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别名:牛皮癣,干癣,松皮癣
就诊科室:皮肤科
林志淼医典专家团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罕见遗传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40岁之前多见
  • 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相结合
  • 几乎不可能根治,可控制并减少复发

疾病定义


寻常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别名牛皮癣、干癣、松皮癣。

寻常型银屑病皮疹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有鳞屑的红色斑块,最容易发生在头皮、手肘、膝盖、手足和躯干。疾病没有传染性,人与人接触后不会传播疾病。

银屑病与患者自身免疫和家族遗传有一定关系,疾病的特点是慢性、容易复发,外伤、感染或药物等因素容易诱发银屑病。

流行病学

不同国家和种族的人群出现银屑病的比例有一定差异。高加索人的患病比例最高,为 3.6%;其次为美国黑人,患病率为 1.9%。有数据表明,中国银屑病患病率不足0.5%。

银屑病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包括婴儿到 80 岁的老人。大约 75% 的银屑病患者初次发病是在 40 岁前,这其中大多患者是在 15~35 岁。

疾病类型

根据皮损发生部位及形态分类

斑块型银屑病

最常见的寻常型银屑病,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丘疹和鳞屑。皮疹面积可大可小,严重的会全身泛发。

点滴型银屑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年,发病前常有咽喉部链球菌感染的病史。这种类型的银屑病发生快速,数天内可以全身泛发。皮疹为红色丘疹,上面有少许鳞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经过适当的治疗可以在数周内至3-4个月内消退,少数患者可能会转化为慢性。

反向银屑病

又称反转型银屑病、屈侧银屑病。属于特殊部位的寻常型银屑病,常发生在腋窝、乳房下方、臀部、腹股沟、外阴等褶皱部位。

头皮银屑病

属于特殊部位的的银屑病。主要是头皮的红斑和鳞屑,鳞屑往往较多,有时头发会呈束状。

根据病情发展分期

进行期

此期旧的皮疹不消退,新皮疹不断出现,皮疹周围有红晕,鳞屑较厚。外伤等损伤之后皮肤容易出现新的银屑病皮疹,称之为同形反应。

静止期

此期皮疹稳定,没有新皮疹出现,炎症反应较轻,鳞屑较多。

退行期

此期皮疹缩小或者变平,炎症反应基本消退,消退后可能有残余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

病因

银屑病是免疫相关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目前认为银屑病是系统性疾病,可伴发多种全身疾病。

基本病因

银屑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多与机体免疫相关。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

银屑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基因相关研究证实存在银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如果父母双方都有银屑病,那么他们的孩子出现银屑病的风险是 41%,如果父母只有一方有,那么孩子出现此病的风险是 14%。

目前认为细胞炎性因子 IL-23/IL-17A 在银屑病发生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针对银屑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细胞、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生物制剂主要有T细胞活化抑制剂、TNF-α 拮抗剂、IL-23 拮抗剂、IL-17 拮抗剂等,这些生物制剂在银屑病的试验和实际应用中都有不错的疗效。

诱发因素

无论是外界的还是身体本身的诱发因素,都可能引起银屑病突然出现或现有的症状加重。

体外诱发因素可能有外伤、晒伤、接触性皮炎、药疹或病毒疹等。

体内诱发因素可能有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HIV 感染、内分泌因素(如低钙血症)、精神压力、药物(尤其是锂剂、干扰素、β-阻滞剂和抗疟药)、吸烟和肥胖等。

症状

寻常型银屑病皮疹的典型表现是有鳞屑的红斑或斑块,皮疹边界清楚,分布可局限、可广泛。银屑病往往是慢性病,容易复发,并且不少患者可能会在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

典型症状

皮疹形态

早期的皮疹是红色丘疹,逐渐扩展成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块,形态有多种,如点滴状、斑块状、钱币状、地图状或蛎壳状。

典型征象

蜡滴现象:红斑、斑块上方覆盖多层银白色的鳞屑,如果刮除最上层的鳞屑,可以见到鳞屑多个分层,就像在刮蜡滴一样。

薄膜现象:刮去银白色鳞屑后可以见到淡红色、反光、半透明的“薄膜”。

Auspitz 征:剥去薄膜可以见到点状出血,这是皮疹内部扩张的毛细血管被刮破引起的。

蜡滴现象、薄膜现象与点状出血现象对银屑病都有诊断价值。

分布

皮疹可发生在全身各处,一般呈对称分布,最常见的是四肢的伸侧(特别是肘部、膝部)和骶尾部。

不同部位的皮疹可能会有所差异:

  • 面部皮疹一般为点滴状有浸润感的丘疹、红斑或脂溢性皮炎样的改变;
  • 头皮皮疹的鳞屑较厚,范围经常超出发际线,头发呈束状,因此被称为束状发;
  • 腋窝、乳房和腹股沟等褶皱部位常因多汗和摩擦使得皮疹鳞屑减少,并且可能出现糜烂、渗液和皲裂。

特殊表现

少部分病变会发生在唇部、颊黏膜和龟头,颊黏膜的病变是灰白色环状斑,龟头病变是边界清楚的暗红色斑。如果甲受影响,可以表现为顶针样凹陷、甲分离、甲下角化过度、甲板无光泽、裂片状出血等。

同形反应

皮肤受损伤(外伤、烧伤或阳光晒伤等)后可能出现新的银屑病皮疹,称为同形反应或 Koebner 现象。这种表现很常见,银屑病患者日常需要避免皮肤刺激或受伤。

伴随症状

一般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很少有疼痛等其他特殊的伴随症状。

就医

寻常型银屑病往往是慢性的,病情需要长期管理和控制。患者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

  • 感到瘙痒或者其他不舒服。
  • 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 皮疹影响美观。
  • 出现发烧、皮肤脓疱、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者活动障碍。
  • 皮疹长满全身、病情加重或者治疗后没有改善。

就诊科室

寻常型银屑病一般在皮肤科就诊,医生主要根据实际表现进行诊断、分型和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关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检查需要做小手术(皮肤活检),皮肤科医生会选择典型的皮疹,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用手术刀切取豌豆大小的皮肤组织,然后制成病理切片。

寻常型银屑病的组织病理学报告单中经常会提及一些其病理特征: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区有时见 Munro 微脓肿,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整齐向下延伸。真皮乳头上方棘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延伸并迂曲,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

鉴别诊断

寻常型银屑病需要与其他类型的银屑病进行区分,包括关节病性银屑病、脓疱性银屑病和红皮病性银屑病。

  • 关节病性银屑病:有银屑病皮疹和相关的炎性关节病,例如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压痛、僵硬和运动障碍。
  • 脓疱性银屑病: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都有明显的脓疱。
  • 红皮病性银屑病:全身皮肤弥漫性发红、浸润肿胀和大量细小鳞屑,正常皮肤很少,这个病可由寻常型银屑病转化而来。

同时还需要与其他表现相似的皮肤病进行区分,包括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藓、慢性湿疹、毛发红糠疹、副银屑病、头癣和二期梅毒等。

  •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主要表现是阵发性瘙痒和皮肤增厚粗糙,多见于成年人。
  •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头面部和上半身),慢性,皮疹为伴有油腻性鳞屑的红斑。
  • 扁平苔藓:多见于中年人。皮疹主要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和斑块,好发于手腕、前臂、下肢远端和骶骨前区。
  • 慢性湿疹:一般位置局限,皮疹肥厚,没有大量银白色鳞屑,瘙痒剧烈,容易复发。
  • 毛发红糠疹:皮疹主要是毛囊性坚硬的尖形小丘疹,常成片分布,表面有细小鳞屑。
  • 副银屑病:原因不明,有急性和慢性,皮疹主要为红斑、丘疹,一般无瘙痒或轻度瘙痒,多见于青壮年。
  • 头癣:多见于儿童,影响头皮和头发,表现为头发断裂、头皮红斑/鳞屑/脓疱等。
  • 二期梅毒:表现复杂多变,可以出现皮肤、黏膜损害和淋巴结肿大等。最常见的皮疹是斑丘疹和丘疹,常见特点是症状轻微、分布广、对称、数目多。
治疗

银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措施较多,包括局部治疗、光疗和系统治疗。国内外常用的有效系统治疗药物是维A酸类药物和免疫抑制药物,例如阿维A、甲氨蝶呤、环孢素、生物制剂等。

银屑病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减缓向全身发展的过程、减轻症状和皮疹程度、稳定病情、尽量避免复发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银屑病治疗原则

  • 正规:使用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 安全:各种治疗的前提是确保患者的安全,不能为了疗效而忽视安全性。
  • 个体化: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需求、经济承受能力、治疗历史和药物副作用等,综合且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

不同银屑病的治疗原则

  • 轻度银屑病:外用药治疗为主,可以考虑光疗,必要时系统用药,但需要考虑到可能的药物副作用。
  • 中重度银屑病:光疗、甲氨蝶呤、环孢素、维A酸类药物、生物制剂或者联合治疗。

一般治疗

使用保湿霜对银屑病的治疗有益,有助于缓解瘙痒等症状。适当的皮肤水合作用有助于减少和避免皮肤刺激,降低出现银屑病同形反应的风险。其中,最有效的是保湿类产品是软膏(例如凡士林)和霜剂。

除了用药和保湿霜,患者的依从性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患者教育、早期和定期随访可能有助于改善依从性。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和他扎罗汀往往是首选的局部治疗,它们的作用都是通过不同机制控制银屑病。

目前国际指南更推荐联合治疗,例如,与单药治疗相比,钙泊三醇等维生素D3衍生物与强效糖皮质激素联合外用的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可能降低副作用)。

其他可以选择的外用药物有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等。蒽林、焦油和水杨酸等是国内外的经典外用药物,不过现阶段很少使用。

物理治疗

窄谱 UVB 是治疗银屑病的主要物理疗法,它的疗效与光化学疗法(PUVA)的早期阶段相同,但缓解期较短。窄谱 UVB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外用药物或系统药物联合使用。PUVA 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包括泛发的斑块型银屑病。另外还有 308 nm 准分子激光等物理治疗。

系统治疗

最常选择的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环孢素和阿维A。备选的药物(使用更要慎重)包括硫唑嘌呤、麦考酚酯和糖皮质激素等。其他很少使用的药物有:柳氮磺胺吡啶、他克莫司、氨苯砜、甲砜霉素和秋水仙碱等。

生物制剂

随着对银屑病认识的加深,针对炎症发生环节中关键细胞因子的生物制剂也不断问世。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拮抗关键细胞因子和针对 T 细胞或抗原提呈细胞两大类。生物制剂目前是治疗银屑病疗效较好的药物之一,副反应较少,但价格昂贵。

目前国内获批具有银屑病治疗适应证的生物制剂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以及司库奇尤单抗等。以后还会研制出针对性更强、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生物制剂。

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称银屑病为“白疕”,中医治疗银屑病有较长历史。采取中医治疗需要辨证施治,故采取中医药治疗时需详细咨询中医师或中药师。因大部分中药尚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其用药安全性,切忌自行服用中药治疗。

其他治疗

有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可以采用个别治疗、集体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式。

预后

寻常型银屑病可能一直存在,也可能好转和复发交替出现。通常能够通过治疗控制病情,合适的治疗可以尽量使患者的整体健康不受影响。需要监测的是其他与银屑病相关的健康问题,例如关节炎、消化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并发症

银屑病与其他多种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能出现并发症,包括:

  • 银屑病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损伤和关节功能受损。
  • 眼睛异常:可能出现结膜炎、眼睑炎和葡萄膜炎。
  • 肥胖:病情较重的银屑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肥胖。
  • 2型糖尿病:银屑病患者出现 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并且病情越重,糖尿病出现的可能性越大。
  • 高血压:银屑病患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更高。
  • 心血管疾病:银屑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 2 倍。
  • 代谢综合征:其中包括高血压、胰岛素水平升高和胆固醇异常等。
  •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银屑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乳糜泻、硬皮病和克罗恩病等疾病。
  • 帕金森病:这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更容易发生在银屑病患者身上。
  • 肾脏病:中度到重度银屑病出现肾脏病的风险更高。
  • 情绪问题:银屑病容易影响生活和社交质量,与低自尊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关。
日常

不少银屑病的治疗虽然有较好疗效,但很少能治愈。患者需要进行日常的疾病管理,主要在于家庭护理,避免多种不利因素以及监测病情的变化等。

家庭护理

  • 勤用保湿霜,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皮肤干燥,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复发。乳液、霜和软膏都可以作为保湿霜,其中凡士林保湿效果较好,但油性较大,夏季不宜全身大面积涂抹。
  • 勤洗澡,使用刺激性小的沐浴用品。洗澡时尽量不要用力摩擦,选择温水而不是热水,热水容易引起皮肤干燥和瘙痒。
  • 出汗过多而导致皮肤长时间潮湿时,可能会刺激皮肤,尤其是腋窝、腹股沟等褶皱区域,不利于皮疹消退。穿易吸收水分的衣物(如纯棉衣物),有助于透气、减少皮肤刺激。

日常生活管理

  • 避免干燥和寒冷天气,必要时在室内使用加湿器。
  •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劳累、精神紧张等诱发或加重因素。
  • 修剪指甲,尽量避免抓挠、摩擦等机械损伤。
  • 适当晒太阳有助于控制皮疹,但需避免晒伤。
  • 避免刺激性强的外用药,避免使用诱发银屑病的药物。
  • 限制烟酒。部分银屑病患者饮酒后皮疹会加重,吸烟也可能会增加银屑病的严重程度。

银屑病几乎与饮食无关,不需要盲目忌口。目前有发现个别银屑病患者对麸质过敏,这类患者避免摄入麸质后银屑病的症状可以缓解。

日常病情监测

银屑病的治疗往往只能达到近期疗效,不能防止长期的复发。日常需要监测皮疹有没有消退,有没有新出现皮疹;有没有脓疱等特殊皮疹;有没有皮肤之外的异常,例如关节疼痛和肿胀,或者药物的副作用。

另外,银屑病的治疗不只局限在皮肤,还需要关注已经存在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特殊注意事项

寻常型银屑病是慢性疾病,建议定期复诊随访,在医生协助下根据最新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则需要及时就医。切记不宜擅自使用各种偏方和保健产品,疗效和安全性都无法保证。

预防

目前还没有完全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尽量避免“病因”部分中提到的多种银屑病的相关不良因素,有可能有助于减少发作次数、降低皮疹复发的严重程度。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银屑病学组. 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 47(3):213-215.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阿维A治疗银屑病专家共识(2017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 50(06):397-399.
[3]人卫第8版皮肤性病学教材. 139-142.
[4]美国CDC网站:https://www.cdc.gov/psoriasis/http://www.cdc.gov/shingles/vaccination.html
[5]英国NIH网站:www.nlm.nih.gov/medlineplus/shingles.html https://medlineplus.gov/psoriasis.html
[6]梅奥医学中心: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psoriasis/symptoms-causes/syc-20355840
[7]Group AAODW, Menter A, Korman NJ, et al. Guidelines of ca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sorias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 section 6. Guidelines of care for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 case-based presentations and evidence-based conclusions[J]. J Am Acad Dermatol. 2011;65(1):137-74.
[8]Menter A, Strober BE, Kaplan DH, et al. Joint AAD-NPF guidelines of car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psoriasis with biologics[J]. J Am Acad Dermatol. 2019;80(4):1029-1072.
[9]Nast A, Spuls PI, Van GDK, et al. European S3-Guideline on the systemic treatment of psoriasis vulgaris - Update Apremilast and Secukinumab - EDF in cooperation with EADV and IPC[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7;31(12):1951-1963.
[10]Imafuku S, Zheng M, Tada Y, et al. Asian consensus o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plaque psoriasis with topical therapy[J]. J Dermatol. 2018;45(7):805-811.
[11]Amatore F, Villani AP, Tauber M, et al. French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systemic treatments for moderate-to-severe psoriasis in adults[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9;33(3):464-483.
以上内容由林志淼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