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别名:出汗不良性湿疹
就诊科室:皮肤科
崔勇医典专家团
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性病科主任,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皮肤科专委会主委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是对称发生在手和(或)脚的水疱性皮肤病
  • 可能与过敏、皮肤癣菌感染或精神因素等有关
  • 局部涂抹或口服药物治疗,必要时光疗
  • 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年

疾病定义


汗疱疹(pompholyx)又称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对称发生在手和(或)脚的水疱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表皮深处的小水疱,略高出皮肤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烧灼感,通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

流行病学

本病多见于青中年。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如局部过敏、皮肤癣菌感染、精神因素、紫外线照射和特应性皮炎病史等。

基本病因

局部过敏

与工作时接触镍、钴等重金属而出现过敏有关,也可能与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有关。

皮肤癣菌感染

身体他处的皮肤癣菌感染可能导致汗疱疹的发生。

其他刺激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可能引起本病。

诱发因素

以下因素可增加汗疱疹的患病风险:

  • 情绪紧张、压力过大;
  • 暴露于存在镍、铬金属的环境中;
  • 气候湿热或季节变化;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 伴有特应性皮炎的患者;
  • 吸烟、紫外线照射等。
症状

主要表现为手和(或)脚出现剧烈瘙痒的水疱,通常呈对称分布,可伴有剧烈瘙痒、刺痛或烧灼感。

典型症状

  • 发作常以瘙痒开始,随后在手掌、脚底,以及手指、脚趾的两侧突发剧烈瘙痒性水疱,常对称分布。
  • 水疱一般为针尖至米粒大小,内含有清澈浆液,发亮,偶尔可变为浑浊,位于皮肤深处。严重者水疱可融合成大疱。
  • 水疱略高出皮肤表面,周围皮肤正常,无炎症反应。
  • 水疱一般不自行破裂,可自然吸收,干涸后会出现脱皮,露出红色、薄嫩的新生皮肤,此时常感疼痛。
  • 疼痛和瘙痒严重者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
  • 常每年定期复发,一般春末夏初发病,夏季加重,入冬自愈。

伴随症状

可伴有剧烈瘙痒、刺痛或烧灼感,部分患者伴手足多汗。

就医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 手和(或)脚突然出现群集的小水疱,持续不消退;
  • 手、脚反复出现小水疱,伴瘙痒、疼痛等。

医生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并观察皮损特点,通常可以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能会进行真菌镜检和斑贴试验等。

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来了解病史,患者可提前准备:

  • 水疱开始出现的时间;
  • 水疱是持续出现还是间歇性出现;
  • 什么情况下水疱会改善或加重;
  • 是否有疼痛、瘙痒等症状,程度如何;
  • 之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 最近感觉精神状况如何,压力是否过大;
  • 最近是否在工作或生活中接触过某些金属或化学物质;
  • 是否伴有过敏性鼻炎、特异性皮炎等疾病。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真菌镜检

医生会从患处取一部分皮屑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有无真菌及其形态。

真菌培养

医生会用无菌棉签等采集皮损处疱液或皮屑,送至检验室用培养基培养,通常数天至1~2周,观察有无真菌,并鉴别其类型。

病理检查

一般不必进行病理学检查,但是如果治疗无效或需排除其他症状类似的疾病(如银屑病或掌跖脓疱病等)可能需要做此项检查。

  • 急性期的特征为表皮内棘层水肿的水疱或大疱,不累及表皮内部分的外泌汗腺导管(顶端汗管)。通常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在浅表血管周围,皮肤表层厚度正常,肢端皮肤厚角质层完好。
  • 慢性期可见显著的角化不全和棘层肥厚,很少或没有棘细胞水肿和真皮淋巴细胞浸润。

特殊检查

斑贴试验

是临床用于检测过敏反应的主要方法。医生会根据怀疑患者过敏的物质,配制适当浓度的软膏等作为试剂,将试剂贴在皮肤上,观察一定时间后机体是否对其产生过敏反应。

鉴别诊断

本病会和水疱型手癣、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皮肤癣菌疹反应(自身反应)、掌跖脓疱病、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等疾病有相似之处,医生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进行判断。

水疱型手癣

通常先有足癣再有手癣,多为单侧性,一般不对称,可侵犯指甲引起甲癣,侵犯到手背可引起边缘成弧形的皮损,真菌检查阳性。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通常累及手背侧和手指间隙,常有刺激物暴露史。

皮肤癣菌疹反应(自身反应)

皮肤癣菌疹反应是一种继发性瘙痒性丘疱疹,水疱较浅,疱壁较薄,可发生在掌部,与远端部位(比如头皮或足)的皮肤癣菌感染有关,癣菌素试验阳性。

掌跖脓疱病

早期会有水疱,通常在数日后出现脓疱。8~10日后,脓疱逐渐转变为深棕色或黑褐色,最终脓疱干涸、脱屑,留下红色薄嫩的表皮。必要时需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鉴别。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主要表现为表皮剥脱,与汗疱疹十分相似,但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无明显的深在性水疱。

治疗

汗疱疹的治疗原则包括避免接触致病或加重因素、治疗皮肤炎症以减少不良刺激。

汗疱疹可能在数周内自行消退,但是有瘙痒或其他不适症状者需要及时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给予外用涂擦药、口服药物或药物注射治疗。此外,光疗和切开引流也有一定作用。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短程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口服药物

镇定剂

适用于情绪紧张者。

抗组胺药

如氯雷他定等,可以帮助缓解瘙痒。

糖皮质激素类

如泼尼松等,短期使用,效果较好。

外用药物

早期水疱期治疗以干燥止痒为主,可用1%炉甘石洗剂外擦;开始脱皮时可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局部反复脱皮、干燥疼痛者,可外用2%~5%的水杨酸软膏或10%尿素霜等。

糖皮质激素类软膏

如曲安奈德尿素软膏,在开始脱皮时使用,上药后用保鲜膜包裹可以增加药物的吸收,也可以湿敷以提高药物疗效。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皮肤萎缩、皮纹和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软膏

如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克莫司软膏,可以缓解皮肤肿胀和刺激症状,同时减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但是这类药物有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

药物注射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可减少患者手脚多汗的症状,但是可能会诱发水疱产生。

其他治疗

光疗

如果其他治疗方法无效,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一种特殊的光疗,将紫外线与药物结合,促进皮损愈合。

切开引流

  • 对于一些大的水疱,医生可能会对其切开引流,排出里面的液体后加压包扎等处理。
  • 注意一定不要自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导致感染使病情恶化。
预后

汗疱疹呈慢性病程,症状较轻患者可在2~3周内自然缓解,通常会定期反复发作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发作频率会逐渐减少,部分患者最终可治愈或自行缓解。

并发症

继发感染

瘙痒严重者可因反复搔抓引起感染,通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处可出现疼痛、红肿,皮温升高、脓液等。

慢性皮炎

皮损频繁发作可致手部出现慢性皮炎,以苔藓样变的鳞屑性斑片或斑块伴皲裂为特征。

指(趾)甲损害

病情严重者可损害甲床,导致如甲横嵴或指(趾)甲颜色改变等营养不良性指(趾)甲改变。

日常

该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保持手和(或)脚干燥,忌搔抓,防止破溃继发感染等。因为本病病因尚不清楚,所以暂时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有效的预防;可以通过情绪管理、减少与致敏金属的接触等来减少复发。

家庭护理

  • 避免搔抓,瘙痒严重时,可将浸湿、冰凉的敷布放在患处冷敷,有利于缓解瘙痒。
  • 洗手后彻底干燥双手,日常使用润肤剂(如凡士林或护手霜)等。

日常生活管理

  • 保持手足清洁干燥,用温水、温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清洁手脚。
  • 避免配带戒指等手部饰品。
  • 进行潮湿作业或摩擦性工作(如园艺或木工)时佩戴专用手套。
  • 忌用热水烫洗患处,避免抓挠,防止感染。
  • 如果对镍或钴过敏,避免食用含镍或钴高的食物。

含镍的食物

巧克力、西兰花、豆类和坚果类食物等。

含钴的食物

巧克力、贝类、肝脏、坚果、甜菜和卷心菜等。

预防

由于汗疱疹的病因不明,因此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只能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降低发病风险:

  • 进行自我调节,缓解压力。
  • 做皮肤过敏原检测,避免接触过敏原,如避免接触钴和镍等金属、花粉等。
  • 尽量避免接触刺激物(如洗涤剂、溶剂、染发剂等),必须接触时戴手套。
  •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温水洗手。
  • 保持手部干燥。
参考资料
[1]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72-173.
[2]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99.
[3]梅奥医学中心: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yshidrosis/symptoms-causes/syc-20352342.
[4]WebMD网站:https://www.webmd.com/skin-problems-and-treatments/eczema/dyshidrotic-eczema#1.
[5]Medscape网站: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1122527-overview#a6.
[6]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https://medlineplus.gov/ency/article/000832.htm.
以上内容由崔勇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