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就诊科室:皮肤科
蒋献医典专家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主任,国际光动力医学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激光美容学组委员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
  • 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 大多发生在10~40岁,其他年龄少见
  • 一般经过4~8周可自行消退而不复发

疾病定义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斑丘疹。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躯干端,一般4~8周可自行消退。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不能通过身体接触传播给其他人。大多数患者治愈后不会留下疤痕。

流行病学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该病患病率约 0.1%。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青年与成年人居多,大多发生在10~40岁,其他年龄少见。

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某些药物也能引起。此外,免疫功能紊乱也可能与本病有关。

基本病因

  • 根据玫瑰糠疹多在春秋季发病、群发性的特点,怀疑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某些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性很大,但至今未确切证实。
  • 有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反应参与本病发生,推测发病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 也有人认为该病与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有关,但都未被证实。

诱发因素

  • 药物。许多药物可诱发玫瑰糠疹或玫瑰糠疹样疹,包括砷剂、铋剂、金剂、有机汞、巴比妥类、干扰素、异维A酸、酮替酚、甲硝唑、特比萘芬、卡托普利、可乐定、奥美拉唑、羟氯喹、秋水仙碱、二苯噻嗪、盐酸曲吡那敏、青霉胺-D、卡介苗、乙肝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等。
  • 患脂溢性皮炎、寻常性痤疮、头皮屑的病人易于发病。
  • 怀孕。孕妇中玫瑰糠疹的发病率较高。
  • 免疫力低下,如骨髓移植。
  • 精神因素。处于应激状态或精神高度紧张状态的人更易患玫瑰糠疹。
  • 过敏体质的人,患病风险增加。
  • 年龄。10~40岁人群更易患病。
症状

首先在躯干和四肢靠近躯干的地方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覆盖有细小鳞屑,称为前驱斑或母斑。1~2周后皮疹可继续发展,数量较多,持续约6周。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典型症状

前驱症状

部分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全身不适、低热、头痛、嗓子痛、关节痛、不想吃饭、淋巴结增大等感冒样不适的症状。

皮疹初发

刚开始在躯干和四肢近端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淡红或黄褐色斑,直径2~3 cm,上面覆有细小鳞屑,医学上称为“前驱斑”或“母斑”。

有的患者可不出现母斑,而出现紫癜、风团、水疱等。

皮疹增多

  • 1~2周后,多数患者胸部、背部、腹部、颈部等部位的斑疹广泛分布,呈对称性。较少见于面部、手足部。
  • 斑疹呈玫瑰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比母斑小,上面附着少许细小糠状鳞屑。
  • 斑疹长轴与皮肤纹路的方向平行。如胸部皮损长轴倾向与肋骨平行,导致“圣诞树"样疹;在背部呈“八”字状分布;颈部呈近水平方向;四肢的皮疹,其长轴常沿肢体长轴的方向排列。

其他

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伴随症状

  • 口腔黏膜损害很少发生,主要分布在颊黏膜和舌部,散在或融合成斑片,病变呈白色,也可有出血、糜烂、大疱或溃疡等损害。
  • 玫瑰糠疹患者后期可出现甲营养不良和指甲凹痕。
就医

皮肤持续出现病因不明的斑疹,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医生通常根据皮损特点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当难以诊断时,医生可能建议行血液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镜检等。

就医指征 

  • 皮肤出现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斑丘疹,伴瘙痒。
  • 斑疹不断增多、扩散。

诊断流程

1.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病史询问,病史搜集内容包括:

  • 皮疹出现时间及部位;
  • 是否伴有瘙痒,痒的程度;
  • 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缓解;
  • 是否有其他疾病史;
  • 免疫力如何,是否经常感冒;
  • 是否怀孕;
  • 近期在服用哪些药物。

2. 医生会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观察皮疹分布、形态特征等进行初步诊断。

3. 此外,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做血液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镜检等以明确病因,并与其他皮肤病相鉴别。

4. 明确诊断后,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药物治疗等方案。

就诊科室

患者皮肤出现玫瑰色斑疹应首先考虑到皮肤科就诊。如孕妇出现玫瑰糠疹,需联合妇产科诊疗。

相关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玫瑰糠疹表现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真菌镜检

用于判断皮疹是否由真菌感染引起,可帮助排除体癣、花斑癣。

梅毒血清学检测

因玫瑰糠疹皮损与二期梅毒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如果患者存在不良性交史,可能要求做此检查。

鉴别诊断

体癣

皮损呈圆形,边缘有丘疹、水疱,逐渐向外扩大,中心炎症较轻;显微镜下可见真菌菌丝及孢子。

二期梅毒疹

患者多有不洁性交史,典型皮损呈铜红色或暗红色,广泛分布,手掌及足底有孤立存在的角化性圆形脱屑性斑丘疹,梅毒血清学反应呈阳性。

银屑病

好发于四肢外侧、头皮及尾骨,具有“白色鳞屑、发亮薄膜、点状出血”三种特征的典型皮损,呈慢性过程。

药疹

患者通常有服药史,发病急骤,无母斑。典型皮损呈多形性且色红,瘙痒明显,病程短,经治疗易于消退。

脂溢性皮炎

多发生在头皮或面部,有油腻性鳞屑。发生于躯干的皮损,在排列上则没有特殊性。

花斑癣

皮损形态及发病部位有时与玫瑰糠疹相似;真菌检查阳性。

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消除患者的顾虑。

因本病能自行消退,如果没有出现不舒服或瘙痒等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症状明显者可外用涂抹药物、口服药物或辅以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外用药物治疗

  • 外用炉甘石洗剂、5%樟脑霜、硫磺霜:可有效缓解症状。
  • 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和倍他米松软膏,可以消肿止痒。

内服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

如果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

糖皮质激素

本病一般不用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全身泛发性病例可短期使用此类药。

抗病毒药物

考虑到玫瑰斑疹发病可能与病毒有关,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或万乃洛韦等治疗。

其他

维生素C、维生素B12、葡萄糖酸钙及硫代硫酸钠等均可应用,氨苯砜、红霉素有应用治疗成功的报道。

中医治疗

中药

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为治疗原则。

针刺

取穴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及风池。

其他治疗

中波紫外线(UVB)光疗:如果其他治疗不起作用,可考虑UVB光疗。UVB是中波紫外线,尤其是窄谱UVB照射对进行期的皮损可能有效,可用红斑量或亚红斑量交替照射。

预后

本病有自限性,一般经过4~8周可自行消退而不复发,但是少数患者病情可迁延半年以上。

部分患者在皮疹消退后会出现色素沉着。

并发症

患玫瑰糠疹的孕妇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在一项小型研究中,大多数在怀孕前15周出现皮疹的女性都有流产。因此,怀孕期间患有玫瑰糠疹,需立即至妇产科就诊进行相应的诊治。 

日常

玫瑰糠疹属自限性疾病,密切关注皮疹发展情况,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利于早期康复。

家庭护理

用药护理

遵医嘱正确使用外用药,并坚持用药。

一般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个人卫生。

日常生活管理

  • 避免热水烫洗,在温水中沐浴或淋浴。
  • 避免使用碱性浴皂。
  • 洗完澡在皮肤湿润时使用保湿霜。
  • 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注意休息。
  • 选择质地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疹的刺激。

特殊注意事项

孕妇出现玫瑰糠疹,须及时就医,谨防流产。

预防

玫瑰糠疹的主要预防措施在于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尽量减少出入公共场所。
  • 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1]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09-210.
[2]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29-1032.
[3]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37.
[4]丁淑贞,戴红.皮肤科临床护理[J].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170.
[5]梅奥医学中心: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pityriasis-rosea/symptoms-causes/syc-20376405
[6]梅奥医学中心: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pityriasis-rosea/diagnosis-treatment/drc-20376410
[7]Chuh, A., Zawar, V., Sciallis, G., Kempf, W. (2016). A position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ityriasis rosea.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2016,30(10):1670-1681.
以上内容由蒋献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