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指血栓阻塞视网膜静脉系统,患者可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部分视野缺损,或仅有少许黑影,可能不被患者察觉。
该病变可累及视网膜中央静脉、半侧中央静脉或分支静脉,其病变特点是眼底静脉充盈迂曲、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等,继而引发黄斑水肿、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等并发症。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常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
视网膜静脉阻塞在视网膜血管疾病患者中很常见,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0.6%~1.6% ,年发病率为0.04%~0.16%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常见的年龄范围为60~70岁,40岁以下的比较少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根据静脉阻塞发生的部位分为以下三类:
根据静脉阻塞的程度及缺血情况分类,包括缺血型和非缺血型。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比较复杂,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硬化、血液黏度增高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疾病关系密切。此外,吸烟、年龄增大、眼外伤等均可为发病的诱因。
根据年龄和阻塞部位不同,其病因有所差异。
与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关系密切。
与局部或全身血管炎症、血液黏度增高等关系较大。眼部局部因素与开角型青光眼,眼轴短,球后外压迫有关。
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黏度增高和眼压增高等疾病有关。
多与视网膜动脉硬化、血压高,血脂高有关。
发病初期,患者的症状多为突发性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某一部分视野缺损,或仅有少许黑影,可能不被患者察觉。其发病远不如动脉阻塞那样急剧和严重,一般尚可保留部分视力。
依据阻塞的程度,非缺血型与缺血型有不同的典型症状。
又称部分性阻塞。患者病情较轻,未累及黄斑时(眼底视网膜对光线最敏感的部位),患者自觉症状轻微或仅有轻度视力下降。但病程较长者可出现黄斑囊样水肿,此时,视力明显下降、视物变形。约1/3的患者可能病情恶化,转变为缺血型,故需随诊观察。
又称完全性阻塞。患者视力明显减退,严重者患眼可表现为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反应缺陷(光照射患眼时,瞳孔不缩小,反而增大),视力降至仅能辨别手指数量或手是否晃动,合并动脉阻塞者可降至仅有光感。
视力减退的状况与受累分支供血的部位有关,若阻塞发生在黄斑分支,患者视力则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若阻塞部位不发生在黄斑分支,视力多不受影响。
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危风险的人群,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单眼无痛性视力减退,部分视野缺损等表现,应高度怀疑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此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眼底相关检查,积极治疗,避免并发症。
眼科
指一定距离内眼睛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此检查是发现视网膜异常的第一步,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进行初筛。
检测眼压是怀疑青光眼及散瞳检查前的必需检查。
指当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一般视野缺损越严重,说明视网膜受损的程度较重。
其原理是利用灯光透过一个裂隙对眼睛进行照明,因窄缝光源照射于眼睛形成一个光学切面,故可以观察眼睛各部位的尤其眼球前部的结构状况。
散大瞳孔下用眼底镜进行眼底检查,该检查具有经济、实用、方便等优点,是初步评估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重要方法,可发现视网膜静脉阻塞不通、眼底出血及水肿等情况。
其基本原理是将某种能够发光的物质(如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者静脉内,循环至眼底血管时,利用配有特殊光的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及时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可用于评估血管阻塞的程度、缺血程度和黄斑水肿的程度。
其原理是利用生物组织对不同光波吸收效果不同,对生物组织结构进行成像。因其具有无创、快速、简便并可反复进行等优点,已成为诊断和检测视网膜疾病的重要工具,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有较高的检出率。
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及动脉血流等检查,可有效评估全身其他部位形成血栓的风险,有助于寻找病因,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本病发病群体以年轻健康人为主,其特征是双眼反复发生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疾病早期病变多位于视网膜周边,出血量多时可进入玻璃体内,因其患者会发生视网膜浅层出血,常易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相混淆,但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网膜周边一处或多处血管呈白线状及出血症状,可进行鉴别。
本病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群体以糖尿病患者为主,其特征是双眼视网膜发生微血管损害,因糖尿病患者亦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高发人群,故应予鉴别。经眼底检查可见深层出血点及微血管瘤可进行鉴别。
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进行个体化定制,主要是针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或炎症等)和并发症(如黄斑水肿、缺血,新生血管等)进行治疗。目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及激素,是治疗本病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病情较重者,则需要手术治疗。
引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基础疾病常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患者应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目前,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发的并发症,如黄斑水肿、新生血管等,且治疗方法有时需要联合应用。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常被简称为抗VEGF药物,目前已有大量证据显示,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在提高视力、抑制新生血管、减轻黄斑水肿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已成为本病的一线治疗药物。
常见的药物有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3种。在使用该类药物治疗时,需注意眼内炎,眼内出血、高眼压、白内障、注射相关性损伤及潜在的慢性损伤等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新生血管生成和稳定视网膜屏障的作用,可作为另一种治疗选择。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眼压升高、并发性白内障及视网膜毒性反应等,这些不良反应主要是由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引起的,目前球内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已被批准用于眼内注射。
指利用热效应,对视网膜进行光凝,使局部组织蛋白质变性凝固,改善缺血和消退新生血管。 对缺血型的任何视网膜静脉阻塞都可联合激光治疗,防止发生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及最严重的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该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手术切除玻璃体后皮质,剥除黄斑前膜甚至内界膜,有助黄斑水肿减退,从而改善视力。适用于玻璃体积血持续不吸收,伴有玻璃体牵拉或者后皮质增厚的患者。
对于晚期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患者,需抗VEGF治疗与抗青光眼手术、白内障手术、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割术等联合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本病预后差异较大,与阻塞部位、阻塞程度、范围,是否发生缺血以及并发症有关。一般来讲中央静脉阻塞比分支静脉阻塞预后差,缺血型比非缺血型差,合并黄斑水肿、新生血管等比无并发症者差。
因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黄斑区持续性缺血,继发炎性反应、液体渗入,形成水肿。疾病可造成视力严重下降。
因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眼底持续性缺血,刺激眼内分泌大量的血管生长因子,最终促进眼内新生血管形成。
房角的新生血管发生收缩时会引起房角关闭,最终演变为难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因眼内新生血管结构不成熟,易于反复出血,当大量出血进入玻璃体时,则形成玻璃体积血,随后机化牵拉视网膜,最终可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致盲性疾病,其并发症常导致患者视力严重受损,为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除进行规范化治疗外,还应积极改善日常生活方式,坚持定期随访,警防并发症。
患者要坚持每4~6周随诊一次,警惕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黄斑水肿等并发症。
预防全身性血管疾病的措施可以降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风险,这些措施包括: