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王向群医典专家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
  • 紧张不安伴随心率加快、睡眠困难等症状
  •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 以药物和心理治疗为主

疾病定义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这种症状会干扰日常活动,难以控制。常见的焦虑症有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和分离焦虑障碍等。

流行病学

焦虑症患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不同焦虑症其发病率也有所不同。

  •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4.1%~6.6%;
  • 社交恐惧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3.3%;
  • 分离焦虑障碍在儿童青春期前发病率为3.5%~4.1%。

疾病类型

惊恐障碍

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强烈的害怕或不适感,并且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

广场恐惧症

当患者离开家,处于人群中或在不易离开的环境中时就会感到焦虑。

社交恐惧症

由于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

特定恐惧症

对于特定的事物或情况(如飞行)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患者恐惧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患者所认为接触该事物或处于某种情况时,可能产生的可怕后果。

广泛性焦虑障碍

对诸多事件或活动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心,时间长达至少6个月。

分离焦虑障碍

与依恋对象离别时,产生的与其发展阶段不对称的、过度的害怕或焦虑。

病因

迄今为止,焦虑症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存在着身心两方面的病理过程,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基本病因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具有家族病史的人,焦虑症患病风险较一般人高。

神经生化因素

研究发现γ-氨基丁酸(GABA)是发病基础之一,此外,可能还与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亢进、5-羟色胺系统异常等有关。

神经影像因素

大脑内情绪控制环路是由前额叶、杏仁核、海马、下丘脑、前扣带回等构成,这些区域的结构、功能或联系异常可引起情绪控制障碍,构成焦虑障碍的病理结构基础。

心理因素

当外部和自身原因使患者压抑、过分担忧和恐惧时,若不能运用有效的防御机制,则可能会出现焦虑症。

例如:广泛性焦虑障碍是由于潜意识冲突未能获得解决、信息处理持久歪曲等导致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是由于患者过分关注和在意别人的评价所致,也可能和成年前的一些负面经历有关;特定恐惧症可能与恐惧的物体(即条件刺激)和创伤性经历(即非条件刺激)有关。

诱发因素

以下情况均有可能增大患病风险:

  • 外伤、严重的疾病;
  • 不良的健康状况;
  • 压力的积累;
  • 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
  • 药物或酒精的使用或误用;
  • 咖啡因和尼古丁等成瘾性物质;
  • 患者的性格等。
症状

过度担心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是焦虑障碍患者的核心症状。此外还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控制的忧虑,即将来临的危险、恐慌或厄运感,心律加快、呼吸加快、出汗、发抖、虚弱、疲倦、睡眠困难以及肠道问题等症状。

典型症状

心理症状

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心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患者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焦虑、恐惧、紧张和不安,整天心烦意乱,仿佛不幸即将降临在自己或亲人头上,内心处于高度警觉状态等症状。

不同的疾病类型其症状又有所不同,例如:广泛性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对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持续、过度担心;社交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处于被关注并可能被评论的情境下,产生的不恰当的焦虑;惊恐障碍主要表现为日常活动时突然发作的、不可抗拒的害怕、恐惧、忧虑和一种厄运将至、濒临死亡的感觉。

躯体症状

反应性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躯体症状,涉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神经系统

患者出现皮肤潮红、苍白、出汗、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口干等。

泌尿生殖系统

出现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生殖系统异常,以及尿频或尿急等泌尿系统异常。

呼吸系统

有的出现憋气、窒息感、过度换气等表现,并可能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症状,如四肢麻木、手足抽搐等。

心血管系统

患者常疑为心脏病发作而前往急诊室就医,除部分患者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极少数可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颤、传导阻滞等心电图改变,其他检查没有异常。

胃肠系统

患者食欲不振,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等胃神经官能症、神经性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行为症状

除心理症状和躯体症状之外的外在行为表现,如:坐立不安、面部表情不自然、四肢轻微震颤,肌肉紧张抽动、运动僵硬、气促、窒息感、哽噎感,心悸和心率增加、胸部不适或疼痛、出汗、恶心、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就医

与过去相比,当患者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有以下“不合理”的表现时,就被认定为“焦虑症”潜在患者,应及时到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

  • 胡思乱想总往坏处想,担心发生不好的事,并干扰工作或生活;
  • 恐惧、担忧或焦虑的情绪让你心烦意乱、难以控制;
  • 认为自己的焦虑可能与身体健康问题有关;
  • 有过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出现以上情况,要立即寻求紧急治疗。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诊断依据

焦虑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理测查确定,患者可能需填写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问卷(STA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或生活事件量表(LES)。

相关检查

心理测查

焦虑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理测查确定,患者可能需填写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问卷(STA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或生活事件量表(LES),以便帮助医生确诊并确定疾病严重程度,以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辅助检查

焦虑情绪反应一般都伴有生理、运动指标的改变,生理指标可间接反映焦虑的水平。通常使用的指标包括:皮肤电反应、皮肤导电性、皮肤温度、皮肤血流容积、肌电图、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治疗

焦虑症患者常伴有显著的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下降,主要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或者两者结合治疗效果更佳,但需要通过反复试验以寻找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这是焦虑症患者心理治疗最有效的形式。焦虑症患者容易出现两种错误逻辑:其一是过高地估计不好事情出现的可能性;其二是过分戏剧化或灾难化地想象事件的结果。

焦虑症患者对事物的歪曲认知是造成疾病长期不愈的原因之一,因此需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认知,进行认知重建,以达到治疗目的。

支持性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教育向患者解释有关疾病的知识,降低患者对疾病的继发焦虑,通过倾听、鼓励、支持等技巧向患者传递积极情绪,增进治疗依从性。

其他治疗

此外,部分患者可通过生物反馈治疗、松弛训练和呼吸控制训练,帮助缓解焦虑症状。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苯二氮䓬类

苯二氮䓬类药物,其抗焦虑作用强,起效较快,能改善睡眠,不良反应较小,一般治疗时间不超过2~3周,轻症患者可以间断使用。

若长期大量使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和突然撤药时出现的戒断症状。此外,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肌肉松弛的作用,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容易摔倒、骨折等。

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

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如丁螺环酮等),其适用于门诊治疗,将逐渐成为苯二氮䓬类的替代品。此类药物没有明显的镇静、嗜睡及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但该药的作用较弱,起效较慢。

抗抑郁药物

目前抗抑郁药物是临床治疗焦虑的主要选择,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治疗焦虑症的首选药物。

此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和三环类药物,对治疗焦虑症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三环类药物因其对心脏的毒副作用等,临床应用受限。

预后

焦虑症患者自行缓解较少,甚至可能随着病程迁延愈发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通过正规的心理和药物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需特别注意的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会继发为抑郁障碍。

治愈性

焦虑症一般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但通过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也能很好的控制症状。

危害性

  • 焦虑症会产生恐惧等负面心情,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
  • 焦虑症会影响神经系统,例如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升高,从而诱发患者的心脑血管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心衰等急性加重;
  • 焦虑症严重时甚至可能会诱发抑郁症,最终可导致患者自伤甚至自杀,产生严重的后果。

并发症

焦虑症患者,由于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下,将会引起如下并发症。

睡眠障碍

因过度兴奋、焦虑、精神紧张等,而发生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以及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等表现。

肠易激综合征

焦虑症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影响较大,临床上有较多患者会有不明原因的经常腹泻,每次排便量非常少,且有排便不净的感觉。

血压、血糖不稳定

焦虑会导致血管收缩舒张不规律和血糖调节异常。

抑郁症

部分患者因过度焦虑,而产生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语言、动作减少及迟缓等抑郁症症状,严重困扰焦虑症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日常

由于焦虑症的病因复杂,病程迁延且易复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通过药物控制焦虑症状外,还应加强患者心理、生活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

  • 指导患者对焦虑症有正确认识,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
  • 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良好的睡眠环境,并且监督患者每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家属应监督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并且定期预约复查,鼓励患者坚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日常病情监测

饮食

避免油炸食品、垃圾食品,多吃水果、蔬菜、粗粮和鱼类。

同时应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烟草等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导致或加剧焦虑。

生活方式

当患者焦虑发作时,家属应充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及时摆脱刺激源,对可能出现的自杀、自伤等行及时控制,密切观察,必要时专人陪护。

运动

运动可以改善患者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因此应当为患者制定适当的日常运动计划,刚开始运动量以较低为宜,然后逐步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特殊注意事项

  • 焦虑症的治疗需要一段时间,有些患者病情会反复,应当及时向医生反馈,尽早找到病因并进行治疗;
  • 患者不要过分沉溺于过去的忧虑,应当发展一些兴趣爱好以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的心理症状;
  • 患者可以通过练习瑜伽和冥想等以缓解焦虑情绪;
  • 通过记日记的方式,记录患者个人生活,该方法能够帮助找出病因,以寻找更合适的治疗方法。

预防

  • 养成良好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习惯,对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减轻精神压力,防止焦虑症的发作具有重要作用;
  • 关注可能引发焦虑的不利因素,如减少童年或青少年期一些不良心理刺激等;
  • 在服用非处方药或者中草药之前,确认是否含有增加焦虑症状的化学物质;
  • 在经历了精神或身体创伤后,应及时向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预防由创伤导致的焦虑症;
  • 学习处理压力的技巧,如进行瑜伽或冥想等,预防由压力导致的焦虑症;
参考资料
[1]李凌江,陆林. 精神病学八年制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郝伟, 于欣. 精神病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 张道龙等译2014.
[4]吴江. 神经病学八年制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5]梅奥诊所网站: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symptoms-causes/syc-20360803
[6]梅奥诊所网站: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diagnosis-treatment/drc-20361045
[7]梅奥诊所网站: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anxiety/symptoms-causes/syc-20350961
以上内容由王向群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