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脑动脉硬化症(cerebral arteriosclerosis),是指脑动脉的管壁因脂类物质沉积和内膜受损,同时血小板、纤维素等物质积聚在损伤的血管壁的内膜上,使得动脉管壁结缔组织增生、内膜粗糙、弹性减退、血管管腔狭窄。
脑动脉硬化发生较迟,一般在40岁以后才出现斑块。
一般说来,脑动脉硬化症男性多见,男女发病比例为2:1。女性患病多在绝经期后,此时其雌激素减少,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减少,当到7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甚至高于男性。
脑动脉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机制复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均与脑动脉硬化症密切相关。肥胖、吸烟、运动太少、内分泌紊乱、遗传等因素,也与脑动脉硬化症有关。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动脉硬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目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胰岛素血症等。
高脂血症,实际上也可认为是高脂蛋白血症,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持续升高,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
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较早,病变较重。同时,脑动脉硬化患者中,60%~70%的人伴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4倍。
高血压时,血流对血管壁的剪应力,即血流冲击力较高。高血压还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或)内皮功能障碍,从而造成血管张力增高,进而带来脂蛋白渗入内膜、单核细胞黏附并迁入内膜、血小板黏附、中膜平滑肌细胞迁入内膜等一系列变化。这些病理变化,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同时,高血压影响动脉内膜营养物质的供应,高血压使动脉中层变薄、动脉壁的渗透性增高,这些都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另一方面,高血压患者有脂质和胰岛素代谢异常,这些因素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糖尿病能影响血脂的代谢,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低。而且高血糖可以导致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基化,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后者可产生小而紧密的LDL颗粒,这种LDL较易氧化,形成修饰的LDL。这些修饰的LDL,可促进血液单核细胞迁入内膜,以及转变为泡沫细胞。
高胰岛素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胰岛素水平,可促进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增生,而且胰岛素水平与血HDL-C含量呈负相关。
内分泌异常,可以导致血脂代谢异常,比如甲状腺及性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其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其雌性激素减少,情绪和血压的波动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脑动脉硬化症,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硬化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应增加。
膳食中摄入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类过多,以及代谢障碍,会导致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这些因素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血中胆固醇的增多,与饮食中含有大量双链不饱和脂肪酸相关。
目前,我国多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高碳水化合物膳食易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而高甘油三酯也是动脉硬化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精神压抑等精神因素,容易导致脑动脉硬化。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引起动脉痉挛,进而导致血管内压力增加、血管内膜受损、血管通透性及营养均发生障碍,这些可以引起血管内膜去脂质能力下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A型性格者,性情急躁,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强烈,工作专心,缺乏休息,强制自己为成就而奋斗,这些因素是脑动脉硬化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体力劳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者,也是脑动脉硬化症的高危人群。
由于脑部长期供血不足,引起大脑功能减退。患者主要是存在高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耳鸣、听力减退、肢体麻木、困乏无力以及睡眠障碍等。
随着病情进展和病变加重,患者可发生动脉硬化性痴呆。若病变损害两侧皮质脑干束,病变常表现假性延髓性麻痹的症状。
脑功能受到广泛影响,并出现特有的临床症状。
患者发病缓慢,且呈进行性加重,早期无特异性表现,也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症状为头晕、视力视野障碍、语言表达或理解障碍、肢体麻木无力、吞咽障碍、肢体运动不协调等。细致查体可以发现患者有语言缓慢或停顿、动作缓慢、联合运动减退、肌张力稍高、腱反射亢进、掌颏反射阳性、霍夫曼征阳性等神经系统体征。
患者通常为血管性痴呆。症状为记忆力减退,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情绪不稳、人格障碍等。至疾病后期,患者智能全面衰退,甚至出现严重痴呆,患者连日常生活也不能自理,对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丧失,经常发生出门走失的情况。
脑动脉硬化症的缺血病变累及皮层脑干束,患者可出现假性延髓性麻痹。症状包括偏瘫、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咀嚼困难等,呼吸也受影响,步态缓慢笨拙,步幅小而不稳。下颌反射和口部反射异常活跃,鼻唇与吸吮反射阳性,双侧腱反射亢进。当病灶累及皮质丘脑束时,患者情感异常特别明显,或出现不能控制的强哭、强笑。
患者可有脑室周围多发性腔隙梗死,皮质下白质缺血性脱髓鞘。其多发于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症状包括进行性精神衰退、皮质性失明、癫痫样发作、言语障碍、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帕金森综合征、舞蹈样动作、不自主运动、肢体强直等锥体束和锥体外系损害症状。
早期症状为头晕、头痛、近事记忆减退,尤其对人名、数字的遗忘更为明显,而对远事记忆良好,工作效力减退,患者往往较难胜任原来的工作与学习。病情逐渐发展,患者逐渐出现睡眠障碍。部分患者有情绪不稳。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脑器质性精神症状,例如意识障碍、妄想、听幻觉等。
患者常伴有周围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硬化的症状。
脑动脉硬化症会引起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管腔逐渐狭窄、脑缺血缺氧,从而导致严重的神经及精神症状,甚至发生急性脑梗死,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患者在出现头痛、睡眠障碍、意识障碍、情绪波动大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
就诊时医生询问并记录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医生会问患者是否存在以下症状: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物不清、言语不利、肢体无力(偏侧)、肢体麻木(偏侧)、行走不稳等。患者如存在上述临床症状,医生会继续询问发作诱因、发作次数、发作性质和部位。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医生会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科查体,包括测量双臂血压、颈动脉听诊、眼底检查、踝臂指数测量和计算、计算体脂指数、测量腰围。
主要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血糖、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酸、凝血四项、同型半胱氨酸等。
患者可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根据需要进行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高分辨颅内/外血管壁磁共振成像等检查。
超声可以观察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近段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包括内膜、中膜、外膜;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以观察动脉血流充盈状态等。
经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发现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无造影剂过敏史的患者,可行CTA检查。
经颈动脉超声及TCD检查发现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体内无顺磁性物质(如金属植入物或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可行MRA检查。
经颈动脉超声、TCD、CTA、MRA检查发现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及需要进一步评估及手术治疗的患者,建议行DSA检查。
医生需要进一步了解斑块性质、管腔结构,或需要与其他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鉴别时,则建议行高分辨颅内/外血管壁MRI。
脑动脉硬化症早期症状有神经衰弱样综合征。但神经衰弱主要表现在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患者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的精神障碍。
患者常无眼底动脉、外周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无肾动脉硬化的表现,无血脂改变。询问病史可以发现患者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或精神压力。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影像学检查多正常。
一般而言,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年龄较晚,患者一般在60岁以后发病,病程发展缓慢,它是永久的、不可逆的精神衰退表现,症状无波动性,疾病早期即表现自知力不完整以及人格的破坏。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精神症状可有波动性,记忆障碍比较明显,疾病早期有一些神经系统体征。
颅内肿瘤、癌瘤转移、硬膜下血肿等颅内占位性病变,可出现精神症状及局限性神经系体征,有的患者甚至出现脑血管病样发作,但常缺乏脑动脉硬化症的体征。颅内占位性病变常伴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征象,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有相应的异常发现。
由于脑动脉血管硬化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慢性持续的过程,若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高危因素持续存在,会使脑动脉血管硬化斑块不断进展。因此,脑动脉硬化症的治疗应从调脂、降压、抗血小板、抗炎等方面开展。
患者主要是控制血脂增高,控制血脂应从控制饮食做起,患者应注意少食胆固醇过多的食物,可以进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控制食量。平时应清淡饮食,禁烟,控制好糖尿病,加强体力活动,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患者在上述措施效果不好时,考虑应用降脂药物。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贝特类降脂药,主要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如氯贝特等。
他汀类降脂药,可降低胆固醇,使动脉壁泡沫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形成减少,缩小并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活性,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常用药物有倍他司汀、氟桂利嗪、尼莫地平、前列地尔、丁苯酞、尿激肽原酶等。
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常用的药物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以及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胞磷胆碱等。
狭窄闭塞的动脉可施行血管再通术或重建术。
适用于颈动脉狭窄>50%,且有与狭窄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另外,颈动脉狭窄>70%,虽然未出现明显的相关神经系统症状者,也需要治疗。
适用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症状或反复发作的后循环卒中,及内科抗血小板治疗无效的患者。也适用于一侧椎动脉开口狭窄程度>70%,另一侧发育不良或完全闭塞的患者。
该病多归属于“眩晕”、“头痛”、“不寐”、“健忘”、“中风”、“痴呆”等范畴,主要分为四型。
治宜滋阴潜阳,中药包括生石膏、生地、元参、麦冬、生白芍、生石决明、夏枯草、菊花、桑叶等。
治宜滋阴养血,活血熄风,中药为桃红四物汤。
治宜豁痰开窍,活血化瘀,中药包括半夏、陈皮、茯苓、竹茹、全瓜蒌、川芎、红花、丹参、山楂等。
治宜滋阴降火,豁痰开窍,中药包括生地、龟板、黄柏、知母、天冬、麦冬、黄连、陈皮、甘草、竹茹等。
积极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脑血管患者在发生卒中之前,大都并无严重的临床表现,一部分患者可出现脑动脉硬化症的症状或体征。患者一旦发生卒中,不论是出血性、缺血性或是混合性的,有较高的病死或致残率。
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脑动脉硬化。其主要改变是动脉内膜深层脂肪变性、胆固醇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及各种继发病变,使脑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而出现脑梗死相对应的症状和后果。
因脑动脉硬化患者的大脑血管管腔狭窄及扭曲、血管阻力增大、血管的舒缩功能减退,在长期高血压影响下,当患者情绪波动或从事体力活动时,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血管壁破裂,导致脑出血。
该病以预防为主。患者应适当的劳动和体育锻炼,预防肥胖,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调整血脂代谢。同时,患者还应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忌烟、忌酒。这些都是防治脑动脉硬化症的重要措施。
对有吸烟、酗酒习惯,特别是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者,医生或家人宜规劝其戒除,或逐步减量直至戒除。应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避免情绪激动,患者若出现痴呆、精神障碍和行动不便,要加强生活护理。
对饮食偏咸、过腻的中老年人,建议患者改善饮食结构,保持饮食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勿过饱等良好习惯。
体力活动过少、体质指数过高(正常范围为18.5~25kg/m2)者,医生或家人宜鼓励其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多从事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或体育锻炼,从而保持适当的体质指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定量及与总胆固醇的比值)过高,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其正常范围,视化验室和性别而定,应定期监测。
对35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体检,医生通过体检,着重了解血压、体质指数、血脂(特别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及其与总胆固醇的比值),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脑缺血发作、糖尿病、心脏病等。
已确诊高血压病者,必须进行规范化的抗高血压治疗,定期复查巩固疗效。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治疗时轻时重,避免不规则用药和血压高低波动。对临界高血压者,医生会视情况加强随访,定期复查再决定治疗方案。
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者,除应接受有关专科的治疗、监测外,同时也应列为脑血管病防治的重点干预对象,可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并劳逸结合注意情绪的平稳和愉快。其次,脑动脉硬化症的预防应在专业的医师及营养师的指导之下科学的进行,预防的最终目的是降低因脑动脉硬化而引起脑出血或脑梗死事件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