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是由严重的急性或慢性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代谢紊乱为病理生理基础,伴发的一种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
我国住院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约为39.9%。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其发生率会增加,且与病因无明显相关性。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发生肝性脑病,发生率至少为30%。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其发生率会增加,并提示预后不良。
按肝病类型可将肝性脑病分为A、B和C型3种类型。
发生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基础上,常在起病数日内(2周内)由轻度的意识错乱迅速陷入深昏迷,甚至死亡。
由门静脉-体循环分流所致,无明显肝功能障碍,肝活组织检查证实肝组织学结构正常。
由肝硬化导致的肝性脑病,以慢性反复发作的性格、行为改变、言语不清、甚至木僵、昏迷为特征,常伴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肝硬化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但以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最多见;此外,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代谢异常也可导致肝性脑病。
各种原因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肝硬化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引起肝功能衰竭及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仍然是肝炎病毒,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 占比较高,其次是药物或肝毒性物质,如酒精(乙醇)、化学制剂等。
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指门静脉和肝静脉之间存在异常相通的通道,门静脉的部分血液未经肝脏解毒、直接流入体循环,常见于先天性因素造成的血管畸形以及门-体分流等手术。
存在明显的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的患者,可伴或不伴有肝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肝性脑病。
尿素循环的关键酶异常或其他任何原因导致血氨升高,如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可诱发肝性脑病。
常见诱发因素包括消化道出血、感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大量放腹水、过度利尿、进食蛋白质过多、便秘、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和使用安眠药等镇静类药物。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肝病和脑病两大方面。肝性脑病是从认知功能正常、意识完整到昏迷的连续性表现过程。
根据病程进展及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West-Haven分级标准将肝性脑病分为0至4级。
昏迷(对语言和强刺激无反应)。
肝性脑病是肝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早期识别、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于具有肝性脑病高危风险的患者,一旦出现肝性脑病的症状或体征,应立即就医治疗。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的疾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神经心理测试初步怀疑该病,通过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血氨等做出初步判断,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排除其他脑部疾病后,可诊断该病。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
可就诊于消化科、感染科、肝病科或神经内科。
除了基本的全身体格检查,医生会主要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如定向力、计算力、扑翼样震颤等。
血氨升高对肝性脑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门静脉-体循环分流性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多数增高,但血氨的升高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血氨正常的患者亦不能排除肝性脑病,尤其是急性(暴发性)肝衰竭,血氨可在正常范围。
当怀疑肝性脑病时作为常规检查。
检测患者的肝生化学指标,如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是否有明显异常。
主要用于排除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等疾病,同时辅助检查A型肝性脑病患者是否出现脑水肿。
有助于肝硬化及门静脉-体循环分流的诊断。
神经心理学测试是临床筛查及早期诊断轻微肝性脑病及1级肝性脑病最简便的方法,包括:传统纸-笔神经心理学测试、可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等。
严重肝性脑病患者通过脑电图检查可检测出典型的脑电图改变,轻微肝性脑病患者通过诱发电位检测可出现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
肝性脑病的症状与精神障碍、颅内病变、其他代谢性脑病等疾病相似,医生将从多个方面详细检查进行判断。
以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或行为异常、失眠等为唯一突出表现的肝性脑病易被误诊为精神障碍。因此,凡遇有严重肝脏疾病或有门静脉-体循环分流病史的患者出现神经、精神异常,应警惕肝性脑病的可能。
包括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或脑内出血、脑梗死、脑肿瘤、颅内感染、癫痫等。通过检查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或脑膜刺激等体检,结合CT、腰椎穿刺、动脉造影、脑电图、病毒学检测等可做出相应诊断。
包括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症、低钠血症、肾性脑病、肺性脑病等。可通过相应的原发疾病及其血液生化分析特点,做出鉴别诊断。
肝性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复杂代谢紊乱,医生会根据临床类型、不同诱因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可采取的治疗方式包括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等。
禁止或限制蛋白质摄入、脱氨、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抗感染、必要时甘露醇脱水等治疗。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劳累。
临床上,90%以上肝性脑病存在诱发因素,去除诱因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乳果糖灌肠治疗,可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清除肠道内毒素,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可以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胀气、腹部胀痛和痉挛,易发生于服药初期。
可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繁殖,减少产氨细菌的数量,有效治疗肝性脑病,常用药物有α晶型利福昔明等。
可降低血氨,可作为替代治疗或用于常规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可能出现轻、中度的消化道反应。
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等,可以促进宿主肠道内有益细菌群的生长,并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
可纠正氨基酸代谢不平衡,用于急性、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以及肝硬变、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可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中医认为肝性脑病是由于肝肾亏虚、感受湿热疫毒之邪,加之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嗜酒无度等,导致热毒炽盛、热入心包、痰浊内盛、痰迷心窍而发病。
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或汤剂辨证施治,可以开窍醒脑、化痰清热解毒。
扶正化瘀片(胶囊)、安络化纤丸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等具有抗肝硬化、改善肝功能、改善免疫功能、减轻肝脏血液循环障碍降低门静脉高压等作用。
另外,针对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学说和肠源性内毒素学说,中医的“通腑开窍”理论亦被广泛应用于肝性脑病的防治。
治疗效果不理想、反复发作的难治性肝性脑病伴有肝衰竭的患者,可进行肝移植。
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可采用一些可改善肝性脑病的人工肝模式治疗,包括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浆滤过透析、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等。
肝性脑病的预后取决于肝细胞功能衰竭的程度。
肝细胞功能代谢尚可或伴有门静脉-体循环分流的患者,诱因明确而又易于祛除者,预后较好。
肝细胞功能差,伴有明显黄疸、腹水、低白蛋白血症,同时并发严重感染、上消化道大出血、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肝肾综合征者预后极差。
肝性脑病常见的并发症有脑水肿、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继发感染等。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加强疾病管理、改善饮食习惯、遵照医嘱按时吃药做好病情监测。
该病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方法,积极治疗肝脏疾病、控制感染、合理饮食、合理用药等可减少疾病发生概率。
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家属或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思维及认知的变化,重症患者应注意观察瞳孔变化,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
有慢性肝病史的基础上,出现性格或行为异常时一定要尽早就诊。
肝性脑病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方法,肝病患者积极遵医嘱治疗、积极查找已发疾病的诱发因素可具有一定防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