岁以内前囟门未闭的婴幼儿多见。
突发的高热、寒战、剧烈头痛,可伴有呕吐,而无其他部位感染相应症状(比如咳嗽咳痰、腹痛、尿频尿急尿痛等),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如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持续的发热、剧烈头痛,应用对症退热止痛药物仍不能完全缓解,药物作用过后反复体温上升,甚至出现寒战,剧烈头痛伴呕吐,症状逐渐加重;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120 :高热头痛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症状突然加重,出现抽搐发作、意识不清、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尽快神经内科急诊就诊。
成人患者可选择神经内科门诊或神经内科急诊就诊, 儿童或新生儿患者可选择儿科、新生儿科就诊。
根据患者为急性起病,具有发热、头痛、呕吐等典型临床表现,结合查体有脑膜刺激征及实验室检查颅压升高、白细胞明显升高,即应考虑本病。确诊须有病原学证据,包括细菌涂片检出病原菌、血细菌培养阳性等。
首先医生将详细询问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和症状特点,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外伤史、手术史、其他部位的感染史、此前一段时间免疫力是否正常,是否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症状等。
医生将会对患者进行全面且详细的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检查,包括平衡、肌力、神经反射、脑膜刺激征等检查。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Kernig征等。
头MRI+强化:明确颅内病灶情况,并排除其他颅内病变可能,早期MRI结果可能正常,随着病情进展,MRI的T1加权显示蛛网膜下腔高信号,可为不规则强化,T2加权呈现脑膜高信号,后期可显示出弥漫性的脑膜强化,脑水肿等等;
脑膜刺激征是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重要诊断依据,病毒、结核导致的脑膜炎也可出现该症状,因此应对此进行鉴别诊断。
若患者有急性颅内压增高,可使用20%甘露醇分次静脉滴注,以改善症状。
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剂治疗。
抗感染治疗:该病诊断一旦成立,均应积极地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病因治疗。治疗的积极性与准确直接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因此,诊断一经确立,应按病原菌选用抗生素。如病原菌未明确者,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并按一般发病规律选用药物。
激素治疗:可以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稳定血脑屏障。对病情较重没有明显激素禁忌症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对症支持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对于抗生素治疗,由于常常不能立即明确病原菌,因此治疗中必须分为病原菌明确前和明确后的两种治疗方案。给药时,首先经静脉给药,使血液中药物浓度在短期内明显升高,脑脊液中相应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某些抗生素经静脉给药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可进行鞘内注射或脑室内给药。
三代头孢的头孢曲松或者头孢噻肟钠为首选用药;
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脑室引流:脑膜炎后期,继发交通性脑积水或阻塞性脑积水者,均可选择脑室外引流或脑室体内引流。
神经后遗症:失明、耳聋、脑积水、癫痫、智力低下甚至瘫痪等。
•癫痫:感染侵及大脑皮层,可引起癫痫发作;
•脑积水:影响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回吸收所致;
•硬膜下积液:婴幼儿硬脑膜和蛛网膜间存在一个潜在腔隙,一岁以内前囟门未闭的婴幼儿多见。
患者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受伤及时处理,减少患病的机会。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化脓性脑膜炎的方式是注射相关的疫苗。
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家属应给予生活、心理上的护理,若精神症状者,应有家属陪护。对高热的患者做好高热护理,按时测量体温,进行物理降温时,应及时为患者补充水分和能量。
应对患者密切进行日常病情监测,监测生命体征、并发症及后遗症的病情程度变化。
患者急性期过后,若可出院治疗,应定期复诊,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若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