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别名:流脑
就诊科室:感染科,儿科,神经内科
张艳医典专家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重症协作组委员、神经疾病营养支持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 本病遍布全球,温带地区可出现地方性流行
  •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等
  • 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多能治愈

疾病定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瘀点,以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

流行病学

本病遍布全球,在温带地区可出现地方性流行,全年经常有散发病例,但在冬春季节会出现季节性发病高峰。

脑膜炎双球菌主要通过口水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染,包括咳嗽、打喷嚏、亲吻等都可能会导致传播。

疾病类型

  • 普通型:此型约占发病者的90%。
  • 暴发型:少数患者起病更急剧,病情变化迅速,病势严重,儿童多见。
  • 轻型: 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病变轻微。
  • 慢性型:不多见,成人患者较多,病程可迁延数周甚至数月。
病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

基本病因

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氏菌属,人类是该细菌唯一的天然宿主,在体外易自溶而死。

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病菌侵入机体繁殖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出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坏死出血,故出现皮肤淤斑和微循环障碍。

严重败血症时,因大量内毒素释放,可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中毒性休克。

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包括普通型、暴发型、轻型、慢性型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流脑,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典型症状

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最常见,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

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低热、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此期易被忽视。

败血症期

多数起病后迅速出现此期表现,高热、寒战、体温迅速高达40度以上,伴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及精神萎靡等。

幼儿则有哭闹不安、因皮肤感觉过敏而拒抱,以及发生惊厥等。

少数患者有关节痛、脾肿大。

70%以上患者有皮肤或黏膜淤斑点或淤斑,直径1mm~2cm,开始为鲜红色,后为紫红色,最早见于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大小不一,多少不等,分布不均,以肩、肘、臀等易受压处多见,色泽鲜红,后变为紫红。严重者淤斑迅速扩大,其中央因血栓形成而出现紫黑色坏死或形成大疱,如坏死累及皮下组织可留瘢痕。多数患者1~2天进入脑膜炎期。

脑膜炎期

除败血症期高热及中毒症状外,同时伴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以及脑膜刺激症状,重者谵妄、神志障碍及抽搐。本期经治疗通常在2~5天内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

经治疗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意识和精神状态改善,皮肤淤点、淤斑消失,大淤斑中央坏死部位形成溃疡后结痂而愈,症状逐渐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约10%患者出现口唇疱疹。患者一般在1~3周内痊愈。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少数患者起病更急剧,病情变化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小时内危及生命,病死率高,儿童多见。

暴发型休克型

严重中毒症状,急性寒战、高热,严重者体温不升,伴头痛、呕吐,短时间内出现瘀点、瘀斑,可迅速增多融合成片。随后出现面色苍白、唇周与肢端发绀,皮肤发花、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呼吸急促。若抢救不及时,病情可急剧恶化,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加重,血压显著下降,尿量减少,昏迷。

暴发型脑膜炎型

主要表现为脑膜及脑实质损伤,常于1~2天内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患者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深,迅速出现昏迷。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可有惊厥,锥体束征阳性,严重者可发生脑疝。

混合型

可先后或同时出现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的症状。

轻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病情轻微,临床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皮肤可有少数细小出血点和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多无明显变化,咽拭子培养可有病原菌。

慢性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不多见,成人患者较多,病程迁延数周甚至数月。常表现为间歇性发冷、发热,每次发热历时12小时后缓解,相隔1~4天再次发作。每次发作后常呈批出现皮疹,亦可出现斑点。常伴有关节痛、脾大、血液白细胞增多,血液培养可为阳性。

就医

应及早诊断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或者感染科,基层就到内科就诊。

诊断依据

疑似病例

  • 有流行病学史:冬春季发病(2~4月为流行高峰),1周内有流脑患者密切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发生或流行;既往未接种过流脑疫苗。
  • 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临床诊断病例

  • 有流行病学史。
  • 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伴有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或虽无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但在感染中毒性休克表现的同时伴有迅速增多的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确诊病例

在临床诊断病例的基础上,加上细菌学或流脑特异性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

相关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一般在20000/mm3左右,高者达40000/mm3或以上,中性粒细胞占80%~90%。

脑脊液检查

病程初期仅有腰穿压力增高,外观正常。典型脑膜炎期,压力高达1.96kPa以上,外观呈混浊或脓样,白细胞数达每立方毫米数千至数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而糖含量明显减少,有时可完全测不出,氯化物降低。

若临床有脑膜炎症状及体征,而早期脑脊液检查正常,则应于12~24小时后复检脑脊液。

细菌学检查

涂片检查

用针尖刺破皮肤瘀点,挤出少许血液及组织液,涂片染色后镜检,阳性率高达80%以上。脑脊液沉淀涂片的阳性率为60%~70%,脑脊液标本不宜搁置太久,否则病原菌易自溶而影响检出。

细菌培养

流脑的血培养阳性率较低,但血培养对普通型流脑败血症期、暴发型败血症及慢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诊断仍甚为重要,故必须注意在应用抗菌药物前采血作细菌培养,并宜多次采血送验。脑脊液应于无菌试管内离心,取沉渣直接接种于巧克力琼脂上,同时注入葡萄糖肉汤中,在5%~10%二氧化碳的环境下培养。

免疫学试验

是近年来开展的流脑快速诊断方法。脑脊液中抗原的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原检测方法有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菌体协同凝集试验、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鉴别诊断

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肺炎链球菌感染多见于成年人,大多继发于肺炎、中耳炎和颅脑外伤;葡萄球菌性脑膜炎大多发生在葡萄球菌败血症病程中;革兰氏阴性杆菌脑膜炎易发生于颅脑手术后。

病毒性脑炎

例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季节多在7~9月,脑实质损害严重,昏迷、抽搐多见,皮肤一般无瘀点。脑脊液较清亮,其中的细胞数量大多在500/mm3以下,糖及蛋白量正常或稍增高,氯化物正常,高通量二代测序、免疫学检查病毒特异性IgM等有助于鉴别。

治疗

对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早诊断早干预非常关键,特别是病情急重的患儿,如治疗不及时则病死率高。

急性期治疗

如怀疑或确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则都应该积极予以治疗,特别是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此型起病急剧,病情变化迅速,如不及时治疗,短期内(24小时内)可造成严重的后果。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

休克型治疗

尽早应用抗菌药物;迅速纠正休克;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适时应用肾上腺糖皮激素;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脑膜脑炎型治疗

尽早应用抗菌药物;防治脑水肿、脑疝,积极脱水降颅压治疗;防治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混合型治疗

此型患者病情复杂严重,应同时积极治疗休克和脑水肿,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针对具体病情,有所侧重,二者兼顾。

一般治疗

  • 就地住院隔离治疗,密切监护,并且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
  • 保证足够的液体量、热量和电解质平衡;
  • 需对症积极的处理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注意耐药菌问题出现。

预后

本病普通型如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则预后良好,多能治愈,并发症和后遗症少见。暴发型死亡率较高,其中脑膜脑炎型预后更差。小于1岁的婴幼儿及老年人预后差。如能早期诊断,及时予以综合治疗,病死率可显著下降。

并发症

并发症包括中耳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肺炎、脑积水、硬脑膜下积液、肢端坏死、眼病等,可能遗留有瘫痪、癫痫和精神障碍等后遗症。

后遗症

可能遗留有瘫痪、癫痫和精神障碍等后遗症。

康复

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等。

日常

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患者就地隔离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一般不少于病后7天。密切观察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

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流行期加强宣教,避免聚集,外出佩戴口罩。

保护易感人群:疫苗预防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对象。对密切接触者可药物预防。

日常生活管理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 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 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 10分钟,如周围有流脑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注意保暖;
  • 每天晚间要认真刷牙(一般不少于 3 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仰头含漱能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 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
  • 注意环境卫生;
  •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做好防护

  • 儿童应尽量避免与有上述症状病人的接触。
  • 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
  • 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特别注意事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为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危害大,一旦确诊,需积极配合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

预防

接种疫苗

流脑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具有群特异性,接种流脑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脑症状。

疫苗种类

目前在我国有两种流脑疫苗:A 群流脑疫苗和 A+C 群流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可预防 A 群流脑(我国流脑病例就是以 A 群为主,其他血清群少见),A+C 群流脑疫苗可以预防 A、C 两群流脑的发病。

接种人群

易感人群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应适时接种流脑疫苗,接种后 90%以上的人都会得到保护。除常规接种疫苗外,出现病例后,病例的接触者及其周围人群应接种相应血清群的疫苗。

接种疫苗的副反应

接种疫苗后少部分人会出现接种部位的局部反应,包括红肿痛等,一般 1~2 天后会自行消失;少部分人接种后会有发热;个别人接种后会发生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面色苍白、乏力、心跳加快或眩晕,但此种情况非常罕见。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时应马上就医,并与疫苗接种单位联系。

预防性服药

尽管接种疫苗有好的保护作用,但从接种疫苗到身体能产生预防流脑的效果,需要 10~14 天时间。因此对于流脑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来说,最好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服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预防。密切接触者指同吃同住人员,包括家庭成员、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及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人群。

参考资料
[1]van de Beek D, Cabellos C, Dzupova O, et al. ESCMID guidel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bacterial meningitis[J].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6,22 Suppl 3:S37-S62.
[2]David N Gilbert, Henry F Chambers, George M Elipoulos, Michael S Saag, Andrew T Pavia主编.范洪伟主译. 热病 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48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9.
以上内容由张艳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