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囊肿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别名:唾液腺囊肿
就诊科室:口腔科
张胜医典专家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口腔颌面外科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委会委员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由外伤、感染等引起的唾液腺囊肿性病变
  • 可发生于从新生儿到老年的任何年龄
  • 囊肿较大时可影响吞咽和说话功能
  • 手术切除病变腺体是最常用的根治手段

疾病定义


涎腺又称为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大唾液腺,以及位于口腔、咽部、鼻腔及上颌窦黏膜下层的小唾液腺,发生在唾液腺的囊肿统称为唾液腺囊肿,即涎腺囊肿。

涎腺囊肿是由纤维结缔组织囊壁、上皮组织内壁和腔内容物构成的肿瘤样病变,是一种良性病变。患者疾病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舌下腺囊肿患者囊肿发展较大时,可造成吞咽困难、说话时吐字不清晰,甚至造成呼吸困难。

腮腺囊肿一般也在体积发展较大时,被患者发现。其形成原因,多为先天因素、口腔外伤、导管弯曲以及其它导致唾液腺排泄管受阻的因素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病变腺体。

流行病学

涎腺囊肿可发生于从新生儿到老年的任何年龄。

其中,先天性腮腺囊肿则在婴儿出生时,腮腺就出现了囊肿;潴留性腮腺囊肿,男性多见,约占77%,且多见于老年人。舌下腺囊肿则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疾病类型

按病理学结构分类

  • 发育不全性囊肿:如多囊腮腺。
  • 有上皮衬里的继发性囊肿:如导管囊肿、淋巴上皮囊肿、潴留型黏液囊肿。
  • 无上皮衬里的假性囊肿:如外渗性黏液囊肿。

按病因分类

  • 先天性囊肿:胎儿在胚胎时期发育不良所造成的,常为腮腺囊肿的发生原因。
  • 外渗性黏液囊肿:外渗性囊肿是在腺管外形成的假囊,囊泡内充满渗透出来的透明唾液,进行组织学检查可发现囊内侧并没有具有分泌性的上皮细胞。此型囊肿多是由于创伤所造成的,如咬伤。
  • 潴留性黏液囊肿:潴留性囊肿是由于腺液无法正常排出,滞留在囊泡里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发病原因主要是腺体导管阻塞,可由微小唾液腺结石、分泌物浓缩或导管系统弯曲等原因所致。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病因

涎腺囊肿主要是由于先天性因素、涎腺分泌物外渗或潴留在腺管内所造成的。

基本病因

先天因素

胚胎发育时遗留在深部组织的上皮组织发育而成的,表现为婴儿出生时腮腺中就有囊肿,可观察到婴儿脸颊内侧有水泡,囊肿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婴儿进食。

唾液外渗

由腺管破裂导致唾液渗透到周围组织间隙所形成的囊肿。例如吃东西时不小心咬到了舌头,可能会导致舌部的涎腺破裂,唾液则顺势渗透到周围的组织间隙中,形成外渗性囊肿。

唾液潴留

由于腺体导管弯曲、感染、唾液腺小结石等其他原因造成腺管部分阻塞,唾液在腺管内潴留,则会导致腺管扩张呈囊状,随着病程延长,唾液不断分泌,囊肿的体积也会不断增大。

诱发因素

颌面部手术造成的唾液腺导管缩窄、颌面部肿瘤的压迫以及唾液腺结石等也可成为唾液腺囊肿的诱发因素。

症状

涎腺囊肿发病早期阶段由于囊肿较小,并且没有疼痛感,所以患者通常不易察觉。外观上多为浅蓝色半透明的水泡样的囊肿。

典型症状

根据囊肿的发病部位,可将其分为大涎腺囊肿和小涎腺囊肿,其中大涎腺囊肿包括腮腺囊肿、下颌下腺囊肿、舌下腺囊肿。

大涎腺囊肿

发病的部位位于颌面部相应的大涎腺所在部位,涎腺导管阻塞,囊肿呈浅紫蓝色,边界清楚,摸起来柔软且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黏稠白色液体。

进食时肿胀感加剧,进食后逐渐缓解。颌下腺囊肿罕见,颌下区出现涎腺囊肿者多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

小涎腺黏液囊肿

好发于下唇及舌尖。囊肿位于黏膜内侧,表面仅有一层薄薄的黏膜,所以从外观上呈现出半透明、浅蓝色小泡,约有黄豆般大小,看起来就像是小水泡。

摸起来柔软且富有弹性,就像装满水的小气球。囊肿很容易被咬破,破裂后流出蛋清一样黏稠的清亮液体,囊肿也随之消失,但是当破裂的小口愈合之后,就会再次充满液体,形成囊肿。

伴随症状

囊肿形成后易继发感染,感染可诱发肿胀加重、疼痛,舌头肿胀向后推,严重者可影响吃饭、说话和呼吸。

就医

涎腺囊肿不会自己消退,囊泡破裂愈合后囊肿也会再次形成,反复可形成瘢痕样改变,囊肿特征不明显。所以,应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降低疾病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

就诊科室

可到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相关检查

唾液腺检查

检查唾液腺的颜色、摸起来质地是否正常,以及分泌功能是否正常,对分泌功能的检查包括检查唾液腺分泌的腺液成分是否正常,量的多少是否符合正常的分泌规律等。

化验检查

颌面外科手术前的常规检查,评估患者的疾病以及全身状况。

B型超声检查

口腔颌面部囊肿的常规检查,没有痛苦,可以测量肿块的大小。 

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必要时才用,也属于影像学检查,没有痛苦。可用来确定肿块的位置、大小、以及深浅范围等。还可判断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判断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是否清晰,是否蔓延至周围组织发生浸润性生长等。

囊肿内容物检查

穿刺+淀粉酶测定试验是涎腺囊肿重要的检查手段,可以作为与颈部囊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依据。穿刺见蛋清样拉丝黏液即可诊断为舌下腺囊肿。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帮助判断肿块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鉴别诊断

口底皮样囊肿

口底皮样囊肿位于口底正中,也是无痛性缓慢增长的肿块,不易被发现,但可在青春期迅速增大。口底皮样囊肿包膜很厚,触摸时感觉像面团一样,有柔韧感;穿刺可见到半固体的皮脂性分泌物,有时还可见到毛发。

下颌下区囊性水瘤

下颌下区囊性水瘤(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常见于婴幼儿,增长缓慢、无痛,易并发感染,且难以控制。用手触摸可明显感觉到波动,穿刺检查可抽出稀薄、淡黄、清亮的液体。

治疗

涎腺囊肿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治疗为主,不便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先用药物及物理手段进行辅助治疗,等时机成熟时在进行手术根治治疗。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采用穿刺抽液以及局部抗生素治疗,暂时消除肿胀,以缓解疼痛、进食困难、说话及呼吸困难等急性期症状。

一般治疗

对症缓解治疗,手术前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对于时常发生在舌尖的小涎腺黏液囊肿,可以先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尽,然后注入2%碘酊0.2~0.5ml,停留2~3分钟,再将碘酊抽出。这样做的目的是破坏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分泌功能丧失后便不再形成囊肿。也可注射20%氯化钠。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根治手段,不同部位的囊肿,具体手术方式有所不同。

腮腺囊肿

进行囊肿切除前用生理盐水缓慢冲洗导管,判断导管损伤情况,手术时除切除囊肿外,还应将所有受损的导管切除,以免复发。

舌下腺囊肿

舌下腺囊肿根治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或者无法配合的婴儿,可做简单的袋形缝合术,等到全身情况好转或婴儿长至4~5岁后,再进行舌下腺切除术。

小涎腺黏液囊肿

该囊肿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将囊肿连同其表面的黏膜部分一起切除。

其他治疗

对于幼儿及不能耐受或不愿手术的的口腔黏液囊肿患者,可采用微波治疗、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硬化治疗。

预后

本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

并发症

如未经及时治疗,可伴发感染,引起疼痛、肿胀;随着囊肿进一步增大,可伴发进食困难、说话困难、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复发

  • 保守治疗易复发。
  • 涎腺囊肿的复发多与术式有关,术中如果没有将病变的腺管完全切除,则易复发。
  • 经积极正确的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较小。
日常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按时用药,加强对口腔的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发生感染或感染加重。

复诊

涎腺囊肿由于其具有复发的可能性,尤其是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复发的可能性较手术的患者要高,需要定期去口腔门诊复诊。

家庭护理

室内环境

要保持室内环境干净卫生,早上和中午分别开窗通风30分钟,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细菌含量,调节室内湿度。

口腔卫生

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及时漱口,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饮食护理

进食不便的患者可进食牛奶、肉汤、蔬菜稀粥等富有营养的流质饮食。

日常生活管理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 加强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 饮食上应营养均衡,患儿应加强营养;
  • 吃饭时细嚼慢咽,防止咬伤。

日常病情监测

术后应注意观察病情恢复情况,如出现面部僵硬、疼痛、囊肿复发应及时复诊。

特殊注意事项

注意口腔卫生是重中之重,以防止继发感染或感染加重。

预防

  •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因为细菌或寄生虫从导管开口处进入腺管,可导致腺管阻塞;
  •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口腔,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说话等,防止咬伤,因为咬伤可导致外渗性涎腺囊肿;
  • 戒掉咬嘴唇、用牙齿咬坚硬物品等不良习惯;
  • 饮食上,应注意营养、清淡,避免吃过多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 患有先天性囊肿的患儿无法预防疾病的发生,患儿家长应关注相关疾病护理知识,积极配合医生对患儿的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
[1]张志愿,俞光岩.口腔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1.
[2]张志愿,俞光岩.口腔颌面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张震康,俞光岩.口腔颌面外科学.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4]阳可强,赵洪伟,崔汝相.3 种方法治疗涎腺黏液囊肿的临床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06):714-716.
[5]胡德渝.口腔预防医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于世凤.口腔组织病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以上内容由张胜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