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小儿荨麻疹,医学上叫儿童荨麻疹。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通常表现为红斑、大小不等的风团伴剧烈瘙痒,约20%的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之所称其为“风团”,是因为皮疹像“风”一样来得快消退也快。
荨麻疹极为常见,在各个年龄皆可发病,发生率为1%~5%。在儿童中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5~10岁的儿童最常见。
荨麻疹在城市、发达地区的发病率高于乡村和不发达地区,这跟城市中的病原体、变应原、生活习惯等相关。
儿童荨麻疹发病没有明显季节相关性,换季时发病增多,可由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引起,也有气候变化(如忽冷忽热、潮湿闷热)。
部分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物等也可引起荨麻疹,也叫荨麻疹性药疹。中国南京市2~6岁儿童的问卷调查显示儿童荨麻疹发病率为8.54%。通常男女发病无差异,在特异性体质中发病率高。
荨麻疹的分类根据病因可分为自发性荨麻疹和诱导性荨麻疹。
根据病程是否超过6周,又可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常为各种过敏因素所致,少数严重者会伴有过敏性休克。
慢性荨麻疹病程长,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交替发作,持续时间>6周。
除了普通荨麻疹,还有一些特殊类型:接触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延迟性皮肤划痕症、冷荨麻疹、热荨麻疹、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振动性血管性水肿、胆碱能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等。
荨麻疹的病因较为复杂,依据来源不同通常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因素多为一过性。
内源性病因多隐匿持续。包括慢性隐匿性感染(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劳累、维生素D缺乏或精神紧张及慢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淋巴瘤、白血病、炎症性肠病等。
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斑、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形式多样,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多伴有瘙痒。
病情严重患者还可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乃至喉梗阻等全身症状。不同类型荨麻疹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可按照发病模式结合临床表现将荨麻疹进行临床分类。
特点为起病较急,先出现皮肤瘙痒,后出现红斑、大小不一风团。风团可呈苍白或鲜红色,周围有红晕,可逐渐扩大融合为一片,风团消退后又可再发。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较为常见。
还可累及喉头、支气管,甚至引起喉梗阻、窒息。
病情严重患者可有心慌、烦躁、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起病慢,病程长,常大于6周。主要表现为风团及红斑,一般不累及其他系统。
风团表现可为间歇发作或持续发作,病程迁延,持续数月乃至数年。
慢性自发型荨麻疹患者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及Ⅰ型糖尿病等。
表现为皮肤搔抓部位出现线状绕有红晕的风团,是最常见的一类物理性荨麻疹。
常夜间阵发,消退较快,与食物过敏、系统性疾病、特异性体质及自身免疫无关。
约有20%的患者发生,常出现在眼睑、外阴等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表现为对称性的水肿,一般消退时间较慢,需要2~3天。
当儿童皮肤出现风团及剧烈瘙痒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进行规范诊断治疗。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喘鸣等症状,说明已经发生喉头水肿,病情十分危急,需要立即送医院急诊室救治。
医生会询问病史、生活史、生活环境变化并完成触诊、视诊等皮肤科专科检查进行诊断,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能还会进行变应原检测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医生询问的内容一般包括患儿病程、皮损的持续时间与发作频率、可能的诱发因素与缓解因素、昼夜发作情况。个人或家族的过敏史以及个人感染史、既往病史、外伤史、手术史、用药史、心理及精神状况、月经史、生活习惯、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既往治疗反应等也是医生需要了解的内容。
医生还会重点观察风团的形状与分布、大小及数目,是否合并血管性水肿、伴随瘙痒或疼痛程度、消退后是否有色素,是否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状。这些信息都有助于明确诊断、评估病情及了解病因。
首诊科室为皮肤科。
如发生呼吸困难、或有休克症状等紧急情况,一定先去急诊。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病史进行诊断,有感染症状患儿要查血常规,怀疑物理性荨麻疹的患儿可做冷热试验等明确诊断。
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可选择性进行血常规、血沉、免疫球蛋白、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抗核抗体、幽门螺杆菌相关等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明确是否伴有感染,免疫球蛋白、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抗核抗体用于了解患儿自身免疫系统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病。
本病主要需与荨麻疹性血管炎鉴别。荨麻疹性血管炎通常风团持续24小时以上,皮损可有疼痛感,皮损恢复后留有色素沉着,病理检查提示有血管炎性改变。
此外,还需要与表现为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形成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严重过敏反应、荨麻疹型药疹、败血症、丘疹性荨麻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血清病样反应、大疱性类天疱疮、肥大细胞增生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可通过其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或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儿童急性荨麻疹原因不确定,应尽可能找出病因,去除诱发因素, 病因治疗是首要的治疗方法,其次是对症治疗。但是确定的病因往往不易找到,因此很难根治,对症治疗很重要。
如出现过敏性休克或喉头水肿,需立即进行抢救。喉头水肿严重者医生可能会酌情给予气管切开。
病因治疗是荨麻疹的关键。避免诱因及可疑病因有助于荨麻疹的自然消退。
如已明确病因,应尽量避免接触、吸入、食入诱发物质,可改善临床症状乃至痊愈。
如是感染引起,应针对性进行抗感染治疗。
物理性荨麻疹可选择性避免相应的因素如冷、热、日光等可能诱发的物理因素。
脱敏治疗在荨麻疹中目前疗效仍未十分明确。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安全、有效、方便、规律的对症治疗是荨麻疹治疗的最基本措施,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儿童首选无(或少)镇静作用的二代抗组胺药,如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有所差异。如单药疗效不佳,可进行一、二代联合治疗。
急性患者抗组胺药物治疗疗程根据病情需要,控制住皮疹后可考虑逐步减量、停药。慢性患者疗程没有一定时间规定,有些患儿需要长期小剂量维持。儿童用药注意剂量选择,还应关注对患儿学习是否带来影响。
治疗的目的: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若有需要长期服药,建议定期查肝功能、肾功能。
不作为常规应用,荨麻疹性血管炎、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患儿可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
如环孢素A等,不作为一线治疗,只用于严重且对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患者。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生物治疗是目前荨麻疹治疗的前沿方法,其中单克隆抗体的使用为过敏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疗法。严重的自身免疫荨麻疹患儿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奥马珠单抗(抗IgE单克隆抗体)已经成功用于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延迟压力性荨麻疹、热接触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及人工荨麻疹等,对难治性荨麻疹有一定疗效。
大多数轻症荨麻疹患儿通过服用药物,减少接触过敏原症状会有明显改善,乃至治愈。但一般病程超过6周的慢性荨麻疹的患儿,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通常需要长期就诊、随访。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极少会永久存在,约一半患者会在一年内缓解。
慢性荨麻疹并不像典型的变态反应,很少带来喉头水肿等危及生命的风险,一般也不累及其他器官系统。
由于儿童皮肤组织疏松,屏蔽功能弱,部分患儿可出现血管水肿。水肿累及喉头及支气管会导致喉梗阻危及生命。
荨麻疹是儿童常见的皮肤病,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预防发作,对于明确病因的患儿应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同时也应注意对患儿的护理,避免搔抓皮肤造成皮损。
尽量避免搔抓风团,避免造成皮损引起感染。保持皮肤凉爽、湿润非常重要。
如荨麻疹是由食物引起,因避免让患儿再次食用致敏食物。
患儿生活环境宜清洁、干燥、卫生,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可能会加剧荨麻疹痒感。
也应尽量减少环境中变应原,如尘螨、真菌、花粉等。
患儿的衣着应尽可能宽松轻便,洗澡时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
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如长期无好转甚至加重,请及时就医。
需警惕喉头水肿,病情十分危急,如有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送医救治。
避免接触诱发因素,是有效的预防荨麻疹措施。由于饮食是小儿荨麻疹的重要病因,可通过记录食物日记方式寻找致敏食物,避免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