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麻风(leprosy),又称汉森氏病(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易感个体后,经5~10年,甚至更长的潜伏期,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患者早期可有斑疹、丘疹、结节等原发皮损以及皮损处感觉丧失、肌肉无力、溃疡等症状,严重时可致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早诊断、早治疗可完全治愈该病,不留后遗症。
麻风在我国属于法定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麻风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流行史,新中国成立后历经60余年的防治,流行范围已逐渐缩小,患病率显著下降。
不过,由于麻风病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全球每年仍有超过20万的新发病例,我国每年仍有数百新发病例,输入病例也时有发生。
根据患者症状、机体免疫力等,临床常分为以下五类:
结核样型麻风、瘤型麻风、界限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中间界限类麻风、界限类偏瘤型麻风。
还有些无法分类的患者,一般为麻风病的早期阶段,称为未定类麻风,后期可演化为上述5种类型的任何一个类型,也可自愈。
为方便医生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世界卫生组织(WHO)还将麻风病简化分类为少菌型和多菌型,主要以麻风菌数量和患者症状为主要依据。
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以及九带犰狳和红松鼠是本病的传染源。
免疫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人及与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等。
绝大多数成人对麻风杆菌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密切接触者患病率低于5%。
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
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飞沫传播、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携带麻风易感基因的个体、和麻风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感染麻风的高危人群。
麻风的病原菌是麻风分枝杆菌。该病菌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无鞭毛、荚膜和芽胞。
麻风杆菌可由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唾液传播。
麻风杆菌还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皮肤破损部位接触患者的血液进行传播,如生活密切接触、纹身等。
本病虽有一定传染性,但绝大多数健康成人对麻风杆菌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可通过细胞免疫反应抵抗麻风杆菌的侵袭,一般不会轻易感染。
此外,麻风有遗传倾向,研究发现麻风患者存在固有免疫和获得免疫缺陷。
一般健康成人对麻风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并不会轻易感染麻风杆菌,以下人群却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损伤和外周神经损伤。
轻者可有皮肤斑块、丘疹等皮肤损伤,及皮肤蚁行感、四肢麻木等神经损伤症状,重者可出现皮肤大片凹凸不平的损害,严重时毛发脱落、耳垂肿大、双唇肥厚、形如狮面,甚至四肢畸残。
麻风病早期,皮肤表面可有浅色斑或淡红色斑,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受波及的皮肤部位对冷热、疼痛等刺激变得有些迟钝。
患者机体抵抗力很低。皮损数目多、发展快,甚至影响肝、脾、淋巴结等多个器官功能。
根据发展阶段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皮损为浅黄色或淡红色斑,边界模糊,广泛对称分布于四肢、面部、躯干等,皮肤表面可有蚁行感,还可出现鼻黏膜充血、肿胀或糜烂。
皮损更广泛,少数斑块可形成结节,四肢呈套状麻木感觉,眉毛、头发脱落明显,足底可见溃疡,淋巴结、肝、脾肿大。
皮损为暗红色结节,面部结节或斑块可融合成大片凹凸不平的损害,嘴唇肥厚,耳垂肿大,外观如狮。其他包括手脚无法活动、畸形,骨质疏松,足底溃疡等。还可引起阳痿、乳房胀大、不育等。
突然出现皮肤症状、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加重,并伴有畏寒、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称为麻风反应,可致畸、残。
麻风反应常见诱因有气候变化、药物、精神因素、月经前后、妊娠后、接种疫苗、酗酒、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外伤和手术等。
由于麻风会损害神经且不可逆,如果耽误治疗可能会造成多处器官功能和神经的永久损伤,甚至终身残疾,因此,一旦发生下面疑似麻风病的相关症状,要立即就医。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描述的皮肤症状如斑块、皮疹、结节,以及是否存在皮肤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来决定下一步检查和判断。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病史询问,观察是否具有诊断麻风病的可能。然后,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体格检查、麻风杆菌检查、组织病理检查、麻风菌素试验等,以此进一步确诊。
疑似病例:符合以下皮损表现中的一项或神经损害表现中的一项者。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以下皮损表现中的一项和神经损害表现中的一项者。
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同时麻风杆菌实验和组织病理检查等结果提示本病者。
优先推荐到皮肤科就诊,也可视情况到感染科、传染科和神经科就诊。
医生会依次检查全身皮肤、神经、淋巴结、附睾和睾丸等部位,检查是否有相关皮肤损伤症状,及是否有相关神经损伤症状,如爪形手、猿手、垂腕、爪形趾等。
取活动性皮损组织液进行抗酸染色,结核样型麻风多呈阴性,瘤型麻风多呈阳性。
该项检查对麻风病的诊断、分型、疗效判定等都有实用意义。
一种简单测定机体对麻风杆菌抵抗力的方法,可以部分反映机体对麻风杆菌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弱和有无。
结核样型麻风多呈强阳性,瘤型麻风多呈阴性。
该项检查虽不能诊断麻风病,但对麻风病的分类和判断预后非常有价值。
本病会和寻常狼疮、结节性红斑、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环状肉芽肿、白癜风、花斑糠疹、玫瑰糠疹、体廯、固定型药疹、多形红斑、局限性硬皮病和鱼鳞病等皮肤病有相似之处。
同时,还需与某些神经科疾病相鉴别,如股外侧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脊髓空洞症、周围神经损伤等,医生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进行判断。
主要以系统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主要为联合化疗(MDT)方案,多数患者对联合化疗方案敏感。
首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泼尼松,随着病情缓解可逐渐减量;也可选用沙利度胺,随着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减量。
麻风患者不需要隔离治疗,但麻风患者的家属,特别是儿童,应检测是否有麻风病的症状和体征。
患者及家属应加强对麻风的认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保持放松的心态。
麻风主要靠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强调及时、足量、规律。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目前暂无确切的应用于临床的前沿治疗方法及药物。
麻风的预后和是否早诊早治密切相关,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治愈不留后遗症。
从疾病类型来看,少菌型传染性少,有的可自愈,治疗期短,预后良好;多菌型传染性大,不能自愈,治疗期长。
延迟诊断和治疗可发生残疾和毁形等后遗症。
延迟诊断虽然可以治愈,但会遗留残疾毁容等后遗症,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护理技能、预防畸残发生、减轻畸残程度。
该病可以通过化学预防等预防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但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麻风疫苗。
每天检查皮肤有无破损;每天可用温水浸泡双手20min,刮去老茧厚皮,涂抹润肤露保护皮肤;在用生活用具时,要注意保护手、足,避免外伤。
每天照镜子,看是否有两眼红肿、泪液浑浊等状况;平常多练习眨眼,加强眼睑肌力;注意用眼卫生,减少光线刺激,尽量让眼睛休息;如发现眼部有异常变化立即就医。
抬高患肢,尽量多卧床休息,少走路,必要时用轮椅带步;如溃疡创面渗出过多,敷料变湿,应及时换药;感染的溃疡需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
有四肢畸残后遗症的患者,如有假肢,每晚检查肢体残端有无红肿、擦伤与水疱;检查假肢内有无粗糙或异物,如有及时清除。
麻风患者常有恐惧、烦躁、自卑 、多疑和忧郁等心理问题,家属要多和患者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使之认识到麻风病可防、可治。
使用联合化疗方案完成治疗的患者,应继续接受防治机构作定期监测,每年做1次临床及细菌学检查,至少随访5年。
国家对麻风实行免费治疗,由于早期表现和一般皮肤病不能区别,因此医生和患者都要提高对麻风的警觉性,一旦发生不能确诊的皮肤病,要想到麻风的可能,及时就诊并做必要的检查。
各级皮肤病防治所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麻风防治的业务负责单位,各医疗机构或医师对可疑患者要及时转诊。
根据研究,化学预防将有助于减少麻风的患病风险。
化学预防,又称预防性治疗,可对亚临床感染,处于潜伏期以及无症状的麻风菌携带者有效,目的是让没有症状的麻风菌感染者不出现临床症状。目前已证实有效的药物有利福平。
目前没有有效的麻风病疫苗,不过对于健康成人来说,麻风杆菌的传染力并不强,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