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虱病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就诊科室:皮肤科
冉玉平医典专家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真菌学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菌物学会医学真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是由体虱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
  • 主要靠人和衣物传播
  • 治疗以灭虱为主,局部涂抹药物
  • 勤洗澡常换衣可有效防治体虱病

疾病定义


体虱病(pediculosis corporis)是由体虱寄生在人体,反复叮咬吸血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属于虱病的一种。

体虱生活在患者的衣服和被褥上,并且常在衣服接缝等处产卵,经常叮咬脖子、肩膀、腋下、腰部和腹股沟周围等。本病不仅可以引起皮肤损害,还可以传播斑疹伤寒、回归热、战壕热等传染病。

流行病学

体虱病容易发生在卫生条件差、贫穷和无家可归人群,他们无法定期洗澡或者更换干净的衣物。该病没有种族、年龄和性别限制。

传播途径

本病可通过与感染者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者使用的毛巾、被褥、衣物等间接传播。

病因

本病是由于感染了体虱所引起。体虱为体外寄生虫,属于人虱的一种类型。成虱和卵一般沿衣物接缝排列,通常在领口、腋窝和腰线等处。虫卵偶尔可能附着在体毛上。

成虱以刺器刺入皮肤吸血为食,在人群中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衣服、被褥等间接接触传播。狗、猫和其他宠物不会传播体虱。

基本病因

致病机制

体虱用口器刺入皮肤吸血时,其造成的机械损伤和毒性分泌物刺激是致病因素。

风险因素

在居住拥挤或卫生不良的环境中生活,感染体虱的风险增加。例如:

  • 战争难民;
  • 流浪者;
  • 自然灾害的受害者。
症状

体虱病症状比较广泛,一般是在躯干,通常有一定程度的瘙痒和皮疹。

典型症状

皮损及症状特点

人被体虱叮咬后,局部可出现红斑、丘疹及风团,皮损中央会有一个出血点。

患者可出现剧烈瘙痒,影响日常休息,多见于冬季。由于瘙痒导致不断搔抓,可在皮肤上出现抓痕或血痂。脓、血和粪便排泄物常污染衣物和床单。

有时仅仅是躯干和颈部的线状抓痕伴色素沉着,有时伴有躯干的皮肤增厚粗糙。

好发部位

常见于颈部、肩膀、腋窝、腰部、腹股沟等易与衣服皱褶摩擦的部位。

就医

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或搔抓后导致皮肤感染,需及时于皮肤科就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症状、内衣及被褥中肉眼观察发现虱或虱卵即可诊断。

就医指征

  • 皮损加重,发红发痛;
  • 瘙痒严重,影响休息;
  • 继发感染,出现脓疱;
  • 改善卫生状况后症状仍持续;
  • 家人有类似表现。

诊断流程

医生可能询问以下问题来搜集病史,例如:

  • 皮疹出现时间、部位;
  • 皮疹是否发生变化;
  • 有无瘙痒感觉,及其程度;
  • 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个人卫生状况;
  • 近期是否有灾区救治、志愿活动;
  • 是否经过治疗以及效果如何;
  • 近期是否有密切接触体虱感染者;
  • 家人是否有类似症状。

医生可通过肉眼或借助皮肤镜对皮肤和衣物进行检查,来确认有无体虱感染。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检查等可确诊。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相关检查

皮肤镜检查:当体虱数量较少或虫卵较小时,可借助皮肤镜来观察有无体虱成虫、虫卵和孵化后的卵壳。

鉴别诊断

疥疮

疥疮可以是广泛的瘙痒和抓痕,位置更典型,如指缝、手腕和生殖器。典型皮疹是疥疮隧道、小水疱或红色丘疹。引起疥疮的疥螨很小,显微镜或皮肤镜检查有助于诊断疥疮。

其他

还需与皮肤瘙痒症、痒疹、湿疹等皮肤病相鉴别,体虱病可发现虱或虱卵。

治疗

体虱病是传染病,应防治并重。防护措施主要为避免接触患者,严格消毒污染物。治疗则以灭虱、灭卵为主,主要是局部涂抹药物。同时应检查所有家庭成员和其他有密切接触人员,有活动感染证据者均应该接受治疗。

一般治疗

发现体虱后应及时沐浴,彻底清洗身体。换下的衣物、被单或任何受污染的物品应使用热水灭虫,温度最好超过54℃,特别应注意熨烫衣物的接缝处。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 一般治疗通常就足够了。有时体毛上会有少数虱卵,这些患者可以外用灭虱药,建议全身单次外用扑灭司林,另外也可考虑外用拟除虫菊酯等。
  • 清除虱子以后,如果还有明显的瘙痒,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
  • 有感染时可外用抗生素制剂。

以上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后

通常情况下,改善个人卫生状况后,体虱病即可逐渐康复,无需药物治疗。严重者可引起多种皮肤病,影响工作生活,需及时治疗。治疗后可改善症状,消灭体虱。

并发症

体虱感染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问题,但有时会出现下列并发症。

继发感染

体虱在皮肤上叮咬吸血、患者因痒感而反复搔抓等均会刺激皮肤,可能会继发感染而发生脓疱或疖病。

皮肤改变

如果长时间感染体虱,可能会出现皮肤粗糙、增厚或色素沉着。

传染病

体虱可能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战壕热和回归热等疾病。

日常

体虱病是传染性疾病,在治愈前,患者应尽量避免与正常人有密切接触,同时严格消毒污染物。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保持干净整洁的生活、卫生习惯,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家庭护理

患者需要彻底清洁身体,并且清洁任何可能受污染的个人物品来清除体虱。具体如下:

  • 受污染的床上用品、衣物和毛巾用热水(最好54℃以上)清洗。
  • 不能水洗的衣物可以干洗和熨烫。
  • 不能洗涤或干燥的物品应密封在塑料袋中,并在温暖的房间存放至少两周。
  • 床垫、沙发和其他软垫应进行热熨烫或喷洒除虱子产品,以消灭接缝处的虫卵。对于受感染的物品应避免接触至少两周。

日常生活管理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患者穿着宽松、棉质的衣服。
  • 不要用过烫的水或特殊化学洗剂清洗皮肤。
  • 患者需修平指甲,充分了解搔抓的危害。若患者年幼,家人应该进行守护,或将患者手指用纱布稍作包扎,避免抓破皮肤。

预防

体虱病的预防主要是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勤洗澡、常换衣是防治体虱病的良好办法。此外,要注意避免与体虱病患者进行密切的身体接触或者共用被褥、衣服等。

特别注意事项

  • 没有医生和药剂师指导,请勿使用额外量的任何杀虱子药物。用于治疗虱子的药物是杀虫剂,如果滥用或过度使用可能会很危险。
  • 所有药物都应该远离眼睛,若不慎崩落到眼睛里,应立即冲洗掉。
  • 若药物效果不佳,请咨询医生。
参考资料
[1]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36-138.
[2]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0-101.
[3]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
[4]梅奥医学中心: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body-lice/symptoms-causes/syc-20350310.
[5]美国CDC网站:https://www.cdc.gov/parasites/lice/head/treatment.html.
[6]WilliamD.James,TimothyG.Berger,DirkM.Elston.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M].2015:538.
[7]https://medlineplus.gov/ency/article/000838.htm.
[8]https://www.drugs.com/health-guide/body-lice.html.
以上内容由冉玉平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