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胎记(birthmarks),是皮肤组织在发育时异常增生,在皮肤表面出现形状和颜色的异常。可以在出生时发现,也可能在出生几个月后甚至成年后才慢慢出现。有些胎记只出现在皮肤表面,有些则长入皮肤较深的位置。
胎记多见于小儿的背部、骶骨部、臀部,少见于四肢。可出现于头部、面部,形态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也各有差异,可呈黄色、棕色、棕褐色、青色、黑色、白色、红色或紫色。
常见的胎记包括鲑鱼斑、蒙古斑、咖啡斑、太田痣、色素痣(黑素细胞痣)、皮脂腺痣、鲜红斑痣(葡萄酒色斑)、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发病率有种族差异。80%亚洲人、70%西班牙人、近10%白色人种有蒙古斑,男女发病无显著差异。蒙古斑常在出生时出现,但也可在出生后几周内出现。
在10%~20%的健康儿童中,可发现单一的咖啡斑。随着年龄的增长,咖啡斑显得更为明显。黑色人种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白色人种。
好发于东方人及黑色人种。日本患病率较高,我国部分地区患病率为0.16%。
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女性较男性多发,白人较黑人多发。
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
大多分布在小儿的背、腰、臀部,有时面积比较大,有时数量较多,其发生和神经疾病无关,常见的有蒙古斑、太田痣、伊藤痣。其中蒙古斑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退。
是一种棕色色素斑,常见的有咖啡斑,也称咖啡牛奶斑。
临床上常统称为血管瘤。红色或暗红色如同葡萄酒颜色、基本平坦的被称作葡萄酒色斑(鲜红斑痣);另有一种高出皮肤表面的结节状肿物,颜色鲜红或暗红,形同草莓,现在称为婴儿血管瘤,或者毛细血管瘤。
也多为血管瘤,常见的有海绵样血管瘤、皮肤静脉瘤。
颜色和正常皮肤颜色一致,包括皮脂腺痣、结缔组织痣、表皮痣等。
医学上称之为无色素痣,往往呈椭圆形,像一片尖尖的树叶,有的呈不规则的多边形。
常见的为色素痣(即黑素细胞痣),可伴有局部多毛。如果皮疹面积较大,增厚明显,也称作兽皮样黑痣等。
与皮肤色素变化有关,包括蒙古斑、咖啡斑、太田痣、色素痣等。
是由靠近皮肤表面的血管组成的,包括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鲜红斑痣等。
胎记可能是由于大量的色素沉着所致,也可能是血管聚集或血管畸形所致。
不同类型的胎记其病因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蒙古斑与太田痣二者均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从神经嵴衍生而来的黑素细胞未能达到表皮的基底层,而滞留在真皮内形成病变。
又被称为新生儿斑痣,由于皮肤附近的毛细血管聚集所致。
多发时可能与遗传有关,与日晒无关。可为多系统疾病的一种标志,如神经纤维瘤病与Albright综合征、Waston综合征、Russell-Silver侏儒症、多发性黑子综合征以及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其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环境中的紫外线照射是获得性色素痣的重要原因,其他如药物、外伤、激素水平改变、免疫抑制等。先天性色素痣病因不明,怀疑与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突变有关。
目前认为是表皮、真皮和附属器发育异常所致,常以皮脂腺发育异常为主。
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畸形,由于胚胎肢芽内原始血管的发育障碍或发育异常所致。
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致血管生成性及抗血管生成性因子间的失衡有关。
表现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皮肤上出现斑块、或看起来像有血管的痕迹,颜色从红色、紫色、青色、棕色、黑色或蓝灰色不等。有些胎记很光滑、平坦,有些则凸起、起皱。有的胎记可能会增大、变色、发痒甚至出血。
鲑鱼斑是红色或粉红色的斑,有时被称为“天使之吻”。它们通常出现在脖子后面,眼睑上或两眼之间。
是一种发生于新生儿腰骶部中央和臀部的圆形或椭圆形蓝灰色斑,斑片色泽一致,边缘不规则。单个或多个。
咖啡斑是先天性颜色均匀的褐色斑片,大小不一、圆形、卵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境界清楚、表面光滑。可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出现,咖啡斑可出现于任何部位的皮肤。多发咖啡斑的患者,部分可能患有神经纤维瘤病。
又称眼上颚部褐青色痣,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色素性疾病,表现为眼周、颞部、颧部、前额及鼻部的蓝灰色、灰褐色斑点或斑片,边界不清,呈网状或弥漫性。
太田痣可以随年龄逐渐发展,在青春期可以较快发展,表现为颜色加深、面积增大。
是黑素细胞起源的良性皮肤肿瘤,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早期为扁平或略隆起的斑疹或斑丘疹,以后随年龄可以逐渐增大,高出皮肤。可为乳头瘤状、疣状、结节或有蒂的损害,表面光滑,可有或无毛发,数目不等。
皮损可呈棕色、褐色、蓝黑色或黑色,无色素皮损多呈皮色。本病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在先天性色素痣中如果某一皮损直径大于20cm,称为巨大型色素痣,发生恶变的机会增高。
是由皮脂腺等皮肤组织构成的一种错构瘤,又称器官样痣、皮脂腺错构瘤、先天性皮脂腺增生。常见于头皮及面部,头皮处皮损表面没有头发,多为单发,少数可见多发斑块或结节。损害呈圆形及卵圆形,也可呈带状。本病较为常见,多发生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
鲜红斑痣又称毛细血管扩张痣、葡萄酒样痣。本病表现为一个或数个暗红色或紫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或为双侧性,有时累及黏膜。部分患者到成年后皮损颜色加深,增厚,表面有结节状突起。
现在称婴儿血管瘤、单纯性血管瘤,病理学为毛细血管瘤。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紫色,高出皮面,柔软而呈分叶状的肿瘤,边界清楚,直径2~4cm,压之不易褪色。
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发生,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半岁内瘤体增长迅速,直径甚至可达数厘米。此后生长速度减慢。大多数在 1 岁左右长到最大限度,之后开始消退,到成年时约70%患者皮损明显消退,但是可留有痕迹。
是深层性隆起的柔软肿瘤,往往呈红色、紫红色或青紫色,边界清楚,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扁平或是分叶,用手压按时,像海绵似地可被压缩。损害可发生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部及面部等处。
胎记很常见,大部分无害,一般不需就医。但若胎记增长速度过快、出血、疼痛、发痒、或出现溃疡时,需及时就医;明显的胎记,严重影响外观,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可以咨询医生。
医生一般通过询问病史,观察胎记特点即可初步判断。
怀疑有恶变时,医生可能建议行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皮肤B超、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对血管瘤或者畸形类疾病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也可以排除其他病变。
该疾病一般临床诊断明确,如果有复杂情况,需经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判断。
有些胎记可自行消退,一般不需治疗。但如果自觉胎记影响外观,或有不断增大、破溃、出血等恶变倾向者应及时进行治疗。
目前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液氮冷冻、化学剥脱、皮肤磨削术、激光治疗,手术治疗为皮疹切除缝合、植皮、皮瓣法及皮肤扩张法等。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血管瘤或血管畸形所致的红色胎记。
适合于高危型婴儿血管瘤,即发生在头面部、外生殖器、女孩乳房等区域较大的损害,快速发展的损害。建议尽早开始治疗。
部分局限性损害可以外用普萘洛尔治疗。
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可以促进血管瘤缩小,通常可遵医嘱口服泼尼松。瘤体缩小后逐渐减量,往往须连服数周或数月才能停药。
糖皮质激素类混悬液作为皮内注射是简便有效的良好疗法,常用的是曲安西龙混悬液与含普鲁卡的注射液混合后,注射入瘤内;也有的医生可能会应将甲泼尼龙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射入瘤体内。有时,在口服糖皮质激素而使病情基本控制后,可改用皮损内注射法。
适用于小的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常用硬化剂为聚桂醇、5%鱼肝油酸钠溶液。注射于血管底部,常在数次后见效。局部物理性压迫,早期用束带等患处加压,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出现恶变倾向,如不断扩大、破溃、出血等,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皮损切除缝合、植皮、皮瓣法及皮肤扩张等。但术后可能留下瘢痕。
包括红宝石激光、翠绿宝石激光、Nd:YAG激光等。多数治疗可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但是激光治疗后需要注意防晒,并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伤口护理及复诊。常需要多次治疗。
医生会根据皮损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但此法容易留有瘢痕。
颜色淡、范围较小者可试用化学剥脱、皮肤磨削等,部分病例可获得较好效果。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胎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可自然消失,有的会不断增大,甚至有恶化的可能。不同类型的胎记其预后不同,具体如下:
有胎记者日常须注意皮肤的保护,户外时做好防晒措施,远离使皮肤恶化的因素。不要相信偏方使用民俗疗法,也不要自己抠破。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影响外表的大胎记可用特殊化妆品遮盖。
外表的胎记因影响美观,患儿大多有自卑、回避心理,患者应积极了解胎记的有关情况,端正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同时家属应更多的关心患儿,不要对其表现出忧虑,以免影响患儿的身心发育。
遵医嘱按时吃药。口服普萘洛尔时需要检测心率和血糖,血压等。长期用激素者需注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红色胎记并不太会恶变,只要注意生长的部位是否在眼、鼻、口附近,是否影响到生理机能。
如果有出血、裂开的伤口或溃疡、局部隆起,则需及时就医。
黑色胎记中较大的黑色素痣可能会演变成恶性,家长需要警觉。另外,海绵状血管瘤日常也须留意。
目前没有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胎记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