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头虱病(pediculosis capitis)是虱病的一种,是头虱寄生于头发和头皮部位的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头虱叮咬皮肤后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皮疹。
头虱病在全球范围都可以发生。好发于儿童,尤其是3~11岁的孩子。成人偶有受累,女性稍微多见一些。
头虱病具有传染性。头虱不会跳跃、飞行或者借助其他动物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头虱病的病原虫是头虱,是一种只以人类为宿主的寄生虫。头虱的成虫为灰白色,体长2至3毫米,常寄生于人的头发或头皮,以吸人的血液为食。虱虫吸血过程中将唾液注入人体时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瘙痒。
头虱叮咬后主要表现为瘙痒和皮肤点状出血及结痂,并可发现头虱成虫和虱卵。
头虱寄生于头皮或头发,尤其是耳后发际和头后部,偶尔会出现在睫毛和眉毛上。
患者可能感觉到头皮上有东西在爬动。
头皮和耳后瘙痒是头虱病最常见的症状。瘙痒者可反复搔抓引起抓痕、渗液、血痂或继发感染。初次感染头虱时,可能在感染后2~6周内没有瘙痒。
头虱叮咬处可岀现丘疹或皮肤岀血点等表现。
可能见得到头虱成虫,但不容易发现,因为它们很小且行动迅速。虱卵为白色,一般在头发上不易剥离。空的虱卵更明显,因为颜色较浅,距离头皮远。
患者若持续出现头皮瘙痒,尤其是发现头虱及虱卵等现象时,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以明确病情。
医生可能会询问以下问题以了解病史,患者可提前准备:
之后,医生可能通过识别活的虫卵、若虫或成虫来明确诊断。确诊后,医生可能会建议涂抹药物。
皮肤科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指导原则,诊断头虱感染的金标准是识别活的若虫或成虫。虱卵的存在并不一定能证实有活动性头虱的存在。
头皮视诊可发现患者头皮有红色丘疹、皮肤岀血,以及因搔抓引起头皮抓痕、渗液、血痂等。
Wood灯滤过紫外线会使头虱看起来偏蓝,便于肉眼观察或者取材。
利用其放大作用,容易发现头虱成虫及虫卵。
用护发素等湿润头发,并用细齿梳梳理头发,可梳下活的头虱。
鉴别诊断包括毛发管型、毛结节病等。
毛发管型是包绕着毛干的白色至黄色角质管鞘。毛发管型可能是特发的,也可能与脂溢性皮炎或银屑病等头皮疾病有关。与虱卵不同的是,毛发管型没有特殊结构,且可沿毛干滑动。
一种特殊的真菌(毛孢子菌)感染所致,表现为毛干上的白色至米黄色(白毛结节病)或褐色至黑色(黑毛结节病)团块。白毛结节病更常发生在面部、腋窝及生殖器,黑毛结节病更常发生在头皮和面部毛发。
治疗以灭虱及灭卵为主,需外用药物涂抹。如果家庭或宿舍内有其他成员患病,需同时治疗。
发现头虱可剃除毛发(如果能够接受),使头虱无处附着。
使用细齿梳系统地梳理整个头部也有一定帮助。梳头之前头发应保持湿润并加护发素等润滑剂。每次梳理直至找不到头虱和虫卵,可能需要10至30分钟。可以每2至4日重复一次,持续数周。如果某次发现有较大的成虱,则需要再继续梳理2周。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拟除虫菊酯和扑灭司林是最常用于治疗头虱的药物。
可以灭虱,但是本法并不能杀灭所有未孵化的卵,需多次用药以达到治疗效果。
也称为苄氯菊酯,是耐受性较好且价格便宜的药物。
拟除虫菊酯或者扑灭司林无效时,可以考虑用马拉硫磷、苯甲醇和伊维菌素等。需要注意的是马拉硫磷禁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苯甲醇和伊维菌素不适合6月龄以下患儿。
此外基本不推荐使用橄榄油、黄油、凡士林、二甲硅油、辛二醇、林旦和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头虱。
经积极的灭虱灭卵治疗,可消灭头虱,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头虱通常不引起其他疾病,不过搔抓后可能出现皮肤破损,继发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甚至颈部淋巴结增大。
日常主要应注意卫生,勤洗澡、勤洗头,避免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感染头虱。遵医嘱使用药物或出现细菌感染、脓疱等时,需及时到医院复查。
勤用密齿梳梳头,将虱和虱卵梳下。将个人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包括以下内容:
保持皮损处清洁,避免过度搔抓,防止感染。不与有头虱的家人共用床铺、衣物和其他个人物品。
头虱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需避免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一旦发现需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