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神经衰弱(neurasthenia)是在长期紧张和压力下,产生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减弱,更易疲劳,注意力难集中,常伴有情绪易激惹、烦恼、紧张,睡眠障碍及肌肉紧张性疼痛等症状。
50~60 年代,神经衰弱患者约占神经精神科门诊总数的60%左右,占内科患者的20%左右。这种疾病流行于受过良好教育和专业训练的中产阶级阶层。
1982~1985 年全国12个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病的患病率为13.03‰,城市患病率为14.02‰,农村为12.05‰。
神经衰弱是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疾病,目前具体发病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主要同心理因素有关。
神经衰弱可能同以下因素有关:
长期的紧张和高压力状态下,以及各种突发生活事件、生活节奏改变等容易导致神经衰弱,如事业发展不顺利、学习不适应、经济压力过大、家庭大的变故等情况。
教师、学生、公务员、公司职员等脑力工作者为该病的高发人群。
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烦躁,脑力易疲乏,体现在精神活力下降、情绪症状和生理功能紊乱三个方面。
主要表现为脑力易疲劳和体力易疲劳两方面。
患者表现精神易兴奋,持续时间较短,易疲劳,不自主的回忆和联想增多,言语和运动不增多,怕光、怕吵等,在入睡前和夜间兴奋症状加重,影响睡眠。
患者遇事容易激动、烦躁、易怒,常后悔,可能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该状态持续时间不长。患者还可能存在紧张不安、担心多虑、愁眉苦脸等症状。
主要是肌肉紧张性疼痛。患者表现为头痛,四肢、腰背疼痛,可能伴有头昏、头胀等。
主要是入睡困难。患者表现为多梦,易惊醒,睡眠浅,醒后不易再入睡;睡眠质量差,睡眠感缺少;白天嗜睡,又不能真正入睡,易浮想联翩。
患者可能表现出消化不良、腹胀、头晕眼花、心慌胸闷、耳鸣、多汗、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等。
严重的神经衰弱可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若患者出现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乏、怀疑自身出现相关症状,切莫讳疾忌医,应及时向专业医生求助,经有效治疗后一般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情绪变化、脑力体力改变等症状,行相关检查,由结果综合诊断。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到如下问题:
精神科、心理科
针对患者症状表现,可能需要进行排除性体格检查,如神经系统相关检查等。
仅用于医生常规了解患者目前整体身体状况,以及排除其他疾病。
用于排除性检查以辅助确诊。
脑电图:该病主要靠症状诊断,脑电图主要辅助鉴别诊断脑器质性疾病(如癫痫)所致精神异常。
主要表现是心情低落和兴趣缺失,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伴有精神改变,如幻觉、妄想等,常反复发作,缓解期如正常人。约3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脑电图异常,主要在右侧大脑半球,出现右半球α波相对降低、激活性增加等,可供鉴别。
患者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言语思维紊乱,行为异常,难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CT检查可表现脑室变大、沟回增宽等,可供鉴别。
该病的治疗以心理治疗、生活调节、药物治疗为主,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焦虑药物及抗抑郁药物。
患者可在心理医生专业支持下,正确认识疾病的实质,消除顾虑。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精神疾病类药物使用,需在医生综合评估后,严格遵医嘱使用。
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
5-HT与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类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物:米氮平。
苯二氮䓬类: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具有明确的抗焦虑障碍作用,安全性高,被广泛使用。
5-HT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
该病多慢性病程,可能会反复发作。部分患者通过心理治疗、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等,可以治愈。
该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自我心理治疗。
由于该病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没有明确的预防方式,可以做的是注意适当减轻压力。
家庭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情绪,不仅对生活质量有极大提升,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也有积极影响。
病情稳定和好转后,规律的作息有利于身体的恢复。避免疲劳,防止压力过大。
增加体育锻炼、户外运动、旅游疗养,例如听音乐会、爬山、打篮球等,可适当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紧张状态,缓解压力。
抽烟喝酒都可以影响患者平日睡眠质量,因此患者应戒烟限酒。
营养均衡:应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适量补充营养元素,做到营养均衡,从而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低盐饮食:通过避免摄入添加盐的产品,包括方便食品、快餐,少食用高盐的酱菜一类,如榨菜、咸菜等,减少每天摄入的钠量。多吃高蛋白的食物,维生素、含铁高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例如桔子、猕猴桃、海带、紫菜、豆制品等。
饮食方面平时要注意卫生,饭后漱口,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凉菜。
适当增加甜食有助于舒缓患者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可辅助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有助于疾病康复。但不可过多。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药,注意定期复诊。
该病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没有明确的预防方式,可以做的是注意适当减轻压力,保持精神乐观,不要紧张、焦虑、烦恼,更不能盲目恐惧、害怕、丧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