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吸虫病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就诊科室:感染科,神经内科
马亦林医典专家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曾兼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全国常务委员及浙江省主任委员多届,参加编写《传染病学》教材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该病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南方十三省
  • 临床表现多为头痛、呕吐、癲痫、偏瘫等
  • 该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居多
  • 吡喹酮为首选治疗药物

疾病定义


脑血吸虫病是指血吸虫虫卵由血液循环带到颅内,在脑组织中沉积并引起脑的损害。我国脑血吸虫病大多数由日本血吸虫引起,密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南方十三省。

流行病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血吸虫病曾得到基本控制,但近年来发病率又有增高趋势。脑血吸虫病患者约占血吸虫病患者总数的2%~4%。人与脊椎动物对血吸虫普遍易感,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居多。生活在流行区,从事渔业或因生产生活长期、频繁接触疫水,河里嬉水,生饮生食,均易导致感染。

疾病类型

按病程分类

急性型

多在感染后数周发病。

慢性型

多在感染后数月至数年发病,按照其临床表现可分为:

  • 癫痫型:多数慢性型患者属此型。血吸虫虫卵沉积于大脑皮质所致。
  • 脑血管病型:急性起病,可能因血吸虫虫卵栓塞脑血管所致。
  • 脑瘤型:因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及弥漫性脑水肿所致。

传播途径

患者经粪-口途径,或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受粪便污染的疫水而感染血吸虫。

病因

血吸虫卵由粪便污染水源,在水中钉螺内孵育成尾蚴,人接触疫水后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在门静脉系统发育为成虫,成虫侵入末梢小血管或淋巴管,逆行到达肠系膜上、下静脉,在肠壁黏膜下产卵。部分卵进入脑的小静脉,部分卵经血液循环进入脑内,引起大脑损害。

基本病因

脑血吸虫病虫卵以卵栓的方式沉积于脑部引发脑部病变,此外成虫或虫卵分泌的代谢产物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或过敏反应。

主要病理改变为虫卵寄生后引起脑实质细胞坏死和钙沉积,炎性渗出物形成肉芽肿侵犯大脑皮质。

诱发因素

长时间频繁的接触疫水、粪便、钉螺等,未做好防护措施。

症状

患者多在感染后数周至数年发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如癫痫、头痛、恶心呕吐伴视物模糊等颅内高压症状,肢体不同程度瘫痪,感觉障碍,步态不稳等。

典型症状

临床可分为急性型脑血吸虫病和慢性型脑血吸虫病。

急性型脑血吸虫病

较少见。多在感染后4~6周发病。主要为中毒反应与变态反应引起的脑水肿、急性脑炎或脑脊髓炎、突发高热、头痛、精神异常、痉挛发作、瘫痪、大小便失禁及意识障碍等。

慢性型脑血吸虫病

较多见。多在感染后3~6个月,长者可达1~2年发病。按照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癫痫型

多数慢性型患者属此型。因虫卵积聚在大脑皮质所致,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其中以单纯和部分发作多见,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全面性发作。

脑卒中型

患者常急性起病,表现为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症状,还可伴有部分性运动型癫痫发作。

脑瘤变型

患者缓慢起病,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视乳头水肿、偏瘫、失语、共济失调等症状,常伴有部分性运动型癫痫发作。

伴随症状

可伴有颅外血吸虫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如血吸虫侵犯胃肠道引起腹泻腹痛症状,侵犯肝脾时引起肝脾肿大,感染肺部时常伴咳嗽、胸痛等肺部症状。

就医

在夏秋季,尤其处于疾病高发区的人群,如果接触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源、患者、病牛、粪便等后,出现疑似感染血吸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疫源接触史、粪便检查、免疫学检查结果等做出诊断,积极实行治疗与护理。当出现癫痫、颅内压症状增高等严重症状时,建议住院观察治疗。

就诊科室

感染科、神经内科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升高,嗜酸性细胞明显增多。

粪便检查

检查粪便中是否有虫卵或孵化出毛蚴。

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是否升高,是否有轻至中度淋巴细胞数增多和蛋白质增高的现象,有时在脑脊液中可以找到虫卵。

免疫学检查

血吸虫作为外来抗原,感染人体时可激发特异性免疫学反应,免疫学检查可检测出特异性抗原。

其他辅助检查

CT平扫在急性型主要表现为脑水肿。慢性型表现为局限性肉芽肿。

鉴别诊断

脑囊虫病和脑包虫病

这两者亦多发生于大脑的皮层、皮层下。但CT检查中,脑囊虫病表现为典型的小靶征,脑包虫病表现为特征性的大囊套小囊,可供鉴别。

脑结核

结核病亦可通过血液循环侵犯大脑,引起结核性脑膜炎和结核瘤,患者多有肺部结核症状及病史,可以通过结合CT检查进行鉴别。

脑内胶质瘤

胶质瘤是大脑内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50%。CT增强后一般有斑块或花环状强化特征性表现,可供鉴别。

脑转移瘤

一般为脑内多发病灶,病灶周围水肿明显,且多能找到原发癌病灶,以肺部肿瘤转移最为多见。

治疗

脑血吸虫病药物治疗首选吡喹酮,必要时可选外科手术治疗。普通门诊药物治疗患者,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急性期治疗

急性脑血吸虫病患者较少见。多在感染数周发病,主要为中毒反应与变态反应,应积极进行对症和病原学治疗。

针对脑水肿、颅内高压表现者应以甘露醇脱水治疗;癫痫发作者,应用抗癫痫治疗,以控制发作;出现急性脑炎、脑脊髓炎症状者,应予以抗感染治疗。针对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有必要进行护肝治疗。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首选吡喹酮,对人类的三种血吸虫(日本、埃及和曼氏血吸虫)感染都有效,具有高效、低毒、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硝硫氰胺是近年来新合成的抗血吸虫药,可部分通过血脑屏障进人脑组织,达到治疗效果。

癫痫可给予抗癫痫药物。若有蛛网膜下腔阻塞时常需用糖皮质激素和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当病情进入慢性期,抗血吸虫治疗效果较差,或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颅高压危象等,须行手术治疗,切除肉芽肿组织。

对脑部炎症水肿反应,造成急性颅内压增高,有脑脊液循环阻塞,或脑疝形成而脱水剂疗效不能持续或无效时,根据患者情况可施行一侧或双侧颞肌减压术或脑室-腹腔引流术。

部分患者因长时间误诊,迁延多年,给予驱虫等综合治疗大多无效,则需改选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对血吸虫的治疗,中医尚无统一论点。中医学一部分人认为,脑血吸虫病是由于血吸虫卵或代谢产物的异位沉集,阻塞脉道,导致气血瘀滞,脉络不通,因此应以活血散结、祛风通络为其治法。

另外,有学者认为,在西药治疗的同时以中药调理比单一西药治疗更能祛邪扶正、补中升正、通瘀滞、化湿、利水, 纠正电解质紊乱, 增强体质,使患者存活率大大提高。但是,中药调理对晚期血吸虫患者的生命延长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预后

对于脑血吸虫病及时进行药物及必要的外科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并发症

癫痫持续状态是常见的并发症。癫痫持续状态为虫卵在脑内沉积,严重感染或急性期治疗不彻底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抽搐、头痛、偏瘫等。

一般虫卵多在皮层及皮层下沉积形成肉芽肿性结节,此类小结节可散在分布,引起脑膜炎,也可堆集在一起形成大的肉芽肿,压迫脑组织。

日常

脑血吸虫病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就是水源,所以必须要注意日常饮水安全。如果发现有水源被污染,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消灭存活的尾蚴。

日常生活管理

  • 脑血吸虫患者饮食要注意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胃的蠕动;
  • 患者不能吃一些刺激性强的食物,还要戒烟戒酒;
  • 注意避免冷、热刺激,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 多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也避免久卧病床,需适量进行些室内外活动;
  • 不要接触和饮用野外不明水域的水,血吸虫的幼虫尾蚴很可能存在其中,这样就会很容易进入人体,造成感染。

日常病情监测

严密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发现高热,血压增高,癫痫发作等特征应及时就医。

预防

控制传染源

普查与普治患者。在普查的基础上,可对高危人群予以预防性治疗。既可及时治疗患者,又可迅速控制传染源,兼收防治结合之效。

切断传播途径

查螺灭螺

灭螺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因地制宜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药物灭螺。

粪便管理

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严格做到无害化处理,严格实行粪便管理制度。

水源管理

保护水源,改善用水,做到饮用水无害化处理。

保护易感人群

不接触疫水;雨后与早晨不要在河边草地赤足行走;湖沼地区收割、捕捞、作战训练必须与疫水接触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参考资料
[1]孙瑜. 19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4, 12(1): 39-41.
[2]祝斐,黄新,吴明,金卫星,颉奎. 166例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4, 26(6): 695-696.
[3]伍军, 陈风华, 杨治权, 宋涛, 方加胜. 慢性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1, 37(2): 108-110.
[4]徐芸, 龚志红, 谢慧群. 江西省14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特点.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 29(6): 740-743.
[5]丁嫦娥,丁兆军. 我国日本血吸虫病异位损害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 2018, 18(9): 962-965. [6] 张兴翔. 血吸虫病的免疫学检验方法分析. 医学检验. 2010, 17(30): 70-73.
[6]张奇安. 中药调理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疗效.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5, 27(3): 206.
以上内容由马亦林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