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感染后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
全球范围内,大概一半的人都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等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对较高,约为50%~80%;而在发达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约为25%~50%;我国平均感染率为50%左右。
幽门螺杆菌可传染,一般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包括粪-口途径和口-口途径: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途径,即医源性感染,主要是为感染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后,未彻底灭菌,可导致为其他人检查时传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仅寄生于人体,因此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
目前,人-人之间的口-口或粪-口途径是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就是说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是主要的传染方式。此外,医院消毒不彻底的内镜也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
该疾病的传播主要见于以下方式:
所有人对幽门螺杆菌均易感。
普通人群对幽门螺杆菌都很容易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长约2.5~4.0μm, 宽约0.5~1.0μm,菌体呈螺旋形、S形或海鸥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很多消化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的主要致病因子和病原。
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基本病因,许多人在儿童期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成人也可以感染幽门螺杆菌。在症状出现前,幽门螺杆菌可在胃黏膜定植多年,大多数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并不会有消化性溃疡,目前尚不清楚为何只有部分人群在感染后发生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诱发因素与传播途径有关,主要包括与感染者的长期密切接触、使用感染者用过的不洁饮食器具、直接口对口喂食/接触等。
部分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以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不会发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新近感染者可能出现急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约30%进展为慢性胃炎,10%~20%发展为消化性溃疡,少数发展为胃癌和MALT淋巴瘤。
大多数患者在感染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部分可出现急性胃炎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患者出现慢性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反酸、嗳气、晨起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这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改变,即慢性胃炎。
当少数患者由上述慢性胃炎表现逐渐出现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疼痛或体重减轻等相应症状,这提示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在导致胃黏膜从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这一进程中恶化。
部分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慢性、节律性上腹痛,呈周期性发作,这提示可能发展为消化性溃疡。
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轻微消化道不适,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Barrett食管、胃食管反流病、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息肉等相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可能还会表现出乏力、脸色苍白等贫血症状,身上有出血点、淤斑、肾功能损害的紫癜症状等,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密切相关。
还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冠心病、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肠外疾病的风险也较大,这些症状却常常被忽略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对于出现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反酸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建议尽早就医。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能会损害胃黏膜,所以在就诊时医生会询问基本健康信息和患者正在服用的药物,以帮助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
通常就诊于消化内科;如果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可就诊于血液科;进展为胃癌的患者也可就诊于肿瘤科。
符合如下任一种情况,均可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侵入性检查是基于内镜和胃黏膜活检而完成,同时也可确定存在的胃十二指肠疾病。
胃镜下取胃黏膜组织进行检查。
这是侵入性试验中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选方法,敏感性达80%~95%,特异性达95%~100%,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
方法简便,主要用于快速诊断,但在菌量少时容易漏诊。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98%左右,但需要时间长、操作步骤繁琐。
可进一步行药敏试验,还可收集菌株用于科学研究。
可以进行幽门螺杆菌分型和耐药基因突变的检测,费用较高,主要用于科研,也可以用于临床诊断。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8%左右,诊断快速且无痛苦。包括13C-UBT或14C-UBT两种方法,效果相似。需注意的是,14C-UBT可造成放射性污染,不适用于小孩和孕妇。
另外,如果患者在检查前服用过抑酸剂,一定要告知医生,需要停药一段时间后才可进行此项检查,防止抑酸剂导致假阴性结果。
敏感性和特异性约为90%,快速、简单且方便检测。
简便易行且费用低廉,敏感性达98%,特异性约为88%,一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与其引起的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有关,这些疾病之间需要鉴别;幽门螺杆菌感染非常容易明确诊断,故不存在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治疗是很重要的。
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最佳时机是萎缩、肠化生之前,超过该起点,导致的黏膜病变难以逆转。医生会严格掌握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适应证,给予规范化治疗,必要时根据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的发生。
在根除治疗中,患者务必遵医嘱进行规律服药,即使胃部症状有所好转,也要坚持服药,直至将幽门螺杆菌根除,以免出现幽门螺杆菌耐药株。
根据我国第5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 不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根除治疗的获益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推荐级别有差异:
当发生了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时,医生不仅会进行急诊止血抢救治疗,还会对原发疾病和病因采取防治措施,一般会常规预防性给予抑酸药或胃黏膜保护剂。
对于已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按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
除上述相关之外,还要注意保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鼓励吃饭细嚼慢咽。有消化性溃疡者,溃疡活动期间建议不要吃辛辣食物,不要饮浓茶、咖啡、酒以及刺激性饮料,戒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阿司匹林者应咨询相关医生。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由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组成,具体为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克拉霉素+甲硝唑。
近年来,我国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幽门螺杆菌可对这些抗生素发生二重、三重或更多重耐药,因此,三联疗法基本已被弃用。
目前推荐“铋剂四联”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包括铋剂+PPI+两种抗生素。经典铋剂四联方案由PPI+铋剂+四环素+甲硝唑组成,目前已有将铋剂、四环素和甲硝唑置于同一胶囊中的新型制剂(Pylera),有望在全球推广应用。
其中,抗生素组成方案有7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环素;四环素+甲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
抗生素为餐后就服用,PPI和铋剂均为每天2次,餐前半小时服用,PPI可选择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四联方案疗程一般为14天。
第一次根除治疗失败的患者,医生可在剩余的治疗方案中选择另一种进行补救治疗。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者,治疗前可做药敏试验来选择敏感抗生素。当反复治疗失败的患者需要继续治疗时,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整体评估”,包括疾病本身、患者耐药、依从性、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和治疗获益等诸多因素。
此外,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不应服用含有阿莫西林的治疗方法。
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通过药物治疗可根除,只有少数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类型为:
根据《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若联合中药治疗,可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有利于缓解症状,减少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病-证”结合、辨证论治是当今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是一种个体化治疗,就是根据每个患者症状、体征、舌脉特点,四诊合参,确定中医的证型,然后根据不同的证型给予不同的方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主要是通过整体调节,同时也有一定的直接抑杀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中医药治疗能够改善幽门螺杆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合现有共识和标准,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疾病的辨证分型根据发病部位和其他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常用证候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及胃络瘀阻证。
上述证候可单独出现,也可相兼出现,临床应在辨别单一证候的基础上辨别复合证候。同时,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证候也呈现动态变化的过程,临床需认真甄别,从而选择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剂。
有研究显示,序贯疗法作为一线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更有效并有良好耐受性。具体为阿莫西林+PPI标准剂量维持5天,序贯克拉霉素+甲硝唑+PPI标准剂量再5天,均每日两次。
近年来研究显示,高剂量两联根除方案有较高的根除率,方案组成为PPI标准剂量+阿莫西林,每日四次。
幽门螺杆菌所导致的胃炎细菌自发清除较少见,因此慢性胃炎可持续存在,但大多数患者并无症状,另一部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进展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而后者中的一小部分患者经长期演变可发展为胃癌。
通过规范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治愈。但是如不注意卫生和生活习惯,仍可再次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的病因,如放任感染的持续,使疾病不断进展,最终可能导致罹患恶性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轻可重,轻者可常年无任何症状;重者可出现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最终演化为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发展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穿孔和胃出口梗阻。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幽门螺杆菌感染发展为胃癌的患者也可发生出血和穿孔的并发症。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穿孔或幽门梗阻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即使应用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幽门螺杆菌仍然存在复发。
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是指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经正规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一段时间后,在1个月内未服用抗生素、半个月内未服用抑酸剂和铋剂的情况下,再次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的结果为阳性。
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率的因素包括初始治疗效果、个体易感性和重新暴露于幽门螺杆菌的环境中,预防该病的复发非常重要。
幽门螺杆菌存在于人体的消化道之中,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和传染。已感染者需积极治疗,定期体检和复查等,避免传染其他人。同时日常还应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保持愉快心情。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注意手卫生,生冷食品要洗干净才能吃。集体用餐时最好用分餐制。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碗筷高温消毒(消毒碗柜)。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进行治疗时,应遵医嘱,禁忌饮酒,注意复查。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多食蔬菜和适量水果,保持生活规律,戒除烟酒并保持愉快心情。
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软便、腹泻和味觉障碍等副作用,如出现类似症状,应注意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应遵医嘱复诊常规评估其是否根除。评估根除治疗后结果的最佳方法是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试验可作为备选。评估应在治疗完成后不少于4周的情况下进行。
内镜室和消化科等医务人员更应注意做好预防措施,做好消化内镜的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目前幽门螺杆菌疫苗尚处于研发之中,市场上尚无成熟的幽门螺杆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